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2年東城區高三二模語文作文範文
惡搞杜甫不能沒民族底線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詩歌協會會長馬新朝就網友惡搞杜甫畫像發表聲明,稱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決不允許詆毀杜甫形象。馬新朝稱惡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沒有民族低線,不能沒有精神之光。
大河網訊 「杜甫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光,我們決不允許詆毀杜甫形象。」河南省詩歌協會會長馬新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杜甫是世界上偉大的詩人,我們應該尊重他、敬仰他。現在是娛樂時代,網友塗鴉詩聖杜甫畫像,也可能沒有惡意。如果網友惡搞他,是非常不應該的。
他說,杜甫是1300年來,為數不多的為底層老百姓鼓與呼的偉大的詩人。如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庇天下俱歡顏」等他的經典詩句都是在為底層老百姓吶喊,他也的詩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層老百姓的心聲。他不但是1300年來威望最高的詩人,而且還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詩人之一。
「如果是有人惡搞杜甫,惡意醜化杜甫形象,說明他是無知的、淺薄的、低俗的。」馬新朝說,我們絕不允許抵毀杜甫形象。惡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沒有民族底線,不能沒有精神之光。我們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發揚光大。
反對惡搞杜甫------假正經的傷不起
塗鴉惡搞杜甫,他也會覺得好笑
詩聖杜甫最近爆紅網路,有人將教材中插圖塗鴉後傳到網上,引發了主題為「杜甫很忙」的惡搞風潮。但這招來批判,認為惡搞杜甫是無知、淺薄、低俗的表現,反映出當下不尊重的人文迷惘,惡搞文化要有民族底線,但惡搞其實詆毀不了杜甫的形象,這么上綱上線明顯是過於激動了。
河南省詩歌協會會長馬新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惡搞文化不能沒有民族底線。這聽上去更像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刻意避諱。古代講究「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連這些人的人名都不提及,所以才會有因為州官叫田燈,所以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
但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和可調控更多資源的公眾人物,理所應當要有被公眾開涮的心理准備,可在我們的社會理念里,這種觀念恰好是倒置的,對普通百姓可以極盡醜化之能事,可對於官員連談論都唯恐避之不及。
惡搞杜甫要有「民族底線」的說法,就是這種心理的延續,總認為著名詩人要享受社會的尊重與愛護,殊不知,正是這種內外有別,自認人分三六九等,讓人對官員對名人有了天然不容置喙的理由,因言獲罪有了再正當不過的認同環境。
馬新朝認為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民族精神是一個尚可理解的詞語,但高大空,具體為何物也不好說,民族精神之光的說法,就顯得莫名其妙了,在什麼是杜甫精神,什麼是民族精神,都搞不清狀況的前提下,突然冒出一個民族精神之光,這就是典型的喜好拔高酷愛總結的表現,總認為什麼都要上升到民族國家的高度才算高尚,總認為什麼人都能提煉出專屬他的精神。
與所謂杜甫精神相掛鉤的,應該是杜甫所寫的詩歌。如果說為底層百姓鼓與呼,就是杜甫精神的話,那麼杜甫形象,就應該是針砭時弊的敢言者。要去詆毀這種形象,塗鴉是達不到這種神奇功效的。
「杜甫很忙」系列圖片的取材來源,是中學語文課本里的杜甫插圖,這完全只是學生的信筆塗鴉,可以認為是上課無聊之餘的小動作,也可以視作是對古文詩歌沒興趣。即便是傳到網上引起圍觀,從而製造了一輪惡搞杜甫的風潮,那也不必要做上綱上線的解讀。
認為惡搞杜甫是無知、淺薄、低俗,是一種假裝正義感、沒有幽默感的病症,認為只有傳誦杜甫的詩歌才是正經事,其餘一切無關動作都是大不敬,這種固有的尊重充滿了虛假做作,尊重的方式並不唯一固定,為考試咬牙切齒背杜甫詩歌,不見得真就尊重喜歡他;塗鴉惡搞杜甫到處傳播,也不見得就是包藏禍心,這一切都只是惡搞潮里一個小浪花,不必放大來做痛心疾首的哀嘆。
真正不滿惡搞杜甫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心急如焚,惡搞這類事,來得快去得也快,主角是變化不定的,惡搞杜甫之前,還惡搞過李白、關漢卿、辛棄疾,也沒見得這些人的形象,就變得多麼不堪入目。惡搞杜甫之所以如此風行,更直接的原因可能只是,教科書上呈45°角憂傷仰望的杜甫插畫圖,更顯百搭,塗鴉什麼就像什麼。
惡搞,作為一種流行文化,其同時也是一種寄生文化,離不開一些曾流行的經典的「宿主」,它只是在這個層面上一種再創作。就像開啟我國惡搞先河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它的傳播效果,也只對看過《無極》的人有作用,最流行的時段,也只是在《無極》上映之後的一段時間。所以註定,惡搞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網友們也就圖一個暫時的樂呵。
懷舊的網友認為,塗鴉惡搞杜甫,是對傳統文化的侮辱,這顯示了當下的人文迷惘。當下或許真有人文迷惘,但完全不能通過惡搞杜甫這事完全得到體現。杜甫只是一個詩人,人們有沒有讀他的詩,是有無人文素養的一個衡量標准,但僅是塗鴉教科書上杜甫插畫,一來並不見是侮辱,二來也無法真實反映人們對杜甫的了解程度。
了解杜甫,也是由詩及人,先是為他所寫的詩歌動容,轉而為其情懷所打動。這在杜甫的《茅屋為秋風(微博)所破歌》一詩中,有著最為直接明顯的體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成了杜甫代言底層的名句,悲天憫人的情懷打動了許多人。所以說,因為惡搞而詆毀杜甫形象、進而侮辱傳統文化的說法,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聽聽就可,地位和形象不是幾筆塗鴉就撼動得了的。
相反,塗鴉惡搞所製造出的「杜甫很忙」假象,反而有可能成為進一步普及杜甫的機會,為彌補人文迷惘提供契機。要知道,在當下網路媒體所製造出來的淺閱讀時代,還去讀詩背詩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對杜甫的知之不多了解,也幾乎全部是來自於中學時代所學的幾首詩。
此時出現的塗鴉杜甫,讓不少人又回憶起了插圖頁里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不管肇事者的最初原因是什麼,但事實上卻是可能起到溫故知新的效果。還必須正視的一個現象就是,杜甫詩歌內容感時傷懷、詩風沉鬱頓挫,中學時代所熟讀的詩歌,可能並不能真正理解。「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之類的人生變化,可能會讓藉此重讀杜甫詩歌的中年讀者,產生與學生時代完全不一樣的感觸。
喜歡古代文學的網友在回帖里認為,拿芙蓉姐姐、鳳姐等人物來娛樂大眾,毫無問題,因為他們就是熱衷於此類炒作,你越是惡搞她,她越是開心,但是惡搞古代著名詩人,就是等於惡搞自己祖宗,實在是大不恭大不敬。
這種邏輯暗藏這兩種比較,一個是人以群分,有些人可以惡搞,有些人則不可以;另一個則是對待古人比今人要更尊重更寬容。但這實際上混淆了惡搞的能不能與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芙蓉與鳳姐是願意被惡搞甚至竊喜於心,人們反感於這種惡搞被利用,成為製造知名度的推手。但對今人惡搞成分的厭惡,並不能反過來證明不能惡搞杜甫,對人不對事的評價惡搞會錯了意,既然今人能搞,為什麼古人就不能搞?
一般人印象里的杜甫,是窮困潦倒、仇大苦深的,所以才會惡搞杜甫,嫁接這么多現代意象,與古代人物完全不匹配,破壞了杜甫原本固有的中規中矩的形象。但歷史上真實的杜甫,也並沒想像的那麼清苦。杜甫是官宦子弟,母親出自唐朝望族清河崔氏,他的眾多親戚、妻族都是官宦人家。杜家有多處產業的,國家太平時期,杜甫一家靠收租生活,完全不成問題。
惡搞杜甫,雖然不是對人物形象正本清源的撥正,但至少沖擊了不少人固有的印象。原來杜甫還可以這么「搞」?其實杜甫本來就很「搞」。河南省杜甫研究會副主席程韜光就說,歷史上的杜甫就有種自我戲謔、調侃的精神。比如杜甫回憶童年的詩句: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老頑童的形象,就頓時躍然紙上。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接吻的照片,曾是義大利某服裝公司的海報,主題為「消除仇恨」的海報還涉及德國、法國、美國多國政要。惡搞成分相當明顯,查韋斯看後也覺得照片「創意不錯」。惡搞國家領導人,在許多國家是見怪不怪的的事,沒人會對此大驚小怪痛心疾首,當然也不會因此獲罪被捕入獄。惡搞的底線是法律法規,只要不違反不逾越,惡搞本身就無罪。對公眾人物的惡搞,只要不屬違法行為,也在容許范圍。杜甫作為古代文化名人,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即便是後裔也是隔了幾十代了,因此肖像權不再受到保護,所以對杜甫的惡搞,並不涉及肖像侵權。
還在痛心疾首的人,買份《人民日報》去讀吧。3月27日有篇文章叫:《杜公有靈當莞爾》。
結語:還在為民族精神、傳統文化痛心疾首的人,買份《人民日報》去讀或許能找點安慰。但不巧,這份報紙3月27日有篇《杜公有靈當莞爾》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誰叫大人們把杜甫們都當成他們說話的工具,壓得紙一般單薄?
杜公有靈當莞爾
稚子無賴閑塗抹,一解公頤勝沙鷗!
智勇詩
杜甫近來很忙。中學課本里收錄的蔣兆和先生所作《杜甫像》,被各種塗鴉後,上傳網路,引發熱議。某民間組織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杜甫精神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光,我們決不允許詆毀杜甫形象。如果有人惡搞杜甫,惡意醜化杜甫形象,說明他是無知的、淺薄的、低俗的。
在網上找來相關的塗鴉照片,驚訝於塗鴉形式之多樣,想像力之豐富:一圖杜甫橫端狙擊步槍,他剛剛完成射擊任務,表情「酷呆」了;一圖杜甫橫抱吉他,凝神遠望,好像在忘情吟唱;一圖杜甫被裝扮成時髦青年,嘴叼香煙,胯下一匹Q版踏板小摩托……惡搞後的杜甫與那個憂國憂民、慷慨悲歌的現實主義詩人形象構成了極大的反差,令人忍俊不禁,而且不少增益改動,與原作「配合」默契,大有「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嫌少」的精準。可以想見塗鴉者之充滿熱情、神情專注、饒有興味。
看到這里,感覺「詆毀」和「醜化」的說法實在有些「炮彈打蚊子」,這些塗鴉最多是青春逆反期孩子們的調皮和幽默。捫心自問,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有哪個沒有在課本上塗鴉過?又有哪個課本里的正經人物和「大反派」沒有被「惡搞」過呢?這些調皮惡搞真的是在侮辱「民族的精神之光」、扭曲「是非黑白」嗎?幸虧「法不責眾」,否則,即使難稱「罪惡滔天」,也該拖下堂去,重打五十大板!
作為成人,作為教育或文化從業者的我們,倒是該反思:孩子們到底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塗鴉」?塗鴉背後究竟隱藏著他們怎樣的情緒和心理訴求?我們的文化教育傳播工作還存在著哪些片面和謬誤之處?能否通過教育傳播方式的調整,正面滿足他們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讓他們被壓抑的「力比多」得以升華?
比如,我們的課本、教參形容杜甫總是「憂國憂民」、「現實主義」,哪管他「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性情、「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懷念、與朋友索要樹苗也要賦上一首絕句的浪漫。「憂國憂民」與「現實主義」當然是杜甫突出的特點,但是只對這些特點的反復強調造成了杜甫形象的標簽化,讓還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觀察歷史人物的視角變得單一乏味,傷害了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甚至刺激了他們的逆反心理。
說白了,孩子們對杜甫的塗鴉,還真不是針對杜甫本人,他們有意見的,是我們這些教育和文化的從業者。誰叫大人們把杜甫們都當成他們說話的工具,壓得紙一般單薄?
孩子們嬉笑怒罵,大人們應該如芒在背,知恥而後勇。今年正值杜甫誕辰1300周年,果能如此,杜公有靈,亦當莞爾。
Ⅱ 09北京海淀高考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參考答案 2009.5
一、本大題共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D 2.B 3. C 4. C 5.B
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6.C 7.D 8.C 9.B 10.C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
11.(5分)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惡/尤乎愛也/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然後能知美惡矣(每對2處得1分,斷錯2處扣1分,扣滿5分為止,不倒扣分)
12.①(2分)送別 楊柳(2分)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對即可)
③(6分)王詩以新奇的比喻,把無形的惜別之情比作眼前無處不在、無邊無際的春色(1分),從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邊(1分),表現出對友人惜別之情深厚(1分)。鄭詩把原本無形無象的「離恨」,化為可以運載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彷彿畫舸載著詩人的離恨駛向江南(1分),表現出離愁的深重(1分)。(意思對即可)
13.(7分,每小題1分,每小題錯1字便不得分)
①雞鳴桑樹顛 ②竹喧歸浣女 ③捫參歷井仰脅息 ④一尊還酹江月 ⑤縱豆蔻詞工
⑥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0分。
14.(3分)C
15.(4分)①長城具有強烈的生命節奏;②長城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或建築美與自然美渾然一體);③長城因天時不同具有豐富變幻的美感。(答對一點得1分,兩點3分,三點4分)
16.(3分)D
五、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17.(4分)C E
18.(4分)①甲:載著;乙:搖曳。(2分)②分析:示例一:「載著」形象地表現出滿湖月光,隨水波輕漾的景象(2分)。示例二:「搖曳」生動地表現出輕拂的柳絲映照在湖光月色里,柳姿、湖光、月色隨輕波盪漾的景象(2分)。(意思對即可)
19.(4分)文中寫了三個夢,既指作者兒時做的探索小島秘密的夢,也指作者兒時、兩個孩子探索未知奧秘的夢想(2分)。湖光塔影秀雅迷人的燕園,還是喚起孩子們(或年輕人的)人生夢想、啟迪他們智慧的搖籃(2分)。
20.(6分)①美麗的湖光塔影是燕園的象徵,表現了燕園的自然之美(2分)。②鼓鼓的半舊的書包代表著一代代不斷追求人類智慧的燕園學子(或燕園學子孜孜以求的精神)(2分)。③湖光塔影與書包相結合的畫面,揭示出燕園積淀著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或燕園是中國文化知識、人文精神的聖殿)(2分))。(意思對即可)
六、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21.(4分)①扣合材料信息,突出音樂會某一特點(2分);②合情合理(1分);③語言簡明生動(1分)。
22.(6分)要點:①觀點明確、感情充沛(2分);②恰當運用抒情、議論兩種表達方式(2分);③語言流暢、生動(2分)。
七、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秦穆公閑暇時問由余說:「古時候聖明的帝王,得國、失國的原因是什麼呢?」由余說:「我聽說,因為恭儉得國,因為驕奢失國。」穆公說:「我想聽聽驕奢失國和恭儉得國的關鍵所在。」由余說:「我聽說唐堯擁有天下時,用瓦缽子吃飯,用瓦盆兒喝湯。他的領土,南到交阯,北到幽都,東西到日出、日落的地方,天下沒有誰不歸順的。唐堯禪讓帝位,虞舜接受天下,製作盛飯的碗,都要截斷木頭來做,熔化銅鐵,鑄造成長長的兵刃,還漆成黑色用它作為出入的儀仗。諸侯認為奢侈,不肯臣服的諸侯國竟有十三個。虞舜禪讓帝位,大禹接受天下,製做祭器,外面漆漆,裡面還塗上朱紅色。用錦帛做席褥,酒杯和勺子還塗上彩色,裝飾更加奢侈。這時不肯臣服的諸侯國已達到三十二個。夏後氏滅亡以後,商、周接管天下,他們製作大型的禮器,設置九旒儀仗,食器酒器都要精心刻畫,牆上要有帷幔的裝飾,席褥都有彩色的圖案,這比過去更加奢侈了。不肯臣服的諸侯國多到五十二個。君王喜歡奢侈,那些臣服於你的國家更喜歡奢侈。所以說,儉朴是得國的道理。」由余退出以後,穆公召來內史廖,告訴他說:「我聽說鄰國出了聖人,是敵對國家的禍患。現在西戎的由余就是個聖人,我擔憂這件事。我該怎麼辦?」
內史廖說:「西戎偏僻離中原很遠,從來沒聽過中原的音樂,君王還是派些歌舞的女子過去,用來擾亂他們的政事,並且用厚禮為由余請求延長歸國日期,來疏遠他們君臣之間的感情。他們君臣之間有了裂痕,然後我們就可以想辦法了。」穆公說:「好吧。」
秦穆公就派了許多歌舞女子到西戎,並為由余請准延期回國。戎王看見歌舞女子果真非常喜歡,只知飲酒作樂,一年下來也不遷移放牧的地方,馬牛羊死亡超過半數。由余回國勸諫,戎王不聽,由余就離開西戎。到了秦國,秦穆公迎接他並拜他為上卿,向他詢問西戎的軍事情況和山川地勢,情況都了解清楚了,然後舉兵討伐西戎,兼並了十二個國家,擴大了上千里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