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這是我上個的一節課,希望能幫到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
一、活動背景
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是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細觀察,樂於嘗試,懂得保護水。
(二)活動准備:
1.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綵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菊花精、白糖、鹽、沙、石子、紅豆。
2.人手一隻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條毛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
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兒猜猜水裡、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裡、米里都有些什麼東西嗎?
幼:有的說水裡有條金魚;有的說水裡有條金魚在游來游去。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有的說一看就知道;有的說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麼?
幼:有的說只有米;有的說什麼也沒有;有的說看不出。
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綵球。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裡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裡面的。
(評:以探索秘密引出課題,萌發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並以具體形象的猜一猜活動,讓幼兒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請你們選
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籃子放到盆里時籃子里有水,拎起籃子水沒了。
幼C:塑料袋裡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結:水會流動。
(評:提供材料,幼兒在自己的嘗試操作中感知水會流動,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結論,使幼兒有了成功的體驗,為下一嘗試活動奠定了基礎。)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菊花精……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幼A:糖、鹽放在水中沒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攪一攪後沒有了,水變成了淡黃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糖、鹽、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沙子、紅豆、石子都在水裡。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
小結:糖、鹽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師: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說果珍,有的說阿華田,有的說味精,有的說化肥,有的說感冒沖劑。
(評:提供多種材料,引讓幼兒嘗試操作,並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講述自己的發現。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義。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幼A:不把臟東西丟進河裡。
幼B:工廠里污水不能放到河裡。
幼C:看到河裡有垃圾把它撈上來。
幼D:讓治污水的叔叔把水變干凈。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評:教師適當引導,使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發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㈡ 幼兒園科學教案
太好了,我這里有。www.365qf.com有好多
藍墨水變清了(圖)★
http://www.365qf.com/qffw/html/?567.html
所需用品:杯子、藍墨水、濾紙、食鹽、實驗過程:1、盛大半杯清水,滴入一兩滴藍墨水,杯中的水馬上變成藍色。2、用濾紙過濾杯中的藍色水,濾過以後的水仍然是藍色。3、現在,向滴過墨水的藍色水裡加一些食鹽,攪拌後再用濾紙過濾。注意觀察。發現什麼?奇怪,這次濾過後的水顏色淡多了,如果水中本來墨水不多,操作又正確的話,能過濾出基本無色的清水。(注意:水變清了也不可飲用)
如何控制雞蛋的上下?(圖)★
http://www.365qf.com/qffw/html/?191.html
所需用品:水1杯;鹽少許;生雞蛋1個;玻璃杯1個;小湯匙1隻;筷子1雙。
㈢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很多幼兒園大班科學實驗的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動物怎樣過冬》·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動物的保護色》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口袋的秘密》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粗糧寶寶總動員》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會變的影子》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物體的上拋、下落》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小小雜技演員》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會轉的花》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昆蟲找家》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巧運水》 · 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樹葉》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杯中的熱水》 · 大班科學課教案《我見過的影子》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神奇妙妙瓶》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紙杯》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去郊遊》 ·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奇妙的拱形》 ·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塑料袋的危害》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白天和黑夜》 (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㈣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科學教案有哪些
活動目標:
1、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懂得健康飲食,保護消化器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好奇心。
活動准備: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大圖、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紅柿每組一份、小勺每人一個
幼兒已有相關知識和經驗分析:
大班幼兒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發展,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和物品,對自己不太喜歡的食物就會排斥。因此,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暴飲暴食、挑食、厭食、狼吞虎咽、不愛漱口、飯後劇烈運動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對自己的身體更是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我的身體里都有什麼?它們各有什麼作用?食物是如何變成大便的?對於這些問題孩子們會刨根問底,往往家長缺乏耐心,不講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枯燥的給孩子進行講解,使孩子似懂非懂。大班幼兒的小肌肉運動技能得到發展,雙手更加靈巧,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了,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夠滿足自己動手慾望的操作性活動。這時,具體形象的動畫展示和動手操作的探索性活動就為5至 6歲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海洋的大門。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激發興趣
臉蛋圓圓像蘋果,
酸酸甜甜營養多,
可以把它當菜吃,
又能將它做水果。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呢?(謎底:西紅柿)
評析:利用形象的謎語導入,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二、播放課件 鼓勵探索
師:今天,西紅柿要到奇奇的身體里進行一場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2、認識消化系統,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A:西紅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裡?它有什麼變化?它是怎麼變的?
(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重點說出牙齒嚼碎西紅柿,並請幼兒進行模仿。)
B:西紅柿被牙齒嚼碎後,通過哪個地方滑下來?食道像什麼?
(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用形象記憶來幫助幼兒理解食道的樣子和功能。)
C:西紅柿經過食道來到了哪兒呀?它在胃裡發生了什麼變化?怎麼變的?
小結:胃就像一個大口袋,胃會蠕動是為了把口袋裡的食物磨得更細更爛,便於人體消化吸收。
D:被磨成漿的西紅柿接下來來到了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在這里有什麼變化?
小結:小腸是彎彎曲曲的,就像一個加工廠,把營養和水分全吸收了。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就小腸的樣子和功能和教師形成互動式討論交流,及時讓幼兒做出補充和申辯,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表現,讓幼兒獨立描述問題並接納正確的補充意見。)
E:最後西紅柿到了哪裡?在這里它又有什麼變化?
F:大便通過什麼排除體外呢?(肛門)
評析:通過直觀形象的課件展示,讓幼兒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欣賞食物通過人體各個消化器官的順序和變化,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加深了幼兒對人體消化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在全體幼兒和教師的討論交流中,本節教學活動的重點(認識人體消化系統)和難點(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迎刃而解。
3、交流討論消化器官的位置。
教師展示人體消化系統的大圖,幫助幼兒鞏固記憶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功能。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並在自己的身體上找一找,教師安靜巡視,進行適時指導。)
三、提供材料 嘗試操作
教師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請幼兒按西紅柿旅行時經過的地方進行排列,教師進行安靜巡視,輕聲交流,適時指導。
(幼兒從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統的位置,擺放好各個消化器官,鼓勵幼兒對照自己擺好的消化系統圖片,用語言口述西紅柿旅行的全過程。)
評析:將人體消化器官製作成能夠拆分、組合的卡片形式,以此來調動幼兒動手操作的慾望,把幼兒記憶中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圖片,更大程度上鞏固了幼兒對消化系統的認識。
四、品嘗食物 延伸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怎樣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
2、提供西紅柿,讓幼兒品嘗,感受食物旅行的奧秘。
評析:以品嘗西紅柿作為本節科學集體教育活動的延伸,調動了幼兒多感官參與的積極性,使幼兒通過欣賞、討論、交流、操作、品嘗等體驗,輕松地了解到人體消化系統的奧秘,使整節集體教育活動快樂地結束。
㈤ 求一份幼兒園中班 科學活動公開課詳細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製顯微鏡的探究活動,知道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凸透鏡的組合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閱讀列文虎克自製顯微鏡並發現微生物的故事,了解顯微鏡發展的歷史,體會技術是不斷發展的,技術的改進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促進著科學研究的發展。 3.以科學家列文虎克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勵學生。 【教學准備】 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卡紙、剪刀、膠水。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粉、青苔、蠶絲、紙纖維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學過程】 1.引入 提出問題:我們怎樣才能把物體放大更多的倍數呢? 學生小組討論,嘗試。 班內交流。 2.怎樣放得更大 探究:用兩只手一前一後分別拿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如教材上的圖),反復調整它們之間的距離來觀察物體,然後拿開一個透鏡,只用一個透鏡觀察物體。反復幾次,看看有什麼發現。 學生匯報。 教師設問:猜猜看,放大倍數是2倍和3倍的兩個放大鏡疊加在一起,最大能放大幾倍呢? 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歸納出兩種可能「倍數相加等於4倍」、「倍數相乘等於6倍」。 教師告訴學生正確的計算方法是兩個放大鏡的倍數相乘。 教師說明顯微鏡的原理:我們剛才經歷的過程就是人們發明顯微鏡的過程。在 17 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倍數,這就是最早的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觀察的范圍大大地擴大了。 3.做個簡易顯微鏡 討論顯微鏡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製作:學生分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只用一個放大鏡時觀察不清的文字和圖片,看看觀察效果如何。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青苔、花粉等,比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5.了解顯微鏡的發明、發展史 閱讀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發現微生物的故事。 討論: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什麼? 6.講解:教師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歷史 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能把物體放大 300 倍,使人類看到了過去從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後來人們不斷改進技術使顯微鏡不斷改進和完善,可以把物體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萬分之一毫米的物體。但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國科學家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由此把放大倍數提高到 1 萬倍。到 20 世紀 90 年代,世界上已經研製成功了放大率 200 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知道了所有物質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從而發現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們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更先進。顯微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研究微觀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類最敏銳的眼睛。 7.提出下一節課的研究任務——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 1.6 用顯微鏡觀察研究身邊的生命世界 【教學目標】 1.發現並提出有關生命世界的問題,產生對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願望。 2.帶著感興趣的問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並按計劃進行研究,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探索微小世界,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 3.能對觀察過程和結果進行整理,寫出簡單的符合要求的觀察報告,在班上和大家交流。 【教學准備】 1.教師預先准備好一些資料卡片或相關的書籍,這些資料卡片主要是操作方面的。比如如何培養和觀察黴菌、如何培養手上細菌的菌落、如何獲得生活在水裡的微生物等。 2.根據學校的條件,准備一些顯微鏡和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標本、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1.引入 對話:詹森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發現了什麼? 為什麼列文虎克會有這么多精彩的發現? 我們的許多同學也用顯微鏡發現了生物世界的許多有趣的問題,大家讀讀我們教材上的事例。 學生閱讀教材第 15 頁「寶石花耐旱的秘密」等內容。 講解:「寶石花耐旱的秘密」的作者善於觀察,從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又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研究解決了問題,得出了寶石花耐旱的答案。我們在平時觀察中,對周圍的生命世界也一定有許多問題,讓我們也來自己尋求答案。 2.提出問題 我們對生命世界有哪些問題呢?可以從自己的家、校園、我們的身體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學課文第 12 頁,然後分組討論,互相啟發,然後歸納出幾個可以探究的問題。如: 魚缸里的水變綠了,是不是水裡有什麼微生物? 廚房裡的砧板上有沒有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沒有微生物? 我們的頭發在顯微鏡下是什麼樣的? …… 大組交流。各組提出本組的問題,由學生或老師把這些問題都記錄下來,並進行整理、歸類和篩選。 3.教師指導學生使用顯微鏡和准備觀察材料 說明顯微鏡下觀察的要求,講解觀察標本的製作和培養。 出示顯微鏡,講解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進行安全教育和環境教育。 4.確定研究課題,制訂研究計劃 各組從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本組的研究課題。 根據問題制訂觀察研究的計劃。 大組交流計劃。 5.布置課外觀察任務 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幫助下,按計劃進行顯微鏡下的觀察研究。 根據自己的觀察研究寫出研究報告。 告訴學生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和寫作要求,包括課題名稱、問題是怎樣提出的、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研究結果、收獲和體會。內容要真實,除正文外,可附圖、表格、照片、實物等。 7、在顯微鏡下我們發現了什麼 教學目標: 1.培養探索微小世界的興趣,增強合作探究的意識。 2.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能對觀察過程和研究的結果進行整理,寫出簡單的符合要求的觀察報告。 3.發現並提出關於生命世界的問題,獲得關於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 對教室環境做相應布置、製作一張「在顯微鏡下我們發現了什麼」的研究大海報、了解各組研究的課題內容。 學生准備: 整理小組研究的方法、步驟、結果、遇到的問題等,完成《匯報交流表》。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觀察活動的材料准備、確定的研究計劃以及研究報告的內容、格式進行回憶、交流。) 學生匯報交流。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開個科學展示會,交流大家在上節課中研究的過程、方法,研究的成果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交流會前的准備 1、在交流會中,請大家把自己小組研究的情況介紹給大家,既向大家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向大家徵求對自己組的研究情況的意見。同時,我們也要互相評一評,看看哪組的研究更好? 2、那麼我們怎樣看一個研究好不好呢?應當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呢?請大家想一想。 3、學生共同討論,形成評價標准: A.有明確的選題 B.有完整的計劃 C.研究報告內容齊全(包括選題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過程、研究的結果、研究中的問題等幾個方面) D.表述清楚有條理 E.小組成員團結合作 三、召開「在顯微鏡下我們發現了什麼」科學展示會 1、下面開始我們的「在顯微鏡下我們發現了什麼」科學展示會。由第一小組先進行匯報,請其他組的同學認真仔細聽,對他們的研究報告有什麼意見、建議或者問題,可以在他們匯報結束後提出來,然後再由第一小組的同學進行解答。 2、學生匯報。 3、交流:教師組織其他組的同學對第一組的研究報告提出意見、建議,指出其中不足之處和改進意見,並由第
㈥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 粗粗細細的樹 教案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合適的工具測量樹乾的粗細,喜歡測量活動。 2、 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小朋友的書 數學繩子、毛線、吸管、鉛筆、各種尺若干;水彩筆、記錄表若干。 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在幼兒園內先確定10棵待測量的樹,並分別在樹幹上編上1—10的號碼。 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麼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麼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後交流: 1、粗細: (1)、用什麼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麼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3)、為什麼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麼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怎麼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麼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麼方法測量? ??用鋼皮捲尺直接測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後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生 1、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在請你們來做樹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並把數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魚《公開課!!》
中班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魚 溧陽市文化小學幼兒園 錢菊香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有各種各樣形態、大小、顏色不同的魚。種類繁多。 2、大概了解魚類的基本特徵,初步知道魚類的身體結構是與水中生活適應的。 活動准備: 關於海洋世界的碟片、卡紙水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說到5的時候...變成小魚水中游,問:小魚在水中怎樣游的,幼兒相互學習。 2、放音樂,一起學習小魚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魚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4、放碟片,幼兒欣賞。問:它們哪裡不同 5、小結:海洋里的魚可真多呀,每一種魚都跟別的魚長得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身上有美麗的花紋、有的魚還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法也不一樣,有趣極啦! 6、結束部分:老師拿出兩張三角形的卡片以變魔術的方式放在一起,變成一條美麗的熱帶魚。問: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變魔術呢?幼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