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師備課要從哪幾方面入手
1、在「備教材」上下功夫。教師在「備教材」過程中要著重解決好這樣幾個問題:確定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明確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的主次;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要注重研究和解決教材中的難點,在突破難點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 2、在「備學生」方面做文章。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鑽研教材,更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對學生的特點要了如指掌,從而使教材的處理和教法的選擇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師在「備學生」的過程中應突出地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必須做到最大限度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二是必須做到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備教法」上努力尋求自己的特色。目前的教學方法種類很多,如講授法、發現法、問題法、討論法、觀察法、實驗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各有各的優點和長處,但誰也不能絕對地說哪一種方法好,哪一種方法不好。某節課可能只運用一種方法即可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節課就可能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只有從教學內容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才能真正設計出靈活適用奏效的優良教法,才能真正體現出每個教師自身的教學特色,否則,即使已被眾多教師公認的教法,如孤立地運用,或機械地運用也都難以奏效,甚至適得其反。 4、在「備練習」方面精心設計,有的放矢。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緊密圍繞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靈活多樣。目前在課堂練習中主要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重講輕練,教師的主導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學生的主體作用(當然不只限於以課堂練習來體現)顯得薄弱;二是練習題設計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較強的針對性;三是課堂練習的量偏大,學生手忙腳亂,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四是課堂練習題單調,無層次和坡度;五是教師在學生練習中忽視矯正錯誤這一環節,不利於知識的消化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5、在「備作業」上要做到精心挑選,適量適度。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在於使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備作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在邏輯體系來確定課外作業;二是在內容上要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獨創,由典型以變式,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識與訓練技能相結合,做到通過作業掌握知識,通過作業訓練技能;四是注意適量。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作業的重點應針對學生易混淆、易忽視的教學重點內容;五是要注意適度。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要做到難易適度,要體現出梯度,並提倡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
『貳』 教師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教師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首先,鑽研學科課程標準是指教師要清楚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教材體系、結構、基本內容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其次,鑽研教科書是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鑽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
2、了解學生
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3、設計教法
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4、課時計劃
上每節課之前制訂。它對每一節課進行縝密的設計,是教師講課的依據,直接關繫到課的質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課題、教學目的、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
5、單元計劃
在一個單元(或課題)的教學開始以前制訂。它的作用在於對一個單元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包括單元(或課題)名稱、教學目的、課時分配、課的類型、教學方法、電化教學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項目。
『叄』 什麼是「五備」
五備:中國資深培訓專家惠友成1999年率先提出並努力推廣實踐。包括:備家長(第一個層面)、備學生、備學法(第二層面)、備教材、備教法(第三層面)。
全日制學校一般講四備,沒有備家長,其實不僅培訓學校要備家長,全日制學校也要備的,只是內容與角度不一樣而已。
目前多數學校多數老師只剩下一個備教材了,還備得不全(三種教案你都有么?)不深(你有交際環節么?),學生留不住也屬正常。
在培訓學校,不備課是萬惡之源,備不全至少是一惡之源吧。
『肆』 備課包括哪些方面
一、備課步驟:
1、把握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2、閱讀和深究教材;
3、翻看相關材料,同時了解學生;
4、確定教學目標,選定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
5、編寫課時教案。
二、要做到「八備」
1、備課標。教師必須按照新課程標准所規定的目標和提示的原則、方法,達到課標所要求的水準,把課程標準的精神貫徹到每一次課中去。
2、備教材。教師必須熟練掌握教材全部內容和組織結構,掌握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學性、系統性),三點(重點、難點、疑點)。創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備教具。上課需要教具的,必須提前作好准備。需要在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上課的,要提前作好課前硬體准備。
4、備學生。要從不同的學生水平出發,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分層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學切合學生實際。
5、備教法。要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種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6、備板書。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脈絡、抓住中心,用簡潔的文字或圖形,把一節課的中心內容展現於黑板上,讓學生易於理解,便於記憶。
7、備作業。備課時應設計並試做要布置給學生的課後作業,合理安排課後作業的質和量。
8、備資源。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密切聯系,本節課所涉及的現實生活資源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三、教案的構成要素:
1、清楚而單一的課題;
2、正確而具體的教學目標;
3、准確而恰當的重點難點;
4、規范而使用的板書設計;
5、有效而多樣的教學方法;
6、組織相宜的教學步驟;
7、體會深刻的教學反思。
四、課堂結構的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知識點);
2、教師教學的行為結構(教師活動);
3、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行為結構(學生活動);
4、教學時間的設計(時間設計);
5、教學活動的各個步驟(教學環節)。
『伍』 備課過程包括哪些
備課過程包括哪些
1、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首先,鑽研學科課程標準是指教師要清楚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教材體系、結構、基本內容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其次,鑽研教科書是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鑽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
2、了解學生
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3、設計教法
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4、課時計劃
上每節課之前制訂。它對每一節課進行縝密的設計,是教師講課的依據,直接關繫到課的質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課題、教學目的、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
5、單元計劃
在一個單元(或課題)的教學開始以前制訂。它的作用在於對一個單元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包括單元(或課題)名稱、教學目的、課時分配、課的類型、教學方法、電化教學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項目。
『陸』 教師在備課時主要備哪些方面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想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課,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應該提高教案的質量。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決定了思想政治課教師永遠都是「新教師」。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做到與時俱進,發展創新。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備課中,應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思想性與時政性。 一、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准,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礎。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如何理解教材呢?第一步初讀文本,掌握全貌,;第二步逐節細讀,理解內容,;第三步統觀全文,弄清觀點原理,;第四步結合實際,確定重難點和雙基。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新中考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的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例如:初二法律常識開篇課--前言,讓學生弄清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我以書本第3頁漫畫「視而不見」作為切入點,啟發學生思考「視而不見」,反思「視而可見」,並提出問題:如此危險,此人是知險而行,還是不知其險呢?「視而不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反思:「視而可見」情境是怎樣的?又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緊密聯系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又加強了學科與生活、社會的聯系,讓學生關心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准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具體而言,諸如哪些方法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該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構建,哪些問題可讓學生提出,哪些內容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疑難可讓學生自主解答,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哪些地方學生的理解會浮於淺層,停留表面,學生可能需要點撥、引導;哪些地方學生可能偏離主題較遠,需要及時撥轉方向;哪些語言含蓄處、文本空白處、意境深遠處、情感共鳴處、認識分歧處可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對話,激發創新的火花。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准備之仗。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 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哪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的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 第二、關注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並充分估計。要打破傳統教學的「一刀切」教學觀的束縛,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1.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節,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課堂的提問,新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的講解等方面,都要針對學生差異,設計不同層次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生了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提高。2.設計課堂練習分層。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技能轉化為熟練活動的過程,是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練習。教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拓展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3.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是檢查教學質量及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手段。作業的布置不應整齊劃一,在掌握各層次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後,可分層設計。將作業分為A、B、C三組。A組為基礎,B組為中等,C組為最佳。通過分層作業設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落實新知,充滿對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進而上好課,達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境界,為培養當今時代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四、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如:你足智多謀,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潑好動,風趣幽默,可以玩中教,樂中學。總之,你是學生生命樂章中跳動的音符,你如何譜寫,就將有怎樣的樂章。 五、備好教學方案。實錄式教案設計稱為「詳案」,多表現為師生問答式,這種形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削弱了師生交流的質量,降低了教師隨機應變和靈活調控的能力。應該設計結構式教學方案,也稱預案。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理清整體思路框架,整體把握教學進程。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 六、備時政。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並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教學因素,都在不斷更新,作為政治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備課設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更加切合新課程的要求。
『柒』 備課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
備課的基本內容與要求有以下:
第一備:教材內容。教學內容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准、課本和教學參考資料。教師要研究課程計劃,把握本學科的教育目標,明確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的主次;要研究課本掌握課本的基本原理與知識體系,突出各章重點、難點,抓住關鍵;還要廣泛閱讀教學參考資料,選取合適材料以充實教學內容。
第二備:學生。學生認知的准備狀態是教學的起點,為使教學充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應切合學生的實際。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學習態度、思想特點和個性特徵等方面的了解,做到最大限度地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做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第三備:教學設計。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任務要求及學生的情況設計教學思路,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和問題,並設計相應的對策。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師生成為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備:練習跟作業。課堂練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圍繞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有針對性的練習才有利於鞏固所學知識。另外,課外作業能使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所以,教師應該精心挑選作業(難度適宜),要遵循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做到知識與技能訓練結合,合理的布置作業。
第五備:擬定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包括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教師要根據課程實施情況,擬定好這三種教學計劃,以便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擬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由備課組統一制定,一般在開學一周內完成。其次單元教學計劃,要確定每個課題的教學目標,劃分課時和課型,考慮教法、學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媒體、教學策略等。最後課時教學計劃,也即是對每一堂課具體深入的教學准備,要求有:1課題;2教學目標和任務;3教學重難點;4教學過程設計;5設計板書和作業;6寫好教後信息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