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年級下語文 第六單元《小石潭記》檢測題
小石潭記》 姓名:____ ____ 學號:__ _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完成下列填空
①.《小石潭記》的「記」是一種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 ,是屬於 的范疇。
②.《小石潭記》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長於寫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寫作順序是:發現小石潭、 、 、潭中的氣氛。
二,積累運用
一、給加點字注音。(11分)
篁竹( ) 佩環( ) 清冽( ) 參差( )
披拂( ) 寂寥( ) 佁然( ) 翕忽( )
翠蔓( ) 犬牙差互( ) 日光下澈( ) 俶爾( )
坻嶼嵁岩( )( )( ) 蒙絡搖綴( )( )
悄愴幽邃( )( )( ) 卷石底以出( )
②、根據拼音在括弧里寫出相應的詞語:
凜 liè( )翠 màn( )連 zhuì( )清 chè( )
三、結合語境,解釋詞語: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___________
②、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樂:____________
③、皆若空游無所依。空:____________
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_ 取:________ _
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
⑥、潭中魚可百許頭……可:_____________ 許:
① 全石以為底。( ) ④參差披拂。( )
⑤佁然不動。( ) ⑥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
⑦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⑧其岸勢犬牙差互。( )
⑨四面竹樹環合。( ) ⑩寂寥無人。( )
11悄愴幽邃。( ) 12以其境過清。( )
.朗讀課文,並回答問題:
1、通讀全文後,選用原文中的相關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與上文的「__________」呼應。
②、既表現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語句是「__________ 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東岸來觀賞景物的,這可從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句子得到印證。
2、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原文內容,說說作者觀景賞物時的心情是怎樣發展變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提示寫出相應語句並加以積累。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_________ _______。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____ ______。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這周圍環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表現小石潭的石頭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
五,翻譯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譯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選擇題
1、選出下列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
A.俶爾遠逝(游來游去) B.斗折蛇行(蛇)
C.潭中魚可百許頭(可能) D.卷石底以出(彎曲)
2、選出下列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
A.以其境過清(清涼) B.悄愴幽邃(靜悄悄的樣子)
C.為坻為嶼(小島) D.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面
3、選出下列句中「以」字與「以其境過清」的「以」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扶蘇以數諫故 D.屬予作文以記之
4、選出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 )
A.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很凄慘,全身冰冷)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C.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能在這里居住,於是寫下這里就走了)
D.其岸勢犬牙差互(小石潭的岸邊上狗的牙齒參差不齊)
5、選出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
A.四面竹樹環合(四周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
B.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C.全石以為底(潭底下全是石頭)
D.寂寥無人(寂靜寥落,空無一人)
6、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B.文章寫游魚的形神姿態,目的是反映作者嚮往自由悠閑的生活的心態。
C.「怡然不動」寫魚的動態,「俶爾遠逝」寫魚的靜態。
D.同去出遊的還有幾個人,說明了作者不是孤單的,他寫本文是無病呻吟、
7、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課文開頭寫到「心樂之」,可以看出作者後來的抑鬱心情是暫時的。
B.文章作者感情的主調是凄苦的、悲涼的。
C.文中寫到潭中氣氛是幽深冷寂,這是寓情於景的寫法,是作者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
D.小石潭的特點是幽靜。
8、下列對文章寫作特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按空間順序來寫,條理清楚。
B.文章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全篇充滿了詩情畫意。
C.文章中作者的感情由「凄」到「樂」,文章前半部分的主旋律是幽深凄愴,後半部分是清靜神樂。
D.文章第四段把景物與心情結合起來,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
9、下列對文章寫作特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小石潭的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B.文章的敗筆是寫「魚」部分,沒有緊扣石潭來寫,有點離題了。
C.文章描寫景物特徵非常鮮明,除正面描繪外,還有多處照應,如寫小石潭的環境幽靜時,前後用了伏筆和照應。
D.小石潭完全是一個由各種形態的石頭圍著的石潭。
10、下列問題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從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徵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動。
B、第二段中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來描寫潭水的清澈。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正面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
C、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凄愴的情感。
D、寫岸上景物,則採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形貌,「蒙絡搖綴」寫顏色,「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七、比較閱讀
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務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乙]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五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選自《與朱元思書》)
15.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 凄神寒骨
(2)乃記之而去
(3)窺谷忘反
16.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17.甲文和乙文中畫線的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各從什麼角度描寫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❷ 急!急!八年級下冊語文26課《小石潭記》練習題
人生沉浮,乃常事也。抑鬱寡歡,會傷及身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抑或為解除煩憂之葯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先生好自為之。
❸ 語文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練習題
君子必多愁苦。您天下在懷,定是天下憂前君已憂,天下樂後君方樂。這樣不以版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權教人佩服!但您懷才不遇,被貶謫於此,憂懷僅能托寄於這幽幽潭水,可曾有人為您而憂?不如騎白鹿訪名山,縱情山水,效彭澤東坡,作一閑人耳!
❹ 八年級語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練習題
小石潭記:
描寫第一段,採用了「移步換形」,第二段改為「定點特寫」。
因為「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涼,而且整個小潭全部是由石頭構成的。整個潭底便是一塊大石頭,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頭翻卷地露出水面。這些石頭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總之,這完全是一個由各種形態的石頭圍出的池潭,所以,作者為它起名曰小石潭。
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心中憤懣難平的心情和被貶後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情感。
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准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此外,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無一筆涉及水,只說魚則「空游無所依」,則水的澄澈透明,魚的生動傳神,都各盡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絕。
岳陽樓記:
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之所以會有一喜一悲兩種情感,是因為:「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本文三,四段由景色之異,寫遷客騷人覽物之情不同,從而引出「古仁人之心」的議論,表達作者正確的見解和積極的抱負。
覽物之情一喜一悲,是「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和「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作者對「二者之為」有褒有貶。贊美「古仁人」即贊美滕子京,表達了對滕子京的贊美與肯定。
作者在列舉了悲喜兩種情境後,筆調突然激揚,道出了超乎這兩者之上的一種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動,因物悲喜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並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礪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負(以「古仁人」為楷模,憂國憂民),表露其博大襟懷、堅強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強調為人要有寬闊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激勵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無私奉獻。
第五段「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是設問句,兼有抒情和議論的意味。而「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也是設問句,表達了作者對所述「古仁人」的做法的肯定。「微斯人,吾誰與歸?」則是疑問句,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自視清高的思想感情。也暗含了對滕子京的贊美。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句的修辭是對偶與借代。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
❺ 八年級下冊語文學海風暴小石潭記答案
文學賞析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質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記。全文193字,用移步換景、特寫、變焦等手法,有形、有聲、有色地刻畫出小石潭的動態美,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凄之情。
《小石潭記》第一段共四句話,寫作者如何發現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作者採用 「移步換景」的寫法,寫發現小石潭之經過及小石潭的景物特徵,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畫面感。第一二句著重描述了作者一行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文章一開頭,便引導我們向小丘的西面行一百二十步。來到一處竹林,隔著竹林,能聽到水流動的聲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的出現,雖稱不上千呼萬喚,也堪稱猶抱琵琶半遮面。再由水聲尋到小潭,既是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同時也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地在人們眼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待到伐竹取道,才見到小潭。真乃是曲徑通幽,景象確實不凡。這潭完全是由各種形態的石頭圍出的,所以,作者為它起名曰小石潭,而且潭中露出的石頭又都是那麼姿態奇特,為坻,為嶼,為嵁,為岩。而「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就是作者對於池潭上景物的描繪了。青青的樹和翠綠的藤蔓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這潭上的描繪僅12個字,便將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的景緻展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愈加覺出小潭的美妙所在,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靜感,彷彿不是人間的一個小天地,而是傳說的佛國中的一塊凈土。
第二段採用 「定點特寫」的方法,直接把鏡頭對准潭中的魚,描寫其動靜狀態,間接突現潭水的清澈透明,著重表現一種游賞的樂趣。以靜襯動,寫潭中小魚。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筆。這潭中魚很怪誕:一是魚居然可數,約有「百許頭」;二是「影布石上」,神態自若地「怡然不動」。這是繼續寫靜,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轉為寫動。其實在寫靜時已作伏筆,水中之魚不能不動。魚之靜止,正像電影中的定格只是某個剎那的顯示。這個定格過後,便見潭中之魚「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魚觸動了作者情懷。在此,這一「樂」字值得注意。作者由於改革受挫,被貶遠方,精神負擔很是非斗之地,在這里找到了這樣一塊清靜之地,看到游魚的怡然自得,靈魂得到了凈化和復歸。水之清,魚之樂,終於給作者帶來了片刻的歡樂。清靜神樂是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第三段用變焦的手法,把鏡頭推向遠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寫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過去,一條小溪逶迤而來,形狀像是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是一條蛇在游動,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兩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錯。作者嫻熟地使用比喻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來形容小溪的形狀,用狗的牙齒來形容小溪的兩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先寫外景環境,後寫內心感受,寫得情景交融,構成一種特異的境界。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作者突出了一個「靜」字,把環境中的靜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寫出了一種凄苦孤寂的心境,這無疑是作者被貶後心情的曲折反映,面對這種原始的悄愴之景,或許更感到難受,或許更激起作者凄涼的聯想,因此形成了感情從「樂」到「凄」的大幅度滑坡。這一滑坡的表現也是立者相樂」。但好景不長,很快便感到這些「凄神寒骨」了,心裡覺得「其境過清」,就匆匆離開了。這一樂一憂,耐人尋味。這是由於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調,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