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自主備課優點

自主備課優點

發布時間:2021-01-24 00:14:42

1. 在高效課堂中如何運用導學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提前備課,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1、提前備課:了解學生,版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權握知識體系。
2、集體研討: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召集全體組員就教學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
3、課前備課: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
4、課後備課: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體備課時小組交流。

2.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課堂高效備課

我們的現代化教學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手段,尤其是對於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整個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呈現在面前,使許多人的理想能夠很快實現。而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語文教學中,更能發揮更大的效率。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我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談談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師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語文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信息容量大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圖片、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等是多樣而豐富的。而小學生對具體形象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非常有利於他們知識的獲取、存儲與建構。

三年級,我在講授《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像很多課一樣,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了美麗的海底世界。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這時,我不是把課文中的知識直接教給學生,而是為學生開啟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門。學校的區域網里就提供了河北遠程教育網關於本課的資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組合成小組,自己到網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

於是,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就分成了「海底動物考察隊」、「海底植物考察隊」、「海底探險隊」等不同的小組。在我給精心准備的網站中,學生們就像進入了一個神奇而美麗的海底世界,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動物、一種種姿態萬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異的山峰、一朵朵盛開的珊瑚,就那樣真切地呈現在學生們面前。

大家興奮地瀏覽著,熱切地交談著,認真地記錄著,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此時此刻,學習是那麼快樂而有趣。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已自然而然地達成,何用教師再去枯燥地介紹海底的知識呢。由於有了主動探究的慾望,有了探究的內容和對象,學生自主搜集和處理信息,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

因此在小組匯報的時候,學生們就自己小組選取的對象進行了認真而詳盡的匯報,其豐富程度連我都始料未及。匯報後,再結合課文的文字理解和感悟海底世界的美麗和物產豐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解決了學生學習困難。

學生的認知由於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

古詩的語言是高度凝煉的,所創設的意境是深遠的。如何引導學生來學習古詩,感悟詩人語言之凝練,體會古詩之神韻呢?我覺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解決了這個難題。

如在教學白居易的《憶江南》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筆下江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我設計製作了能體現詩情的課件,並選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樂。上課初,我先以一張配有詩文的電子幻燈片呈現教學內容,在具有古風古韻的音樂聲中,我動情誦讀全詩,激起了孩子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理解詩意時,我演示了課件。在太陽緩緩升起,遍地開放著鮮艷的花朵,春光水碧,紅花像燃燒的火焰的畫面出現時,學生眼神中透露出異彩,不但對詩意的理解瞭然於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華。

同樣的在講授《桂林山水》時,採用現代教育技術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講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時,播放課件,畫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樂響起,把學生帶入到山水之間,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逼真地體會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課時學生激情高昂,紛紛說將來要到桂林去旅遊。這樣,在一節課當中,溶入音樂、美育的欣賞,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被動地參與多。

在語文教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互動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的天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就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從而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及其他綜合能力。

如在《夜鶯的歌聲》一文教學前,我發現學生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是,學生的信息來源之一——校圖書館這方面的資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組織學生上網查詢,以蘇聯衛國戰爭為線索,上網進行拓展閱讀。

當學生坐在電腦前,便會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沒有陌生感,沒有約束感,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學習。這樣,他們有了更獨立的思維空間和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體現,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活潑。

四、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

語文教學如果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的參考資料(書本)等的信息,那麼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路、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體現了很強的網路優勢,能收集更多的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增大教學的信息量,充分地開發了語文資源。

如教完《景陽岡》之後,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停留在書本上,不只對武松的「武藝高超,疾惡如仇」有所了解,還要對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課後布置學生收集大量有關《水滸傳》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經過加工整理辦一期「水滸群英傳」的板報。同學們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聯網上搜索圖片,有的上圖書館查找資料,通過各種途徑同學們把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匯總。這樣學習小組的同學可以做到資源共享,可見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了生動、豐富、快捷的資源,這樣既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又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學生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總之,在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以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3. 如何讓孩子提高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1、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掌握一個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是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

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習的時間,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鍾甚至十幾分鍾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具體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倍左右,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閱讀、學習效率和興趣。

2、學習要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培養自學興趣 。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學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學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維得到調整

3、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並進行不斷的調整、完善。採用激勵、獎勵等各種方法,實施和完成計劃,養成學習習慣。

培養學習興趣的過程也是自學的過程,主動地學習,從學習中找到快樂,這樣學習興趣就會慢慢地養成。

4. 怎樣備課更有效

一、充分了解學生,找准教學的起點。
1.了解本班的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上課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實際情況,只有深入了解了學生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真正吃透學生,深入分析學生的基礎,全面了解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一樣。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考慮怎樣讓學生自主的學會知識,還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考慮如何設計練習題,不僅要有鮮明的針對性,還要有層次性,能夠照顧到全班學生。尤其重要的是還要想到這節課那些同學學起來有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好在課上作重點地輔導、點撥。只有這樣才能把課上好,上實,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全班學生的發展,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2.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
教師課前必須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哪些知識學生還沒有掌握,有多少學生已經掌握,哪些知識學生能自己學會,哪些需要教師引導。
3、了解學生的心理准備狀況
了解學生心理是備好課的切入口和關鍵。要獲得成功,關鍵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加與到整個教學過程。因此,教師備課要把握學生的心理規律、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等情況,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容存在的偏見或誤解,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特點,對教材進行重組、加工、再創造,力求使課堂教學符合 學生的興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學地確定好教學目標。
備課時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當地確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關鍵,才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這個環節上,要深入理解這一部分內容和前後的知識是如何銜接的,有幾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是什麼聯系,哪一個知識點最關鍵。只有抓住這些,教師上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游刃有餘的駕馭課堂教學。
三、要備重難點
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一堂課有靈魂。
所謂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突破難點。
四、要備交點
即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本身系統性很強,章節、例題、習題中都有密切的聯系,要真正搞懂新舊知識的交點,才能把知識融會貫通,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形成知識網路,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更有利於靈活地運用知識。
五、要備疑點
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准疑點,充分准備。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多用啟發,讓學生積極思考,質難質疑,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教師指導則點到為止,讓學生自己把能力充分發揮,將疑點搞清楚。
六、備課要設計自主探索的環節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為此,我們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種資源,為學生設計自主探究的學習環節。備課時應做到:凡是學生自己能夠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凡是學生難於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師要點拔引導,讓學生去主動建構;凡是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的,可能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互相幫助學習。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的運用」時,可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自主探究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法,開展自主學習。第一層次,認為自己能夠解決,可以自己獨立嘗試進行化簡比。第二層次,認為感到困難的,可以打開課本進行自學,教材是怎麼做的?第三層次,經過自己努力後還有困難,可以請教他人,求得別人幫助。
七、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發教材資源。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完美統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區、本人的教學風格等特殊性實現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要,才能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寫好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將平時星星點點的啟發和頓誤、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和典型問題記錄下來,既要記成功之舉,也要記「敗筆之處」:既要記學生的見解,又要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千變萬化法,更要記下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更能為寫教學論文提供題材,為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備好一節課,必須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找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的處理教材,合理科學的確定探究目標,靈活安排教學結構,採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拓寬數學知識領域,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魅力。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努力,力爭備好每一節課,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社會所淘汰。

5. 怎樣才能做到備課的實效性

一、充分了解學生,找准教學的起點。
1.了解本班的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上課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實際情況,只有深入了解了學生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真正吃透學生,深入分析學生的基礎,全面了解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一樣。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考慮怎樣讓學生自主的學會知識,還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考慮如何設計練習題,不僅要有鮮明的針對性,還要有層次性,能夠照顧到全班學生。尤其重要的是還要想到這節課那些同學學起來有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好在課上作重點地輔導、點撥。只有這樣才能把課上好,上實,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全班學生的發展,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2.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
教師課前必須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哪些知識學生還沒有掌握,有多少學生已經掌握,哪些知識學生能自己學會,哪些需要教師引導。
3、了解學生的心理准備狀況
了解學生心理是備好課的切入口和關鍵。要獲得成功,關鍵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加與到整個教學過程。因此,教師備課要把握學生的心理規律、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等情況,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容存在的偏見或誤解,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特點,對教材進行重組、加工、再創造,力求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興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學地確定好教學目標。
備課時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當地確定好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關鍵,才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這個環節上,要深入理解這一部分內容和前後的知識是如何銜接的,有幾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是什麼聯系,哪一個知識點最關鍵。只有抓住這些,教師上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游刃有餘的駕馭課堂教學。
三、要備重難點
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一堂課有靈魂。
所謂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突破難點。
四、要備交點
即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本身系統性很強,章節、例題、習題中都有密切的聯系,要真正搞懂新舊知識的交點,才能把知識融會貫通,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形成知識網路,學生才能舉一反三,更有利於靈活地運用知識。
五、要備疑點
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准疑點,充分准備。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多用啟發,讓學生積極思考,質難質疑,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教師指導則點到為止,讓學生自己把能力充分發揮,將疑點搞清楚。
六、備課要設計自主探索的環節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為此,我們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種資源,為學生設計自主探究的學習環節。備課時應做到:凡是學生自己能夠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凡是學生難於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師要點拔引導,讓學生去主動建構;凡是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的,可能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互相幫助學習。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的運用」時,可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自主探究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法,開展自主學習。第一層次,認為自己能夠解決,可以自己獨立嘗試進行化簡比。第二層次,認為感到困難的,可以打開課本進行自學,教材是怎麼做的?第三層次,經過自己努力後還有困難,可以請教他人,求得別人幫助。
七、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發教材資源。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完美統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區、本人的教學風格等特殊性實現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要,才能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寫好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將平時星星點點的啟發和頓誤、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和典型問題記錄下來,既要記成功之舉,也要記「敗筆之處」:既要記學生的見解,又要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千變萬化法,更要記下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更能為寫教學論文提供題材,為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備好一節課,必須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找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的處理教材,合理科學的確定探究目標,靈活安排教學結構,採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拓寬數學知識領域,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魅力。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努力,力爭備好每一節課,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社會所淘汰。

6.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鍾的質量,這是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必須思考的問題。我一向不贊成加班加點。原因:一是我覺得靠拖長時間給學生補課,這種辦法,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說有百害而無一益處;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沒有效果。學生也是人,假如我們每天下班後,硬把學生留下,就算是表面願意留下來了,又會有什麼高效率呢?學生經過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緊張學習後,我們當老師的還把他留下來輔導,如此的搞疲勞戰術,試問這效率會是如何呢?所以,稍有理智的教師都不會贊成通過延長學習時間來彌補課堂教學的缺漏,長期的疲勞戰,勢必造成學生厭學,造成師生都疲憊不堪焦頭爛額的局面。只有提高單位時間內工作效率,老師才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的質量也才有保證。如何才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呢?
一、把功夫用在課外,充分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師水平、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已定的情況下,備課是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能否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環節。教師在備課中應本著遵循教學目的決定性、教材內容的規定性、教材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學方法的適應性以及教學過程的教育性的原則,做到兩個「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通讀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思想內容、知識基礎和基礎訓練的要點,從而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便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做必要的准備工作。其次是「吃透」學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差異情況等,從而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來備課、上課。如果每節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材的處理、課堂的結構等都會失去依據,其結果只能是教學內容不是面面俱到、詳略不分,就是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從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每節課前最好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出示給學生,然後由教師把應教的內容根據課標要求轉化為一組組面向全體學生的序列性較強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動機和行為。
我們應在備課時除備常規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准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大多數時間的主人,讓他們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與探討,促進其主動發展。這樣做才會使時間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甚至於產生大於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教學效果。
二、精力用在課內,精心上課
好的課堂不僅有質而且要有量。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有既定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師要優化課堂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聯系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
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後的前5分鍾到20分鍾。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自己應心中有數,哪裡該啟發引導,哪裡該講解,哪裡該重點強調,教師應把握好「講」的尺度,千萬不能什麼都講,什麼都問,漫天撒網,由教師一人唱「獨台戲」。否則,擠掉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教師勞而無功。葉聖陶先生說過:「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教師的『講述』了。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領悟』而『領悟』不到,曾經『研究』而『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才顯出『講述』的真正作用。」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活動太少。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課前我們不妨制定一個時間表,標明每一個教學環節大約所需時間,努力控制好節奏,做到課堂盡量無廢話,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效率。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必須堅持在每次提問之後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鍾。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茅塞頓開,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於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積極主動去學,比任何教學方法都好。
教師講得多,必然剝奪了學生學的機會。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簡單化,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教師更大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 ,學生的「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學生如何「學」上做文章。重在讓學生「悟」。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時間「悟」。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有好多知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教師講的少,就要精講,把握好哪些知識需要講,哪些知識不需要講。課堂上教師如果滴水不漏,大講特講,反而會將學生引入迷魂陣里。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教書育人憑得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如果能適當的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掛圖、投影儀等作為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這樣既可節約板書,把有關內容簡介出來,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於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並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今天,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總要求下,「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為重要。從目標教學到洋思經驗,無不體現出高效的課堂。徹底打破「我講你聽」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須做多方的努力,教師必須作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謂「有所不為」:
第一,放得下羅嗦,把時間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傳統教學中,重教不重學,我教你學,是與現代教學背道而馳的。有些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太深,教學習慣難以改變,課堂上惟恐講不到位,總是大談特講,甚至可以說是羅里羅嗦,把課堂大部分時間佔用,而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一方面,教師口乾舌燥,有時是滿頭大汗;另一方面,學生卻一旁輕看,個別酣然入夢。這種課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講少講,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自主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准備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方能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給學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思考怎會有創新呢?由此課堂教學中,婆婆媽媽式的直白應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問題最好不要輕易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由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獲得,從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主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思維方式上點撥。改變那種讓學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從而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讓給學生。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家長式的命令,過分的逼迫,難以與學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多討論、多交流,消除隔閡,最大的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陶行之先生曾說過:「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嚴師出高徒」,這里的「嚴」,應理解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學生的楷模,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師生交流、討論問題,態度要和藹、誠懇,不要生硬、高姿態,有時說話語氣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課,必須有良好的師生間雙邊活動,這樣教學相長,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腳,把機會交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特別是活動課、實驗課等,多把動手的交給學生。一項研究任務,一次專題研究、一個調查報告、一個簡單的實驗、演繹一段對話,都是鍛煉學生的分析、思考、行動諸能力的好機會。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詮釋。
所謂「有所為」就是:第一、積極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
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要運用機智的手段來組織好教學。那種放任、放縱式教學法是非常錯誤的,允許學生犯錯誤,絕不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課堂中的混亂無序是老師的過錯。假設課堂是出戲,那麼教師擔當著導演的職責,好的導演才能導出好戲,好的組織教學,才會有成功高效的課堂。
第二、積極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思路。
課堂教學,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的引導。學生的創造潛能,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才會很好的挖掘出來。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學習、探究,回答可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好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引發學生學習發積極性等,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掌握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時檢查糾正,保證學生做到堂堂清。
課堂上,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的幫助糾正很重要。特別是學生通過做習題,最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出個別和共性的問題,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做到節節清堂堂清。教師的幫助,使學生趟過一道道灣,跨過一道道坎,最終達到知識的神聖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勵,保證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十個指頭有長短」。忽視個性差異,簡單以優劣分,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一生的陰影。課堂教學中,尊重其差異性,盡可能分層教學,評價標准多樣化。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指責。用動態的、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一句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張表示優勝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促進快樂校園建設
自市教育局提出了「關於建設快樂校園的實施意見」和全市快樂校園建設經驗交流會之後,我校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強化育人手段,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把握內涵,准確定位,確立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依託,營造樂教樂學新境界。
建設「快樂校園」,課堂是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根本,只有建立起樂教樂學的氛圍,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我校正在進行課堂教學「革命」,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做法,開放課堂,建立了平等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合作完善,自主參與,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
首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為本和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就是要相信教師、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並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規律和合理需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用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應有的基礎,不僅要讓他們現在學習好,還要他們現在活得好,活得健康、愉快、幸福!
二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於教師教書育人,也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贊賞,我們提出了以愛育人,用愛塑造未來,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強力推行快樂高效課堂改革。為什麼小孩樂意上幼兒園,因為那兒有好玩的玩具,愛做的游戲,有趣的故事,友善的小朋友和和藹可親的阿姨;為什麼孩子上到小學初中就有逃學、輟學現象,是因家庭困難輟學嗎?不是,絕大多數是因為厭學而輟學。而造成厭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老師施教的方式與方法。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整堂課只有教師一個「我」,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厭學思想嚴重,導致因成績差而造成的輟學現象時有發生(以前我們學校也不少);教師重視教,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合作交流;以及教師採取一刀切,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師道尊嚴,沒有平等的對話等使教學過程一潭死水,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嚴重的遏制,造成課堂低效,效果低下。在教育局提出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之後,我們通過深入反思,經過研究,達成共識,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進行課堂教學「革命」。我們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課堂教學結構,並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在我們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我參與,我快樂,我自信,我成長」,由學生主宰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我」。
二、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加強教學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辦自己的事情。我們通過分析、歸納「成功教育」、「合作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及「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究者;教學的重點必須轉移,學會學習比掌握專門知識更為重要。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與解決問題,任何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造,因而,學校對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給予高度重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做什麼,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方式做,要求教師既要當好「幕後導演」又要當好「台前主持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從嚴要求,從細做起,創新常規,完善常規,落實科學的評價機制。「抓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是在落實常規中堅持的一貫作風。自建設「快樂校園」以來,學校制定並修改了部分制度、規定,制定了《建設「快樂課堂」實施方案》、《建設「快樂課堂評」價標准》和《學生小組學習管理辦法》以指導課堂教學改革。
首先,進一步加強備課模式管理,統一格式,靈活操作。通過分析研究,我們設計了「預習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達到展示提升。對師生、生生、小組活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二是規范操作步驟。
1、我們堅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自我展示,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
(1)自主學習:即先由學生個體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學能力比較低的起始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採取「學案目標導學法」,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學案,進行自學,然後師生共同認定目標。
(2)合作交流: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在組內交流或打破小組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課堂上學生首先就自己的預習情況,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3)自我展示:該環節既能鍛煉學生展示的能力,也是兵教兵的重要環節,既能彰顯學生個性,又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饋矯正: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優點的歸納,病例的糾正等。
(5)當堂達標:這一環節是為驗證學生學習目標達到與否而精心設置的,對學生來說是學後即考,考後即評,學生全員參與,反饋面100%,測評方式靈活多樣,測評結果當堂反饋。
2、課堂教學要堅持「三為主」:即: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達到快樂、高效的課堂效果。
(1)以學為主: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小組學習的整體效果。
(2)以練為主: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組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節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等都有學生來掌控。
(3)以賽為主:單位時間內要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動力與適當的壓力,生生之間,組組之間要引入恰當的競爭機制,以調動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情緒。
三是有效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潛作用。
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好中差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小組學習要講求實效,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熱烈的討論式合作學習,但是多數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我們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對成員完成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等要素。我們還制定了《小組學習管理辦法》通過動態管理和發展性評價的辦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
四、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促進快樂校園建設,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課改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啟示,解放學生,開放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來的 ,唯有學生才能創造奇跡。
快樂高效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展示與互評代替了老師的例題講評,更有助於學生的發展。它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實現了共同發展、整體提高的最終目標。
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研究,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打造「快樂高效課堂」,營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快樂校園氛圍,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強化教學質量意識,為實現 「快樂校園」 建設的根本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

7. 如何使用功能室提高教學效率的文章

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鍾的質量,這是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必須思考的問題。我一向不贊成加班加點。原因:一是我覺得靠拖長時間給學生補課,這種辦法,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來說有百害而無一益處;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沒有效果。學生也是人,假如我們每天下班後,硬把學生留下,就算是表面願意留下來了,又會有什麼高效率呢?學生經過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緊張學習後,我們當老師的還把他留下來輔導,如此的搞疲勞戰術,試問這效率會是如何呢?所以,稍有理智的教師都不會贊成通過延長學習時間來彌補課堂教學的缺漏,長期的疲勞戰,勢必造成學生厭學,造成師生都疲憊不堪焦頭爛額的局面。只有提高單位時間內工作效率,老師才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的質量也才有保證。如何才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呢?
一、把功夫用在課外,充分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師水平、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已定的情況下,備課是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能否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環節。教師在備課中應本著遵循教學目的決定性、教材內容的規定性、教材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學方法的適應性以及教學過程的教育性的原則,做到兩個「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通讀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思想內容、知識基礎和基礎訓練的要點,從而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便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做必要的准備工作。其次是「吃透」學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差異情況等,從而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來備課、上課。如果每節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材的處理、課堂的結構等都會失去依據,其結果只能是教學內容不是面面俱到、詳略不分,就是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從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每節課前最好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出示給學生,然後由教師把應教的內容根據課標要求轉化為一組組面向全體學生的序列性較強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動機和行為。
我們應在備課時除備常規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准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大多數時間的主人,讓他們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與探討,促進其主動發展。這樣做才會使時間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甚至於產生大於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教學效果。
二、精力用在課內,精心上課
好的課堂不僅有質而且要有量。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有既定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師要優化課堂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聯系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
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後的前5分鍾到20分鍾。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自己應心中有數,哪裡該啟發引導,哪裡該講解,哪裡該重點強調,教師應把握好「講」的尺度,千萬不能什麼都講,什麼都問,漫天撒網,由教師一人唱「獨台戲」。否則,擠掉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教師勞而無功。葉聖陶先生說過:「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教師的『講述』了。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領悟』而『領悟』不到,曾經『研究』而『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才顯出『講述』的真正作用。」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活動太少。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課前我們不妨制定一個時間表,標明每一個教學環節大約所需時間,努力控制好節奏,做到課堂盡量無廢話,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效率。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必須堅持在每次提問之後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鍾。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茅塞頓開,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於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積極主動去學,比任何教學方法都好。
教師講得多,必然剝奪了學生學的機會。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簡單化,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教師更大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 ,學生的「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學生如何「學」上做文章。重在讓學生「悟」。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時間「悟」。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有好多知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教師講的少,就要精講,把握好哪些知識需要講,哪些知識不需要講。課堂上教師如果滴水不漏,大講特講,反而會將學生引入迷魂陣里。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教書育人憑得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如果能適當的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掛圖、投影儀等作為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這樣既可節約板書,把有關內容簡介出來,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於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並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來自《教育在線》)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

(《天津教育》2008年5月刊)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今天,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總要求下,「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為重要。從目標教學到洋思經驗,無不體現出高效的課堂。徹底打破「我講你聽」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須做多方的努力,教師必須作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謂「有所不為」:

第一,放得下羅嗦,把時間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傳統教學中,重教不重學,我教你學,是與現代教學背道而馳的。有些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太深,教學習慣難以改變,課堂上惟恐講不到位,總是大談特講,甚至可以說是羅里羅嗦,把課堂大部分時間佔用,而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一方面,教師口乾舌燥,有時是滿頭大汗;另一方面,學生卻一旁輕看,個別酣然入夢。這種課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講少講,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自主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准備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方能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給學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思考怎會有創新呢?由此課堂教學中,婆婆媽媽式的直白應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問題最好不要輕易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由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獲得,從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主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思維方式上點撥。改變那種讓學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從而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讓給學生。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家長式的命令,過分的逼迫,難以與學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多討論、多交流,消除隔閡,最大的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陶行之先生曾說過:「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嚴師出高徒」,這里的「嚴」,應理解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學生的楷模,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師生交流、討論問題,態度要和藹、誠懇,不要生硬、高姿態,有時說話語氣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課,必須有良好的師生間雙邊活動,這樣教學相長,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腳,把機會交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特別是活動課、實驗課等,多把動手的交給學生。一項研究任務,一次專題研究、一個調查報告、一個簡單的實驗、演繹一段對話,都是鍛煉學生的分析、思考、行動諸能力的好機會。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詮釋。
所謂「有所為」就是:第一、積極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
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要運用機智的手段來組織好教學。那種放任、放縱式教學法是非常錯誤的,允許學生犯錯誤,絕不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課堂中的混亂無序是老師的過錯。假設課堂是出戲,那麼教師擔當著導演的職責,好的導演才能導出好戲,好的組織教學,才會有成功高效的課堂。
第二、積極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思路。
課堂教學,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的引導。學生的創造潛能,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才會很好的挖掘出來。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學習、探究,回答可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好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引發學生學習發積極性等,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掌握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時檢查糾正,保證學生做到堂堂清。
課堂上,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的幫助糾正很重要。特別是學生通過做習題,最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出個別和共性的問題,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做到節節清堂堂清。教師的幫助,使學生趟過一道道灣,跨過一道道坎,最終達到知識的神聖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勵,保證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十個指頭有長短」。忽視個性差異,簡單以優劣分,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一生的陰影。課堂教學中,尊重其差異性,盡可能分層教學,評價標准多樣化。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指責。用動態的、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一句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張表示優勝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選自《教育在線》)

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促進快樂校園建設
自市教育局提出了「關於建設快樂校園的實施意見」和全市快樂校園建設經驗交流會之後,我校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強化育人手段,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把握內涵,准確定位,確立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依託,營造樂教樂學新境界。
建設「快樂校園」,課堂是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根本,只有建立起樂教樂學的氛圍,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我校正在進行課堂教學「革命」,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做法,開放課堂,建立了平等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合作完善,自主參與,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
首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為本和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就是要相信教師、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並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規律和合理需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用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應有的基礎,不僅要讓他們現在學習好,還要他們現在活得好,活得健康、愉快、幸福!
二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於教師教書育人,也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贊賞,我們提出了以愛育人,用愛塑造未來,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強力推行快樂高效課堂改革。為什麼小孩樂意上幼兒園,因為那兒有好玩的玩具,愛做的游戲,有趣的故事,友善的小朋友和和藹可親的阿姨;為什麼孩子上到小學初中就有逃學、輟學現象,是因家庭困難輟學嗎?不是,絕大多數是因為厭學而輟學。而造成厭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老師施教的方式與方法。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整堂課只有教師一個「我」,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厭學思想嚴重,導致因成績差而造成的輟學現象時有發生(以前我們學校也不少);教師重視教,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合作交流;以及教師採取一刀切,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師道尊嚴,沒有平等的對話等使教學過程一潭死水,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嚴重的遏制,造成課堂低效,效果低下。在教育局提出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之後,我們通過深入反思,經過研究,達成共識,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進行課堂教學「革命」。我們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課堂教學結構,並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在我們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我參與,我快樂,我自信,我成長」,由學生主宰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我」。
二、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加強教學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辦自己的事情。我們通過分析、歸納「成功教育」、「合作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及「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究者;教學的重點必須轉移,學會學習比掌握專門知識更為重要。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與解決問題,任何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造,因而,學校對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給予高度重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做什麼,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方式做,要求教師既要當好「幕後導演」又要當好「台前主持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從嚴要求,從細做起,創新常規,完善常規,落實科學的評價機制。「抓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是在落實常規中堅持的一貫作風。自建設「快樂校園」以來,學校制定並修改了部分制度、規定,制定了《建設「快樂課堂」實施方案》、《建設「快樂課堂評」價標准》和《學生小組學習管理辦法》以指導課堂教學改革。
首先,進一步加強備課模式管理,統一格式,靈活操作。通過分析研究,我們設計了「預習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達到展示提升。對師生、生生、小組活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二是規范操作步驟。
1、我們堅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自我展示,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
(1)自主學習:即先由學生個體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學能力比較低的起始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採取「學案目標導學法」,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學案,進行自學,然後師生共同認定目標。
(2)合作交流: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在組內交流或打破小組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課堂上學生首先就自己的預習情況,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3)自我展示:該環節既能鍛煉學生展示的能力,也是兵教兵的重要環節,既能彰顯學生個性,又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饋矯正: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優點的歸納,病例的糾正等。
(5)當堂達標:這一環節是為驗證學生學習目標達到與否而精心設置的,對學生來說是學後即考,考後即評,學生全員參與,反饋面100%,測評方式靈活多樣,測評結果當堂反饋。
2、課堂教學要堅持「三為主」:即: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達到快樂、高效的課堂效果。

閱讀全文

與自主備課優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