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填空答案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
自從我被朝廷貶斥,一直住在嶺南,那裡一片荒涼,整天與我作伴的,只有那些光禿禿的山頭,心中的郁悶也沒有人聽我傾訴。甚至連與家中的聯系也中斷了,來了這么久連一封家書也沒有,妻子和兒女們還好嗎?老母親還好嗎?每次一想到他們,淚水就會不自覺地掉下來。總是很擔心他們的處境,會不會因為我而受到牽連。
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春夏秋冬,捱了那麼漫長的歲月。現在要渡漢江了,一看到漢江,就不禁想起故鄉的水,彷彿故鄉就在前面。
哦,故鄉,我魂牽夢寄的故鄉!為什麼離你近了,反而覺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種種擔心和憂慮,會不會被證實? 想到這里,我簡直抬不起腿來,越走越慢,心裡害怕碰到熟人,害聽到家裡的消息。
詩的故事
宋之問曾經被朝廷流放到廣東羅定縣一帶,後來偷偷地從那裡逃回家鄉,這首詩就是逃跑途中,經過漢江時寫的,感情比較真摯。
前兩句回憶流放到廣東時,不僅生活困苦,而且還得不到家人的任何消息。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斷」和「復」字用得很好,表現出詩人在廣東度日如年,與世隔絕的痛苦。
後兩句寫了一個逃亡之人接近故鄉時的矛盾之情:一方面詩人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由於自己的牽累而遭受不幸。而且這種矛盾之情越接近家鄉時就越強烈,導致詩人特別害怕碰到熟人,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變成現實。
此詩寫了古人在遭受流放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的發展。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這種抒寫真切可感、富有感情,耐人尋味。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兩句,後代曾廣為流傳。
其他的還有: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人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歸》)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客舍並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並州是故鄉。
(劉皂:《旅次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