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教師資格證語文面試怎麼備課
1、時間分配
20分鍾可以劃分成3+10+7三部分。3分鍾看備課紙的要求以及初讀備課紙。10分鍾完成教學簡案。7分鍾再頭腦里過一下試講的內容。第一個3分鍾,是告訴學員,拿到題本後,先看題本的題目,重點看題目的要求,最後帶著這些問題是備課紙上找你要講課的重點內容。
這篇備課紙的要求有以上三條,我們沒看這篇備課紙的具體內容,我們也能知道這篇詩歌重點內容應該掌握象徵手法以及注意節奏和重讀,就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掌握了這些內容後,我帶著這些目的去看備課紙,找文章哪個地方用到了象徵手法,全首詩應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來朗讀。3分鍾把這些問題解決好。
1、教學簡案
10分鍾是讓大家學一份教學簡案,而不是一份非常好的詳細教案。雖然是一份教學簡案,但是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它能幫你確定你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它還能幫助你梳理一下你接下來試講的內容的整個環節。分不同的考場,如果你遇到的考官是考試開始前就讓你把教案交給他看,這意味著你的教案會佔一定的影響,反之,就試講的內容重要。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什麼樣的情況,這份教案都寫的工整、干凈、教案的基本環節內容要有的。特別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一定要寫正確,准確,可操作,可測量的。
2、放電影
試講就是自導自演的一場大片,我們用了13分鍾已經把劇本寫好了,接下來的7分鍾我們就應該初步的劇本里的內容在自己的頭腦了像放電影一樣的過一遍。閉上眼睛,想著推門進入考場我們先問候,然後開始試講。試講里的第一導入要新穎,有趣味性又能聯系課題。再把第二個環節的新課講授的環節、鞏固提升以及小結作業的環節想好。在這7分鍾里這些內容要放一遍,還要重點想一下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語,保證過渡語不要過於生硬,導致課堂不自然。還要設計好這節課中涉及到的問題,保證問題是有效的,有啟發性,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好的問題能把你整節課都串起來,保證課堂是循序漸進的進行。符合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的。
20分鍾的備課非常關鍵,掌握備課技巧,既能幫助我們節約時間又能幫助我們把接下來的試講講的非常漂亮。
B.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備課
不要想一些捷徑、吃透教材、自己多實踐。
備課是教師在教學前所做的一切准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掌握、接受、升華和運用的過程。有效備課能體現出教師的智慧和心血。 一、備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對自己的學生了解得越充分、越細致、越有針對性,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析學生情況:
(一)了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前的知識預備狀態,主要是看知識、技能、情感方面有何經驗基礎。這樣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如教學「柱的表面積」一課,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積x2,對這個公式中的規則學習,學生必須掌握「圓柱」、「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加」、「乘」等數學概念,否則學生不能自主地探究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也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生的起始能力和已有知識經驗是做好有效備課的基本前提。為了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教師可以課前詢問、問卷調查、做些小測試等准備工作以減少數學教學中的「無效勞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分析學生背景知識。數學知識經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學習、建構新知識,又使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數學知識的價值。如教學「環形跑道內外跑道相差多少」的問題時,讓學生去學校操場實地感受、嘗試,積累一定的背景知識後,學生能迅速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道的差距是在彎曲跑道處,並能很快地解決問題。 二、備任務
當代教育理念是「學生的學習設計教學」,備課不是任憑教師主觀預設方案進行簡單的復述,而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因此,數學教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充分領悟小學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一)明確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主要是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大領域,教師要准確把握學習任務,根據各自教學任務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量的計量」時就得加強單位間進率換算的教學,要使得學生弄清實際生活中為什麼長度單位間進率是「十」?而面積單位進率是「百」?等知識性問題。 (二)認真分析教材,領會教材設計思路,教學重難點,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及教材的育人因素,這些都是教師備課必不可少的基礎環節。一位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沒有強調是沿中間的摺痕對稱,在測試時就有學生誤認為長方形有四條對稱軸。 三、備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數學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講究全面、明確、適當、分層有彈性。既要確保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又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四、備檢測
教學活動中教學信息反饋也十分關鍵,檢測的目的就在於此。通過檢測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未達到目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教師得到信息後就可及時對教學進行調整。
備檢測是要注意設計合理的試題,檢測的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符,並且為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可以在教學結束後,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相信學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交流的主要途徑,備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顯現以學生為主,反映出新的備課理念和藝術。
C. 小學教師怎樣備課最有效
結合班上學生的素質去備課啊!
D. 小學科學教師如何備課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E. 小學音樂教師如何做到有效備課
一、確立新的音樂教學備課觀
談到音樂教學的備課,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以什麼觀念來備課?備課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只是鑽研教材和編寫教案,其最重要的問題是音樂教師為什麼備課?其次,才是音樂教師怎樣備課?為什麼備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備課的目的,那麼,在國家《音樂課程標准》的指導下,音樂教師備課的根本目的是課程目標在一節音樂課中如何確定?如何轉化?如何落實?這實質上是音樂教師以教材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對音樂課程的領悟與把握。備課不僅是知識的准備或預備,還有學習能力和其他能力以及整個教學資源的准備等。
從備課的內容範圍看,備課不僅要備教的內容,即是一個什麼音樂作品或有關音樂內容,其中,涉及哪些音樂知識技能?哪些音樂文化?哪些人文精神?除此,備課還要備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獲得方法的方法等等。
從備課的時間范圍看,備課不僅是課前備,還有課中備(即教學過程中的及時調控)。
從備課的對象范圍看,不僅要備教師(教師與本課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師在課中何時示範為宜;教師示範的程度輕重如何;是完整示範還是局部示範;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如何保留),還要備學生,學生已有哪些知識技能或經驗;學生學習的困難是什麼;全班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有哪些;等等,這都是備課所涉及的問題。
二、樹立新的音樂課程觀
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我們發現音樂課程的功能發生了轉變,強調音樂教育應該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宗旨,這充分反映了音樂新課程從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以音樂課程本身的主要功能在設計課程。改變了原來以學科知識技能為中心的傳統課程體系,為此,音樂課程的學習將更加有利於讓學生從關注身邊的音樂開始,來認識音樂的起源和學習音樂知識,進一步體會音樂與日常生活、情感體驗、價值觀的緊密聯系。在這樣明確的音樂課程功能下,音樂教學的備課一定不是過去傳統意義的備課,它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學科教學的單一知識與技能的備課和簡單意義上的老師「教」和學生「學」,而是一個在綜合教育思想指導下和音樂課程理念導向下的具有整體意義的備課。
三、備音樂教材,體現以音樂審美核心,重視教材的基本內涵與特點。
音樂教師備課,首先,應該根據本校現行使用的經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或地方、校本開發的音樂教材,確定其音樂教學的具體音樂作品。其次,音樂教師應該深入對所要教的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學習和了解,仔細分析音樂作品的審美要素,即在音樂的音高、節奏、速度、力度、旋律構成、情緒色彩、歌詞內容與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點,抓住音樂的特性才有可能使音樂教學繪聲繪色,使作品應有的教育價值與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達到音樂教學應有的目的。
如: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音樂教材《雨中》,我們對作品就可以作如下分析: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風趣,表現學習生活的兒童歌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歌詞生動地描繪了雨中上學的孩子們,你呼我喊,嬉戲逗樂和在課堂上愉快、專注學習的情景。第一段由四個樂句組成。且第一、第二樂句旋律完全重復,使音樂形象與情景加深。第三、第四樂句採用了旋律的模進。四個樂句都用「OX XX|X X|」的節奏,使曲調富有跳躍感,尤其每樂句的句尾小節加入拍手的節奏和「呼喂」的叫喊聲,以及句中的下滑音裝飾音的出現,渲染了孩子們在雨中嬉笑、逗樂的快樂之情。「嘀嗒」、 「嘀嗒」,「嘩啦」、 「嘩啦」,「呱噠」、 「呱噠」生動的象聲詞,形 象地表現了孩子們在雨中上學路上踩水、嬉雨的情景,富有童趣。歌曲的間奏採用了引子的後4小節旋律,在歡樂的情緒轉折進入第二樂段。這時,歌曲節奏約為鬆散,曲調舒展,五度大跳音的出現和歌詞發自孩子內心地唱出「我們在教室里大聲讀書」,頓時把歌曲情緒推向高潮,極富想像力和畫面感地展示出學生在教室里情趣盎然地大聲讀書,書聲琅琅,樂於學習的情景,窗外大雨嘩嘩,風聲、雨聲、讀書聲交織一起形成生動的對比,渲染出歌曲《雨中》的主題與意境。歌曲末尾樂句重復採用前一樂段第四樂句的旋律,反復三次用漸弱的力度唱出「哪怕它大雨嘩啦啦啦」,給人以陶醉在讀書中,大雨淹沒在讀書中的感人效果,最後句尾以六度大跳在主音「6」延長八拍半上結束全曲,真是餘味無窮。
四、備音樂教學活動設計,體現音樂教學活動具有音樂性和發展性。
這里涉及的是音樂教師備教法的問題,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突出學科特點,抓住教材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元素設計教師的「教」和「導」,教師要親自「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活動,一定要圍繞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具體感受,深入體驗,大膽表現,相互交流,評價提高這樣的學習過程進行周密而又有邏輯的安排與組織,整個教學過程要有一個合理的結構,在這個合理結構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一切發展落實在音樂學習活動當中,使音樂課有音樂的味道,有音樂的魅力,有明確的學生發展效果。
在《雨中》歌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主要放在這樣幾個環節:
第一,聯系生活,創設情境,趣味練聲。如:聽錄音聲響,感受生活中的「雨聲」。學生練聲活動:聆聽雨聲;自由模仿雨聲;在「雨中」快樂地唱「清脆的雨滴聲」5 5 5 5|0 0|「連綿不斷的
嘀 嗒 嘀 嗒
大雨」 6 6 6 6 |6 —|6 —|6 — |6 — |
嘩 啦 啦 啦
「風雨交加」,合唱練聲5 3 |6 5 |5 - |5 - |
嘩 啦 嘩啦
2 1 |2 3 |3 - |3 - |
第二,欣賞歌曲,感受和體驗音樂情緒,想像意境。完整聆聽歌曲(放錄音),並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二,教師示範引發歌曲第一樂段相聲詞樂句的學習,學生聆聽並找歌詞中唱到的有趣的聲音(嘀嗒嘀嗒、嘩啦嘩啦、呱嗒呱嗒、叮當叮當、噼啪噼啪、嘩啦啦啦);採用師生合作學習,對唱方式,老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唱有趣的聲音,巧妙地完成歌曲第一部分相聲詞的樂句教學任務。
第三,在愉快的情境中學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學生跟琴自學第一段;邊唱邊用嬉雨的動作體驗歌曲的情緒和情景。
第四,重點學唱歌曲的第二部分。聽歌曲第二部分錄音范唱,比較兩部分的情緒和節奏有什麼不同;出示不同色彩的圖塊,區分兩個聲部的音高,輕聲模唱兩個聲部不同的旋律;學生分聲部練習歌唱;跟琴合唱、相互評價,強化聲部的音準與兩聲部的和諧,提高演唱水平。
第五,完整演唱和表現歌曲。學生體會、歸納出唱好歌曲的要點;有表情、有動作地表現歌曲;教師指揮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備學生的音樂學習方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化學習與發展。
音樂教學備課,教師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要站在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設計學生感興趣而又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的學習。音樂教師備課應該考慮學生課前能夠參與的收集資料、探究活動等,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課程資料應用於教學當中。在學生音樂學習活動和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和准備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學習,學生與音樂作品對話,與音樂大師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伴對話,追求音樂教學使學生融於音樂之中,而不是游離於音樂之外地自我建構新的音樂經驗,發展音樂能力,提升人文修養這樣的教學效果。
《雨中》教師設計的學生音樂學習方式主要有:第一,情境式學習,即創設雨中上學路上兒童嬉戲,雨中玩樂的情景,在練聲中,歌曲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始終都貫穿這一情景,以情景感人,以情景感受和體驗來表現歌曲,以達到聲情並茂的歌唱效果。第二,情感陶冶式學習,即始終抓住歌曲的雨中有童趣,雨中學習的樂觀情緒,雨中不受干擾喜歡讀書的情感,把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從歌詞所蘊涵的情與趣中層層推進教學,收到學生音樂能力與人文素養協調發展的效果。第三,師生互動式學習,即教師適當示範,引導學生嘗試、模仿性地歌唱;師生對唱,學習歌曲部分樂句,以易帶難,逐步鋪墊;第四,學生自主嘗試學習,即在歌曲二聲部的學習中,由學生自選聲部,自學視唱不同聲部,在自學基礎上再過渡到集體順應,合唱練習,基本達到預計的教學任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備音樂教育資源,要貼近教材和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學習經驗與水平。
一節好的音樂教學,離不開相關的音樂輔助材料和手段。在音樂教師的備課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就是准備與學生音樂學習密切相關的適當的音樂視聽材料和信息,以及學生要操作的相關材料(如卡片、圖片、樂譜等)或工具(如樂器、服裝、道具等)。對於教師在一節音樂課中將採取什麼教學手段,這既要根據學校和老師的實際情況,也要針對具體的音樂教材內容。如需要用多媒體,教師備課就要製作相應的課件,收集、整理文字、圖片等資料,並考慮呈現的方式,呈現的時機。如不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學,那麼老師可以設計如何板書或製作手寫的題板、卡片、樂譜等具有呈現意義的教學資源,以揭示和豐富音樂的內涵,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更好地參與音樂的感受與表現。
教師必要的示範,也應該是一種教育資源,包括對歌曲、樂曲作品的演唱,演奏,或舞蹈、戲劇的表演等。這些准備工作是否充分,是否成熟,將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的效果,也是音樂教師備課應該要下的功夫。
在《雨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的課前准備主要是:
第一,資源准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包括雨中學生在上學路上用書包、衣服頂著雨奔跑,在雨中嬉戲、踩水的情景;分段出現的歌譜;歌曲作品的基本節奏練習卡片。電腦噴繪的全曲大歌單。手寫復印的學生小組分聲部學習的聲部小歌單。
第二、學生生活經驗的儲備:回憶自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雨中上學的經歷和情景及情感體驗,對合唱學習活動的基本習慣與常識。
第三,教師的教學技能准備:熟悉和分析《雨中》作品的審美特點(前面已有所分析);有感情地熟唱《雨中》這首歌;設計和熟練歌曲旋律的伴奏;設計調動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體驗的方式與方法;設計解決合唱難點部分的具體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與實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今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備課是有章法可循,有方法可借鑒的,只要音樂教師真正理解和進入到備課的意義和實質,那麼,備課才不至於是應付和流於形式,而是真正起到教學教學,備課先行之作用。
F. 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怎樣備課
一、轉變觀念,刷新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實施機制。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理念決定教學的思路,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備課時給自己正確的定位,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二、備教材
(一)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准規定了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由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方面組成的。這四個方面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離不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1.明確知識內容的學習程度
上好一節課必須明確知識內容的目標設定,首先了解整個單元的內容,研讀教材分析,聯系前後內容,再進行教學設計。
以二年級下冊《認識角》為例,教師首先要了解這節課的知識目標發生了變化,以往的教材要求學生會畫角,而新教材則淡化了這個要求。另外,結合下面幾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會發現,這節課一定要使學生透徹地掌握「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才能為下面學習「角的種類以及角的比大小」做鋪墊。
2.設定能力的提升要求
每個年齡段對學生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定目標都有所不同,而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段以及每節課的內容,滲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可以依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以及《教材分析》幫助教師去制定能力提升的目標方向。
3.制定情感、態度的價值目標
作為一線教師,平時課堂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貫穿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中去,必須充分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明晰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具體目標,並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重點、難點
重點一般是一節課中應用最廣泛的知識,而難點則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識。教師備課時應思考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於新教師而言,最好備課能備到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細節。
比如下面這一段備課內容,是三年級上學期《觀察物體》的一個備課片段。
師:這是什麼?
生:愛心箱。
……
師:你知道這個愛心箱是哪個學校的嗎?(請左邊同學回答)
追問:他說得對嗎?你們怎麼知道的?
師:對!在愛心箱的左面寫著「東山小學」。
(問右邊同學)你們看到了嗎?
預設:坐在右邊和中間的同學看不見寫在愛心箱左面的字。
……
師:愛心箱的左面和右面我們都把它叫做側面(板書:側面)
這段備課,不僅備了教師說的每一句話,也預設了學生的每一個回答,相信這樣備出的一節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可以從容自如,輕松引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
(三)鞏固習題
習題的設計是為了鞏固一節課所學的內容。教師備課時,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設計思路,並考慮分層教學。對於速度快的學生設計一些提高的內容,而對於掌握知識較慢的學生,則要選擇少而精的題目進行練習,而這些設計都要在課前備課中完成,並且注意難點要引導學生突破和理解。
三、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上好課,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預設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後來接班的老師,一定要回顧之前幾個年段的內容,這樣就能避免課堂上傳授內容過深或太淺而使學生失去興趣。
另外,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教師備課時應該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發展。考慮課堂語言的設計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並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備教學資源
1.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的經驗是無形的教學資源,比如《認識千克和克》這節課,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逛逛超市,感受一些特定物品的質量,備課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使這節課不會顯得枯燥無趣,並對「千克和克」形成感性的認識。
2.理論基礎和知識鋪墊
掌握教學的理論基礎其實也是對教師的專業要求,教師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影響教師備課時的語言設計和備課思路。所以在備課之前不妨先去了解相關的理論基礎和知識點,在教師備課用書的最後往往會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理論基礎,教師先自我學習,深刻理解知識點,才能在課堂上輕松應對學生的突發提問。
備課時了解理論基礎和相關知識,還可以在備課時為以後的相關內容做鋪墊。數學知識點是一環套一環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內容激發學生課後探索的慾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反思教學,二次備課
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二次備課的重要性。課前的備課僅僅是一個教學思路和預備方案,而一旦真正上課,就會有很多插曲,這些插曲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後把這些插曲記錄下來,對自己當時的教學進行回顧反思,體會不足,幫助自己提升教學能力,並制定更加優秀的備課設計方案。
G. 小學教師怎樣做到短期內有效備課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的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的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備的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語文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真正發揮實效。
H.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先了解每冊抄教材的教學要求:襲《新課程標准》是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師應首先認真學習領會《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的、教學原則以及教學要求和任務,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和銜接。讀課文、讀作者、讀學生、讀自己;研:研文本、研教參、研教案;聽、說:集體備課;寫:寫書案、寫教案、課中改、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