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2全國高考語文卷答案
網路上直接查呀
㈡ 2012高考語文北京卷答案
http://wenku..com/view/9723f933eefdc8d376ee3209.html點這個網址就可以看到內了容
㈢ 2012年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太早了,同學。等兩天吧,高考結束,官方才正式公布呢。把剩下的考好才是關鍵
㈣ 2012高考語文答案
以下是word版的,但我給的參考資料上的網址不是word版,是圖片版,但很清楚哦~只是沒有講解純答案罷了
1、【答案】A
【解析】B仗義執言,蹙(cù)額,C再接再厲,百舸(ɡě)爭流,D綠草如茵,乳臭(xiù)未乾。
2、【答案】C
【解析】A「高雅、時尚、方便」不屬於「功能和作用」,搭配不當。B「依據……結果」或「……結果顯示」保留一個即可,句式雜糅。D「營造」缺少賓語中心語,成分殘缺。
3、【答案】D
【解析】「必須」只能做狀語不能做定語,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膽固醇在小腸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賓語是「心血管病的發生」,中心語是「發生」,「發生」只能「防止」但沒法「防治」。
4、【答案】B
【解析】此題先看選項,第一空只有②③兩種可能,比較之下,必然選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兩種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則這一句內部已經前後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確答案。
5、【答案】C
【解析】「多用對偶駢散相間」不是前述所有文學體裁的共同特點,例如「駢散相間」就不能用以形容《詩經》和唐詩等體裁。
二,文言文閱讀
6、【答案】B
【解析】此處「竟」應該是表示結果的副詞「終於」「最終」「終究」,而並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答案】D
【解析】A兩個「舍」都是動詞「收容」「安置」的意思。B兩個「然」都是轉折連詞「然而」「但是」。C兩個「為」都是表被動的介詞「被」。D前「以」是表反問的「何以……為」結構的一部分,「何以報為」就是「要回報干什麼呢」的意思,後「以」表修飾。盡管前「以」不好翻譯,但後「以」用法比較明確,用代入比較法即可知道兩「以」不同。
8、【答案】D
【解析】「寄其里人家」譯為「寄送給景淳家」有誤。從下文可知,李疑是寫信讓范景淳的兩個兒子來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沒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處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鄰居家。
9、【答案】C
【解析】文中說「不取其報」是說李疑不要這個婦人報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三,詩詞鑒賞、斷句、默寫
10、
①【答案】C
【解析】三四兩句並非純寫晴天景色,十里籠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條鎖故營則是暗指「細柳營」,這兩句主要目的是為了扣住「柳」這一詠寫重點。五六兩句也不僅是雨天景色,「風暖落花輕」應是晴天。更重要的問題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絕非以靜襯動,因為其中動景是飛燕落花,但本詩的核心書寫對象則是柳,如果說成是以靜襯動,則是以柳樹去襯托飛燕落花,主次完全顛倒了。相反,此處應是以動襯靜。
②【答案】DE
【解析】讀題干可知,本題需要選出的是用「嗅覺」表達「觸覺」和「視覺」,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覺」的概念,也應該知道此「香」絕非嗅覺上的香味。選項ABC寫的都是真實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答案】略
【解析】本題在題干要求里需要答出兩層次要點:1,任選上文一首詩或自選另一首詩,歸納概括出詩中的「景」和「理」分別是什麼內容;2,在此基礎上分析「景」與「理」之間的邏輯聯系,為什麼從這部分內容可以過渡到下一層意思。考生須答全兩個層次,並且注意語言文字的流暢表述和層次感。字數需要達到要求。
12、【答案】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如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並不難懂,可以直接憑意思和修辭等斷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斷到下半句,斷成「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就錯了。此外並無難點。
13、【答案】
①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知明而行無過矣
②風煙望五津,同是宦遊人
③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⑥則游者眾,則至者少
四,社科文閱讀
14、【答案】D
【解析】原文說神不能脫離形體單獨存在,A選項中卻以神單獨存在為前提進行推導,因此錯誤;B選項的「取決於」概括不當,原文只說外在環境有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原文中說要防止的是陰陽失衡,陰陽此消彼長是古代陰陽學說認定的基本觀念,無法防止,C選項描述不當。
15、【答案】1,從整體認識人體,強調整體的影響;2,採取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眼光;3,從外部現象觀察總結生命規律
【解析】答案表述不唯一,只要能概括清楚三個段落的大意即可。注意不要超出字數。
五、散文閱讀
16、【答案】AE
【解析】A選項,原文中作者說堅信千年後攀登雪山已不再艱難,並沒有說人類將無高山可攀;文中並無對小說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詳細交代,因此E選項錯誤。
17、【答案】梅里雪山對於作者的創作有如下三點作用:1,讓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寫作束縛,啟發了一個飛往更高空間的方向;2,成為了小說中故事發生和主人公活動的環境背景;3,在梅里雪山曾經發生過的17人遇難的慘劇同樣啟發了作者的思考。
【解析】本題其實就是文章內容要點概括題,只需要在文章中尋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並加以概括即可。
18、【答案】在作者理解中,為小說命名的「絕頂」包含如下幾個層次的含義:首先,絕頂是指小說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絕頂;其次,從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絕頂」,象徵著人們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極限;最後,作者也把創作這部小說當做自己寫作生涯的「絕頂」,它或許是最後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試圖翻越。
【解析】本題應該算是內容概括和重要詞語含義兩個題型的融合。5分是一個很曖昧的分值,可能是答兩點,也可能是答三點,從本文來看,答三點較為穩妥。第三層意思可能比較難以發掘,作者在最後三段的說法可以為我們提供佐證。
19、【答案】略
【解析】本題首先要聯系原文,談談對殉難登山者的身份性質的感受,然後再聯系現實,對「當代社會悲劇英雄」進行一番理解,由此,我們可以將二者進行比較,並得出結論。題干中的「有人認為」只是一種觀點,考生可以選擇支持也可以選擇反對,只要通過上文的二者比較能夠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六,作文
㈤ 2012年全國語文高考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
【方法點撥】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話「在科技黑箱的生產過程中,科學知識是基礎,價值觀和倫理道德則對科學知識進行選擇」。原文是「選擇」而備選項為「修正」,顯而易見,不符合文意。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
【方法點撥】B項原文信息,「計算機天才、黑客的年齡越來越小,神童不斷出現,他們未必理解計算機的製作過程就能編寫軟體、破譯密碼。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現,就為相對無知識的年輕一代的崛起與趕超提供了機會。」備選項說法過於絕對。
【答案】【B】
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信息推斷的能力。
【方法點撥】將備選項與原文比較,「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技黑箱無疑會使得雙刃劍的哪一刃都變得更為鋒利」。可以看出D項在說法上明顯有問題,「科技黑箱」與「科技」在概念含義上是不同的。
【答案】(D)
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方法點撥】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闕:通「缺」,動詞,空缺。
【答案】【D】
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乾的要求,然後從文中找出篩選信息的區間,運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答案】【C】
6.【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方法點撥】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選不正確的一項,其中三項正確。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如秦檜當權,他的親黨密告蕭,而不是秦檜與其親黨密告蕭。
【答案】【A】
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准。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卧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系全詞詞句,聯系題目、作者的情況,准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思遠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在寫法上,借秋景、飛雲、歸鴻等意象來表現這一情感。
【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用什麼研墨,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參考答案】關系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10.【解析】考查學生只記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
【方法點撥】看清題目要求,認真作答,不能出現錯字、漏字、別字、衍字,順序顛倒的情況。
【答案】(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猶記 佛狸祠下
11.(1)【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鑒賞文學作品藝術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E項「馬褲先生看起來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過馬褲先生對人對事的態度和做法體現出來,和我的言行關系不是十分的大。C項馬褲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鍾。意在表現其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實我們也看到,他並不是一個愛講衛生的人。
【答案】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鑒賞文學作品藝術特點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審清題干,第一段,意味著這樣的開頭對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題時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作答,看看這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最後再思考對表達主題有什麼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後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鑒賞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方法點撥】這道題考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聽其言,觀其行」並結合文中的側面描寫。
【答案】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講衛生,不顧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探究文學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
【方法點撥】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時,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觀點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點。
①「我」對馬褲先生的不當言行不加制止,聽之任之;②「我」對馬褲先生的諷刺過於誇張,且語言近於刻薄;③「我」對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觀點二:不同意,「我」沒有人性弱點。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徵不明顯;③「我」在小說中主要起連綴情節的作用。
12.(1)【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C項「謝希德對烹飪可能也感興趣,只不過他不希望別人過於宣傳她精於此道」,備選項說得過於絕對。D項備選項與原文「她特地畫了一個簡明易懂的示意圖供作者參考」顯然出入過大。
【答案】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方法點撥】謝希德放棄自己的專業研究,從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從一些關鍵句中去概括原因即可。
【答案】①這項研究可以解決鋼材腐蝕的問題,節約能源,對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②作為科學家,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轉入科研新領域;③作為學術前輩,可以藉此鼓勵年輕人,開拓科研新領域。
(3)【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傳主的性格特點體現在多個方面,而本題限制為「在科學工作中的求真態度」,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概括時也不會遺漏,我們不妨先找出區域(如第二段和最後一段),尋找關鍵句,然後從中歸納。
【答案示例】①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過程中認真細致,注重積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絲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確無誤,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動。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傳主性格特點中「誠」的理解。屬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方法點撥】只要考生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傳主的精神品質。謝希德的「誠」,你對他的理解,不能離開文本,從一個方面肯定,然後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方面一:對祖國無限忠誠。
①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設;②為國家建設需要調整研究方向,轉入科研新領域。
方面二:對事業充滿熱誠。
①作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方面三:對親人至愛至誠。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朴實的美德。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芝蘭玉樹: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對象錯了。B項,聞過則喜: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C項,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貶不當。D項,從一而終: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形容對象錯了。
【答案】【B】
1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重復贅余,「造成、遭到」,將「遭到」刪去。B項搭配不當,「取得的成績」與「得到了回報」不搭配。D項語序不當,「嚴峻的形勢將巨大的挑戰帶給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改為「嚴峻的形勢給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帶」。
【答案】【C】
15.【解析】本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
【方法點撥】可由語段上半句「葫蘆」可以判斷出緊跟下句為③,介紹「葫蘆」情況,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蘆較為順暢,④⑥介紹葫蘆的製作過程,①介紹葫蘆的歷史,②是對整個語段進行總結。
【答案】【D】
16.【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句式變換以及語言表達連貫、簡明、得體、准確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如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按照要求,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
【答案示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掘銅了
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1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仿寫句式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注意要求,要選用一個對象,使用到擬人修辭,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寫時注意擬人要用詞貼切,體現出擬人的特點,內容上要合理通順,所選話題要相關,如梅花、曇花都屬植物。
【答案示例】
荷花在臟水污泥的池塘開放,意在告訴我們:保持高潔
蘭花在雜草橫生的山谷生香,意在提示我們:堅持自我
18.【寫作指要】 審題立意要從兩個角度思考:船主和漆工。從漆工的角度立意,可以圍繞責任心、良知、善良、與人為善、敬業等切入;最佳立意:塗漆工所謂「順便補的」,並非「無心」,而是一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有意」——與「善良」有關,與金錢無關;即便非自己份內之事,也要盡責做好,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從船主的角度立意,要建立健全對好人好事、見義勇為者進行保護、獎勵、表彰等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導向,讓好人不吃虧,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有尊嚴,要懂得感恩等。
㈥ 2012全國各省市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http://wenku..com/view/22ba2d8383d049649b6658b7.html
㈦ 甘肅2012高考語文答案
1.答案B
解析:A、悚然C、牾D、輾。注意錯誤均排除
2.答案D
解析:不孚眾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畫得十分逼真,一叫就會出來似的。也泛指文學作品對人的描寫十分生動;漸入佳境:指狀況漸好或興趣逐漸濃厚。三項均不符合語境。
D項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符合語境。
3.答案C
解析:A「不但……還……」聯結的內容無關聯性且這組關聯詞一般表遞進關系,而本例中還後面的內容與「他在英語國家工作」無直接關系。
B制度的決策、出台、執行應為醞釀、出台、執行
D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與就業壓力無關聯
4、答案C
解析:與句末關聯緊密的應為3,排除D,以4或6開頭均顯突兀,排除A,B故選C
5、答案C
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讀《資治通鑒》沒有困難。
6.答案A
解析:根據文意江中靠北岸處有沙洲
7.答案B
解析:文中未見「使船舶渡江到達北岸運河渡口的行程縮短了」的相關描述。
8.答案A
解析:冒:不顧、頂著
9.答案A
解析:只1.2.3為奮勇抗擊金人,4為戰果5為平亂6為戰果
10.答案C
解析:據文意郭、吳產生隔閡在吳舉劾之後
11.(1)答案:臣在任時已聽到警報,擔心夏人一定會乘機侵佔邊地,希望朝廷選派將領設置守備。
解析略
(2)答案:郭浩招集安撫流亡之人,開辟營田,(朝廷)把他所作所為頒示各路。
解析:略
12.(1)答案:「翻思」由實寫到虛寫,從眼前景寫到春日景,體現了不同的季節。作用:對比表強烈的感受
解析:略
(2)答案:對比,突出 對落葉的感嘆
解析:略
13.(1)答案:假舟楫者,--而絕江河—善假於物也;答案:風掣紅旗凍不翻—去時雪滿天山路
(2)答案:徘徊於鬥牛之間—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14.答案:經歷滄桑、時間沖刷(分析略)
15.(1)答案:當前的現實和文學發生很大的變化,對以前革命作家群那段歷史已趨遺忘;(2)答案:感悟到文章與道義共存,想到革命的文學青年與魯迅文章一起不朽
16.答案:文字利用的工具、寫文章的人、寫作對象(說明略)
17.答案:一波三折曲折行文最終感悟而解脫歸於平靜清澈
18.1、答案:由「客」可知不是戲曲界專業人士;2、答案:在戲曲界人人都知道;3、答案:他還搜集了700餘份上世紀的戲單。
19.答案:我們欣賞與評價音樂主要看它是否有「深度」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㈧ 2012河南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解析。
網路文庫有http://wenku..com/view/63a4e21452d380eb62946dd0.html
㈨ 2012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卷的選擇題答案是什麼
一、(9分)
1.C2.B3.D
二、(36分)
4.D5.C6.A
13. B
14. C
1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