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二模語文考試出題范圍那張紙我們老師發了一模的!就是一張表格,上面寫著考什麼之類的,幾分之類的
各地都不一樣噢!
② 2015屆九年級第二次語文大聯考閱讀《怒放之舞》的答案
3.選文第⑧段來和鏈源接材料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麼不同?
第⑧段運用了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鏈接材料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
4.選文第⑨段在全文內容與結構上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內容上抒發了喜愛曇花的感情;結構上首尾呼應。
5.作者從曇花終於怒放的過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麼?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堅持,鍥而不舍,就能開花結果
③ 2016年丹東市二模語文作文
美麗南京
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位於中國長江下游,她擁有「石頭城」的別稱和「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譽。南京有許多風景名勝。有被稱為「南京第一大河」的秦淮河,它又可分內河、外河,在南京城中的內河,是十里秦淮最繁華之地。秦淮河兩岸盡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飛檐鏤窗、雕梁畫棟、畫舫凌波、槳聲燈影。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2014年對與南京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這里舉辦。
南京這座古城的名勝古跡可不少,紫金山,明孝陵,中山陵……下面就給大家一一介紹。
中山陵:中山陵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陵墓。由呂彥直設計,1926年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月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中山陵1961年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偉的氣勢,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
夫子廟:夫子廟本是中國紀念孔子、供後人祭祀孔子的廟宇式建築,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成為藉以宣傳儒家思想的廟宇。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番興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國四大文廟之一,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夫子廟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牆為照壁,全長110米,高2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紫金山位於南京東郊,又稱鍾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跡薈萃之地,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地、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首批國家5A級景區鍾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鍾山南麓。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圍約30公里,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雄偉壯麗,氣勢磅礴,古有「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早在三國與漢朝就極負盛名。
紫金山歷經千年而鬱郁蔥蔥,納十朝君王和英雄豪傑而松青柏翠,融多元文化和數種天工而卓然於眾山之中,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閑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一山之中,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紫金山周圍名勝古跡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愷何香凝墓;東有靈谷公園,鄧演達墓;山北有明代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時代,山上的廟宇很多,現僅存靈谷寺一處。
美麗的南京是我們的驕傲,但是只有保護環境,才能將此留給子孫後代。
④ 答案2015《針對性訓練》檢測二(翰林卷)語文總復習
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婉轉,悠揚……版
月下歸航寫了中權小夥伴去「偷」羅漢豆放入趨勢。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為船慢」,而回來時,「我」和小夥伴們去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
三、1.「輕松」和「舒展」與前文音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了「我」歡喜輕快的心情。
2.一動詞「踴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這個詞的含義與現在不一樣,作者在這里創造性地賦予了這個詞以新的含義。
很高興為您解答 O(∩_∩)O~
不懂可以繼續追問喲 (*^__^*)
滿意請及時【採納】 ^_^
⑤ 求2015楊浦區初三語文二模卷答案
一、 文言文閱讀(共39分)
(一)默寫(15分)
1 ,雨後全無葉底花。《雨晴》
2萬籟此俱寂, 。《題破山寺後禪院》
3 ,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
4以為神, 。《黔之驢》
5亭亭凈植, 《愛蓮說》
(二)閱讀古詩詞,完成6---7題(4分)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6詩中"澹澹"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詩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壯觀景象,氣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寫的是虛景,即詩句 表達的是詩人的主觀感受。
C詩人運用了借景抒情、動靜結合等手法使意境瑰麗開闊。
D詩句較之"樹木百草""秋風洪波"的描繪,更能表現作者博大胸懷。
(三)閱讀下文完成8---10題(8分)
登泰山記(節選)
○1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2大風揚積雪擊面。○3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4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5或曰,此東海也。○6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8選文作者是清朝 派古文家 (人名)。(2分)
9聯繫上下文,"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視角是( )(3分)
A平視 B 仰視 C 側視 D俯視
10根據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選文起筆交代了戊申那天天氣陰晦,五更時分,作者與友人在日觀亭坐候日出的情景。
B"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生動展現了日出前風揚積雪,雲霧彌漫的環境和氣勢。
C選文第○6句,作者寫回視西峰"而皆若僂",令人聯想到杜甫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D選文主要通過日出前後雲霞色彩的鮮明變化,勾勒出日出的雄偉、壯麗景象
⑥ 2016年丹東市振安區高三二模聯考語文作文
人類的生存方式,20萬年前與10萬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3000年前與20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600年前與500年前相比,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今人與古人其實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現在與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樣。是什麼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什麼讓人類開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我說,這便是科技,是科技的發展才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這嶄新又美好的生活。縱觀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視科技的發展?回首過去,看四大發明,獨具鰲頭;觀天文歷法,為之驚嘆;覽趙州拱橋,設計精妙;窺《本草綱目》,東方巨典;瞻圓周率值,七位小數;眺絲綢之路,發展經濟;端青花瓷器,揚名海外。科技發展是強國之路,科技發展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第一動力,沒有科學,我們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科技,我們哪來的舒適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享受?沒有科技的進步,我們哪能吃到雜交二號?我們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們哪能住進高樓大廈? 問,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毋庸置疑,當然是利大!作何解釋?不用解釋!中華文明八千年歷史文明就是鐵證如山,歷史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科技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人類從茹毛飲血原始生活學會利用或燒熟食物,從依靠自然到繁殖飼養,從手無寸鐵到冶金煉石,這不都是進步,這不都是發展?如果是弊端大於利的話,那人類為什麼都還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進步?只有進步才能使明天更美好! 一個人不進步是可悲的,一個國家不進步是沒落的,一個世界不進步是黑暗的。只要在不斷的進步中,人類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華。人類是渺小的,人類是脆弱的,他沒有龐大的身軀,沒有牛似的力氣,沒有烏龜的硬殼。但上天給予了人類一顆聰慧的大腦,一雙勤勞的雙手,人類沒有坐享其成,而是選擇了不斷進步,才可以在今天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讓我們把今天的生活和十萬年前相比,我們是至高無上的;把今天和幾千年前相比,我們是居高臨下的;把今天和幾百年前相比,我們是幸福舒適的;把今天和明天相比,未來是美好光明的。幾千年來,從馬車變成了轎車、火車、飛機;從煤油燈變成了白熾燈、霓虹燈、節能燈;從海角天涯變成了近在咫尺、視頻聊天、滑鼠一點盡知天下事。 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趕上了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這不光光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時選擇了發展,選擇了進步,也包括了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我們今天的日子時有多少辛勤的科學家們用智慧甚至生命換來的。 因為法拉第,我們生活的周圍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因為達爾文、因為孟德爾,我們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知自己;因為扁鵲,因為華佗,因為李時珍,我們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我們周圍的一切,不都是他們給我們換來的嗎?生活如此舒適,生活如此愜意,生活如此美妙,我們的平均壽命比古代提高了30歲,看望親友甚至不用出家門,這不都是科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嗎? 所以說,科技改變歷史,我們探討科技的發展利大還是弊大是不需要質疑的,因為就是利大!利大!利大!你說科技發展帶來了大氣污染、你說科技發展產生了白色垃圾、你說科技發展形成了氣溫變暖……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明亮的地方後面的陰影就越暗,但就憑這些你就斷定科技發展弊大於利?「世異則是事異」時代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再說大氣污染,各省各市都推出了預防預案;白色垃圾,統一處理;汽車尾氣造成氣溫變暖科學家們也研發了太陽能汽車。看看現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電池……環保節約的太陽能已經逐步進入千家萬戶,這不是科技在發展嗎? 雖然有弊端,但比起造福人類,環保家園的科技發展理念,無關痛癢,只要有弊端,科學家們同樣會想辦法去解決,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科技發展的步伐一刻也不會停止。科技發展,無可厚非,就是利大,這個辨題唯一的答案!就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科學一直在發展,狡猾的詭辯,籠統的只言片語,無理的胡攪蠻纏都改變不了這個真理。如果你說科技發展弊大於利,請問,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坐車來上課,不用中性筆、不用圓珠筆、不用鋼筆?你能在一周之內不看電視、不聽新聞,不看報紙,不讀書,不上網?你能在一周之內不吃研發的雜交水稻?不吃麵食?不喝飲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為科技已經和你息息相關,已經和你密不可分!在請問,如果你給主席寫信,說建議停止一切科研活動,大家是送給你鮮花,還是那板專拍你? 科技改變歷史,不錯的,沒有科技發展,我們的生活是無法想像的,我們的日子是昏天黑地的,是科技發展救了我們,是科學把我們從水生火熱的年代拯救了出來。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去尊敬他,怎能口是心非地說科技發展弊端累累? 科技改變歷史,知識改變命運。我們跨入了21世紀,跨入了一個充滿高科技的時代。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為何能在世界面前挺起胸脯?因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 科技發展利大於弊,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
⑦ 2015屆全國高考分科綜合測試卷(二)語文答案
能給我生物二答案不
⑧ 遼寧省實驗中學二模語文答案是什麼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在昔人眼中,「雄渾」作為一種風格,或一種美的表現形態,幾乎是高不可攀的。《詩品集解》曾說:「文中惟庄馬,詩中惟李杜,足以當之。」范圍是小的可憐了。西方美學中有個與「雄渾」比較相近的范疇,叫做「崇高」,按照康德的見解,藝術領域並不存在「崇高」;它,僅僅表現在自然界。然而。前一種說法至少遺漏了詞中的蘇辛,忘卻了李杜之前的屈原和李杜之後的陸游;就後一種說法而論,既然藝術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現,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藝術何以獨無?不過,康德對崇高現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處。根據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覺和通常所說的美感很不一樣。它不是那種直接的單純的快感,而是一種生命力暫時受到阻遏而後洋溢迸發的振奮感。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顯得很可怕,但又並不是加害於人,所以結果在我們心中喚起的就不是恐懼,而是勇氣和自豪。雄渾之美怕也就是這么回事。
在敘事性作品特別是小說中,雄渾之美如何產生,前人似乎說得不多。依我看來,小說的雄渾,在內容上總是與一種嚴重的社會沖突或人與自然的沖突聯接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與宏偉的結構密切相關。前者,使人在驚心動魄的斗爭面前對正義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肅然起敬;後者,則使人好像面臨巍峨的大廈而慨然興嘆。
雨果的《九三年》很雄渾,這是因為它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的生死決戰為題材,既寫了人與自然的搏鬥,更寫了人與人的較量,其中更表現出了強烈的人道色彩。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失》則不然,它沒有什麼扣人心弦的場面,而以音樂般的氣氛和情緒取勝。它也寫沖突,卻並非戰爭中你死我活的搏鬥,而是一個具有崇高心靈的音樂家與庸俗環境的對抗以及他自己內心經歷的斗爭。作者崇拜貝多芬,他的作品也同貝多芬的英雄性樂曲一樣,表現著這樣一種進程:從黑暗到光明,通過斗爭走向勝利!小說描寫克里斯朵夫艱難奮斗的一生,從「蒙蒙曉霧初開」到「將死而不死於惡死之日」,一步一步將讀者引向雄渾高遠之境。
康德曾把崇高分為「數量的」和「力量的」兩種。「數量的索高」系指體積的無限大。雖然他把崇高局限於自然界,但藝術中同樣存在一個「體積」問題。西歐美術史上,沒有哪個畫家能比米開朗琪羅更雄渾,而他的名作《創世紀》之所以令人產生庄嚴雄偉之感,顯然與其巨大而輝煌的結構分不開。試想我們進入羅馬西斯廷教堂,猛抬頭望見離地十八米的拱形天頂上,許多健壯而富於英雄氣質的人物正扮演著各個不同的神奇故事,所有的故事都用建築物的形式和裝飾紋樣區劃開來。而整個畫面又形成一個渾然的整體,這是多麼壯觀的現象啊!連畫家的對頭拉斐爾也不由得驚嘆:「米開朗琪羅是用著同上帝一樣傑出的天才創造出這個世界的!」對於大部頭長篇小說來說,宏偉的結構更是通向雄渾的必由之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以法俄戰爭為背景,反映的社會生活極其廣闊。筆觸所及,不僅包羅國王的御前會議,貴族的沙龍聚會,地主的庄園生活;而且布下好幾條愛情線索,展現了青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但所有這一切都直接間接地與戰事交織在一起,人生的悲歡離合無不與戰場的風雲變幻休戚相關。
歷來人們對雄渾或崇高的具體解釋也許紛紜有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認為它是一種高格調,高境界。
(節選自俞汝捷《小說24美》)
1.下列有關「雄渾」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雄渾」曾被人當作一種風格或一種美的表現形態,《詩品集解》中用「文中惟庄馬,詩中惟李杜,足以當之」來舉例說明。
B.與「雄渾」比較相近的范疇是西方美學中的「崇高」,只是,康德認為「崇高」只表現在自然界而不存在於藝術領域。
C.「雄渾」會帶給人那種直接的單純的快感,而「崇高」帶給人的卻是一種生命力暫時受到阻遏而後洋溢迸發的振奮感。
D.「雄渾」之美與「崇高」的事物給人感受常常相同,它們巨大的威力常常顯得很可怕,但又並不是加害於人,往往會在我們心中喚起勇氣和自豪而不是恐懼。
2.下列對「小說的雄渾」的分析與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小說的雄渾,在內容上總是與一種嚴重的社會沖突或人與自然的沖突聯接在一起,使人在驚心動魄的斗爭面前對正義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肅然起敬。
B.小說的雄渾,在形式上往往與宏偉的結構密切相關,使人好像面臨巍峨的大廈而慨然興嘆,對於大部頭長篇小說來說,宏偉的結構吏是通向雄渾的必由之路。
C.小說的雄渾通過宏大的創作體現出來,正如《九三年》《約翰•克里斯朵夫》《刨世紀》以及《戰爭與和平》,它們要麼有宏闊的題材,要麼有宏偉的結構。
D.小說的雄渾是雄渾的一種具體表現,它與崇高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高格詞,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