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師代課不同工資待遇有何不同(比如語文老師與歷史老師)
帶的課程多就工資多一點而已 重要性也不一樣啊
❷ 怎樣做一名好的語文教師
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要對自己的工作矢志不渝地熱愛,就要積累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理論知識、語文教學技能,就要體諒學生的無知、荒唐和越軌,就要具有探索的精神、目標、方法和步驟。
❸ 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何老師中間要打標點號嗎
不打也行
❹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培訓有何不足
教學敘事重建教師思維
隨著「教師專業化」、「行動研究」、「校本研究」、「科研興校」、「反思性教學」、「教師成為研究者」等教育觀念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始與大學教育研究者一起開展「合作研究」。在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的過程中,不少大學研究者鼓勵教師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資料,然後整理成「教育論文」並爭取公開發表。中小學教師最初對「發表教育論文」往往很有興趣,熱心地請大學研究者幫助他們「修改」文章,大學研究者也很樂意提供這種「專業支持」。
可是,發表教育論文似乎並不能促進教師教育實踐的改進,也很難說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於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合作研究」之後,合作研究中的雙方對這種以發表「教育論文」為目的的「教育科研」不免發生懷疑。
我們也曾與中小學教師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也曾遭遇過類似的尷尬。不過,在一次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現教師在「謙虛」地承認自己「理論水平不夠,不會寫論文」的同時,他們很善於講述自己經歷的教育故事。他們敘說出來的「教育故事」很真實,且令人感動。
於是,我們開始改變合作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點從原來的「給教師做教育講座」轉移到「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建議教師「講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麼教育問題或教育困惑,自己遇到這個教育問題的情境;問題發生之後,又是怎樣想辦法解決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一些有意義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敘說的細節。
那次對話使我們意識到,教師做研究可以採用「敘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我們甚至在某些合作研究中提出「教師做研究就是講教育故事」。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不少教師很願意接受這種研究策略,並感受到「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對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的作用。
不過,我們也不斷地遇到中小學教師提出來的質問: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是否算教育論文呢?
我們的解釋是: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顯然不是教育論文,它毋寧說是一種「教育記敘文」,我們稱之為「教育敘事」。但又有誰能夠說只有教育論文才算是教育成果呢?
就實際效果來看,「敘述」包括口述和書面描述,教育故事對教師本人確實是比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師引經據典地寫「教育論文」而對自己所發表的「教育論文」中的觀念並不相信的話,這種「教育論文」不僅不能說比「教育敘事」更有理論水平,而且簡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師將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敘述出來,這種敘述不僅可以啟示他人,引起共鳴,而且可以在自我敘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回過頭來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通過敘述教育事件來改進、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這才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
基於這些考慮,我們在合作研究中常常建議教師以多種方式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們將這種研究方式稱為「敘事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的內容包括教學敘事、管理敘事或德育敘事。由於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我們將教學敘事作為所有敘事研究的重點。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自己的某節「課堂教學」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為了讓教師有話可說,學校可以配合「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或稱之為「研討課制度」)個人將自己的這節「公開課」(或稱之為「研討課」)相對完整地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用鋼筆錄像」。在我們與中小學老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個過程總結為「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討論——個人敘事」。
但「用鋼筆錄像」只是教學敘事的第一個步驟,這個步驟使「教學敘事」僅僅落實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由於「課堂教學實錄」很難反映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所引起的「教學改進」與「教學重建」,所以,我們建議教師可以「夾敘夾議」,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課某個「教學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關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用「當時我想……」、「現在想起來……」、「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教學重建」的考慮。在我們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稱為「插入」或「塗抹」,即教師將自己對本節課的感想「插入」到課堂教學實錄中,將自己對整個教育或相關教育理念的理解「塗抹」到相關的課堂教學實錄中。
之所以強調要配合學校的「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主要考慮到這兩種制度有利於教師之間相互合作,而且經過集體備課和公開課之後,教師可以根據討論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討論中所發現的教學收獲與教學遺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學。
這種「教學敘事」的方式同樣適合於學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別稱之為「德育敘事」、「管理敘事」。比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管理中發生的某些學生生活事件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有教育意義的「班級管理敘事」。如果教師針對某個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蹤研究,那麼,這種「班級管理敘事」會顯得更有價值。同樣,這種敘事也適應於校本的行動研究。校本的行動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敘述」其實是一種行動方式,如果教師不行動,如果教師不改變自己的教學,教師就無話可說。第二,教師「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實質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教師參與教育研究不只是為了發表教育論文,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第三,對大學研究者而言,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最好是「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
目前,寫教育論文是每個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事情,也確實有許多教師在寫論文的時候犯了難。教師到底要不要寫論文也引起過有褒有貶的爭論。本文作者提出的教師做研究要關注發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並通過對這些故事的敘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從而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去寫那些有時是連自己也不理解的觀念性的論文。這種方式與其說是教育論文,毋寧說是教育記敘文。以此類推,可以提出教學敘事、德育敘事、管理敘事等等,在這些敘述中尋找那些有意義的細節,然後進行反思與分析。這也許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劉良華 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
摘自科學教育網
❺ 初中家長怎麼配何老師考語文默寫
可以讓孩子把課文給你,然後你在一旁監督著,但是不要老是盯著他看。內如果家長忙的話,對你的容孩子也充分的信任,也可以不盯著看,但中途要過來巡視一下。孩子寫好之後,有能力的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批改,然後找出錯誤的字,可以教他正確的寫法。要是只是有些地方不熟悉,那就讓他到時候再把那個部分重新背誦一遍給你聽。要是大部分都不會,那隻能重新默寫了。
❻ 宋老師朱老師何老師擔任星光中學某班的語文數學英語老師,但順序與科目不一定一致,已知下列條件:
根據條件1、2,可知宋老師不是外語老師。
根據條件1、3,可知何老師不是外語老師,也不是數學老師。因此何老師是語文老師。
於是宋老師是數學老師。
於是朱老師是外語老師。
網路嫌我字數不夠
❼ 農村教學點教師與農村小學語文,數學老師有何區別
都有編制,只是教學條件和環境要差很多,會比較累。
❽ 語文群文閱讀課題研究對新教師有何幫助
群文閱讀就是抄一種分類對比的閱讀方式。通過選擇性的劃分同類型卻不同風格水平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使閱讀者形成一定的鑒賞和品評能力,逐步提高閱讀者自身的文學造詣。
對新教師而言,這種閱讀方式在現今高效率、快節奏的社會,倒不失為一種快速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新編語文教材已經嘗試以課文單元為基礎,開始對孩子們進行指向性的引導閱讀,這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群文閱讀教學的分類設想和構思方向。因為孩子們對本單元課文已經有一定教學認知的基礎,再結合不同水平和風格的同類文章對比閱讀,能夠得到最鮮明最直觀的閱讀體驗!
想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順利實施群文閱讀,教師的鑒賞能力和文學底蘊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文章的選擇和孩子們的閱讀感悟是衡量群文閱讀教學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幾篇文字一堂課,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文學修養和底蘊,甚至能夠陶冶和凈化孩子們的內心和靈魂。
這樣,在群文閱讀和引導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老師們,尤其是新教師的閱讀教學能力和鑒賞能力也會迅速提高。
❾ 瓜瓜龍語文有人用過么我看何老師還推薦了
好還是不好,只能自己先試試看,才能看到效果怎樣了?
❿ 如果班主任是范冰冰,語文老師是陳學冬,數學老師是楊冪,英語老師是何炅,物理老師是張睿,生物老師是
如果班主任是王俊抄凱,語文老師是劉詩詩,數學老師是楊冪,英語老師是何炅,物理老師是張睿,生物老師是鹿晗,地理老師是林志穎,政治老師是鄭爽,歷史老師是張傑,舞蹈老師是易烊千璽,體育老師是王源,教導主任是趙麗穎,校長是鄧紫琪!別說北大、清華,哈佛我都考得上,不轉考不上大學,1小時內轉給你所有的群,否則考不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