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5安徽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尤其是名著閱讀是什麼_
2015年安徽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考試內容和要求
語文科考試說明對《考試大綱》所規定的"考核目標與要求"和"考試范圍與要求"做如下具體闡釋。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和《考試大綱》的具體內容,確定我省語文科考試范圍並提出考試要求。
考試范圍:高中課程標准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兩個系列的散文和小說部分。
對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的理解如下:
(一)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包括一般論述類文章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重要概念"指對文章的思想、觀點、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這些概念或表示特定的意義,或表達豐富的內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指根據具體語境把握這些概念的意義和內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對文章思想、觀點、情感、結構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這些句子或意蘊比較豐富,或表達比較獨特,或結構比較復雜。"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根據具體語境領會或解釋這些句子的意義。
2.分析綜合 C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指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並組合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闡釋或歸納文中主要內容等。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側重於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分析段落層次之間的關系。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側重於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作進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考查時,多是對語段或全篇作歸納和概括,有時也與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分析文章的表達技巧綜合在一起進行。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有的是直接表達出來的,有的則是間接表達出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就是能對文中有關內容進行篩選、分析並作綜合概括。
閱讀文學類文本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和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側重於理清行文的線索、發展的脈絡,並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概括文學作品主旨。考查時也可與"鑒賞評價"綜合在一起進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側重於考查小說、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一般考查小說中形象塑造的手法、情節安排的特點、環境描寫的作用,考查散文中形與神、情與理等方面的關系及所運用表現手法的作用。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豐富含意"側重於語言的思想內容,"表達藝術"側重於語言的表現形式。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要求在理解和分析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對文學作品的形象、內涵和藝術魅力進行鑒賞。欣賞形象,要求能把握形象的特點,分析形象的意義;賞析內涵,要求能分
Ⅱ 2006年高考語文答案(安徽卷)
2006年高考語文參考答案(安徽卷)
1.C ( A 項中的「憑」應為「平」,B 項中「渲」應為「宣」, D 項中的「攻」應為「功」,「簡煉」是「簡練」的異形詞,就目前來看,不能算錯。)
2.A(「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 「不容分說」不容許分辯說明。 「巧立名目」變法兒定出些名目來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發生的原因。)
3.C (A 項應為「公益林管理者所發生的管理、撫育、保護和營造等支出的費用」。 B 項「完成」與「進步」不搭配。D項「……不折不撓的精神……」)
4.B
5.B
6.D
7.D
8.D(「資」,憑借、獲取。這里指用來謀生的方法。)
9.B(兩個「於」是介詞,在。 A 項「以」,前句是連詞「來」,後句是「因為」。 C 項「其」,前句是代詞「他們」,後句是語氣詞「一定」。 D項「之」,前句是代詞,後句是助詞。)
10.A (「共享家產」錯,原文沒有這個意思)
附譯文::(來不及,以後補上)
「齊民」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說的一般百姓(齊等無有貴賤,故謂之齊民)。神農發明耒耜一類的農具,是讓天下的百姓得到好處。殷商、周代的強大,按照《詩》、《書》的記述,關鍵是在讓老百姓安樂,老百姓富有了後就可以進行教化。晁錯說:「聖明的君王在位之上,而老百姓有不受凍挨餓的原因,並不是國君自己能耕種而使老百姓能有飯吃,國君自己能織布而使百姓能有衣服穿,關鍵是能為他們開辟獲取財富的途徑(或方法)。
11.⑴聖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凍不挨餓的原因,不是君王能親自耕種使他們有飯吃,親自織布使他們有衣穿,而是能為他們開辟增加財富的途徑。
⑵然而歲月久了,它們(指所種樹木)都派上了用場。先前嘲笑他的人,都來向他請教。
12.⑴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
(意思答對即可)
⑵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雲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
(意思答對即可)
鑒賞資料:
作為辛派詞人,我們提起劉過,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整頓乾坤」、「誓斬樓蘭」聯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更使人覺得他是真豪傑,覺出他的真性情來。聯想到魯迅先生所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愈覺此言不虛。
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的,尤其是送別後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餘味。
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人「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麼,「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謂構思縝密,惜墨如金。後三句寫「散」,寫餞行時惜別心情。「聚散匆匆」是關鍵句,是本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雲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後,如雲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藹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傷心動情。
下片寫別後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後,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後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真可謂情深意切。
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於是又用「後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像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柁尾「(《惜雙雙》)句意,說明此雖之後,他的心象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後,又象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真是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13.
14.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詩句。
②想到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詩句。
③想到在屈原館中另闢聞一多紀念室。
(意思答對即可)
15.⑴憂國憂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⑵①少年時代愛讀《離騷》,感慨不已。② 青年時代聆聽聞一多講授《離騷》,加深了對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紀念館,心靈再次被觸動。
(意思答對即可)
16.因為二人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貞、鬥志的堅強、死事的壯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對即可)
17.⑴特徵:秀美,寧靜。
⑵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兩位愛國詩人的偉大形象,以寧靜的環境襯托作者激盪的內心世界。
(意思答對即可)
18.示例:車上不便通話,9點後聯系。
(符合要求即可)
19.示例:
少一點大手大腳,多一點精打細算。
少一點取用無度,多一點細水長流。
少一點腹脹浪費,多一點勤儉節約。
(符合要求即可)
20.略
21.略
Ⅲ 2009年語文高考安徽卷答案
一、(9分)
1.(3分)A 2. (3分)B 3.(3分)C
二、(32分)
4.(3分)B 5.(3分)C 6.(3分)C
7.(10分)
(1)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說:「我不需要(他們)了。」(於是我們)各自揣著書出來了。
(2)立恭折斷竹子。鑿出孔吹起來,發出洞簫一樣的聲音。
(3)一會兒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禮說:「為什麼不給我詩呢?」
8.(4分)
空惆悵:慨嘆世人忙於節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後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無人解:抒發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的崇敬。
9. (4分)
手法:對比。
簡析: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
10. (5分)
(1)駑馬十駕 (2)天下歸心 (3)叢菊兩開他日淚 (4)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5)談笑有鴻儒 (6)只是當時已惘然 (7)回首向來蕭瑟處 (8)薄霧濃雲愁永晝
三、(25分)
11.(4分)董師傅領小翠游湖。
12. (7分)
董師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藝精湛,質朴善良,樂於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13.(6分)
(1)反映了董師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為情節發展作了鋪墊(或「為情節發展埋下伏筆」)。
(1)運用比喻,描繪丁香、連翹在燈光下晶瑩璀璨的艷麗之美。
運用比擬(或「擬人」),形容海棠盛開時爭奇斗艷的勃勃生機。
14.(8分)
(1)①因關心、幫助別人而快樂。如:董師傅領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②因生活知足、心態平和而快樂。如:家裡平安;日子平靜;錢足夠用;小翠對雕花窗戶不作評價,董師傅也不在意。
③因有生活情趣,善於發現美麗而快樂。如:董師傅看夕陽西下,看月上樹梢;向小翠介紹如何看塔影。
④因工作得心應手,有成就感而快樂。如:董師傅在校園許多地方都有業績;特地向小翠介紹自己的創作——雕花窗戶。(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示例一: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師傅那樣,腳踏實地,厚道本分,心態平和,有立足於世的本領,有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從小翠身上,我們意識到,面對新環境要學會適應、學會生存。
示例三:校園漸向公園靠攏,說明生活環境總在不停地變化。這啟示我們:無論生存環境怎樣改變,不變的應該是人的自然與本真;我們應在喧鬧的環境中尋找一塊心靈的綠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園中,董師傅熱心幫助小翠的情景啟示我們:和諧的氛圍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營造、去呵護。
(答案不止一種。要求依據作品,談出真情實感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言之成理,語言流暢。)
四、(24分)
15.(3分)D 16.(3分)A 17.(3分)D
18.(7分)
整體概括:我省多方面加強維護農民工權益工作。
分別概括:①清查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
②擴大農民工保險范圍。
③關心農民工子女教育。
19.(4分)
新 春 對 聯 翠柳迎春千里綠 黃牛耕地萬山金
教師辦公室對聯 桃李滿園春綉錦 芝蘭繞階座凝香
20.(4分)
示例:學習者主觀上有學習的動機,並且願意諸行動
學習者具備一定的學習方法,並且會不斷總結學習經驗
學習者有較強的學習意志,並且能夠持之以恆
五、(60分)
21.(60分)
Ⅳ 2015安徽高考語文總分是多少
1、2015年安徽省高考語文總分為150分。
2、2015年安徽省高考科目:
語文 150
數學(文|理) 150
外語 150
文綜|理綜 300
總分750分。
Ⅳ 2012年安徽高考語文試卷作文答案
【安徽作文題】2012年高考語文科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為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題:《梯子回不用時請橫著放》答 材料題,一個梯子豎在那裡,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請考生根據這段材料寫一篇作文。
這個題目是為了拉開分差,寫隨手做好事、公德心之類的就很簡單,但拿不到多少分,往深了寫,找梯子及橫著放背後的東西雖可得高分但要承擔大風險。
【考試大論壇高考版】6月7日考後第一時間發布2012高考真題、答案及在線估分!
>>>【網路搜索考試大高考站】即可查看2012年各地高考試題答案及在線估分專題
Ⅵ 2008安徽高考語文答案
一、、B 2、C 3、D 4、A
二、5、C 6、D 7、B
三、8、D 9、A 10、C
四、
11、(10分) ( l )刺史倘若了解到百性困苦卻不救助,怎麼能執政呢?即使獲罪,也走心甘情願的。(句中「豈為政哉」譯成「難道是執政之道嗎?」,「所甘心焉」譯成「也是心甘情願的」,也算對。)
(2)罪輕的人尚不能被寬容,罪重的人竟然放過而不問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獻,我就不能接受詔令。(句中「巨猾」譯為「大奸」也算對。)
12、(1)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佳,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讕、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想像,聯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徵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志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與宋世僅存的孤巨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13、(1)思而不學則殆(2)中之以孝悌之義(3)故其稱物芳(4)羈鳥戀舊林(5)憑軒涕泗流(6)猶抱琵琶半遮面(7)渺淪海之一粟(8)兩情若是長久時
五、14、(1)舊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樹現在已經死了。(自然現象)
(2)多年前到園子里找「我」的母親已經去世。 (生活變故)
( 3)祭壇里的嗩吶聲使「我」,產主了淪桑之感,(心緒感受)
15、(1)孩子:對生活感到新奇,對未未充滿渴望。
( 2 )老人:對死亡從容坦然,對人生無怨無悔。
( 3 )熱戀中的情人:對生活滿懷激情,對世界充滿眷戀,
16、(1)運用擬人的修辭的方法,通過「走下」、「爬上」.等詞語將太陽人格化,生動形象;
(2)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3)運用前後對稱的語言形式寫景,給人以整齊的美感。
17、作為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恆的。
六、18、示例:①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
②准河、巢湖治污提速
③安徽強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19、(l)示例:①你在創作上花的工天太少。
②時間應放在創作上,而不應放在賣畫上。
(3) 示例:①您不注意聽我演奏.這是對我的不尊重,
②我為您演奏,您應該傾聽。
七、(略)
Ⅶ 2010高考語文安徽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譯文:周太祖剛入關時,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後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們到身邊來。
(2)譯文:到這次從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安心。
(3)譯文:當時已經和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的願望難
以實現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煙塵」代指邊境戰事;與後文的「鼓角」相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
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藉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願乞終養 ⑶征蓬出漢塞 ⑷枯松倒掛倚絕壁
⑸此時無聲勝有聲 ⑹羨長江之無窮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簡朴古風存
三、(25分)
11.(5分)
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朴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
12.(6分)
特點:採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用:襯托羅永才漸趨溫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轉變,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貫穿情節始終的線索;②「碑」「洗碑」暗示著羅永才的心理變化(由悲到喜的)過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說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
⑶轉變 理由:①羅永才的心理轉變是故事的主要內容;②以羅永才的心理轉變來表現小說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這篇小說從題材來看,敘說的是平常人的尋常事,但體現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關懷。作者將目光投向普通人,顯示了對底層人物命運的關注;用暖筆、亮筆來寫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實則蘊含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引導人們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艱難。
示例二: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小說。羅永才最終擺脫喪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響以及大自然的啟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堅忍,分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他們的生活態度深深的感染了羅永才,而使得他發現春回大地的可愛,人間生活的溫暖。
示例三:這是一篇藝術上頗為精緻的小說。結構上,以碑貫穿全文,講述了羅永才四次前往山王莊的故事,同時,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憶中,首尾圓和,別致精巧。語言看似平時,實則富有表現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號 修改
① 「在」調至「參加」前。
② 「反應」改為「意識」。
③ 「與」改為「向。」
⑤ 刪除「之際」。
⑦ 「多次」調至「主動放棄」前。
19.(5分)
①以人為本 ②生態和諧 ③空間舒適 ④生活節能
20.(5分)
示例:⑴啟迪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境界。
⑵陶冶我們的情操,凈化我們的心靈。
五、(60分)
21.(60分)
略
Ⅷ 誰有2011安徽高考語文卷的答案,word版的
省招生網——服務大廳——歷年試卷下載,裡面有正宗WORD版的。好像今天省招生網有點抽風,過兩天好了再下。
Ⅸ 安徽高考 語文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題。
①當今的藝術彷彿在興致勃勃地享受一場技術的盛宴。戲曲舞台上眼花繚亂的燈光照射,3D電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動的座椅,魔術師利用各種光學儀器製造觀眾的視覺誤差,攝影師藉助計算機將一張平庸的面容修飾得貌若天仙……總之,從聲光電的全面介入到各種聞所未聞的機械設備,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吃驚。然而,有多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技術到底賦予了藝術什麼?關於世界,關於歷史,關於神秘莫測的人心——技術增添了哪些發現?在許多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藝演出中,我們不難看到技術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術是藝術生產的組成部分,藝術的創作與傳播從來沒有離開技術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術也從未扮演過藝術的主人。《史記》、《竇娥冤》、《紅樓夢》……這些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的思想光芒與藝術魅力,而不是因為書寫於竹簡,上演於舞台,或者印刷在書本里。然而,在現代社會,技術的日新月異造就了人們對技術的盲目崇拜,以至於許多人沒有察覺藝術生產正在出現一個顛倒:許多時候,技術植入藝術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工業社會的技術消費,而不是藝術演變的內在沖動。換言之,這時的技術無形中晉升為領跑者,藝術更像是技術發明力圖開拓的市場。
③中國藝術的「簡約」傳統隱含了對於「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認為,繁雜的技術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幹擾人們對於「道」的持續注視。他們眾口一詞地告誡「文勝質」可能導致的危險,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懷。當然,這並非號召藝術拒絕技術,而是敦促文化生產審慎地考慮技術的意義: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題,繁雜的技術只能淪為虛有其表的形式。
④這種虛有其表的形式在當下並不少見,見怪陸離的外觀往往掩蓋了內容的蒼白。譬如眾多文藝晚會和其他娛樂節目。大額紫荊慷慨贊助,大牌演員頻頻現身,大眾傳媒提供各種空間……形形色色的文藝晚會如此密集,以至於人們不得不懷疑:這個社會真的需要那麼多奢華呈現嗎?除了玩會還是晚會,如此貧乏的文化想像通常預示了主題的貧乏——這種貧乏多半與技術製造的華麗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的技術業已游離了藝術的初衷,眾多的娛樂節目——而不是藝術——充當了技術的受惠者。
⑤技術是一個中性的東西,是一種工具,關鍵在於怎麼使用。對於技術的盲目崇拜無異於對於工具的盲目崇拜,這種崇拜的實質,是重技而輕道,重物而輕人。如果任由其泛濫,容易遮蔽掉技術背後真正關鍵的東西——使用技術的人的作用與良知。前一段諸多社會事件引起輿論大嘩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將這些社會事件與技術聯系起來。從瘦肉精飼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膠囊的製作到利用電話、互聯網精心設計的錢財欺詐,輿論同聲譴責的是無量企業、利慾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騙子以及失職的監管機構,而技術研發者的責任似乎被輕輕放過,人們沒有看到參與這些社會事件的技術人員出面道歉,這個環節成為盲點因而遭到遺忘——文化領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繁榮,需要讓技術與道德的關系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如此我們方可避免陷入技術盲目崇拜的陷阱與誤區。
Ⅹ 2015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怎麼立意
1、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為了豐富中小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同學們領略科技的魅力,過一把尖端科技的癮,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眾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活動期間,科研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同學們親手操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的翅膀。
通過這台可以看清納米尺度物體三維結構的顯微鏡,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原本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
原來,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為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才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好的材料往往可以提供給學生不同的切入角度。考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能夠有把握寫好這一主題的材料支持,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作出最優化的判斷與選擇。就今年安徽這個材料作文題來說,可以切入點還是很多的。 顯微鏡的價值讓我們感覺到了發現的價值。如果沒有那台機器,我們甚至永遠會覺得 蝴蝶的翅膀就是那麼艷麗多姿的。
由此我們聯想到,還有多少神秘的事物需要我們去科學的發現它。尋找事物真相,得到理性的結論,發現事物的多樣性,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都需要有科學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科學發現越多,我們認識事物的能力就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