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有名的計劃匯總
以下幾個網站看看
曼哈頓計劃http://ke..com/view/25659.htm?fr=ala0_1_1
馬歇爾計劃http://ke..com/view/56200.htm
生命之內源計容劃http://ke..com/view/3437139.htm
B. 歷史新學期新規劃
新學期計劃新學期,新氣象。在新的一學期里,我們都有新的計劃和奮斗的目標。下面我想談一談在新學期里,我在語文、數學、英語三方面的學習計劃。 在語文方面,我會做到課前預習,認識本課生字生詞,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並認真作批註。課文中不懂的詞會提前查字典。課後,我也會及時溫習課文,做到「溫故而知新」。除此之外,我還會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書籍,開闊我的知識面。同時,也會做一些語文常識方面的習題。這樣才能更好的「查漏補缺」。 在數學方面,我打算每天做20道口算題,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計算正確率和速度。考試前會很好的復習,絕不做「臨時抱佛腳」之類的事情。當然,我還想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卷子、練習冊上有錯題時,就及時的記到「錯題集」里,等到期末時,就可以拿出來復習了。 在英語方面,我會每天都聽、讀英語磁帶至少半小時,並每天都背英語單詞和課文。必要的時候,我也會閱讀一些英文書籍,以此來提高我的英語閱讀能力。或者寫一些小文章,來提高我的習作能力。當然,我也會盡量做到在英語課上用英語與同學老師交流,課下積極與同學們對話,以此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 以上就是我的新學期計劃,希望我的計劃能給我帶來堅持不懈的動力和認真對待學習的端正態度。 新學期計劃 在這新學期來臨之際,新年的鍾聲漸漸消逝,我們也從過節的快樂中走出,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中,因此制定這個學習計劃。 首先,應該先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心態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擁有好的心態,就會擁有好的成績! 在這學期里,要加強自己不擅長的科目,在語文上,除了把課文中的內容、知識掌握好以外,還應多讀一些課外書,如名人名著等。還要再想些辦法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不能只想課內不管課外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好每一次的筆記,認真對待每一次的習作練習,只有基礎扎實了,才可以累計更多。數學,不能只明白課本上的習題應怎麼做就夠了,如果要學好它,就必須在課外再花一些時間來鑽研和多做一些練習。上課仔細聽講,弄懂每一個問題,作業及時完成,追求質量和速度,回家做好預習、復習工作。早晚多聽讀外語,多積累一些單詞,提高英語各方面的水平。從良好的基礎上向著更高的目標出發。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科學安排時間,沒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計劃也會付之東流。所以,在新學期里,最要學會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學習、娛樂、休息的時間,要把每一點一滴寶貴的時間都抓緊。 新學期,新打算,也為新的目標努力。
C. 如何規劃孩子的歷史學習路徑
初三即將面臨中考,也就是說,你不單單要學好初三的歷史課本,而是初中三年的歷回史知識答。1.提綱挈領,以三年歷史課本的目錄為綱,整理把握。大致可分類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對於中國的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要理順,朝代的跟替是基本常識。對於世界歷史,有句話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用想太多,弄懂老師講的即可。2.再來就是試卷,最好是真題。通過做客觀題夯實基礎,就是各類歷史事實要記清楚。有許多細節的地方,比如時間、地點、認識;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後期的影響等。要縱向、橫向,多角度記憶。比如所有的戰爭拉一起看。通過主觀題鍛煉歷史思維,所有的問答題無外乎政治、經濟、文化、戰爭等角度。好好研究參考答案,試著從這幾個角度劃分,用自己的言語表述出來。3.總結提高。所有的錯題要分類再整理,找出背後的知識,舉一反三。強化知識。有些事說起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寫歷史學習計劃是簡單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到才是關鍵。希望你能執行好該計劃。
D. 初中歷史八年級上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倡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像、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初二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課本按歷史時期或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暢想天地」等欄目,旨在啟發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系。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發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六、教學進度安排:
初二《歷史》課程設置為2課時/周,全學期約36課時,現將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第1周至第10周講授第1課鴉片戰爭至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
第11、 12周復習、中段考
第13周至18周講授第11課北伐戰爭至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19、20周復習、期末考試、評卷。
E. 歷史學期計劃怎麼寫
做個詳細的歷史時期劃分表格
我是把歷史按照年限進行分類並按照時期段把 經濟 政治 文化 進行分類
計劃 大概就是
第一 本學期的學習目標
第二 本學期的歷史學習方法的改進或加強
F. 歷史考研計劃怎樣安排
歷史學考研復習計劃建議以根據自身的復習規律進行安排,要處理好3課的時間,一般考生是這樣安排的:專業課佔大部分時間,英語其次,政治最後。
專業課復習建議:
第一遍:快速閱讀。像看小說、看報紙一樣。目的:有二,一是培養興趣。二是建立結構,即明白這本書在說什麼就可以了。很多考生還經常問到「關於什麼時候該完第一遍?」,建議同學們最多五天一本書,看過小說吧,三天一本一點問題沒有,開始看書的時候,你也可以感覺哪兒好看就看哪兒。
第二遍:精讀,逐一認真閱讀,力求理解,不要考慮重點、非重點問題。要點:如遇不理解的不要死扣,把不理解的做記錄就可以了,一是可能看完後邊,前面就理解,二是在上博仁的考研班的時候問老師和同學,比較省時間。三是有利於保持好心情。也不要試圖背任何的內容,即不要以背誦為目的。新知識不容易背,沒有理解的情況下,背的意義不大,影響心情。
第三遍:找重點加做章節練習。把練習中不會的、出錯的,做點標記,認為是重點的做標記。在博仁的考研班上老師會幫助同學們建立知識框架體系,點出每個學校的考試重點。第三遍有些需要背的,才開始背,背也以理解為主,用背關鍵詞的方式背,不要求刻意要求背過。
第四遍:以做綜合題的方式+認為是重點記住的,即不會的和重點的是你的復習重點從這之後,每一周把所有科目看一遍,主要看重點和你做題發現有問題的部分+已理解後被忘記的。看的方式是:標記的重點,不會做的,和需要背的。背不過沒關系,多看幾次就好了。
G. 歷史的學習計劃怎麼寫(全班的)
1 中國近代史發展線索(1840年——1949年)
開始: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結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主要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任務:反帝反封建。
分期: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1.開始: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結束: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
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
3.分期:(1)清朝後期的統治(1840—1912年)
(2)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2—1928年)
4.清朝後期的統治。
五次戰爭:鴉片戰爭(1840—1842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中法戰爭(1883—1885年);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
六大運動或革命: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農民階級]
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封建地主階級洋務派]
維新變法運動(1895—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
義和團運動(1898—1900年)[農民階級]
辛亥革命(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
新文化運動(1915年開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
1.開始: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 結束: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領導階級:無產階級
3.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
4.分期:(1)建黨時期(1919—1924年);
(2)國民革命時期[大革命時期](1924—1927年)
(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年)
(4)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
(5)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
5.建黨時期:
(1)五四運動(1919年); (2)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一大召開](1921年)
6.國民革命時期(大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開始: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結束: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2)重大事件: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黃埔軍校成立,北伐戰爭,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7.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開始: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 (2)結束: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3)重大事件: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工農紅軍長征;遵義會議;「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8.抗日戰爭時期:
(1)開始:1937年盧溝橋事變。 (2)結束: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3)主要矛盾: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
(4)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重大事件:盧溝橋事變(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大屠殺;平型關大捷;台兒庄戰役;百團大戰;中共七大;抗日戰爭的勝利。
9.解放戰爭時期(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1)開始: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 (2)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3)主要矛盾: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
(4)重大事件:重慶談判;國民黨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1947年);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渡江戰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
中國現代史發展線索(1949年——現在)
開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社會性質:(1949—1956年)新民主主義社會
(1956—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
分期:(1)過渡時期(1949—1956年底)
(2)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底—現在)
一、過渡時期(1949—1956年底)
1、開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結束: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3、社會性質:新民主主義社會
4、主要矛盾: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
5、重大事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3)土地改革(1950—1952年)
(4)「一五」計劃的實施(1953—1957年底)
(5)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
(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6年底—現在)
1、開始: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質:社會主義社會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二、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年底—1966年夏)
1、開始: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2、結束: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開始
3、重大事件:(1)中共八大(1956年)
(2)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制定(1958年)
(3)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取得的成就及模範人物。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底—現在)
1、開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2、指導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二大形成)
3、方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4、原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共十三大提出)
6、統一工作:「一國兩制」,港澳回歸。海峽兩岸的交流與發展。
7、國防工作:人民海軍、空軍的發展及導彈部隊的建立。
8、民族工作:民族區域自治。
9、外交工作:[方針]獨立自主[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大事]:建國後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10月25日恢復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2001年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
世界近現代史知識歸類線索
一.思想上
1.文藝復興(14—16世紀) 2.思想啟蒙(18世紀末)
二.政治上: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
2.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
3.法國大革命(1789—1783年)
4.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
5.俄國1861年改革(1861年)
6.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
三.科技上:三次科技革命
1.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
四.戰爭:兩次世界大戰
1.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945年)
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1.英國憲章運動(1836—1848年)
2.馬克思主義誕生(1848年)
3.巴黎公社(1871年)
4.俄國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5.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六.兩戰後經濟的發展
1.一戰後經濟的發展
(1)穩定時期:1924—1929年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期1929—1933年
(3)經濟危機的調整:美國羅斯福新政(1933年)
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歐洲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2.二戰後經濟的發展:美國經濟的發展;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
3.20世紀90年代後,世界經濟呈全球化趨勢。
七.政治格局的變化
1.一戰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二戰後政治格局: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
3.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兩格化格局結束,世界格局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向多極化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