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語文>>(廈門大學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鹿為什麼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游盪?清晨我打馬在江畔賓士,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築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蓀草裝點牆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卧房。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象雲一樣。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原為: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我把那衣袖拋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採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遊逛。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評析:
作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達了赴約的湘君來到約會地北渚,卻不見湘夫人的惆悵和迷惘。
如果把這兩首祭神曲聯系起來看,那麼這首《湘夫人》所寫的情事,正發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轉道洞庭之時。因此當晚到的湘君抵達約會地北渚時,自然難以見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筆,與《湘君》的情節緊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較為費解。「帝子」歷來解作天帝之女,後又附會作堯之二女,但毫無疑問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這句說成是帝子已降臨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節兮北渚」而來;但這樣便與整篇所寫湘君盼她前來而不見的內容扞格難合。於是有人把這句解釋成湘君的邀請語(見詹安泰《屈原》),這樣文意就比較順暢了。
歌辭的第一段寫湘君帶著虔誠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來。這是一個環境氣氛都十分耐人尋味的畫面:涼爽的秋風不斷吹來,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樹葉飄落。望斷秋水、不見伊人的湘君搔首躕躇,一會兒登臨送目,一會兒張羅陳設,可是事與願違,直到黃昏時分仍不見湘夫人前來。這種情形經以「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的反常現象作比興,就更突出了充溢於人物內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勞無益的意味。而其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更是寫景的名句,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後代詩人的賞識。
第二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邊澤畔的香草興起對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緩緩而流暗示遠望中時光的流逝,是先秦詩歌典型的藝術手法,其好處在於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滯水邊又是兩個反常現象,與前文對鳥和網的描寫同樣屬於帶有隱喻性的比興,再次強調愛而不見的事願相違。接著與湘夫人一樣。他在久等不至的焦慮中,也從早到晚騎馬去尋找,其結果則與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覓中,忽然產生了聽到佳人召喚、並與她一起乘車而去的幻覺。於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筆。
第三段純粹是湘君幻想中與湘夫人如願相會的情景。這是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異草香木構築修飾。其色彩之繽紛、香味之濃烈,堪稱無與倫比。作品在這里一口氣羅列了荷、蓀、椒、桂、蘭、辛夷、葯、薜荔、蕙、石蘭、芷、杜衡等十多種植物,來極力表現相會處的華美艷麗。其目的,則全在於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境來烘托和反映充溢於人物內心的歡樂和幸福。因此當九嶷山的眾神來把湘君的戀人接走時,他才恍然大悟,從這如夢幻般的美境中驚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後一段與《湘君》結尾不僅句數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樣。湘君在絕望之餘,也像湘夫人那樣情緒激動,向江中和岸邊拋棄了對方的贈禮,但表面的決絕卻無法抑制內心的相戀。他最終同樣恢復了平靜,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戀相思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歷程。他在汀洲上采來芳香的杜若,准備把它贈送給遠來的湘夫人。
綜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約會在時間上的誤差而引出的兩個悲劇,但合起來又是一幕兩情相悅、忠貞不渝的喜劇。說它們是悲劇,是因為赴約的雙方都錯過了相會的時間,彼此都因相思不見而難以自拔,心靈和感情遭受了長時間痛苦的煎熬;說它們是喜劇,是由於男女雙方的相戀真誠深摯,盡管稍有挫折,但都沒有放棄追求和期盼,所以圓滿結局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當他們在耐心平靜的相互等待之後終於相見時,這場因先來後到而產生的誤會和煩惱必然會在頃刻間煙消雲散,迎接他們的將是湘君在幻覺中所感受的那種歡樂和幸福。
這兩篇作品一寫女子的愛慕,一寫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卻同樣纏綿悱惻;加之作品對民間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對傳統比興手法的運用,更加強了它們的藝術感染力。因此盡管這種熱烈大膽、真誠執著的愛情被包裹在宗教儀式的外殼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強大的生命內核,卻經久不息地釋放出無限的能量,讓歷代的讀者和作者都能從中不斷獲取不畏艱難、不息地追求理想和愛情的巨大動力。這可以從無數篇後代作品都深受其影響的歷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證。 (曹明綱)
【賞析二】
向湘水女神致以愛慕之深情——屈原《九歌·湘夫人》賞析
《湘夫人》是《楚辭·九歌》組詩十一首之一。一般認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與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國境內所獨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這對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靈的一種意識形態和「神人戀愛」的構想。楚國民間文藝,有著濃厚的宗教氣氛,祭壇實際上就是「劇壇」或「文壇」。以《湘君》和《湘夫人》為例:人們在祭湘君時,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時,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愛慕之深情。他們借神為對象,寄託人間純朴真摯的愛情;同時也反映楚國人民與自然界的和諧。因為縱灌南楚的湘水與楚國人民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她像慈愛的母親,哺育著楚國世世代代的人民。人們對湘水寄予深切的愛,把湘水視為愛之河,幸福之河,進而把湘水的描寫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樣演出悲歡離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體地罩上了歷史傳說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與二妃(娥皇、女英)的傳說為原型的。這樣一來,神的形象不僅更為豐富生動,也更能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親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詩題雖為《湘夫人》,但詩中的主人公卻是湘君。這首詩的主題主要是描寫相戀者生死契闊、會合無緣。作品始終以候人不來為線索,在悵惘中向對方表示深長的怨望,但彼此之間的愛情始終不渝則是一致的。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愛情詩。以景現情,寓情於景,可以說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湘夫人》的景物描寫十分成功。它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與主人公的心理活動相映襯,即情感的流動與外在形式同步。詩人將湘君與湘夫人約會的地點放在湘水一帶,時間又是在秋天。整個畫面是秋天水上景色。這就為詩中主人公提供了抒發相思愁苦的自然環境。在湘君的心口中,以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經在約會的地點(北洲)等待過自己。然而當他到來時湘夫人已經離開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見對方影子,心中憂傷萬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頓時在此環境中觸發。「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是進一步借秋景來渲染、擴散和深化這相約未見的愁情。主人公不見心愛的佳人到來,白極想會見至沒有會見,中間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種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緒體驗染上了某種色彩,於是構成一種審美心境。這時,在湘君的眼中,盡是令人黯然神傷的凄涼景色:秋風瑟瑟,似乎涼意滲透心間;落葉紛紛,猶如一顆沉重的心漸漸下沉;微波盪漾,猶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對這煙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緒四溢。情與景,水乳交融,把讀者帶入一個美妙的意境。
起先湘君因為沒有見到對方而心中憂傷,但他心中還是抱著希望,也許等一會兒還會來的,於是在傍晚作好迎接的准備,不斷地朝遠處眺望。這也是符合人物心理活動的。「登白薠」二句就是寫這種心理的。他再等仍不見湘夫人到來,心緒必然越來越糟糕。這時正值傍晚,鳥兒歸巢、漁人收網的景象使他想到自身的處境,更感失約後的孤獨和苦惱。在對比中產生聯想,在聯想中把現實的景物扭曲為假想景象,原先看到的景象發生變形:「鳥何」、「麋何」、「罾何」、「蛟何」四句,就是主人公在極度懊喪的心情下出現的假象——扭曲了的景象。「荒忽兮遠望」正說明他精神恍惚,因而產生與現實景物完全顛倒的幻象。這種現象的發生,既是復雜的心理現象,又是合理的心理流程。等他清醒過來時,仍不死心,又騎馬渡江到西岸去耐心地等待。一旦聽說湘夫人「召予」,喜不自勝,忙著做迎接湘夫人的一切准備。以下一系列環境描寫,都洋溢著驚喜歡快的氣氛,似乎幸福美滿的生活在等待著他。主人公的心情與周圍環境的描寫又都轉為明麗歡快,情與景協調得非常自然。憂傷痛苦轉而為喜氣洋洋,這正是將現實中沒有實現的事寄託於幻想中
2. 本科大學語文期末考試試卷的題型是怎樣的難考么
不一定。。。。看你什麼專業。。。可能是開卷也不說定哦!
3. 大學語文試卷答案
填空題(每空2分,共計20分)
1、《季氏將伐顓臾》選自_《論語·季氏》__。
2、《秋水》的作者是_莊子_。
3、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備的編年體歷史著作是____--《左傳》_。
4、《陳情表》是___李密__向晉武帝陳述衷情的奏疏。
5、《論毅力》一文的中心論點是__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_____。
6、成語「五十步笑百步」出自___《孟子·梁惠王上》_。
7、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現代文學的偉大開拓者,他的《_狂人日記》_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
8、唐代的韓愈與____柳宗元______一道倡導古文運動,並寫了大量散文,兩人與宋朝的「三蘇」,王安石,曾鞏,歐陽修一道稱為「唐宋八大家」。
9、無望其速成,__無誘於勢利_________。
二、詞語解釋。(19分)
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致他們。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冬冬敲響戰鼓,兵器剛一接觸,後面的省略(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
3、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臣子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4、旁觀者徒艷羨其功成,以為是殆幸運兒。
旁觀的人只是非常羨慕他的成功,以為他大概是幸運兒,
5、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
旁觀者看到了這些,從而歸罪於這些地方,這在道理上是根本講不通的!
6、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洋洋啊與造物者相處,而不知它的盡頭。
7.長者聞此,得無厭其為迂乎?
您老人家聽了我的這番話,或許不會嫌我過於迂闊吧!
8、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
等到馬上嘗試,阻力突然來臨,就頹然喪失了信心
三、翻譯(16分)
1、「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
『聽到很多道理,就以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啊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搞好學校教育,反復說明孝順父母、敬重兄長的道理,上了年紀的人就不會肩扛頭頂著東西趕路了。
3、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當自己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時候,力求革除陳詞濫調,戛戛然困難極了!
4、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穎考叔)答道:「您有什麼擔心的!只要挖一條地道,挖出了泉水,從地道中想見,誰還說您違背了誓言?」
四、簡答題(15分)
1、李密在《陳情表》中是怎樣陳述「辭不就職」的理由?
敘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況和祖母對自己的辛勤撫養,詳盡委曲地說明了自己屢次辭謝晉朝徵召的原因,既表達了對晉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終養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文章處處有根據,句句是實情,沒有空洞之言,沒有浮泛之語。合情合理,感人至深。據說晉武帝看了也受感動,不僅同意他的請求,而且賜給他奴婢二人,叫郡縣供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另有一說,認為:作者的本意是當時不願事晉,但巧妙地避開了這一主旨,以奉養祖母為借口,說得合情合理,令人信以為真。
主要理由就是要照顧祖母!
2、簡要闡述《燈下漫筆》一文中三種時代的內涵。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我想是指在亂世中,在老百姓看來,連做奴隸都是一種奢望.有時連牛馬都不如.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在太平盛世中.老百姓終於實現了他們的"渴望",作成了奴隸.體現了老百姓安於現狀,麻木不仁的思想.
三.走出一治一亂的歷史怪圈,從而邁向民主與自由的時代.而老百姓在其中成為真正的人.
3、《故都的秋》是贊美北京秋天的濃色,深味,為什麼作者卻兩次寫到南國之秋?
為對比和反襯北國之秋;以江南秋天的色淡味淺,突出北國秋天的色彩濃,回味濃。突出了北國的秋色,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第二道題我是完全翻譯的,你的解釋詞語沒有標出來怎麼解釋?
本人語文水平有限,願理解,重要的是給我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