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備課七注意

備課七注意

發布時間:2021-01-12 03:50:47

1. 英語備課要做到的七個方面是什麼

在英語備抄課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以下襲七個方
1.備課過程中,要重視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使他們明確為建設祖國,實現四個現化而學好英語。此外,也要注意結合教材內容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要吃透教材。課文中的難點一定要吃透,這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深人淺出。
3.備加強「雙基教學」。在備課時要考慮到在詞彙和語法的教學中,使學生有機會運用學過墓本詞彙和基礎語法,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新知識時,復習和鞏固學過的知識;通過復習過的知識,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5.備「使用電化教具」。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讀寫能力,加強教學效果,在備課時要設計好樣使用電化教具,並准備好相應的物品。
6.備「著眼於全班學生」和「指導性學習法」。教師所准備的練習題既要有思考性較強、度較大的,也要有難易適宜和比較容...... (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2. 數學備課中的七備是什麼

1.備大綱.教師制訂課堂教學目標和計劃的依據.備大綱,就是要明確所教學科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

2.備教材.解決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的問題.把握教材的「二度三點」:教材的廣度和深度;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吃透教材,既要「鑽進去」,也要「鑽出來」.

3.備學生.學習的主體.體現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有效教學.挖掘潛質,提高素質,培養能力.

4.備教法.解決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的問題.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5.備學法.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古人曰「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受用無窮.」

6.備教具.輔助教學.創造教學情境,直觀.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多媒體設備.課件.掛圖.實物等.

7.備流程.要有序、連貫、緊密、合理.傳統「五步教學法」:復習——新授——練習——總結——作業;新近「五步教學法」:「自學——提疑——討論——總結答疑——練習」;「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檢測學生,及時糾正——教師點撥升華,為學生補缺補漏——學生反饋」;魏書生「六步教學法」:「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日結」.

8.備教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作業.板書.課的進程.時間分配等.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記得給分

3. 備課應注意哪些環節

做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我踏上這方寸講台已有兩個月了,對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感想。教學不是僅指備了一節課,按教案上課就完事了,而是要充分的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尤其是備課環節,而現在的備課不單指傳統的備教材、教法,還要考慮學生會在哪些方面出現疑問,把自己降低到學生的水平上去思考問題,也就是要備學生、備問題。這兩方面極其重要,可以說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石,就這兩方面談談我的對它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的幾點: 一、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這樣既可以使舊知識成為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台階,教師不再一些學生掌握的知識上重復嘮叨,又可以便於教師分層教學。上第一節課時,我通過一些初中的知識去考察各班的生物基礎,發現一些班好點,一些班弱點,針對各個班的具體情況,我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備好各個班的課。 二、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經歷。同一教材,學生經歷不同,接受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如城市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對教材的理解不一樣,接受程度不同。在講課時,尤其是在舉實例時,往往舉些在農村可見,同時也舉些在城市出現的學生容易接受的例子,這樣跟他們的生活較貼近,易理解。 三、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學生,好奇心強。故設計些懸念、增加些故事性的開場白,吸引他們。在講授《攜帶遺傳信息核酸》時,我是用一個偵探故事導入的,而且還講了些先進的dna檢測技術,學生興致高漲,反應熱烈,課堂收效良好。在介紹一些大分子時,往往會提及這些大分子的發現過程,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可培養他們的興趣,在故事中學習。學生在接受學習過程中,對一些直觀性的事物容易產生較深刻的記憶,在教學中,考慮到這一點,多用些事物、圖片、模型等直觀性形象性強的教具。《細胞膜》一節,我准備了flash製作的細胞膜模型,這動態的模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接受。 四、 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人的認知規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備課時要牢牢把握住這點。在《生命活動承擔者蛋白質》我作了比較教學,從功能講到結構和從結構講到功能,兩者的反饋效果不同。從功能講起,學生易理解,從功能再到結構,由具體到抽象,層層深入,而直接就講結構,學生會很茫然,所以,備課時,應該備好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規律。 五、 應該把握住重難點,精心的設計問題。一個漂亮的問題,往往也能吸引住學生。《細胞的化學元素組成》一節,我設計了個比喻,把細胞比喻成大廈?問學生:大廈有何物建成?那細胞又有何物組成?學生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會積極思考回答。《細胞器》一節,把各個細胞器比喻為各個有功能的車間,讓學生根據功能,歸納各個細胞器是屬於何種車間?形象的問題,學生記憶深刻。 六、 備問題時要充分估計學生的答案。老師要充分准備好各個問題,但也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畢竟每個學生想問題的角度不同。以前上《生態系統》一節,備好所有可能的問題,滿以為不會出現什麼漏洞,提問:舉例說明有哪些生態系統?一生答道:廁所。這種無理取鬧的回答在備課中往往被忽略,所以備課時,要考慮到課堂的意外。意外出現,就要靠老師自身的教學機智和魅力了,要靈活抓住這一瞬間,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 總而言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備教材教法同時,還要注意備好問題和學生,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2010

4. 教師備課應注意的哪些方面

一、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選入中學課本古今中外的寫「夢」的文章,如果我們把它割裂開來孤立的理解,教學效果就不那麼好;如果通盤考慮,深知其意,又能結合實際進行類比教學,效果定然及佳。如李白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是對名山的嚮往,對理想的追求,但夢驚醒後即感到「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發出傷感的慨嘆。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將月」是由古人的顯赫功績,想到自己淪落失意,功不成,也不就,而寄情酒月,尋求解脫。楊朔的「這天夜裡,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這既是對勞動人民的深情贊美,也是作者自身意願和高尚理想的表白。而莫泊桑筆下的路瓦栽夫人發的一連串「夢想」,正是由虛榮心釀成的散發銅臭氣的夢;正是夢想與現實的矛盾,導致悲劇的必然結果。

5. 教師備課應該注意什麼

1、講點什麼。

即這節課應該給學生講點什麼內容。

注意,這里所說的是「講點」什麼,而不是「講些」什麼,二者的區別在「量」上。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當前情況,確定教學的具體內容與任務。力求少而精,具體而實在;力求能講得明、練得透、用得活。如果內容過多,會沖淡主題,易出現蜻蜓點水、雨過地皮濕現象,甚至會出現「消化不良」、「腹部腫脹」,嚴重的還會出現「暴雨成災」現象。還不如步步為營,各個擊破,穩扎穩講好。

「鼓要打到點上,笛要吹到眼上。」所講的內容,應該是當前學生特別應該學習的知識,或是該節課特別需要進行訓練的能力,或是具有導火線性質的內容,力求做到一「課」中的。

因此,在備課時應該爬梳洗剔,選其要點,擇其關鍵點,抓其提挈點。

2、留點什麼。

教師上了一節課,如果沒讓學生留下點知識或能力,那這節課就白上了。有好些課,很精彩,掌聲四起,贊美聲一片。可是,三五年後,十年八年後,學生還記得嗎,心中還有什麼痕跡?對學生影響深遠的,是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印痕的東西。

讓學生時時回憶起、時時鞭策自己,能受用終身,有這樣效果的課才是真正的好課,才是真正成功的課。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思考這節課能給學生留點什麼,能帶給學生點什麼?學生在心中留下的往往少於教師所講的內容。留下的內容不必多,一點兩點足矣,但必需深刻,有像墨水浸入白布那樣留下難以抹除的印痕,才能讓學生長時間能記住,長時間受益,否則只是過眼煙雲,一閃而過。

事實上,若能做到一節課就留一點讓學生受用終身的東西,那一期下來多少節課,給學生留下的東西該有多少,對學生的影響還小嗎!能把課上到這個程度的教師,想不當教育家都難!

3、用點什麼。

即用點什麼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完成「講點什麼」的任務和達到讓學生能「留點什麼」的目的。

偉人毛澤東曾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效率,提高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很多,有效的也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用、都適用。有的成本高,有的成本低,有的易於操作,有的步驟繁瑣,有的是立竿見影,有的長期見效。所以,備課應思考這節課用點什麼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需要認真研究學生特點,分析教師自身情況,從大量的方法中進行甄別篩選,找到最佳的方法,方法不需多,只要易於操作,有效即可。這跟醫生治病一樣,良葯不需多,一兩味即可,對症才是最好的葯。用葯多了,成本高不說,葯效可能會相互排斥,甚至還有可能生成毒素。

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復雜,復雜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關鍵是要因材施「法」。比如,對於一個餓得快死的乞丐來說,解決的最好方法是給他稀飯,而絕對不是給他太空梭。

教師如果在備課時抓住這三個「點」,省去一些冗雜的問題,刪去一些無關的環節。這樣,目標會更集中,指向更明確,任務更具體,脈絡更清晰,方法更有針對性。

6. 一,在備課時,應當注意哪些關鍵因素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要准確地把握模塊對各條「標准」的要求,把握教學的尺度和關注的重點、難點,做到詳略得當,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例如:物理課程標准對「運動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圖象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即標准要求學生能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勻變速運動的規律,注意不要在此設置難題或偏題,用公式描述勻變速運動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簡潔、抽象、准確等特點,感受數學方法的奇妙,認識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同時,要求學生會用圖象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從而認識圖象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作用,即與數學公式相比,圖象法顯得直觀、形象、生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讓人一目瞭然。
(二)備教材、教參
1.熟悉教材要求。備課時要對三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覽所用的教科書,熟悉其全部內容,包括編者意圖、組織結構;同時,兼顧前後,了解與本學科有關的「已學教材」和「後續教材」的相應內容;最後,不僅掌握教材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而且熟知教材內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即從教書育人兩個方面把握教材內容。
2.分析教材要求。首先,對章與章、節與節,都要弄清其本質聯系,找出其內在規律;然後,找出哪些是重點章節和各章節(單元)的重點、難點、弱點,進而根據每章節(單元)的教學目的,確定每節(次)課的教學要求;最後,帶著問題閱讀有關參考書、資料、文獻,增加知識的深廣度,尋求問題的講解角度,同時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學性,考慮如何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挖掘教材中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潛在因素,使智力發展寓於知識傳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於樂,使學生處於要學、愛學、好學之中;挖掘教材的實踐性;考慮理論聯系實際,使能力培養寓於知識運用之中。
3.處理教材要求。按照教學目的,結合學生實際,恰當安排教學內容。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作相關發揮。
教師要廣泛閱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科學成就。教師知識豐富了,方能得心應手,講解自如。 在備教學參考資料時,要特別注意教材的「縫隙」,即潛伏在教材深處不易察覺的「隱蔽點」,要注意教材的縫隙是哪些,在哪裡;必須用心搜集、整理和運用資料,勤查工具書,多做資料卡,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建立一個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圈」;須用心研究和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志趣和思維方法,從中揣摩出學生可能出現的「意外發問」,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臨陣不亂」。
通過備內容,最終要做到:懂、透、化。所謂懂,就是對教材基本結構、基本思想、基本內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所謂透,就是對教材了解得詳盡而深入,熟悉而精確,能理清縱橫關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所謂化,就是教師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化在一起,這是備課的最高境界。
教師在備物理教材時,既要鑽研教材,更要超越教材,靈活運用,隨時關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並及時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只有把自己變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備學生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學生進行。因此必須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徵、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品德意志、學習態度、思維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所學知識與技能,哪些學生已經掌握,已能運用,哪些學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學生雖已領會,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錯等等。
在備課時不妨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支撐新知識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還缺乏哪些知識和經驗?(2)學生有什麼物理學習的「需要」?這些需要與知識之間有何聯系?如何在教學中強化它們?(3)學生是否具備了新知識學習所必須掌握的技能?(4)學生有哪些物理興趣、愛好亟待激發,以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動機?(5)學生對哪些物理知識能夠自己學會?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6)學生具有了哪些情感、態度、價值觀?(7)問題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方式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
了解學生的途徑除課下調查、個別談話,以及在勞動實習、課外活動中觀察外,更多的是通過課堂提問、黑板演練、動手操作、測驗考試、批改作業及分析試卷等多種渠道進行。有經驗的教師還能從學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動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
(四)備方法
備方法,實質是把教材個性、學生個性科學地組合並升華為一個大的個性化教學系統。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復習鞏固,課末小結;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索,鼓勵創新;如何聯系實際,使用什麼儀器設備,採用哪些教學手段,進行什麼演示和示範;安排哪些練習和作業及語言的組織,板書的設計,例題的篩選,教具的使用等。
備方法要靈活多樣。根據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徵,教學方法必須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富於變化,努力尋求適宜的新穎方法。盡力做到「堂堂有異,課課有別」,常教常新。二是不僅要備教法,還要備學法,研究學生如何「學」,從「學」的角度來研究教,以使學生能夠「會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風格結合自己的特長「標新立異」、 「獨辟蹊徑」、「別開天地」,在備課、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
(五)備課程資源
物理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物理課程目標實現的所有因素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理教材、教師、學生及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區中所有有利於實現物理課程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各種資源。課程資源是決定課程目標能否有效達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在各種課程資源中,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是首位的。充分利用學校的課程資源,積極利用社區的課程資源,廣泛利用媒體資源。媒體資源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挖掘利用無形的課程資源與有形的課程資源不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信息存在於學生頭腦中,教師可以通過交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了解,從中尋找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集思廣益。
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最好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 的教學策略進行備課教學。
為了演示磁能生電,並理解其實質就是能量的轉化,把條形磁鐵從線圈插入或拔出,電流表的指針發生擺動,說明了磁能生電,演示現象明顯。
在這節課的一次集體備課中,一位年輕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把電流表換成小燈泡,能不能發光?如果能發光的話不是更能說明磁生電了嗎?」其他老師都說:「肯定不亮!因為產生的感應電流很小,只有微安數量級,不足以使燈泡發光。」隨後,大家還是在辦公室內進行了驗證,燈泡果然不亮,用發光二極體代替燈泡後二極體也還是不亮。接著,一位老師偶然想到:「沒有現象的實驗」也是實驗,不妨讓學生探究一下為什麼燈泡不亮,燈泡不亮是否就說明迴路中沒有電流,能量是怎樣轉化的,這樣很自然地引入關於能量轉化的分析。這是這次集體各課的成果之一。
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流程:確立課題----組內討論----確定主講人(形成初案)----集體研討(形成共案)----個性化設計(形成個案)----教學實踐----課後反思----二次修整----考核評估。
一般來說,重難點的教學內容都必須經集體備課研究後進入教學實施過程。集體備課的時間及人員參與通過制度加以保證。集體備課的每一階段要有明確的研究主題。每一次集體備課必須有中心發言人。提倡教案多樣化。教案可以是紙介質文檔、電子文檔,也可以是筆記本模式、活頁模式等多種形式。允許擔任同課頭多年的教師一次編寫教案,經復備、修改後多次使用。
集體備課應成為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動形式,真正打通科研、教研與教育實踐之間的通道,讓科研與教師常態工作相聯系,成為一種具有實際教育價值的行為。集體備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載體,通過這樣一個平台新老教師都能夠找到專業發展的興奮點。備課是長期實踐、學習、感悟的過程,絕不能一次備課重復使用。應該讓集體備課制度成為學校制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游《示子遹》)備課作為為教學准備過程,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功。教師應該以自己所有的生活感受和知識儲備,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備課越充分,講課越熟練,越生動自如,也就更能更好地駕馭課堂,與學生更好地交流,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越高。

7. 老師在備課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一)備《課程標准》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要准確地把握模塊對各條「標准」的要求,把握教學的尺度和關注的重點、難點,做到詳略得當,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例如:物理課程標准對「運動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圖象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即標准要求學生能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勻變速運動的規律,注意不要在此設置難題或偏題,用公式描述勻變速運動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簡潔、抽象、准確等特點,感受數學方法的奇妙,認識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同時,要求學生會用圖象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從而認識圖象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作用,即與數學公式相比,圖象法顯得直觀、形象、生動,在解決物理問題中讓人一目瞭然。 (二)備教材、教參 1.熟悉教材要求。備課時要對三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覽所用的教科書,熟悉其全部內容,包括編者意圖、組織結構;同時,兼顧前後,了解與本學科有關的「已學教材」和「後續教材」的相應內容;最後,不僅掌握教材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而且熟知教材內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即從教書育人兩個方面把握教材內容。 2.分析教材要求。首先,對章與章、節與節,都要弄清其本質聯系,找出其內在規律;然後,找出哪些是重點章節和各章節(單元)的重點、難點、弱點,進而根據每章節(單元)的教學目的,確定每節(次)課的教學要求;最後,帶著問題閱讀有關參考書、資料、文獻,增加知識的深廣度,尋求問題的講解角度,同時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學性,考慮如何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挖掘教材中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潛在因素,使智力發展寓於知識傳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於樂,使學生處於要學、愛學、好學之中;挖掘教材的實踐性;考慮理論聯系實際,使能力培養寓於知識運用之中。 3.處理教材要求。按照教學目的,結合學生實際,恰當安排教學內容。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作相關發揮。 教師要廣泛閱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科學成就。教師知識豐富了,方能得心應手,講解自如。 在備教學參考資料時,要特別注意教材的「縫隙」,即潛伏在教材深處不易察覺的「隱蔽點」,要注意教材的縫隙是哪些,在哪裡;必須用心搜集、整理和運用資料,勤查工具書,多做資料卡,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建立一個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圈」;須用心研究和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志趣和思維方法,從中揣摩出學生可能出現的「意外發問」,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臨陣不亂」。 通過備內容,最終要做到:懂、透、化。所謂懂,就是對教材基本結構、基本思想、基本內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所謂透,就是對教材了解得詳盡而深入,熟悉而精確,能理清縱橫關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所謂化,就是教師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化在一起,這是備課的最高境界。 教師在備物理教材時,既要鑽研教材,更要超越教材,靈活運用,隨時關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並及時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只有把自己變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備學生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學生進行。因此必須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徵、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品德意志、學習態度、思維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所學知識與技能,哪些學生已經掌握,已能運用,哪些學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學生雖已領會,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錯等等。 在備課時不妨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支撐新知識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還缺乏哪些知識和經驗?(2)學生有什麼物理學習的「需要」?這些需要與知識之間有何聯系?如何在教學中強化它們?(3)學生是否具備了新知識學習所必須掌握的技能?(4)學生有哪些物理興趣、愛好亟待激發,以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動機?(5)學生對哪些物理知識能夠自己學會?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6)學生具有了哪些情感、態度、價值觀?(7)問題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方式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 了解學生的途徑除課下調查、個別談話,以及在勞動實習、課外活動中觀察外,更多的是通過課堂提問、黑板演練、動手操作、測驗考試、批改作業及分析試卷等多種渠道進行。有經驗的教師還能從學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動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 (四)備方法 備方法,實質是把教材個性、學生個性科學地組合並升華為一個大的個性化教學系統。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復習鞏固,課末小結;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索,鼓勵創新;如何聯系實際,使用什麼儀器設備,採用哪些教學手段,進行什麼演示和示範;安排哪些練習和作業及語言的組織,板書的設計,例題的篩選,教具的使用等。 備方法要靈活多樣。根據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徵,教學方法必須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富於變化,努力尋求適宜的新穎方法。盡力做到「堂堂有異,課課有別」,常教常新。二是不僅要備教法,還要備學法,研究學生如何「學」,從「學」的角度來研究教,以使學生能夠「會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風格結合自己的特長「標新立異」、 「獨辟蹊徑」、「別開天地」,在備課、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 (五)備課程資源 物理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物理課程目標實現的所有因素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理教材、教師、學生及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區中所有有利於實現物理課程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各種資源。課程資源是決定課程目標能否有效達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在各種課程資源中,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是首位的。充分利用學校的課程資源,積極利用社區的課程資源,廣泛利用媒體資源。媒體資源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挖掘利用無形的課程資源與有形的課程資源不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信息存在於學生頭腦中,教師可以通過交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了解,從中尋找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集思廣益。 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最好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 的教學策略進行備課教學。 為了演示磁能生電,並理解其實質就是能量的轉化,把條形磁鐵從線圈插入或拔出,電流表的指針發生擺動,說明了磁能生電,演示現象明顯。 在這節課的一次集體備課中,一位年輕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把電流表換成小燈泡,能不能發光?如果能發光的話不是更能說明磁生電了嗎?」其他老師都說:「肯定不亮!因為產生的感應電流很小,只有微安數量級,不足以使燈泡發光。」隨後,大家還是在辦公室內進行了驗證,燈泡果然不亮,用發光二極體代替燈泡後二極體也還是不亮。接著,一位老師偶然想到:「沒有現象的實驗」也是實驗,不妨讓學生探究一下為什麼燈泡不亮,燈泡不亮是否就說明迴路中沒有電流,能量是怎樣轉化的,這樣很自然地引入關於能量轉化的分析。這是這次集體各課的成果之一。 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流程:確立課題----組內討論----確定主講人(形成初案)----集體研討(形成共案)----個性化設計(形成個案)----教學實踐----課後反思----二次修整----考核評估。 一般來說,重難點的教學內容都必須經集體備課研究後進入教學實施過程。集體備課的時間及人員參與通過制度加以保證。集體備課的每一階段要有明確的研究主題。每一次集體備課必須有中心發言人。提倡教案多樣化。教案可以是紙介質文檔、電子文檔,也可以是筆記本模式、活頁模式等多種形式。允許擔任同課頭多年的教師一次編寫教案,經復備、修改後多次使用。 集體備課應成為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動形式,真正打通科研、教研與教育實踐之間的通道,讓科研與教師常態工作相聯系,成為一種具有實際教育價值的行為。集體備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載體,通過這樣一個平台新老教師都能夠找到專業發展的興奮點。備課是長期實踐、學習、感悟的過程,絕不能一次備課重復使用。應該讓集體備課制度成為學校制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游《示子遹》)備課作為為教學准備過程,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功。教師應該以自己所有的生活感受和知識儲備,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考。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備課越充分,講課越熟練,越生動自如,也就更能更好地駕馭課堂,與學生更好地交流,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越高。

閱讀全文

與備課七注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