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鮑宣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鮑宣

發布時間:2021-01-19 19:21:17

『壹』 《婦道典範》文言文翻譯。

《婦道典範》翻譯: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內少君的父親學容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貳』 後漢書 列女傳 鮑宣妻 文言文翻譯

河南樂羊子之抄妻者,不知何氏襲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知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選自《後漢道書·列女傳》
廣漢姜詩妻者,同郡龐盛之女也。詩事母至孝,妻奉順尤篤。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後值風,不時得還,母渴,詩責而遣之。妻乃寄止鄰舍,晝夜紡績,市珍羞,使鄰母以意自遺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問鄰母,鄰母具對。姑感臱呼還,恩養愈謹。其子後因遠汲溺死回,妻恐姑哀傷,不敢言,而托以行學不在。姑嗜魚鱠,又不能獨食,夫婦常力作供鱠答,呼鄰母共之。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每旦輒出雙鯉魚,常以供二母之膳。赤眉散賊經詩里,□兵而過,曰:「驚大孝必觸鬼神。」時歲荒,賊乃遺詩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

『叄』 文言文渤海鮑宣妻者,a選項故'與女妻之,妻:嫁

a選項的解釋正確。

『肆』 幫忙找幾篇文言文里的譯文,在線等答案!

《漢書·張敞傳》譯文
張敞,字子高,是河東平陽人。勃海、膠東一帶盜賊猖獗,張敞自己上書請求治理勃海、膠東。皇帝召見張敞,任命他為膠東相,賜給他30斤黃金。張敞告辭皇帝到了任上,向皇帝上書提出,要治理治安混亂的郡國,沒有鮮明的賞罰,就無法勉勵好人、懲罰壞人,追捕盜賊有功的官吏,希望能夠權宜變通,獎勵比京畿三輔的更為優厚。皇帝答應了張敞的請求。張敞到了膠東,公開實行懸賞,給盜賊開生路,讓他們互相捕殺來免除罪責。官吏追捕盜賊有功的,張敞開出名單報請尚書,調補任縣令的有幾十人。從此以後,盜賊瓦解,互相捕殺。官吏百姓生活安定,膠東於是太平。
當時潁川太守黃霸憑治理業績第一進京擔任京兆尹。黃霸上任幾個月,因為不稱職,被罷免京兆尹而回去潁川。於是皇帝下詔給御史:「還是任用膠東相張敞代理京兆尹。」自從趙廣漢被誅殺後,接連更換京兆尹,像黃霸等凡人都不稱職。京城的治安也漸漸廢弛,長安集市偷盜特別多,商家苦不堪言。皇帝就此事征詢張敞的意見,張敞認為可以禁絕偷盜。張敞上任後,登門求教長安父老。了解到偷盜頭目有幾人,生活都十分富足,出門騎馬,有小童侍從。鄉里人以為是他們是有道德的人。張敞全都叫來責問,於是寬貸他們的罪責,但抓住他們過去所做的壞事,讓他們去抓小偷來贖自己的罪。偷盜頭目說:「如今一旦叫他們到京兆府,恐怕各個小偷都會害怕,願一切交給我們來安排。」張敞把偷盜頭目都任命為役吏,送他們回去。他們擺了酒席,小偷們全都來祝賀,而且喝醉了酒,偷盜頭目用紅褐色顏料在他們的衣襟上做記號。官吏坐在巷口查看走出來的人,衣裾塗著紅褐色顏料的就把他抓住捆綁,一天就逮捕了幾百人。追究他們所犯的罪責,有的一人作案百餘起,全都進行處罰。自此以後,擊鼓打官司的很少,集市上沒有偷盜,皇帝嘉獎了張敞。
張敞擔任京兆尹,朝廷每當議論大事,他能引經據典,處理適宜,大臣們都非常佩服他。皇帝多次聽從張敞的意見。但是張敞沒有做官的威儀,有時下朝,經過可以跑馬的章台街時,讓車夫趕馬快跑,自己用摺扇拍馬。張敞又給妻子描畫眉毛,長安城中傳說張京兆畫的眉毛很漂亮。有司拿這事參奏張敞。皇帝問張敞有沒有此事,張敞回答:「我聽說閨房之內,夫婦之間親昵的事,有比描畫眉毛更過分的。」皇帝愛惜他的才能,沒有責備他。但是,張敞最後也沒得到重用。
遼史·張礪傳

張礪,磁州人,開始在後唐為官,職務為掌書記,升任翰林學士,遇上石敬塘起兵,後

唐君主便任命張礪為招討判官,跟隨趙德鈞去河東援助張敬達,張敬達兵敗之後,張礪便歸順了契丹。

後來,遼太宗見張礪為人剛直,富於文才,便提拔他為翰林學士。張礪遇事一定要把自己的觀點完全表達出來,無所顧忌,太宗更加器重他。沒過多久張礪打算逃回後唐,被太宗的騎兵追回。太宗責問張礪說:「你為何要逃跑呢?」張礪回答說:「我不習慣北方的習俗、飲食和居處,常常悶悶不樂,因此想逃跑。」太宗回頭對通事高彥英說:「我曾經告誡你要好好對待這個人,怎麼會到讓他無法生活而逃跑的地步呢?張礪走了,還能再得到他嗎?」因此,太宗杖罰高彥英而向張礪道歉。

會同初年,張礪被提升為翰林承旨,兼任吏部尚書,跟隨遼太宗討伐後晉。進到汴地,降臨蕭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大肆屠殺、搶劫。張礪上奏說:「如今遼國剛剛佔領中原地區,應該讓中原的人來治理此地,不能專門使用遼人和你身旁的親信。倘若政令出現差錯,那麼人心就會不服,即使是得到中原之地也將會失去。」太宗沒有聽從他的話。

不久,太宗的車駕返回北方,到達欒城時,太宗去世了。當時張礪在恆州,蕭翰與麻答率兵包圍了張礪的住所。張礪正卧病在床,便出來會見蕭翰等人。蕭翰指責他說:「你為何要在太宗面前說遼人不能做中原之地的節度使?我憑著國舅這種親緣關系,加上征戰之功,太宗才留下我駐守汴地,任命我為宣武軍節度使,而只有你認為我不行。你還誹謗我與解里喜歡掠奪他人的財物及子女。今天一定要殺掉你!」急令將張礪鎖拷起來。張礪高聲說:「用人之事是國家的大政方針,關繫到國家的安危存亡,我確實說過那些話。你想殺就殺,還用得著鎖拷嗎?」麻答認為礪是大臣,不能隨便殺戮,便出面制止了蕭翰。這天晚上,張礪憤激而死。

『伍』 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翻譯46~58,急死人的,大家幫幫忙啊

46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

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47.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封給他一塊采邑,曾子堅決不
受。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
你的,你為什麼不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
;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
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孔
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48.賢妻桓少君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
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
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
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
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
。」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
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
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
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49.魏徵論自製
唐太宗問魏徵說:「觀察近來和古代的帝王,有傳承帝位十代的,有傳承帝位一
兩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懷憂慮的原因是,或者
害怕撫慰養育人民不能得到適當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產生驕傲懈怠的情緒,高
興憤怒超過了限度,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超過限度了,您可以為我說出這個情況,
我應當把您的話當作準則。」魏徵回答說:「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聖賢之
人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聖賢之人能夠克制它,不讓它超過限度,普通人放縱它,
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多到失去適當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剋制,來
確保能夠善終的美德,那麼千秋萬世就永遠仰賴您了。」

50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

,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

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

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

么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51.石勒不計前嫌
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
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
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
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
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
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52.韓信受辱胯下
有一次,在淮陰城裡賣肉的少年中間,有一個人瞧不起韓信,當中侮辱他說:「雖然你長得高大,喜歡帶著刀劍,但其實是個膽小鬼。」
這個少年還當著大家羞辱韓信說:
「你不怕死,就來刺我;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
這時,韓信仔細的打量了對方一番,二話不說,就臉朝地,從那人的胯下爬了過去。於是,即使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膽小鬼。

53 世評華歆王朝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就感到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這么做(讓他上來)呢

?" 一會兒敵兵要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

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想剛才一樣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54 周處改過自新
周處年少時,為人凶惡武斷,被鄉里人視為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轉來轉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百姓將他

們並稱為「三害」,而三害當中周處尤其厲害。有人勸周處去殺死猛虎蛟龍。實則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刺殺

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里遠。周處緊緊追擊。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並死了,

輪番互相慶賀。而周處竟殺死蛟龍,破水而出。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萌生悔改之意。於

是到吳地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周處把全部情況都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修身改過,可歲月已荒廢了,怕最終一事無

成。」陸雲說:「古人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

,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於是努力改過,終於成為一名忠臣孝子。

55 齊宣王好諛
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別人說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不過三石。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滿弓的一

半,都說:"此弓不少於九石,除了大王誰能用它?"齊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石的弓,而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用了九石的弓

。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虛名。宣王喜歡的是虛名而失了真實。

56
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著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

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

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

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

,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57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

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

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

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

是容易得到的,至於象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

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58
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

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

因啊."劉邦說:"你只知道那一個方面,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面.(就拿)在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里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

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
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范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陸』 求高中文言文助讀第56以前的翻譯

41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42陳萬年教子諂諛

陳萬年乃是朝廷中重要的大臣, (他)曾經患病,召喚他的兒子陳咸在床前教導他, 話說到半夜,陳咸打瞌睡了,頭觸到了屏風.陳萬年非常生氣,欲用杖打他, 說:「你老子教導你,你反而睡覺,不聽我的話,為什麼?」陳咸叩頭謝罪說:「 (我)完全明白你要說的話, 主要是教我拍馬奉承啊 .」陳萬年就不敢再說了。
43.錢大聽默坐觀弈

44.王荊公旁聽文史

45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為人謙遜,從不自我誇耀,出行的時候與別的將軍對面相逢,就帶開馬車讓路。他帶領的部隊行止進退都有標志性的旗幟,號令分明,在各部隊中號稱整齊。每當宿營時,將領們坐在一起,總是爭說自己的功勞,馮異卻常常一個人躲在樹下休息,部隊里送他個美稱「大樹將軍」。攻入(地名不認識)後,給將領們重新分配任務,對部隊也重新安排部署。這時,下級兵官都說願意在「大樹將軍」麾下。光武帝因此很推崇他。

46 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47.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封給他一塊采邑,曾子堅決不受。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48.賢妻桓少君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49魏徵論自製

唐太宗問魏徵說:「觀察近來和古代的帝王,有傳承帝位十代的,有傳承帝位一兩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懷憂慮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撫慰養育人民不能得到適當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產生驕傲懈怠的情緒,高興憤怒超過了限度,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超過限度了),您可以為我說出這個情況,(我)應當把您的話當作準則。」魏徵回答說:「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聖賢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聖賢之人能夠克制它,不讓它超過限度,普通人放縱它,(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多到失去適當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剋制,來確保能夠善終的美德,那麼千秋萬世就永遠仰賴您了。」

50 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51石勒不計前嫌
石勒不計前嫌: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52.韓信袴下受辱

53 世評華歆王朝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就感到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這么做(讓他上來)呢?" 一會兒敵兵要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想剛才一樣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54 周處改過自新
周處年少時,為人凶惡武斷,被鄉里人視為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轉來轉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百姓將他們並稱為「三害」,而三害當中周處尤其厲害。有人勸周處去殺死猛虎蛟龍。實則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刺殺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里遠。周處緊緊追擊。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並死了,輪番互相慶賀。而周處竟殺死蛟龍,破水而出。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萌生悔改之意。於是到吳地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周處把全部情況都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修身改過,可歲月已荒廢了,怕最終一事無成。」陸雲說:「古人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於是努力改過,終於成為一名忠臣孝子。

55 齊宣王好諛
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別人說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不過三石。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滿弓的一半,都說:"此弓不少於九石,除了大王誰能用它?"齊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石的弓,而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用了九石的弓。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虛名。宣王喜歡的是虛名而失了真實。 拔出箭頭的也有數百次.」因此將拔出的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當知道你父輩是像這樣起家的.」

56 陳寔曉喻樑上君子
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著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ps:我敢保證我和你是一個學校的,大家都一樣,要互相幫忙的......剩下幾篇我找不到了,你是打算就把列印的交上去還是自己在抄一遍

『柒』 歷代幽默小品《馬融女》文言文閱讀答案是什麼

汝南袁隗妻者,扶風馬融之女也,字倫。隗已見前傳。倫少有才辯。融家世豐豪,裝遣甚盛。及初成禮,隗問之曰:「婦奉箕帚而已,何乃過珍麗乎?」對曰:「慈親垂愛,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鮑宣、梁鴻之高者,妾亦請從少君、孟光之事矣。」隗又曰:「弟先兄舉,世以為笑。今處姊未適,先行可乎?」對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問曰:「南郡君學窮道奧,文為辭宗,而所在之職,輒以貨財為損,何邪?」對曰:「孔子大聖,不免武叔之毀;子路至賢,猶有伯寮之訴。家君獲此,固其宜耳。」隗默然不能屈,帳外聽者為慚。

『捌』 文言文閱讀 鮑宣,字子都, 渤海高…… 答案

鮑宣字子復都,渤海高城人。制
好學,通曉經術,做過縣鄉嗇夫、束州守丞。
後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薦孝廉時做了郎,因病離官,又做州從事。
大司馬衛將軍王商徵召鮑宣,推薦做議郎,後來又因病離開。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拜宣為西曹掾,很敬重他,推薦宣做諫大夫,調任豫州牧。
一年多,丞相司直郭欽向皇上進言說「:鮑宣措施煩苛,代二千石署吏判決訴訟案件,考察條款超出六條之外。
外出巡視乘車不駕六馬,而駕一馬,只宿於鄉間公舍,被眾人非議。」鮑宣因犯錯誤被免官。
歸家幾個月,又被徵召做諫大夫。
鮑宣每逢處在諫大夫的位置,常上書直言規勸,他的言辭質朴。
這時哀帝祖母傅太後打算與成帝母一起稱尊號,給親屬封官爵,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何武、大司馬傅喜開始堅持正義,違背傅太後的旨意,都被免官。

『玖』 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下篇翻譯(15~58)

15.孫權喻呂蒙讀書
起初,吳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道:「你現在身當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不進一步去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鑽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而不必去深鑽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哪一個比得上我處理的事務呢?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獲得了很大的收益。」呂蒙於是開始學習。
等到東吳名將魯肅路過尋陽,與呂蒙研討論說天下大事,魯肅聽到呂蒙的見解後非常驚奇地說:「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呂蒙說:「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看到事物的變化這么晚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後告別而去。

16.陸游築書巢
我的屋子裡,有的書堆在木箱上,有的書陳列在前面,有的書放在床上,
抬頭低頭,四周環顧,沒有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傷,
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與書在一起的。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相見,
而刮風,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氣變化,也不知道。偶爾想要站起來,
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好象積著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
於是就自己笑自己說:「這不是我說的鳥窩嗎?」於是邀請客人走近看。
客人開始不能夠進入,已進屋的,也不能出來,於是客人也大笑著說:
「確實這象鳥窩。」

17.董遇談「三餘」勤讀
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
」意思是:「讀書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求教的人說:「
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有人問「三餘」的意思,
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農余時間可以讀書,夜晚是白天的多餘時間
可以讀書,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餘。」

18.智永與「退筆冢」
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以後有十瓮寫壞的毛筆頭,每瓮
都有幾擔那麼重。來求取墨跡並請寫匾額的人多得象鬧市,居住的地方
的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於是就用鐵皮包裹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
後把筆頭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19.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很勤學但沒有蠟燭,鄰居有蠟燭卻照不到他的房間。
匡衡於是就在一牆上打了一個洞用來引進燭光,用書映著光來讀書。當地
有一大戶人家叫文不識,家裡十分富有,書又很多,匡衡就給他家作僱工
辛苦勞動而不要求報酬,主人感到奇怪問匡衡,匡衡回答說:「希望可以
讀遍主人的書。」主人感嘆,把書借給他,匡衡終於成了大學問家。

20.張溥與「七錄齋」
張溥小時侯喜歡學習,所讀的書必定親手抄,抄完了,朗誦一遍就把所抄的燒掉,再抄,象這樣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繭。冬天皮膚因受凍而開裂,每天用熱水浸好幾次。後來命名讀書的書房叫「七錄」……張溥作詩和寫文章非常快。各方來索取的,張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揮筆,馬上就完成,因為這樣所以張溥的名聲在當時最響。

21.晉平公炳燭而學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七十歲了,想學習音樂,恐怕已經晚了。」師曠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卻戲弄他的君王呢?」師曠說:「盲眼的我怎麼敢戲弄大王呢?我聽說,年輕時喜歡學習,好象初升太陽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象日中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象點燃蠟燭的光亮。有蠟燭的光亮,與摸黑走路比,哪一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啊!」

22.高鳳專心致志
高鳳,字文通,家裡把種田作為職業。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曬麥,讓高鳳看守著雞。正值天下著暴雨,高鳳拿著竹竿誦讀經書,沒有發覺雨後地上的積水使麥流走了。妻子回來感到驚訝詢問,高鳳才醒悟過來。

23.葉廷圭與《海錄》
我年輕時非常喜歡學習,四十多年,不曾放開書卷,拿著它吃東西嘴裡覺得香甜,疲倦時用它當枕頭。士大夫家有與眾不同的書,借來的沒有不讀的,讀的沒有讀完全篇不會終止。常常怨恨沒有錢財,不能全部抄寫。在那麼多書里,分出幾十大冊,選擇其中有用的親手抄下來,取名為《海錄》。

24.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凶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里。古人說:『不學習,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25.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十四歲,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背著書箱不怕路途遙遠,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麼憑什麼成功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為小草屋,削荊製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寫在他的衣服上,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更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不是聖人的話不看。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象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也是庸碌無能。」

26.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少年時死了父親,家鄉人都說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從業的本領,拜扶風班彪為師。王充愛好廣泛,瀏覽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於是,不久就廣泛地搞通了眾多流派的各家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27.歐陽修」三上」作文
錢思公雖然出身富貴,但很少有別的愛好。在西京洛陽時,曾對官府中的下屬官員說:我平生只喜歡讀書,坐著就讀經史,躺著就讀各類雜記,上廁所的時候就讀小辭,都從未有片刻不拿書的。謝希深也說,宋公垂一樣在史院,每當去廁所,一定看著書前往。背誦的聲音琅琅,遠近都能聽見,他的好學就像這樣。我所以告訴希深說:「我生平所寫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馬上時,床上時,廁所里時。只有這時才可以構思罷了。」

28.林逋論學問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作為一個人不能不學習,學習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29.歐陽修誨學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製成器物;如果人不學習,也就不會懂得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有它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墨製作成器物,但也還是玉,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30.王安石傷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31李存審出鏃教子
李存審出生於低微貧寒的家庭,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你父親年輕時拿著一把劍到鄉里去,四十年裡面,地位達到將軍宰相,這當中多次脫離危難,險境,在箭頭上逃離的也有數百次.」因此將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這一輩出生在富貴人家,應該知道你父輩是這樣白手起家的.」

32.包拯家訓
包拯在家訓中有這樣一段話:」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污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祖墳上。如不繼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原文共有三十七個字。在家訓後面簽字時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塊上,把刻石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曉喻後代子孫。」原文又有十四個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兒子。

33.《陶母責子退鮓》
晉代陶侃年青時,曾經擔任監管魚池官員,他將一些腌魚送給母親。母親封好魚干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你當官,把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慮啊!

34.諸葛亮」誡子書」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
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盪、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
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35.陸游家訓
後輩中鋒芒畢露的人最容易變壞,倘若有這樣的人,做父兄的應當引以為憂,而不可以高興。一定要經常認真地嚴加管教,令他們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書,訓導他們做人必須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輕浮淺薄之人來往和相處。這樣經過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養成。要不然,可以憂煩的事情決非一件。我這是給後人防止過錯的良言規戒,各位都要謹慎地對,不要留下後悔的遺恨

36.孟母三遷
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

37.曾子殺彘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著她哭。他的母親說:「你回去,回來給你殺豬吃。」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准備抓豬來殺。妻子制止他說:「不過是跟孩子的戲言嗎。」曾子說:「孩子不能欺騙啊。孩子什麼都不懂,是向父母學習的啊,聽父母的教導的。今天你欺騙他,是教導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煮豬肉吃。

38.子路受教
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麼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怎麼會有人趕上呢?」子路
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
聽後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39.孔子因材施教
子路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夠聽到了就隨便實行起來?」冉有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公西華問孔子:」仲由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您說『有父兄在';冉求問『聽到了就實行起來嗎',您說『聽到了就實行起來'。我有些不明白,大膽來問問您。」孔子說:」冉有做事往往畏縮不前,因此我鼓勵他;仲由的勇氣一人抵幾人,敢於作為,所以我讓他慎重。」

40.墨子怒責耕柱子
墨子嚴厲責罵他的門徒耕柱子,耕柱子很難過,覺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地說:」為什麼我沒有比別人犯更多的錯誤,卻是遭到老師這樣大的責難」,墨子聽到之後便說:」假使要駕駛馬和牛上太行山,如果是你,你是要鞭打馬還是要邊打牛?」耕柱子回答:」我當然要鞭打馬」墨子便問:」你為什麼要鞭打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為馬而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而牛卻沒有這項特質」墨子說:」我責罵你正因為你像馬不像牛,值得批評呀!」

41.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為吝惜他有功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麼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42.陳萬年教子諂諛
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
去,不聽我講,為什麼?」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43.錢大昕默坐觀弈
我在朋友家裡看一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認為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松余。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漸愧,不能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著看而已。

45.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為人謙遜,從不自我誇耀,出行的時候與別的將軍對面相逢,就帶開馬車讓路。他帶領的部隊行止進退都有標志性的旗幟,號令分明,在各部隊中號稱整齊。每當宿營時,將領們坐在一起,總是爭說自己的功勞,馮異卻常常一個人躲在樹下休息,部隊里送他個美稱「大樹將軍」。攻入地名不認識後,給將領們重新分配任務,對部隊也重新安排部署。這時,下級兵官都說願意在「大樹將軍」麾下。光武帝因此很推崇他。

46.顏回不迂怒不貳過
顏回二十九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為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吳。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47.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封給他一塊采邑,曾子堅決不受。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48.賢妻桓少君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瓮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贊。

49.魏徵論自製
唐太宗問魏徵說:「觀察近來和古代的帝王,有傳承帝位十代的,有傳承帝位一兩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懷憂慮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撫慰養育人民不能得到適當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產生驕傲懈怠的情緒,高興憤怒超過了限度,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超過限度了,您可以為我說出這個情況,我應當把您的話當作準則。」魏徵回答說:「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聖賢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聖賢之人能夠克制它,不讓它超過限度,普通人放縱它,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多到失去適當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剋制,來確保能夠善終的美德,那麼千秋萬世就永遠仰賴您了。」

50.呂蒙正不計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著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著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51.石勒不計前嫌
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為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著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52.韓信受辱胯下
有一次,在淮陰城裡賣肉的少年中間,有一個人瞧不起韓信,當中侮辱他說:「雖然你長得高大,喜歡帶著刀劍,但其實是個膽小鬼。」這個少年還當著大家羞辱韓信說:「你不怕死,就來刺我;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這時,韓信仔細的打量了對方一番,二話不說,就臉朝地,從那人的胯下爬了過去。於是,即使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膽小鬼。

53 世評華歆王朝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就感到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這么做(讓他上來)呢?" 一會兒敵兵要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想剛才一樣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54 周處改過自新
周處年少時,為人凶惡武斷,被鄉里人視為禍害。此外,義興水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轉來轉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百姓將他們並稱為「三害」,而三害當中周處尤其厲害。有人勸周處去殺死猛虎蛟龍。實則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後只剩下一個。周處聽後立即上山刺殺了猛虎,又跳入水中與蛟龍搏鬥。蛟在水中或浮或沒,漂流出數十里遠。周處緊緊追擊。經過三天三夜,百姓們都以為蛟龍和周處一並死了,輪番互相慶賀。而周處竟殺死蛟龍,破水而出。聞聽鄉人以為自己已死,表示慶賀的事,才知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萌生悔改之意。於是到吳地尋找陸機、陸雲這兩位當時東吳的名士。周處把全部情況都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修身改過,可歲月已荒廢了,怕最終一事無成。」陸雲說:「古人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得不到傳揚呢?」周處於是努力改過,終於成為一名忠臣孝子。

55 齊宣王好諛
齊宣王喜愛射箭,喜歡別人說他能夠使用強弓,其實他用的弓只不過三石。他在大臣面前顯示弓,大臣們都拉著弓試一試,都只拉到滿弓的一半,都說:"此弓不少於九石,除了大王誰能用它?"齊宣王非常高興。但是,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石的弓,而他一輩子都以為自己用了九石的弓。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虛名。宣王喜歡的是虛名而失了真實。

56
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著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眾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裡,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為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57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於象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

58
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劉邦說:"你只知道那一個方面,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面.(就拿)在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里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范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拾』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鮑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

鮑宣字來子都,渤海高源城人。
好學,通曉經術,做過縣鄉嗇夫、束州守丞。
後做都尉太守功曹,推薦孝廉時做了郎,因病離官,又做州從事。
大司馬衛將軍王商徵召鮑宣,推薦做議郎,後來又因病離開。
哀帝初,大司空何武拜宣為西曹掾,很敬重他,推薦宣做諫大夫,調任豫州牧。
一年多,丞相司直郭欽向皇上進言說「:鮑宣措施煩苛,代二千石署吏判決訴訟案件,考察條款超出六條之外。
外出巡視乘車不駕六馬,而駕一馬,只宿於鄉間公舍,被眾人非議。」鮑宣因犯錯誤被免官。
歸家幾個月,又被徵召做諫大夫。
鮑宣每逢處在諫大夫的位置,常上書直言規勸,他的言辭質朴。
這時哀帝祖母傅太後打算與成帝母一起稱尊號,給親屬封官爵,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何武、大司馬傅喜開始堅持正義,違背傅太後的旨意,都被免官。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案鮑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