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主要內容
主要通過洗澡水的漩渦,石蕊試紙的發現,做夢時眼珠轉動幾個事例,說明只要善於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② 六年級下冊語文知識與能力訓練第20課答案,急求
你也會在網上問,,,,,,
沒內容
③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的課後題第2題怎麼答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課回後問題
第2題:作者是用那些答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你還能補充那些事例?請你具體說一說。
答:作者用的第一個事例是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復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的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第二個事例是英國的著名化學家波義爾偶爾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於發明了酸鹼試紙。第三個事例是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珠轉動這個現象,推斷出凡睡者眼珠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的普遍規律。
補充事例:
1、魯班上班,手被植物葉劃傷,後來發明了鋸。
2、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了頭,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④ 望子成龍語文陽光課堂六年級下冊20課答案
1.
急躁
聖誕
玫瑰
偶然
洗澡
垂涎
一枚幣
遇險
機械
搖籃
浸泡
密碼
告誡
遙遠
侵蝕
秘書
旋空
旋風
搖籃
遙遠
重新
重量
量角器
重量
2.
無獨有偶
見微知著
百思不得其解
3.
七上八下
聲東擊西
呼天喚地
刨根問底
追根問底
天崩地裂
4.
發現
發明
創造
成就
這是按照收獲大小層層遞進
讀書是心靈的歷程。書不同,讀書的意境就會不同。所讀的書有雅俗,
但讀書的意境不外乎四種
——
翻、讀、吃、品。讀書之四境,如四季之
景,各有不同。翻書在頁,讀書在句,吃書在字,品書在心。翻得趣,
讀得益,吃得味,品得神。
5.
(一)(
1
)司空見慣
習以為常
追根求源
刨根問
底
(
2
)不能,因為
「
差不多
」
一詞使文章更科學,更嚴謹,更有說服力。
(
3
)這里的
「
?
」
是發現的問題,是不斷的追問,
「
!
」
是通過探索,
解決了疑問,發現了真理。這個句子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
方法進行表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1
)獨立思考
具有鍥而不舍精神
(
2
)聯系課文所舉的三個事例
,
見微知著中的微分別指(
謝
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英國的著名化學家波義耳偶
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
)、(
奧地利醫生發現兒子做夢時眼珠轉
動);而著分別是指(發現水的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
(
發明了酸鹼試紙
)
、
(
凡睡者眼珠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的普遍規律
)
。
(
3
)前後呼應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6.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實做事只要肯下功夫,汗
水就不會辜負他。
1878
年,愛迪生決定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
電燈。首先,他用炭絲裝在玻璃泡中,可是僅亮
8
分鍾,於是先後又換
了
1600
種材料。一次,愛迪生偶然想到用棉紗燒成炭,於是試了試。結
果果然出人意料,燈泡壽命一下子延長到
45
個小時。雖然取得了小小的
成功,可是愛迪生繼續研究,又研製出竹絲燈泡,壽命達
1200
小時。直
到
1906
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
用到今天。
無獨有偶,
1897
年,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
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放射性物質,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
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澱、分析。經過
3
年又
9
個月,終於在成
噸的礦渣中提煉出
0.1
克新物質,取名為鐳,這項研究也讓她獲得了諾
貝爾獎。
不僅如此,美國第
16
任總統林肯也是一樣。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
少年時代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成為一名律師,常常徒步
30
英
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他一邊傾聽那
些政治家、演說家的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回來後也學他們
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反復地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
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治界。
愛迪生製造電燈,居里夫人提煉鐳,林肯踏入政治界,這都是因為
他們下苦功夫。
在著名人物中,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它說明只要你做事肯下功夫,
堅持不懈,功夫就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⑤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第20課答案
一,讀拼音,寫詞語.
誕生 洗澡 領域 旋轉
機械 玫瑰 敏感 逆時針
二,根據句子的意思寫出課文中的詞內語.
1.無獨有偶
2.追根容求源
3.見微知著
4.司空見慣
三.作者用了三個具體事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請你具體填一填
中心論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事例一:洗澡水的漩渦
事例二:石蕊試紙的發現
事例三:睡覺時眼珠轉動
⑥ 六下語文課堂作業本第20課答案
20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1 比一比,再組詞。
燥(乾燥) 誕(誕生) 玫(玫瑰) 偶(偶然)
澡(洗澡) 涎(垂涎) 枚(一枚) 遇(遭遇)
xuán(旋轉) chónɡ(重復) liánɡ(測量)
旋 重 量
xuàn(旋風) zhònɡ(輕重) liànɡ(質量)
2 根據意思,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寫下來。
(1)無獨有偶
(2)見微知著
(3)百思不得其解
3 照樣子,寫詞語。
無獨有偶(意思相對)見微知著 驚天動地 聲東擊西 前仰後合
追根求源(意思相近)深情厚意 左顧右盼 養尊處優 音容笑貌
4 選詞填空,再寫句子。
填空:發現 發明 創造 成就
我發現:發現、發明、創造、成就這幾個詞後一個比前一個有突破,意思層層深入。
例1:這些都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困難。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人,卻因此獲得磨練,獲得啟示,獲得進步,獲得成功。
例2: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善於「舉一反三」的人,卻從中有所領悟、有所收獲、有所進步、有所成長。
5 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一)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屢見不鮮)追根求源(刨根問底 追本溯源)
(2)文中加點的「差不多」不能去掉,因為「差不多」在句子中表示大多數,而非全部,體現論述的嚴密性。
(3)這里「?」指的是 發現的問題,是不斷的追問,「!」指的是 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現真理。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發現問題,不斷地追根溯源,人們最終解決疑問,發現真理。文中這樣表達的好處是 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1)根據課文內容,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短語:(有準備)(善於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舍精神)
(2)聯系課文所舉的三個事例,我們知道「見微知著」中「微」分別指 洗澡水的漩渦總朝逆時針方向旋轉 、 紫羅蘭遇鹽酸會變色 和 人做夢時眼珠會轉動 ;而「著」指的是 洗澡水的漩渦與地球自轉有關 、 紫羅蘭中有一種成分遇鹽酸會變紅 、 眼珠轉動與做夢的次數的長短有關 。 (3)讀文中畫線的句子。這句話跟課文的第1自然段之間有 前後照應 的關系,都向我們說明了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的道理。
6、小練筆
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都不是「神童」,他們的才能都來自勤奮。牛頓終身勤奮學習,很少在午夜兩三點以前睡覺,常常通宵達旦工作。愛因斯坦讀中學的成績並不好,考了兩次大學才被錄取,學習也不出眾,但他在艱苦的條件下頑強地學習、工作著,利用業命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發明家愛迪生家境貧苦,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在班上成績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學,對於許多自己不懂得的問題,總是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鑽研。為了研製燈泡和燈絲,他摘寫了四萬頁資料,試驗過一千六百多種礦物和六千多種植物。
⑦ 六下語文第二十課是什麼
真理誕生在一百個問號之後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很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本文由華語網二次審核,請到華語網小語欄目查找更多本課講解與練習)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xuán)渦(wō)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是為什麼呢?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研究。1962年,他發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生這種漩渦。他認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他的這個見解,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
無獨有偶。17世紀的一個夏天,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實驗室走去,剛要跨入實驗室大門,陣陣醉人的香味撲鼻而來,他這才發現花圃(pǔ)里的玫瑰花開了。他本想好好欣賞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實驗安排,便摘下幾朵紫羅蘭插入一個盛水的燒瓶中,然後開始和助手們做實驗。不巧的是,一個助手不慎把一滴鹽酸濺到紫羅蘭上,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用水沖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誰知當水落到花瓣上後,濺上鹽酸的花瓣奇跡般地變紅了,波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紫羅蘭中有一種成分遇鹽酸會變紅。那麼,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別的植物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這種物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對化學研究有什麼樣的意義?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由此他發現,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ruǐ)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
一特點,波義耳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在以後的三百多年間,這種試紙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化學實驗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奧地利醫生。一次兒子睡覺時,他發現兒子的眼珠忽然轉動起來。他感到很奇怪,連忙叫醒兒子,兒子說他剛才做了個夢。這位醫生想,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是什麼關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帶著一連串的疑問,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最後得出結論: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便根據眼珠轉動的次數和時間,來測量人做夢的次數與夢的長短。
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它說明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當然,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像數學家華羅庚(gēng)說過的,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⑧ 六年級下冊小學語文詞語手冊第20課的舉一反三答案急急急!!!
1,人聲鼎沸
2,司空見慣
3,見微知著
4,風華正茂
5,卓有成效
謝皮羅『緊緊』抓住個問號不版放,進行了權反復的實驗和研究。(從「緊緊」這個
詞中可以看出什麼?)
從「緊緊」一詞可以看出謝皮羅善於思考和執著的探索精神。
他的這個見解,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科學家們為什麼要在「各地」進行實驗?這跟「完全正確」的結論有什麼關系?)
科學家在各地進行實驗是為了驗證謝皮羅的結是否正確,說明科學家們具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正因為科學家們紛紛進行實驗,才證明了他的結論是「完全正確」的,這是因果關系。
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這「一連串的問題」是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一連串的問題」是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書上有的。從中體會到波義爾善於發問,善於思考,具有執著的探索精神。
在以後的三百多年間,這種試紙『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化學實驗中。(「一直」、「廣泛」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強調作用,突出了他的這個發現(酸鹼可以使變色)具有重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
⑨ 六年級下冊蘇教版語文練習冊第20課答案
一, feng wu第二個 heng,二【默寫】略,1,明,於謙,石灰 , 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清白,公正廉潔的高尚情操,要做一個清官。 1【1】, 石灰;它所經歷的三大工序。 作者;人生中經歷的困難,和有些貪官對他的刁難。【2】,石灰;經過工序變成的白色 作者;清正廉潔,堅守高潔的品格。 2,默寫略,元 王冕 梅花 鄙薄流世,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不向世俗獻眉的高尚情操,和對人生的態度,要做一個平凡的人,不與貪官同流合污的人。 四,1,它們都是托物言志 2它們都表達詩人的精神
回答者: 114.112.28.* 2010-5-8 23:08
一. 石灰吟畫第二個 焚燒畫第一個 吾家畫第二個 磨痕畫第一個
二.默寫古詩自己抄書 1.明 於謙 石灰 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
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2.(1)石灰:所經受的磨難 作者:不懼怕惡勢力的
打擊 (2)石灰:清清白白 作者:高尚的情操
三.古詩抄書 1.元 王冕 墨梅 鄙視流俗,貞潔自首的高尚情操
2.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四 一.都是詠物詩 二 都是七言絕句 三 都表現了作者的志向,都是托物言
志
發展練習
一.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二. 1.B 如果說琴可以發聲,那為什麼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沒有了聲音?
2。C 如果說聲音是手指發出的,那為什麼不能通過耳朵靠過手指直
接聽到樂聲呢?
3.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 因為光有琴不行的,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
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