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省2016九年級第三次大聯考語文試卷答案
選擇題是什麼?
『貳』 全國大聯考2016屆高三第六次聯考語文
全國大聯考2016屆高三第六次聯考語文試題
時間:12月7日下午14:30~17:00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第1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滿分150分,答題時間150分鍾,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畫之所以能為大眾接受,是因為它的人性指歸的「至善」。既然是養心修身之術,誰都不會排斥,是人性的需要。面對宋人山水,可游可居、可靜心暢神,坐游萬里、精騖八極,進而進入一種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狀態,也即「入靜」的狀態。老子說:「靜勝躁,寒勝熱,清凈以為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中國畫就是讓人靜下來的藝術,它不表現戰爭,不表現血腥,不表現暴躁,也極少表現焦慮。它追求至靜至遠,調和天人。這種藝術觀念源自老子思想,無所謂消極積極。 「選、神、妙、能」四格,逸之外其餘三格沒有原則的界限。如果要分的話,每個品種還分上中下呢,這需要是同時代的人才好比較。畫論品評申多有點評,我不研究畫史,故對「典型的代表人物」無大興趣。孔子說「君子不器」,大約是指對「術」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 學生請教種地,孔子說「吾不如老農」。中國畫中「道」的部分千栽不移,而「術」的部分代代有變,這應驗了石濤那句「筆墨當隨時代」。變是自然的變,而不是刻意的變。形而上的認知,是歷代中國畫論提煉出來的共同部分。其中 我們所謂的「逸」是宋之後,貫穿中國畫精神的一個核心命題。如果僅僅把「逸」看作是「文人畫」的產物,這認識是狹隘的。「逸」是筆墨文化成熟的標志。「逸」關乎才情,更關乎修為和境界。關於「逸」的歷代論述很多,我把它概括為六個字: 不象——不願拘泥於物象,「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實在是不屑於那個「象」。 自由——忠實於個人情感。不做,不劉,不雕,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如是做出來、刻出來的可能就是「妙」和「能」,在流和做之間的是「神」。 出塵——與「意識形態」無關,不為誰服務;不為時風左右、不顧大眾需求。當然它又絕然不是仇視社會,它是通過內省而這至善;人們欣賞它得需要提升自己,修養到一定的功夫才能有所解悟。 「逸、神、妙、能」這四格往往不是截然分開的,「神„『妙「能」裡面也往往有 部分「逸「的因素,但到「逸」格則是更突出了。歷代畫論稱之為「標格特出」或 「標致特出』』,人們一看,會感覺它完全跳出來了,超塵絕俗。這與是否工筆或寫意無關,與題材、體裁、形制、手法也無關,是效果,浸透著精神內涵的一種效果。仇英畫得雖好,但不能稱作「選」,是妙品,有的可稱神品。陳老蓮是
undefined
「逸」,八大是「逸」,石濤略顯粗糙,也是「逸」。他的畫作在「筆精墨妙」上要打點折扣。我也研究了原因,他在「出塵」上有點欠缺,還不是真的自由,放不下。真的逸格多為野選之人、出世之人。沒有出世的人有一顆求逸的心他也能做到,如董其昌、沈石田。而石濤呢,他G里頭還是嚮往著八世,放不下,身在塵外,心在塵中,如此狀態,在畫上能看出來。觀石濤的畫,時見才華過人,時見浮煙漲墨;時見清奇脫俗,時見隨世俯仰。這是一個矛盾著的石濤。他的畫論卻有極強的思辨能力,對中國畫的本質把握入骨,認識可謂深刻,但「筆墨當隨時代」被20世紀過度解讀,成為標簽,甚至成為膚淺作品找來的依據。 (摘自《中國畫是靜、慢、淡的藝術》) 1.下列關於原文第一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畫是養心修身的藝術,誰都不會排斥,是人性的需要,能夠被大眾廣泛接受。 B.中國畫的人性指歸的「至善」,可靜心暢神,坐游萬里、精騖八極·進而進入一種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狀態。 C.中國畫不表現戰爭血腥,也很少表現暴蹂焦慮。追求至靜至遠,天人合一。這種藝術觀念源自老子思想,無所謂消極積極。 D.老子認為安靜克服躁動,寒冷克服炎熱,唯有清靜,是天下的正道。中國畫就是能夠讓人靜下來的藝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逸」涉及才情,更涉及修為和境界。「逸」是宋之後,貫穿中國畫精神的一個核心命題。 B.中國畫追求至靜至遠,調和天人。這種藝術觀念千載不移,而「筆墨」的部分代代有變。 C.中國畫繪畫的情感應該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在流和做之間的作品是神品。 D.中國畫「筆墨」的變是自然的變,而不是刻意的變。中國域作品應當隨時代而變,隨大眾需求而變。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歷代畫論稱「逸」格為「標格特出」或「標致特出」,人們一看,會感覺繪畫形象完全跳出來了,活靈活現,超塵絕俗。 B.「逸」格與是否工筆或寫意無關,與題材、體裁、形制、手法也無關,「逸」格的中國畫作品有浸透著精神內涵的一種效果。 C.真的逸格多為野逸之人、出世之人。石濤在「出塵」上有點欠缺,還不是真的自由,所以他的畫作在「筆精墨妙」上要打點折扣。 D.石濤的畫論思辨能力極強,對中國畫的本質認識深刻,但他的那句「筆墨當隨時代」被20世紀過度解讀。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 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胡惟席,定遠人。歸太祖於和州,授元帥府奏差。尋轉宣使,除寧國主簿,進知縣,遷吉安通判,耀湖廣僉事。昊元年,召為太常少卿,進本寺卿。洪武三年拜
中書省參知政事。已,代汪廣洋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
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進左丞相,復以廣洋為右丞相。
自楊憲誅,帝以惟庸為才,寵任之。惟庸亦自勵,嘗以曲謹當上意,寵遇日盛,
獨相數歲,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大將軍徐這深疾其奸,從容言於帝。惟庸遂誘達閽者福壽以圖達,為福壽所發。御史中丞劉基亦嘗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軼醫視,遂以毒中之。基死,益無所忌。與太師李善長相結,以兄女妻其從子佑。學士吳伯宗劾惟庸,幾得危禍。自是,勢益熾。其定遠舊宅井中,忽生石筍,出水數足,諛者爭引符
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燭天。惟席益喜自負,有異謀矣。 吉安侯陸仲亨自陝西歸,擅乘傳。帝怒責之,日:「中原兵燹之餘,民始復業,籍戶買馬,艱苦殊甚。使皆效爾所為,民雖盡鬻子女,不能給也。」責捕盜於代縣。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惟庸陰以權利脅謗二人,二人素戇勇,見惟庸用事,密相往來。嘗過惟庸家飲,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為多不法,一旦事覺,如何?」二人益惶懼,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軍馬。又嘗與陳寧坐省中,閱天下軍罵籍,令都督毛驤取衛士劉遇賢及亡命魏文進等為心膂,日:「吾有所用爾也。」太僕寺丞李存義者,善長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陰說善長。善長已老,不能強拒,初不許,已而依違其間。惟庸益以為事可就,乃遣明州衛指揮林賢下海招倭,與期會。又遣元故臣封績致書稱臣於元嗣君,請兵為外應。事皆未發。會惟庸子馳馬於市,墜死車下,惟庸殺挽車者。帝怒,命償其死。惟庸請以金帛給其家,不許。惟庸懼,乃與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謀起事,陰告四方及武巨從己者。 (選自《明吏·胡惟庸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B.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C.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D.右丞相廣洋左遷廣東行省參政/帝難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獨專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召指的是徵召來授予官職或另有調用。 B.陟指的是官吏的晉升,進用。 C.封事:原是奏疏體之一,百宮上奏機密事,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進,故稱封事,亦稱「封奏」「封章」。後來泛指奏疏。 D.符瑞:儒家、方士所說的表明的一種所謂的祥瑞符號。 6.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胡惟庸,定遠人。在和州歸附太祖。後任太常寺少卿、本寺卿、中書省參知政事、左丞。因丞相人選難覓,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不設丞相。惟庸於是獨專中書省事務。 B.皇上認為惟庸有才幹,很寵信他。他為此當了多年獨相。大將軍徐達極恨他奸惡,向皇上告發了他。惟庸於是誘惑徐達的守門人福壽,圖謀害徐達,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載券 14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10頁未讀,繼續閱讀
『叄』 天府大聯考2016語文第八第九參考答案,拜謝各位!
先看看清晰不
『肆』 六安市金安區南官亭初級中學2016∼2017學年度第六次大聯考各科答案。
樓上的有病吧,人家問你答案你卻對別人說你好
『伍』 全國大聯考2016屆高三第五次聯考語文答案
古代詩歌閱讀
『陸』 2016屆九年級第五次大聯考語文試卷答案
答--您是初中學生就要嚴格的按照所學的教課書來復習備考,對於聯考的您只能參考的。
『柒』 2016年全國大聯考答案
全國大聯考幾?
『捌』 你哪的語文答案和數學答案全國大聯考卷的能給我么
陝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