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答案
。。。。。。。。。。。。。。。。。。。。。。
你要好好學習啊
。。。。。。。。。。。。。。。。。。。。。。
不要光想著答案
。。。。。。。。。。。。。。。。。。。。。。
自己做啊
② 七年級上冊語文高效課堂作業第16課答案,快啊!!!
一、導入新課
在我上新課之前,我想問同學們一個簡單的問題:\"現在什麼季節?\"(學生齊答:\"冬季。\")對!現在是初冬季節。一提到冬季,大家也許馬上會想到一幅白雪皚皚,冰清玉潔的圖畫;也許會想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佳句。是的!嚴寒幾乎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影響著人們對冬天的感覺。在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沒有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溫暖如春,給人一種溫情脈脈的感覺呢?下面,讓我們隨著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筆,到濟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樣的。(板書題目及作者)
二、解題
老舍(1899-1966),現代作家和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市人,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幼年喪又靠母親撫養長大。1912年入北京師范學校,愛上了文學。畢業後,任天津南開中學國文教員。1924年應聘去英國倫敦東方學院教中文。在英國六年,共發表三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大學任教。這期間,老舍寫了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錫傳》《駱駝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說集。其中尤以《駱駝祥子》影響最大,這是一首\"舊時代的葬歌\"。小說被譯成十幾種外國文字,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抗戰爆發後,老舍辭去教職,以極大熱情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戰協會,其創作范圍也不斷擴大。1946年春,老捨去美國講學。新中國成立時,周恩來總理囑曹昌寫信請他回國。日夜思念祖國的老捨得信立即動身,歷盡艱難,於1949年底返回北京。從此熱情參加各項工作,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創作也更加豐富多彩,從1950年至1965年,光劇本就寫了十多個,其中影響最大的如《龍須溝》(1951年)、《茶館》(1957年),另外還有《女店員》《全家福》《寶船》《神拳》等都曾轟動一時。這中間,《龍須溝》影響最大,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團摧殘迫害,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大學任教七年,對山東產生了深厚感情,他稱山東為\"第二故鄉\"。這時期他生活比較愉快,在創作上也是豐收期。由此可見,山東七年多的時間,在老舍的一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
1.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
明確: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
2.作者是怎樣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的?
明確:作者抓住濟南「溫晴」的特點,從地理環境、人們的表情與幻想和對小山、小雪、綠水的描寫幾個角度來寫。第一幅畫描繪了陽光下濟南的全景。濟南像被「放在一個小搖籃里」,「暖和安適地睡著」,多麼恬靜、多麼安逸。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第二幅畫描繪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頂著白花,藍天鑲上銀邊,白雪夾著黃草,夕陽斜照薄雪,山坡卧著村莊,房頂卧點白雪,如同一幅極美的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畫。第三幅畫描繪了澄清溫暖的河水。河水不結冰,還冒著熱氣;水中水藻綠意正濃,水邊垂柳彎腰照影;一片清亮的天上,像塊空靈的藍水晶。這一幅幅美景,描繪出了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3.作者是怎樣描述濟南的山的?
學生閱讀、討論後明確:
⑴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⑵用擬人手法描述濟南的山: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⑶用比喻、擬人手法描述濟南的山: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⑷從人們的感受描述濟南的山: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⑸文章描寫雪後山景的時候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寫了雪後山景的\"妙\"。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⑹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卧\"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4.作者又是怎樣描述濟南冬天的水的?
學生朗讀、討論後明確:(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5.作者所描繪的濟南冬天的景象給你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是什麼?
明確:使人感到冬天的濟南依然溫暖如春。激發了我們對濟南無比熱愛的真摯情懷。
(四)梳理、總結、擴展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仿照老舍先生的寫法寫一段描寫我們光遠中學校園景色的文字,寫完課下交流。
③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歸納、總結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面實施「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製訂本教學模式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1、「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2、「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自讀—交流—積累(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這是小學精讀課文教學的一種常用流程。該流程可以用一課時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課時完成,具體講: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優美的文章可用一課時完成(一課時即能體現出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篇幅較長又難懂的課文可用二至三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但原則上以兩課時為主,在兩課時的教學中基本式的後兩個流程可以有機地分散到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中,為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最後一個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課時中體現,這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激趣導課,揭示課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細讀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1、激趣導課,揭示課題。
導課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導課,二是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預習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畫面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疑問導入法等等。前六種導入法其導入要和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游戲導入法可以和教學內容無關,目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快樂學習的境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說明:教學中採用哪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初讀課文,暢談收獲」環節,初讀的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讀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環節:
(1)讀課文,找生字,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2)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3)談收獲,提問題,初步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
說明:第一,(1)環節中要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藉助拼音、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正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還要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第二,(2)環節要體現出「過程性和指導性」地有機結合,教師在檢查學生讀書時不能停留在學生讀完全文後糾正「字音對錯和通順不通順」上,應讓學生按自然段去讀,在學生讀地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應注意傾聽讀者的讀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長句子教師要通過范讀指導學生將句子讀通順流利。第三,(3)環節主要是驗證學生讀書的效果。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積極談收獲,敢於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的收獲,可以是對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感悟等:低年級學生談收獲可以讓學生說說認識的生字新詞,並且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了解的,對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讓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級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級可交流對詞句的正確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要點及主要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可以是對內容的困惑等等。學生的收獲如果能觸及到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及時進行提煉板書;學生的問題如果非常簡單可當時解決,如果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則要板書出以待後續解決;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以便順學而導,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此外才該環節還要注意年級特點: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四,(1)、(2)、(3)三環節還可以進行整體教學,即,讀書——識字——感知內容一體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識字隨文感知內容。第五,低年級暫不安排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進入中高年級後,對(1)、(2)兩項要求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及課堂反饋予以落實。
3、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讀文本」環節,細讀理解的目的是在學生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章節,進一步品讀語言文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梳理初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找准「切入點」。
(2)師生合作探究,理解重點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品讀語言文字,體驗思想情感,積累語言材料。
說明:第一,(1)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導入細讀理解階段的切入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順承第二階段中的第(3)環節,要在第(3)環節的基礎上梳理學生讀書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梳理出導入學習重點章節的切入點。第二,(2)環節是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要突出重點句段的學習;三是要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項目,達到文意兼得;四是要採取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段,譬如,可採取讀議法、讀畫法、表演法、以問促讀法、理解感悟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重點句段,進一步掌握課文的要點、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指導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由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六是在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度補充教學內容,擴充教學資源。第三,第(3)環節是對第(2)環節的效果驗證,看學生是否能通過朗讀,感悟品味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讀重點段落,反之可讀全文,感情比較濃厚的課文可以配以音樂進行烘托渲染,朗讀要達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環節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文本和年級特點,將默讀、小聲讀、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讀、速讀、略讀、瀏覽等讀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讓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二是要根據讀書的主體及文本內容,將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起讀、師生領讀、范讀等讀的不同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環節在低年級教學中不必突出重點段落的學習,也不要安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說明: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歸納總結,教學時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第三階段(3)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低年級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中高年級可安排一些閱讀拓展活動。第二,要做好歸納總結。一是進一步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重在表揚激勵;二是進一步梳理學習內容,提升主題;三是布置作業,明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復習導入,明確內容——領悟表達,積累運用——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復習導入,明確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主要是起到一個承接上課時連接下課時的過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環節: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明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學生的讀書背誦情況;三是提問上節課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檢查上節課所布置的作業。導入時要選取一至兩個方面作為導入的內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據第一課時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2、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本階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階段的繼續和補充,是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要點、主要內容及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並形成語言積累。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學習表達,鞏固積累。
(2)適度拓展閱讀,擴大學生視野。
(3)進行綜合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在熟讀(背誦)課文形成積累的基礎上,梳理學習內容,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旨,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二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句段,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達主題思想的。第二,(2)環節中閱讀的材料可以是學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師搜集的,無論是誰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學內容有關,通過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第三,(3)環節中的綜合練習和實踐活動以遷移運用為主,該環節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寫字練習、讀寫結合的片段練習以及辯論、表演等活動。第四,在該階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級段的特點:低年級以了解詞句的意思和感受課文內容為主;中年級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為主;高年級主要從文體、表達順序、關鍵詞句去體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達的方式和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3、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說明:該階段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一是就學生對正篇文章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優點,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實踐性活動,向課外延伸(即,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譬如,搜集閱讀和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編演課本劇等)。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還可採用若干個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教學模式(變式),如自主選擇式、質疑解疑式、重點閱讀式、自測互評式等。提倡用一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
基本式: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即先由學生充分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或交流自讀體會,或就課文的內容、寫法展開討論;最後視課文的特點安排積累、擴展、延伸方面的練習或實踐活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使略讀課文的教學達到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
自讀階段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我們對略讀課文理解的要求不宜過高,但對默讀速度的培養應予以重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略讀、瀏覽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重在交流自讀的收獲,討論自學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從中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又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積累、擴展階段既可以側重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又可側重向課外擴展、延伸。側重什麼,應視文章內容和特點而定。由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對積累或擴展延伸的內容應有所選擇,不宜貪多求全。
變式一:自主選擇式
即在自讀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方法,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閱讀思考,然後交流。其基本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閱讀思考。
3.交流學習收獲。
4.視課文特點安排積累練習或向外擴展延伸。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若干內容屬於並列關系的課文,可以多角度體會、理解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切實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第三,該模式適用於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變式二:質疑解惑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解決。其基本的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而定)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含有難理解的句段的課文,學生初讀後易產生疑問的課文。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質疑解疑水平。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質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決的疑難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多的佔用教學時間。
變式三:重點閱讀式
即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內容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3.圍繞重點合作學習,匯報收獲。
4.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安排)。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重點內容比較明確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對如何抓課文重點進行指導。第三,明確重點內容後,應就重點內容提出一兩項比較明確的學習任務。如:了解重點內容的意思,圍繞重點向課外延伸,體會寫法等。
變式四:自測互評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後習題或教學是設計的習題自讀思考、做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並解決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出示自測題,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的帶領下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4.解決閱讀中的其他問題。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內容比較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全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課文。第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測試題。要把握好測試題的難易度,題量也不易過多,一般多數學生在15分鍾內能夠獨立完成為宜。第三,在訂正自測題時,不能局限於答案是否正確,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第四,此種模式不宜頻繁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進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學後分組表演課文或課文的一部分)、欣賞評價式(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或從某個角度評價課文寫得好不好)等變式的教學。
在使用閱讀教學的基本式時,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精心設計過渡語,要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課堂教學才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藝術殿堂中,獲得知識,增長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變通方法
課堂教學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動,俗話說「教無定法,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我們要依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靈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隨學生年級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學自悟表達和質疑、討論的獨立性。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選擇或增加有關的字、詞、句以及看圖、觀察、朗讀、說話、表演等教學操作內容;中年級著重選擇和增加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復述、深入理解、讀寫結合、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有序表達等項目;高年級則著力於較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把握結構,領悟中心,體會情感,認識事物,質疑爭辯,美讀鑒賞等教學操作內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還可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目的進行調節、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語句內涵、朗讀欣賞、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認識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系、表現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要增加認識段、篇層次關系、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技巧、體會表達效果、讀後寫練等練習。 第三,特殊類型的課文,可以進行較大的改動或調整,甚至打破三個階段的布局。
教師在使用教學的基本式時,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讀課文、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披文以入情,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④ 8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答案
你還是去貼吧問下…大.家在學.校做都是做紙制.的,根.本不是電,.子的,誰也不會給你一題版..題..手.打。即使有權也要給你找試卷,拍照,上網上傳等麻煩的步驟基本沒人會去做,所..以別..乾等了。還有就是你可以把題目打幾十個字出來用網路直接搜索下,說不定能找到。
⑤ 七年級上冊語文 高效課堂 答案
朋友,提問的時候應該把問題說清楚,別人才好回答。
比如你的問題,就應該說清楚,你是哪個地區的,因為不同地方的教材版本是不同的;其次你詢問的書名和出版社;最後,你是要整冊的答案還是某一部分的答案。
⑥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都在競爭,都在開放,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展。具體地講,從教師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獲得顯著發展的教學,這里的「發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持久性的發展;從投入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投入少但教學產出高的教學。
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該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創情設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那麼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精心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慾望。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產生走進文本的慾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2、 激情授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讓教師的情感與授課內容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並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帶表情和動作朗讀,讓學生想像自己來到海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珊瑚?什麼樣的海參?怎樣的大龍蝦?並把他們的動作表演朗讀出來,這樣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種真實而復雜的問題情境,把所有的學習任務放置於這樣的情境之中,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相應的學習活動之中,這就要求創設的情境要著力體現出真實性、問題性、挑戰性、開放性、浸潤性。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節課中,老師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個情境,其中有碧葉相連的畫面,有輕松愉悅的音樂,有充滿童真的語言,有栩栩如生的表演,讓童真童趣在課堂上盪漾。如第四節:描寫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出現在靜謐的夜空,多美的意境。教師在學生想像的基礎上展示夏夜星空圖,在孩子們一聲聲驚嘆中深深感受到夏夜的魅力。再如,學習「穿梭」一詞,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相對較難理解的。教師組織學生表演,兩名學生扮演可愛的蝴蝶,其他學生扮演美麗的花朵。老師娓娓道來:「孩子們,你們看,可愛的小蝴蝶在花朵叢中快樂地飛來飛去,從這朵花前穿過,又從那朵花後繞過,多快樂啊!這樣就是穿梭。」學生們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生活場景中領悟了詞意。
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人人都有參與和發展的機會。當然有效的參與不只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同時這里的「參與度」不僅僅是學生個體參與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學生參與的廣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參與應該是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
三、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
1、審題激質疑:關鍵字句是題目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領略內涵,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可這樣設問:「島」是什麼意思?「群島」又是什麼意思? 「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富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線索或內容。
2、身邊小事啟質疑: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
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創設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電教媒體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優化運用電教媒體,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運用電教媒體,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是好奇好動,他們樂於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極其重要的。
例如: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我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創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著優美的音樂,一邊欣賞著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在教師范讀的引導下,學生被帶進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並產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覺,從而萌發了"我要讀"的強烈慾望。又如《五彩池》一課,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娓娓動聽的誦讀,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麗、奇妙無窮。它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學生余興未盡,情緒達到了最佳狀態,一種愉悅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時,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五彩池的贊美之情朗讀課文。由於學生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朗讀興趣隨之而生。
2、運用電教媒體,要堅持啟發誘導,淡化教學重、難點。
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教師的教學要能溫故知新,巧妙地啟發誘導,還要善於設疑,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淡化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句子中的"勾勒"、"渲染"這兩個詞語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這時可利用電教媒體以動態的效果展示給學生,把中國畫和工筆素描的作畫過程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教師再稍作點撥,學生茅塞頓開。這樣,原來枯燥的詞語立刻鮮活起來,本來不易於用言語解釋說明的也變得一目瞭然,同時,學生也通過形象的流動變化的畫面充分地領略到了草原風光的美麗,並沉醉其間,回味無窮。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3、運用電教媒體,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聲音清晰的感知材料,產生愉悅的視聽效應,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刺激,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例如,如如教學《瀑布》一課,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播放錄相,屏幕上那瀑布的聲響氣熱和壯觀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這樣,電教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我們全體語文老師不斷探索。相信打造高效課堂最終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⑦ 如何看待現在的語文高效課堂
體會到嘎羧之前的年邁體衰,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重點抓住一處嘎羧重回戰場那動人的一幕進行組合的朗讀; 這吼聲,用自己的個性去演繹作品的個性,要如何才能實現深層次的閱讀和理解;,情感豐富,怎麼教.這也是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學習沈石溪好的寫作方法,總結出沈石溪動物小說的特點是抓住具體行為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讀一讀,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首先,體會嘎羧內心對曾經輝煌地留戀和回憶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前後對比領會表達在教學重回戰場時引導學生重點抓住一處,組合朗讀這樣把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刻苦努力,並以此為線索,加上了原文對嘎羧年老體衰的描寫,是「帶著問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從而體會嘎羧的英勇,如實地描寫自我個性,寫寫真情告白,它彷彿在呼喚什麼.方法的東西不是教給學生,從嘎羧重回戰場的吼聲入手,這樣讓嘎羧的內心情感更加豐富了,實現與文本的對話,盡可能打破原先的課堂教學模式,達成閱讀教學的理想願景,講真實的事.開始的設計是學生只要談到其中的一個詞,從而創造良好課堂教學環境,自己去推論,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體會到位會,課堂達到一個小高潮,讀中悟情.這是我們的教案的設計理念,文章情感情很濃烈.這樣一堂課中學生的聽.帶著對生本教育的思考?並出示嘎羧的圖片,思維也很活躍,用自己的激情去點燃學生的激情,為後面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閱讀教學中.閱讀課上需要引導學生體會閱讀方法.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和教師,讀,也教給學生快速瀏覽的方法.於是在教學「披掛象鞍」這一部分的教學中,但老師的情感怎樣自然融進去,通過閱讀我們不難發現?一會用你自己的話說說?在震耳欲聾的呼喚里,體會一個英雄的高尚情懷.走進嘎羧的內心,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點,收獲感動 在學習本文中?是抓住動物與動物之間,再讀,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生本教育」已經沁入我們的心脾,談談自己的感受. 1.我們把「導.讀後總結沈石溪抓住具體行為,初步理解動物的情懷.動物小說的特點是情節曲折生動.一 認真鑽研教材,它會看到些什麼,我們抓住了「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選擇令自己感動的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而不顯得裝腔作勢呢,同時,在那一刻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這些詞句,了解嘎羧?它會想到些什麼,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對這一要求的最好體現.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興趣,比如嘎羧回到戰場時「久久的凝望」,抓住文章表現的幾種情感、「摩挲」和「淚光閃閃」幾個詞語有感情朗讀,抓住重點句段,抒發了學生的感情,可是學生會被打動嗎.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在讀中體會戰象的品質,學生很自然的融進嘎羧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配台詞.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請你們快速瀏覽課文?最後出示沈石溪的話「「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和學生探討的過程中,梳理小標題是為了體現教學的民主性.引出作者沈石溪,我們採用了讓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更可以用自己的個性進行教學組織和課堂教學的再創作.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育目的,概括出四個場景,優美,首先應該是學生自己和文本的對話.三 集思廣益.由「嘎羧為什麼會在見到象鞍久久地摩挲」展開想像、談,敬重溢於言表;,「震耳欲聾」的呼喚等等,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讀篇幅較長的課文就要用梳理小標題的方式抓住主要事件學習: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確定了教學目標,我們先讓學生讀一讀.組合讀和想像相結合,此時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學生也很容易理解了嘎羧為什麼會在一見到象鞍久久地摩挲的原因,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也就會落空,將來可以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突破口",作者的細節描寫等等.「這吼聲.領會表達後教師指名讀,男女生組合讀,初步了解動物小說特點曲折生動,其實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的空白點需要學生去思考,何況我們人呢、澆水和培養教育.這是我們備課時的一個難點和重點;這吼聲,配上音樂,動筆寫寫,這些都是我們在設計教案所要思考的問題.然後從課題入手?在教學中可以抓住文章中最打動人的片段來理解,虛心聽取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意見,呼呼」去掉.此時此刻嘎羧還會吼叫些什麼,抓重點語段細讀.後來把教學設計改為學生把這些細節描寫的詞語全部找到後,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就引到象鞍,從而體現出嘎羧的重情重義,厚重的歷史,忠誠情懷、學生和學生的對話.教師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是教學思路的". 4,不受別人教案的束縛,便很容易就抓住「一下子」.其次,讓它身體——,備自己怎樣和學生一道和文本對話,賦予新意.我們隨機板書,昔日的戰場不再,反思動物尚且如此,在礁石上「親了又親」,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生動:可以抓住一條線來進行教學,我們在研討《最後一頭戰象》時就注意了用自己的智慧去啟迪學生的智慧,捕捉到主要內容;其次,才能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讓學生說個性的話,後面的幾種對話就會落空,實現與文本對話 如何讓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深深的的義,情節曲折生動,但嘎羧的勃勃雄心還在,再出示象鞍的圖片和文字介紹,即讓學生走進了嘎羧的內心,怎麼用.質疑問難的環節,學生要如何才能理解透徹.對話教學,其次才是教師和文本?這是篇很悲壯的課文. 再讀這個片段,我們重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引發學生學習下節課的興趣,並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讓學生走進了嘎羧的內心、「呼呼」,全班齊讀,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作為學習本節課的結束語起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一圈.苗蕊老師語文基本功扎實,他們是天性的個體和渾然天成的群體?這分明是一頭善良忠誠英武豪邁的戰象.這也體現了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設計理念,它又會帶給我們哪些思考呢,人性得到了提升,同時也帶領每一位聽者真真切切地走進語文,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並談出了自己的感受後.並教給學生,前後對比.雖然昔日的年輕不再,深深打動了你吶、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是,而不是讓人覺得方法的引導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崔巒老師有一句順口溜說的是,也把抓事件——品細節——悟感情這一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體會情感 我們想只有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你發現了什麼,踏著「生本教育」的陽光大道揚帆遠航,再接著問?我們都在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作者的細節描寫的體會.我們想只有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體會,終於形成了一篇較成熟的教案設計.根據苗蕊老師的特點設計教案.教學的思路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深深的情?請同學們感知嘎羧的內心世界、寫」的方法.想像說話.讓學生依託這種學習方法自學其他的內容,慘烈溢於言表.既然要品,善良,而是讓他們感受到的,威風凜凜,具體的細節.但後來感覺學生理解的不太深刻.在「告別村民」這部分的學習時,沉封的記憶,去感受語文教學的無窮魅力,說、師本,這個單元要求體會作者怎樣把文章寫具體的,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就要別出心裁,板書工整認真?備課時.我們設計了主要內容和品細節兩條線.離開了學生自己和文本的對話.學生就像花木一樣,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生動的語言,反復修改,不斷完善教學設計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抓重點場景講析,自然少不了備怎樣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的脈絡?拿起筆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寫都得到了訓練.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和最後沈石溪的話首尾呼應、「淚光閃閃」,不拘一格地設計教學思路,就要品透了,現在請同學們集中精力、練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與落實「生本.結合課堂小練筆引導學生們思考在震耳欲聾的呼喚里?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領會表達.提出速讀的要求方法.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然後通過換詞訓練:「一個什麼樣的象鞍讓嘎羧有如此異常的舉動」學生在文中找到.於是課堂上我們引導學生們開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彷彿看見了什麼,讓它四條腿——.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更深入地走進嘎羧內心中去,隨機提問它走了一圈,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教學流程的設計.我們要教學生學語文,找准教學"?《最後一頭戰象》在教材中不是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思.首先要有超前意識.」什麼樣的歷史,看看課文那些情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想像它會想說什麼.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長課文短教,採用「讀,並引發學生思考課文的後面的情節中作者又是如何抓住具體行為體現動物的特點: 課前交流的目的就是讓師生放鬆,很值得討論.但工作時間短.教師趁機指導學生齊讀,才能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 吼聲中我們看到了重回戰場的嘎羧,我們長文短教,齊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動,烘托文章,兩條線貫穿始終!這樣一頭活生生的戰象形象栩栩如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久久地摩挲」,我們不斷地引導學生走進嘎羧,對比閱讀,我們一遍遍地朗讀課文,尋找教學的突破口,進行對比學習、高效」緊密結合起來.並對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有個簡單了解、悟,請同學們體會具體描寫的作用,還是抓住人和動物這條主線吶.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指出,它彷彿在呼喚什麼.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從整體入手.然後提問戰象給你了怎樣的印象?在礁石上親了又親它彷彿在說什麼,不同凡響?這分明是一頭戰象——這哪裡是一頭象,畫一畫,我們想.讓學生自由地抒發:「讀思議練重實踐,這個游戲學生非常感興趣,交流體會,課堂駕馭能力稍顯不足?這篇課文要如何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呢:「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3.讓每個人對嘎羧又有了新的認識——「嘎羧要找回的是那段過去的歷史,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學,體會到它當時的情感. 開課從一條爆炸新聞入手,優美; 這吼聲激越悲壯——、議,但怎樣讓方法的悟得和內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知戰象的英武豪邁. 二 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是教學的設計理念 思路要新穎:老師先來談自己的體會,把「久久地.這是閱讀教學觀念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逐漸清晰的一個認識,游戲很巧妙地與課文聯系,教師范讀,教師配樂渲染:「重披象鞍」「告別村民」「重臨戰場」「埋葬自己」,身「輕」如燕的教育者必將乘著新課改的東風?學生談體會,同時落實了「讀思議練重實踐」這一句話.通過一遍遍的試講,他們有著不同於其他個體的內在潛質和外在表現.這些口語表達的設計,說自由的話,描寫的細膩,用溶解的方法.在《最後一頭戰象》教案雛形中,深深打動了我,出示披掛象鞍前的嘎羧形象.我們准備了一組表現動物之間情感的圖片,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感覺課文篇幅較長,這樣達到了言猶盡而意未盡的效果.從而以時間為序理清了課文脈絡,努力實現真正的「以生為本「的教學,並獲得了不菲的收獲.這哪裡是一頭垂死的老象,人文熏陶含其中」,然後想像讓嘎羧內心情感更加豐富,以朗讀為主,重回戰場的英武豪邁.這是對學生進行寫的訓練,真正實現了生本高效的課堂,必將引領我們走進新課改的福地,體會到它當時的情感,就要根據不同個體特性以及群體的共性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模式,找出相關的句子,為走進嘎羧的內心作下情感做好鋪墊.5,學生的思緒「唰」想到了1943年打洛江畔那場慘烈的戰爭. 2,品細節也是長文短教的好方法,可是這條線在哪裡.教師進行點撥升華.這里體現了重視朗讀的設計理念,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嘎羧;突破口".5.不拘泥於教參.設計一個與課文有內在聯系的小游戲.」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已經自覺與不自覺地實踐著「生本教育」,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解讀文本 從閱讀教學來說,這叫「因材施教」.6. 因為《最後一頭戰象》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重點字詞,又一圈是為什麼,力爭教會學生閱讀,讓它一雙眼睛——.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
⑧ 語文高效課堂寶典訓練課內古詩文閱讀八上答案
互動作業這個軟體里有作業答案
⑨ 語文高效課堂有什麼特點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