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流程六個環節可簡稱為什麼
即:設疑定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創新——多元評價——課外延伸。
魏書生老師的課堂講究少講多讀,他認為「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容,哪是講了以後學生能記得住、能理解的內容。
講的少學生才可能記住。讀得多,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的能力。六步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單純傳授語文知識、"填鴨式"、滿堂講的課堂模式,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備課六環節擴展閱讀
六步教學法其基本內容為:
一、定向。就是確定這一課的學習重點。
二、自學。學生把課文通讀一遍,逐段翻譯。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決。
三、討論。前後左右每四人為一組,把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提出來,互相討論;討論也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答題去解決。
四、答題。也是立足於由學生自己去解答疑難問題。由每個學習小組承擔回答一部分問題,如第一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難問題,第二組回答第二段。這樣,疑難之處越來越少。然後由教師回答解決剩下的疑難問題。
五、自測。根據定向指出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習後的自我理解,由學生擬出一組十分鍾的自測題,由全班學生回答,自己拿出紅筆來評分,自己檢查學習效果。
六、日結。下課前,每個學生在自己座位上口頭總結一下這節課的學習過程和主要收獲,在不同類型的學生中選一兩名單獨總結,使學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時的反饋。
2. 集體備課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一、定集體備課時間: 每周星期二下午,是學校分給我們物理組的教研活動時間,每個物理教師都沒有課。這是我們學校集體備課做得比較好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二、定集體備課地點: 教師辦公室。 三、定集體備課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 重點研討本次備課,其基本流程為: 個人輪流主筆→組內教師修改、補充→主備人說課→集體討論修訂→領導審核簽字、印發→課後反思、交流 第一步、個人輪流主筆: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布置備課任務,組內教師個人備課,主備人務必將個人備課初稿於下周星期一前列印出來,提前發給組內其他教師(我們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務必全部使用電子教案)。 第二步、組內教師修改、補充:組內各教師在周二集體備課前結合主備人的教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並在教案上標注,以便集體備課時,進行研討。 第三步、主備人說課:在周二集體備課時,所有主備人對自己的備課案進行說課式的說明,課件進行演示。 第四步、集體討論修訂:組內教師對觀點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研討,包括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難點的把握是否准確?教學方法是否合理?自學指導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突破本節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怎樣的當堂檢測題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當堂訓練題的設計是否科學全面?課件製作是否合理,尚需怎樣改進等。最後達成一致,並用紅色筆在教案上進行標注。對於仍有困惑的地方及時向有關專家尋求幫助。 第五步、領導審核簽字、印發:主備人對集體備課後的教案和課件進行整理和完善。務必於星期三下午前將修改好的正式教案交備課組長和分管領導審閱簽字,然後交列印室復印,星期三下午分發至各任科教師手中 第六步、課後反思、交流:任課教師使用經過集體備課的統一教案上課後,要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撰寫教後筆記與反思,分析成與敗,總結得與失,進一步完善教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次備課,再由備課組長匯總、整理,最後上交學校教科室存檔,組建本學科的優秀教案庫、課件庫、試題庫,以備來年教師集體備課時借鑒,再進行新一輪的集體備課、研討、完善、使用、反饋、再完善。 集體備課的第二個方面 確定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課時分配及主備教師安排。對於怎樣安排主備教師和備課內容,我們結合了我校物理教師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做法是:每個教師每周備兩堂課,最多的備三堂課,因為我們學校物理老師比較少,每個年級十個班。備課組長在分配備課內容時要根據老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3. 備課應注意哪些環節
做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我踏上這方寸講台已有兩個月了,對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感想。教學不是僅指備了一節課,按教案上課就完事了,而是要充分的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尤其是備課環節,而現在的備課不單指傳統的備教材、教法,還要考慮學生會在哪些方面出現疑問,把自己降低到學生的水平上去思考問題,也就是要備學生、備問題。這兩方面極其重要,可以說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石,就這兩方面談談我的對它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的幾點: 一、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這樣既可以使舊知識成為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台階,教師不再一些學生掌握的知識上重復嘮叨,又可以便於教師分層教學。上第一節課時,我通過一些初中的知識去考察各班的生物基礎,發現一些班好點,一些班弱點,針對各個班的具體情況,我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備好各個班的課。 二、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經歷。同一教材,學生經歷不同,接受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如城市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對教材的理解不一樣,接受程度不同。在講課時,尤其是在舉實例時,往往舉些在農村可見,同時也舉些在城市出現的學生容易接受的例子,這樣跟他們的生活較貼近,易理解。 三、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學生,好奇心強。故設計些懸念、增加些故事性的開場白,吸引他們。在講授《攜帶遺傳信息核酸》時,我是用一個偵探故事導入的,而且還講了些先進的dna檢測技術,學生興致高漲,反應熱烈,課堂收效良好。在介紹一些大分子時,往往會提及這些大分子的發現過程,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可培養他們的興趣,在故事中學習。學生在接受學習過程中,對一些直觀性的事物容易產生較深刻的記憶,在教學中,考慮到這一點,多用些事物、圖片、模型等直觀性形象性強的教具。《細胞膜》一節,我准備了flash製作的細胞膜模型,這動態的模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接受。 四、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人的認知規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備課時要牢牢把握住這點。在《生命活動承擔者蛋白質》我作了比較教學,從功能講到結構和從結構講到功能,兩者的反饋效果不同。從功能講起,學生易理解,從功能再到結構,由具體到抽象,層層深入,而直接就講結構,學生會很茫然,所以,備課時,應該備好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規律。 五、 應該把握住重難點,精心的設計問題。一個漂亮的問題,往往也能吸引住學生。《細胞的化學元素組成》一節,我設計了個比喻,把細胞比喻成大廈?問學生:大廈有何物建成?那細胞又有何物組成?學生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會積極思考回答。《細胞器》一節,把各個細胞器比喻為各個有功能的車間,讓學生根據功能,歸納各個細胞器是屬於何種車間?形象的問題,學生記憶深刻。 六、 備問題時要充分估計學生的答案。老師要充分准備好各個問題,但也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畢竟每個學生想問題的角度不同。以前上《生態系統》一節,備好所有可能的問題,滿以為不會出現什麼漏洞,提問:舉例說明有哪些生態系統?一生答道:廁所。這種無理取鬧的回答在備課中往往被忽略,所以備課時,要考慮到課堂的意外。意外出現,就要靠老師自身的教學機智和魅力了,要靈活抓住這一瞬間,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 總而言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備教材教法同時,還要注意備好問題和學生,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2010
4. 教師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教師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首先,鑽研學科課程標準是指教師要清楚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教材體系、結構、基本內容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其次,鑽研教科書是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鑽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
2、了解學生
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3、設計教法
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4、課時計劃
上每節課之前制訂。它對每一節課進行縝密的設計,是教師講課的依據,直接關繫到課的質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課題、教學目的、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
5、單元計劃
在一個單元(或課題)的教學開始以前制訂。它的作用在於對一個單元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包括單元(或課題)名稱、教學目的、課時分配、課的類型、教學方法、電化教學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項目。
5. 教學環節包括哪幾個部分
教學環節:
①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②即教學工作環節。如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二十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確實令人贊嘆不已。從遠古時代 起一直是人們幻想的「順風耳」,「千里眼」,「空中飛行」和「飛向太空」都在這一世紀成為現實。
回 顧二十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以下幾個項目元疑是影響最大的,而數學的預見和推動作用是 非常關鍵。
(1)先有了麥克斯韋方程人們從教學上論證了電磁波,其後赫茲才有可能做發射電磁波的實 驗,接著才會有電磁波聲光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
(2)愛因斯但相對論的質能公式首先從數學上論證了原子反應將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預示了 原子能時代的來臨.隨後人們才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預見,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為發達國家電 力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3)牛頓當年已經通過數學計算預見了發射人造天體的可能性,差不多過了將近三個世紀, 人們才實現了這一預見。
(4)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完全是在數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數學家圖靈和馮諾依 曼的研究對這一重大科學技術進步起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5)教師備課六環節擴展閱讀:
教學又是藉助不同的形式實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運用教學這一途徑時可供我們選擇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教學的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教學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教學的電化形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教學這一概念的釐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對教學的認識是有連續性的。回顧歷史上對教學這一概念的解釋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學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課外教學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構,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機構的出現也在逐漸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模式。
教學出現以來漸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1)教學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進行人類經驗的傳授,使教學活動有著良好的秩序和節奏,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各種教學規章制度的形成更規范了師生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活動免除了隨意性和零散性,從而變成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殊活動。
(2)教學將傳授的內容,經科學的選擇,依據知識構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編成教材,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這比起學生自己選擇,自發學習社會上散在的經驗,無論其目標、內容、時間、效果都要優越得多。
(3)教學又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學上的困難和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而且,教師又總是試圖選擇最優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務,這就保證了學習者學習上的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地進行。
(4)教學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它要完成的任務始終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個性特長的發展等等,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只有教學才能做到。
6. 備課的基本環節是什麼
1.備教材。 備教材是指認真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以了解本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結構體系及其與前後課程的關系,明確教材的重難點,並藉助有關參考書弄清疑難之處和有關問題的來龍去脈。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時安排、學生情況和設備情況等精選教學內容,編寫學期教學計劃。
2.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里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了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例如,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備課時設計適當的問題提問適當的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備課時,還可以考慮如何有意識地結合每次教學,解決一兩個學生的問題,以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一個學期下來也就能解決不少問題。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密切師生關系都有很大的好處。 另外,應該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愛好、特長,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和反映。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
3.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實現教學目標。什麼是恰當?適合就是恰當,恰當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可以接受,最終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並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在認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期教學計劃,著重備好教學過程中的以下六個環節:
(1)落實基點。落實本課的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訓練點及其與思想教育的基本結合點,明確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培養點以及學法指導點和科學方法訓練點等;
(2)突出重點。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點;
(3)突破難點。明確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難點、能力訓練難點,有突破難點的措施和方法;
(4)析異點。明確本節課中的知識點與以前或與其它學科的知識點間的聯系與區別;
(5)激發疑點。提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適當的設疑;
(6)體現特點。能夠體現本節課的特點,反映了學生特點和教師的教學特色。以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的要求。
4.設計和編寫教案。 教案是上課的主要依據,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去編寫,可詳可略,形式多樣,便於加強課堂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在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好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疑問。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施教方法,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評議表達能力,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來設置,要掌握好提問時機,且要難易適度,要具有啟發性,並注意如何及時評價學生的回答,以便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
(2)設計好練習,使學生能夠對本節課教師所講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實踐和操作,在此過程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和技能。如在教授汽車專業課時,就要針對它們的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動手能力。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設計好相應的練習並留有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
(3)設計好課後作業。課後作業不一定都選取教材上現成的習題,也可以自編習題。習題一定要做到精選,要有針對性,是本節課教學目標的最好體現,同時體現能力和技能的培養。
(4)設計好板書內容。所設計的板書應是主要教學內容的展示,是知識形成過程的展示,是知識間邏輯關系的展現,以便於學生記筆記和課後復習,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
5.准備教具。 包括各種演示模型、掛圖、投影片、自製教具、現場教學實物及工量具、各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等。
7. 教案設計的三環節六要素是指什麼
一、三環節
1、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根據課程標准、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2、是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把握教材內容重難點協調各類課程間的內在聯系。
3、要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究確定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形成課時教學計劃即教案。
二、六要素
(1)備教材(課標)要求弄懂、弄通、吃透。
(2)備學生,要求關注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實際,了解學情,有的放矢。
(3)備資源,主要指社會資源,校內外的,特別是時政資源。
(4)備教學方法(手段)通過比較,找出最佳方法。
(5)備教學環節,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包括時間的分配。
(6)備教學反思,成功、失敗之處,學生反映,同事評價,修改、充實教學設計等。
(7)教師備課六環節擴展閱讀:
教案設計總體優化
在教學設計中,要求教學過程結構具有整體優化的品質。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抓住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方式,使教學過程各要素達到有機的配合,才能使教學得到最佳的整體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各要素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因此,必須從動態的、綜合的角度加以考察。每一個要素都會產生一定的力,但導致最後教學效果的力並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簡單加和,而是各要素關系之間構成的「合力」。
這是教學設計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理。善於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爭取最大合力,這是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
8. 備課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一、備教材
我們常說: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只有掌握教材給定的知識點才能更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但是對於考生而言,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師范畢業,更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沒有相關的教學經歷,只是憑著一腔熱血想要走上三尺講台,對教材內容和設置完全不熟悉,這就要求大家學會分析教材。隨著教材的幾次改版,現行的教材都非常的人性化,往往是圖文結合,文字闡述知識點,圖片則形象的予以解釋,還有一些注釋、活動等,這些素材就給考生提供了很多的思路,我們要從中提取課堂的核心信息,比如哪些能用來導入,而哪些又是需要講清說清的重點。這樣在不熟悉教材內容時只要把書中給定知識點梳理清楚即可,也不需要再拓展課外的內容了。
二、備學生
不論是試講還是說課,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所採用的教學策略均需有所不同,比如小學生認知能力弱,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不足,對事物好奇心強而注意力易分散,這就要求考生在面試時注意試講的親和力及說課環節設置的緊密性,當然初中、高中均需要考生以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授課。
其次,學生的年齡段不同,教學評價語也會不同,如小學生評價語可以誇張一點,而高中生則需更加的實際,在貼切的同時要使同學不覺得做作。
三、備課改理念
如今的課堂不再是以往的應試教育,不再是填鴨式的滿堂灌,而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說是組織者是因為能由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和討論出的結果教師不直接講授,而又說是引導者是因為畢竟遇到新授知識時需要教師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給學生指明一個探究的方向,在試講和說課時要盡可能的多設置互動和引導。
這一切的轉變都源於新的課改理念,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不再是教師教會了什麼,而應是學生學會了什麼,學生必須是新的主人。我們在關注結果的同時要更關注過程,在關注學科本身的同時要更關注人,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發展中的人,潛力都是巨大的,新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只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9. 教學過程的六個基本環節是哪些
教學過程有六來個基本的源環節,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學設計方式,每個階段方式不同,六個基本環節為:
1、准備階段的教學設計
2、感知階段的教學設計
3、理解階段的教學設計
4、鞏固階段的教學設計
5、運用階段的教學設計
6、教學過程的評價設計
注意事項:
1、要掌握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吃透教材。每門課程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而教學目的是通過每次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來實現的。要完成每次課的教學任務,必須以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為准繩、以教科書為依據,明確每次課的重點、難點,以期教學時有據可依,得心應手。
2、了解學生。教師若想教學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學生,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如果學生基礎差,老師上課就應精講、精練,力求傳授適用、實用的知識和技能。
3、上課前應鑽研教材。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寫好教案,為上好課做充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