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集體備課活動記錄
充分發動同教研組的老師們,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❷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集體備課總結怎麼寫
方程的解法,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❸ 數學組集體研究怎麼備課,寫教案,布置作業等問題總結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前期工作,是教師從事教學的基本功,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
備課不等於寫教案
。所謂有效備課,我想就是備課時候備的東西能用上,不至於讓備課與上課脫節。那麼,備課就等於寫教案嗎?備課,到底備什麼呢?特級教師支玉恆給了我最好的答案:備課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對教材內容、結構、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針對所教學生,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聯系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教學方法的思考與選擇、確定。而寫教案,只是對上述理解、思考、選擇這一備課過程的書面記錄。寫教案一是為了"備忘",二是可以積累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寶庫。老師上課可以不寫教案,但絕不可以不備課。想想支玉恆老師的話,不禁令我心頭一震:備課絕不等於簡單的寫教案,更不是機械重復地"拷貝"教案。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從有效、扎實的備課做起,多一些鑽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挖掘,多一些討論。
一是備課的目標要實效。教師的備課有效目標必須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強調師生雙邊或多邊活動的過程,注重"三維"目標的培養。我認為備課必須先備目標,把單元目標分解,落實在課時目標裡面。然後根據課時目標來選擇教學內容,重組教學內容;其次是備學生。要依據學生及班級的實際以及上節課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來著手。比如班級受到學校的表揚學生的情緒會比較高漲,氣氛比較活躍;班級在學校舉行的競賽中成績不理想,學生的情緒受影響比較低落,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掌握班級情況後才能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學。備學生的環節很多時候沒有必要寫在教案上,而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充分的考慮學生個性及實際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行之有效。這一環節就是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怎樣教的問題。
二是要備教法和備學法。就是在解決"教什麼"的基礎上,落實"怎麼教",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教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因為方法是集教師觀念、知識、經驗、能力、智慧之大成,最能體現教師的功底,所以說,它是備課中的高層次內容。備教法,實質是把教材個性、學生個性科學地組合並升華為一個大的個性化教學系統,
教案
《備課不等於寫教案》(http://www.unjs.com)。其中也包括教師"備自身",即教師本人對自己的教學才華作主動調整、積極挖掘,充分施展而進入角色。備學法應包括: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復習鞏固,課末小結;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索,鼓勵創新;如何聯系實際,採用哪些教學手段,進行什麼演示和示範:安排哪些練習和作業及語言的組織,板書的設計等。備方法的要求:一是靈活多樣。根據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徵,教學方法必須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富於變化,努力尋求適宜的新穎方法。盡力做到"堂堂有異,課課有別",常教常新。比如,有時故布疑陣,以新奇吸引學生;有時繪聲繪色,以形象感染學生;有時展示圖物,以啟迪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總之,根據不同目的、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但都必須以啟發式和注重培養能力作為指導思想,堅持精講巧練,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切忌形成定勢、千篇一律、一成不變。
三是通過集體備課提高效率。組織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集體備課能夠發揮教研組或備課組的群體功能。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說出每個人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在教學中應作何處理,能夠彌補教師個人的局限性,相得益彰、共同發展。以往的優質課、公開課,許多都是在教研組上反復斟酌、推敲後出台的,那些課都是很有質量的。我校的集體備課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一般採取中心發言與集體討論相結合,主備人執筆,經集體和個人修改後執行的形式。備課中要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和內容弄明白,說清楚。如:教什麼,怎樣教;練什麼,怎樣練;為什麼這樣教,為什麼這樣練等。而落實和優化備課的內容,我們則採用了說課的方法。包括說教材:從整體入手,弄清楚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結構,所講內容在整本書和單元中的位置和作用等。說目標:在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礎上,綜合學科的年段要求和學生的知能水平確立本課教材的教學目標。說教法:教學設計是集體備課中要著重研討的內容,如學情預測、教學思路、課堂結構、重點及難點的突破等,教法與學法要相結合,這里學生活動的內容、方法、形式應作為重點來研究。說依據:要求教師根據新課標、學科教學功能、學科教學原則分析和認識為什麼這樣教,該不該這樣教,促使教師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分析自己將要付諸實施的課堂操作行為,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總之,有效的備課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既要聯系教學內容的實際,更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注重研究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