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6年語文配套第5課傷仲永答案

2016年語文配套第5課傷仲永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06 19:34:40

① 7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第5課《傷仲永》答案人教版

1. 屬於 完成 (感到)詫異 給予

2. 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 泯然/眾人矣

3. 立即寫版了四句詩,並權且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
(同縣的人)漸漸以賓客之禮款待仲永的父親

4.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 筆、墨、紙、硯 仲永 仲永的詩 仲永的才能

6. 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7.五歲時忽提求書具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不學能書 不學能詩

8.他的父親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讓仲永學習,使他後天的教育達不到標准

9.酷愛 完成

10.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

11.學習要勤奮刻苦

12.天資聰穎後天不學小神童淪為普通人

② 第5課《傷仲永》學案答案

估計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吧

③ 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五課傷仲永課件 百度文庫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 《傷仲永》教案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准確把握句中的停頓
2、正確進行翻譯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1、幾個句子的停頓
2、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3、 幾個難句的大意
預習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及意思:
隸、扳、謁、邑、稱、泯、矣、焉、耶
2、朗讀課文,畫出文中不清楚停頓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一: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指正。
2、檢查預習二: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指正。學生齊聲朗讀。
可能出現的句子停頓[可根據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7、余聞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請一位朗讀比較好的學生范讀一遍課文,教師隨時指正。
全班齊讀全文。
三、作者作品簡介
提問: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學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來給大家談談?
(學生講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四、題解
(教師)講述:本文是一篇隨筆。
[投影]隨筆,即隨手筆錄,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種。古代隨筆常借一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情感或闡述某種觀點。短小活潑,意境雋永。
(教師)提問:誰能說說題目「傷仲永」的「傷」是什麼意思?
明確:哀傷,嘆息。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掌握大意
(教師)講述:王安石哀嘆方仲永什麼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自由朗讀課文一遍。
(一)學生自由誦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參考老師補充注釋(可四人小組探討),掌握大意。
教師補充課文注釋[幻燈]
(1)理解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1、「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為動詞,寫。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對……感到驚奇。
4、「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賓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詞活用為動詞,認為有利。
(2)理解幾個詞語
1、「養父母」養:贍養。2、「傳一鄉秀才觀之」一鄉:全鄉。3、「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縣的人5、「從先人還家」從:跟從。 6、「前時之聞」:以前聽到的名聲。7、「卒之為眾人」卒:最終。眾:普通。8、「如此之賢也」賢:(有)才能。9、「且為眾人」且:尚且。10、「固眾人」固:本來。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學」:不讓(仲永)學習。2、「還自揚州」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 從揚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於)天」:從上天那裡得到或上天賦予的
學生質疑,教師點撥。
(三)檢測自讀效果。四個大組口答競賽。(要求學生合上書本)
[幻燈](1)朗讀下列句子,要求讀准句中的停頓
1、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3、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4、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父異焉 5、環謁於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6、泯然眾人矣
3、稍稍賓客其父 7、賢於材人遠矣
4、或以錢幣乞之 8、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四)翻譯課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詞義正確
(五)初步感知課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後,我們明白了作者為什麼要「哀嘆」仲永了嗎?(學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誦讀課文
七、教師小結
本文記敘了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麼,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呢?我們又能得到那些啟示呢?下堂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八、作業
1、 抄寫文下注釋一遍
2、 熟讀課文,背誦最後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揣摩本文精當的語言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3
預習要求
思考文後練習一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在哪裡?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用原句回答。你還有什麼新的、獨到的見解嗎?
4、最後一段作者講了什麼道理?
明確:
1、「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 第一階段:幼時天資過人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三階段:又過七年後變成平庸之人
3、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其受於人者不至」。
4、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
二、揣摩語言
[講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簡潔,本文語言尤為精練。文章前兩段敘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到「泯然眾人」的過程及原因,僅用了158個字,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甚至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表現力。
[例]
1、「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託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
2、「啼」:一個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
請同學們嘗試著到文中發掘發掘。
(學生討論)自由發表意見。
明確:
1、「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奇之」「賓客其父」「乞之」:三言兩語就從旁襯托出方仲永的傑出才華。
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愚昧無知的形象。
4、「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也點明了仲永終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敘事: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
6、結尾議論: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以上,教師可摘要啟發講解。
三、質疑探究
[投影]
文章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說說你的依據。再想想:作者為什麼要詳寫這一階段呢?
明確:
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幼時階段詳寫;理由略;詳寫這一階段,意在說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種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學」。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體驗與反思
[投影]
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即「人的天資」與「後天教育」的關系?假如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和啟發?假如你認為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後,又有什麼感受和啟發?
學生自由發言。
五、教師小結
本文寓理於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系。
由此看來,人的成長,關鍵在後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老師贈送你們一條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們珍惜讀書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作業
1、完成文後練習三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④ 跪求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作業本語文七年級下冊的第5課《傷仲永》的題目和方法指導叢書的題目!

1.()屬於(2)完成(3)感到詫異(4)給予2.(1)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2)泯然/眾人矣3.示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4.(1)指書具(2)指仲永(3)指詩句(4)指作詩的才能(或:仲永)5.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6.五歲時忽啼求書具;不學而能書;不學而能詩;「指物作詩立就」而且「其文理皆有可觀者」。7.他的父親貪圖小利,目光短淺,「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8.示例:天資聰穎後天不學小神童淪為普通人 單元復習 1.萌稚郁籠2.(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2)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3)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3.(1)《童年》(2)安徒生(3)普希金4.示例:當今中學生有較強的責任感,有正確的道德觀,能自強自立,是積極向上的一代人。5.示例:一碗餛飩/「視而不見」的親情/大愛無言6.第一次是對老婆婆的感激,以及與母親吵架後的傷心委屈等;第二次則是感受到母親的愛之後的感動、慚愧,對母親的理解等。7.示例: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因為熟悉了、習慣了,我們往往忘記去體會這種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為別人的一句問候或收到別人的一份小禮物,而感動不已。我們要學會體會並珍惜父母之恩。8.示例:媽媽,對不起。我沒有好好體會您的愛,以後,我會珍惜您的付出的。9.(1)承受(2)勝過、超過(3)最後(4)達到10.A11.能夠成為普通人就停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12.後天學習對一個人是否能成才是至關重要的。13.略第二單元

⑤ 《傷仲永》的練習題附答案

《傷仲永》習題精選
1.《傷仲永》選自 ,是 因惋惜方仲永而寫的一篇短文。「傷」,這里有 和 的意思。文章闡明了一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才能不斷進步; 則必然才智枯竭,最終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2.從體裁來看,《傷仲永》屬於 。文章明顯分為兩大部分:第 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提出作者的見解 。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黑加線的詞。
①世隸耕 ②自為其名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④泯然眾人矣
⑤不能稱前時之聞 ⑥傳一鄉秀才觀之
○7.未嘗識書具( ) ○8借旁近與之( )
○9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10 稍稍賓客其父( )
○11餘聞之也久( ) ○12從先人在家( )
○13受之天也( ) ○14卒之為眾人( )
○15.今夫不受之天( ) ○16或以錢幣乞之
○17.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 ( ) ○18.父異焉( )
4.寫出文中的一個通假字。 通
5.翻譯下面句子。
a.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b.父利其然也。
6.文中有三個字點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這三個字是:
7.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了仲永的父親貪利而自得,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
8.課文中的哪些話介紹了方仲永才能發展的三個階段?

9.對本文的寫作特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夾敘夾議、先揚後抑、對比的手法 B.寓事於理、先抑後揚、對比的手法
C.就事說理、先揚後抑、對比的手法
10.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的天資與後天成才的關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後天的學習和教育是天才成長的必要條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了家庭環境的好壞,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關鍵。
D.本文針砭了當時不重視人才培養的社會弊病。
E.本文強調了知識、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才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大有作為。
11、解釋下列多義詞。
父利其然也( ) 賢於材人遠也( )
泯然眾人矣( ) 於舅家見之 ( )
環謁於邑人 ( )
12、方仲永具有怎樣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13、是什麼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後「泯然眾人矣」?

14、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麼?

15、仲永的天賦才華從哪些事情可以說明,請舉兩例。

16、仲永的父親「不使學」的原因是什麼?其具體做法怎樣?

17、聯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18.給下列句子中畫線的字注音。
①日扳( )仲永環謁( )於邑人
②不能稱( )前時之聞
③泯( )然眾人矣
1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內容。
①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 ②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④稍稍賓客其父( ) ⑤父利其然也( )
20.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資聰穎,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事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空用自己的話作答)

⑥ 急求七年級語文《學練互動》第五課《傷仲永》的題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答: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既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答:「傷」是「哀傷」「感傷」之義。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個「神童」。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可「傷」之道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一個人有天分不足詩,唯有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才能讓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真正成才。
4.你怎樣理解文中的「泯然眾人矣」?
答:「泯然眾人矣」一句點明結局,痛惜之意溢於言表,發人深省。再過七年以後,是方仲永的第三個階段,才能衰竭,成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答:本文通過敘述方仲永因為父親「不使學」,而從神童到成為普通人的變化過程,說明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好的後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得以發揮。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⑦ 傷仲永課後習題答案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抄了哪幾個襲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後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後天教育很重要!

⑧ 七年級下語文基訓第5課傷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的時候,不曾認識書寫回工具,忽然答哭著要它們。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借鄰居的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刻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這首詩把贍養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非常驚奇,漸漸請他父親去做客,有人用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仲永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從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裡見到他,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不能與從前的傳聞相稱了。又過了七年,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仲永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了,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⑨ 七年級下語文補充習題第5課答案是傷仲永這課的。。。求啊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
2005、3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2、必須在答題卷的對應答題位置答題。
3、答題前,應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

一、基礎知識(30分)
1.(3分)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收斂(liǎn) 菜畦(wā) 瞬息( xùn) 人跡罕至(hǎn)
B.熾熱(zhì) 木屐(jī) 嗥鳴( háo) 鱗次櫛比(jié)
C.確鑿 (záo) 驪歌( lí) 佇立( zhù ) 瞠目結舌(chēng)
D.污穢 (huì) 蟬蛻(tuō) 油蛉 (líng) 鍥而不舍(qiè)
2.(3分)下列詞語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宛轉 怪誕 人聲鼎沸 滿山遍野
B.言辭 通緝 川流不息 不可思義
C.弘揚 急噪 書生朗朗 真知灼見
D.表率 氣慨 別出新裁 徇情枉法
3.(3分)依次填入下列橫線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 一旦有了煩惱,憂郁、傷感就會_______在我們的心頭,生活也會失去光彩。
② 丑小鴨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高貴的白天鵝。這一切源於他心中那一份恆久的______。
③ 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童年,_______一下他成長的足跡吧。
A.籠罩 夢想 探索 B.彌散 幻想 探索
C.籠罩 幻想 摸索 D.彌散 夢想 摸索
4.(3分)下邊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雨越下越大,借著風力,慷慨淋漓地洗凈了馬路上所有的塵土。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1(共6頁)
B.講演還沒正式開始,大禮堂里人聲鼎沸。
C.董家兄弟二十年前失散後杳無音訊,今天在北京破鏡重圓,倆人激動不已。
D.他的發言頭緒紛亂,邏輯混亂,不管你如何努力地聽,始終不可理喻。
5.(3分)下面說話最得體地一項是
A.「老師,」楊林站起來說,「這道題我不會做,再給我講一遍。」
B.明天我們將蒞臨母校參加校慶活動。
C.「小紅,你學習好,表現也好,真是我女兒學習的榜樣。」
D.老師家訪,小明高興地說:「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那!」
6.(3分)下列句子沒用修辭手法的是
A.畫眉鳥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場後邊的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
B.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C.小珍珠鳥毛茸茸的,像它的媽媽一樣可愛。
D. 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
7.(3分)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劉教授說:「這樣就不會被你的定勢思維所束縛。」
B.依是校文學社的主編,由他組織創辦的青草地文學社出版了期刊「起航」,深受學生好評。
C.晚上,屋裡靜悄悄的,只聽見三、四隻蟋蟀在窗下大喊大叫,讓人無法入眠。
D.我就是不明白他為什麼總不去自己調查,而武斷的下結論。
8.(3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經過努力,他的英語口語水平改進了許多。
B.六名國際奧委會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奧委會。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事件作了詳細的報道。
C.六月的杭州是風景秀麗的季節。
D.廈門海濱水溫靜,浪輕柔,是一個天然的海濱浴場。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2(共6頁)
9.(3分)根據要求進行默寫。(任選做三小題)
① 亂花漸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②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③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傷仲永》)
④ 萬里赴戎機,_________________。(《木蘭詩》)
10.(3分)根據下面這句話的格式仿寫一句話,要求有積極意義。
例句:沒有泥石的聚集,就沒有高山的巍峨。
沒有 , 就沒有 。
二、現代文閱讀(3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9題
(一)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島最南端的海島上,我和七位旅行者由一位年輕的當地人做向導,沿著白色的沙灘前進。當時,我們正在尋找太平洋綠色海龜孵卵的巢穴。
小海龜孵出後至少可長至330磅。它們大多在四五月份時出世,然後拚命地爬向大海,否則就會被空中地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黃昏時,如果年幼的海龜們准備逃走,就會先有一隻小海龜鑽出沙面來,作一番偵察,試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們跟著出來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一個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隻小海龜正把它的灰腦袋伸出沙面約有半英寸。當我的夥伴聚過來時,我們聽到身後的灌木叢中發出了瑟瑟的聲響,只見一隻反舌鳥飛了過來。
「別作聲,注意看。」當那隻反舌鳥移近小海龜的腦袋時,我們那位年輕的向導提醒說,「它馬上就要進攻了。」
反舌鳥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地開口處,開始用嘴啄那隻小海龜地腦袋,企圖把它拖到沙灘上面來。
夥伴們一個個緊張得連呼吸聲都加重了。「你們干嗎無動於衷?」一個人喊道。
向導用手壓住自己的嘴唇,說:「這是自然之道。」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3(共6頁)
「我們不能坐在這兒看這種事情發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磯人提出了抗議。
「你為什麼不聽他的?」我替那位向導辯護道,「我們不應該干預它們。」
「既然你們不幹,那就看我的吧!」令一個人打算去幫助小海龜。
我們的爭吵聲把那隻反舌鳥給驚跑了。那位向導極不情願地把小海龜從洞中拉了出來,幫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隨後發生地一切使我們每個人都驚呆了。不單單是那隻獲救的小海龜急急忙忙的奔向安全的大海,無數的幼龜由於收到一種錯誤的安全信號,都從巢穴中涌了出來,涉水向那高高的潮頭奔去。
我們的所作所為簡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龜們不僅由於錯誤的信號而大量的擁出洞穴,而且它們這種瘋狂的沖刺為時過早,黃昏時仍有餘光,因此它們無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剎那間,空中就布滿了驚喜萬分的軍艦鳥、海鵝和海鷗。一隻禿鷹瞪著大眼睛降落在海灘上。越來越多的反舌鳥急切的追逐著它們在海灘上拚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聽到身後一個人懊悔的叫道,「我們都幹了些什麼!」
對小海龜的屠殺正在緊張的進行著。年輕的向導為了彌補這違背自己初衷的惡果,抓起一頂壘球帽,把小海龜裝在帽子里,費力地走近海水裡,將小海龜放掉,然後拚命地揮動手中的帽子,驅趕那一群接一群的海鷗。
屠殺過後,空中滿是劊子手們飽餐後的慶賀聲。那兩只禿鷹靜靜地立在海灘上,希望能再逮住一隻落伍的小海龜來作食物。此時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沖擊著的空盪盪的白色沙灘。
大家垂頭喪氣地沿著沙灘緩緩而行。這幫過於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時變得沉默了。這肅靜也許包含著一種沉思。
11.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內容。你只要耐心閱讀,找出每個環節的核心詞句,然後適當地調整語序,稍做加工就可以順利完成這個任務。語句要通順哦!(3分)
12.小海龜為什麼「把它的灰腦袋伸出沙面」?摘錄文中對這一現象作出完整解釋的一句話。(3分)
13.小海龜出世後為什麼「拚命」地爬向大海?請根據全文內容概括回答。(3分)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4(共6頁)
14.「對小海龜的屠殺正在緊張的進行著」一語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怎樣地表達作用?(3分)
15.「這肅靜也許包含著一種沉思」。你認為這些人「沉思」的是什麼?(3分)
(二)螢火蟲的小燈
①相傳我國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讀書人,他的名字叫車胤,家裡貧窮買不起油燈,他就抓了許多螢火蟲,關在透明的紗布口袋裡,晚上用來照明讀書。這就是囊螢夜讀的故事。
②近年來,螢火蟲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興趣,他們積極研究螢火蟲的發光秘密。
③螢火蟲的發光器官由一小簇特殊的大細胞組成,周圍分布著許多小神經和小氣管。這些細胞為什麼會發光呢?原來,這些細胞中含有一種奇妙的物質,叫做熒光素。螢火蟲呼吸的時候,氧氣從小氣管進入細胞,和熒光素結合,在另一種物質熒光酶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發出光來。可以寫出一個簡單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螢火蟲黑夜發光,白天它是不是也發光呢?可以做這樣一個試驗:在黑夜中,螢火蟲發出光亮,但是用非常細的一束光線照射在螢火蟲的眼睛上,這時候,螢火蟲的「小燈」立即熄滅了。可見,螢火蟲在白天是不發光的。
⑤螢火蟲是怎樣控制小「燈」發光的呢?
⑥原來,螢火蟲的眼睛感受到光亮的刺激的時候,眼神經末梢立刻向腦神經中樞報告:「天亮了!」它的腦神經中樞再向發光器官周圍的小神經發出命令:「熄燈!」
⑦這些小神經控制著發光細胞周圍的小氣管,小神經接到腦神經中樞的「熄燈」命令以後,就關閉小氣管,停止向發光細胞供給氧氣,於是小「燈」就熄滅了。
⑧螢火蟲就是這樣巧妙地通過神經系統控制發光,一點也不會浪費自己的能量。
16.閱讀第③段,結合你的理解,在文中橫線上填上相關的內容。(3分)
17.第7節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18.本文開頭引用了車胤「囊螢夜讀」的成語故事。你還知道我國歷史上其他有關刻苦學習的成語故事嗎?請再寫出兩條類似的成語。(4分)
19.用自己的話概括螢火蟲「為什麼白天不發光」,它這樣控制白天發光的目的是什麼?(4分)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5(共6頁)
三、文言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以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 與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道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20.解釋加點字的意思。(4分)
①未嘗識書具( ) ②指物作詩立就 ( )
③不能稱前時之聞( ) ④稍稍賓客其父 ( )
21.下列加點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 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稱前時之聞 D.於舅家見之
22.下列句中停頓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A.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B.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C. 父/利其然也 D. 余聞之也/久
23.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②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 與邑人,不使學。
24.結合實際,談談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4分)
四、作文(40分)
你渴望長大嗎?你害怕長大嗎?聰明的你,睿智的你,樂觀的你,多愁善感的你,N個形容詞也形容不完的你正走向花季,放飛心情,把你的多姿多彩與大家一起分享吧!請以「成長」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題材不限,不少於500字。

七年級語文試題卷—6(共6頁)
七年級語文答題卷
2005、3

七年級語文答題卷—4(共4頁)
七年級語文教學調查參考答案 2005、3
一.基礎知識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B C C D D
9.略 10.略
二.現代文閱讀
11.一群旅行者違背自然之道,憑主觀意願幫助小海龜爬向大海,結果適得其反。(大意對即可)
12.黃昏時,如果年幼的海龜們准備逃走,就會先有一隻小海龜鑽出沙面來,作一番偵察,試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們跟著出來是否安全。
13.小海龜為了在回歸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敵的侵犯,求得生存。(原文摘抄要扣分)
14.擬人。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海鳥進攻小海龜時的兇猛殘忍,以及小海龜出世不久就被吃掉的命運。
15.違背自然規律,必然會付出代價。(鼓勵創造性答案)
16.熒光素 氧氣 發光(前兩個位置顛倒沒關系)
17.打比方。形象的說明了螢火蟲自動調節發光的態勢,增強了說明文的形象性。
18.懸梁刺股 鑿壁借光 孫康映雪
19.螢火蟲的眼睛受光亮刺激,眼神經末梢向腦神經傳遞「天亮」的信息,控制發光細胞的小神經就停止向發光細胞供給氧氣,「小燈」就熄滅了,節約自己的能量。
三.文言文閱讀
20.①曾經 ②完成 ③相當,和……相稱 ④以禮相待,以賓客的禮節對待
21.C
22. D
23.①村裡人對此感到很奇怪,漸漸地開始用賓客的禮節招待他的父親,還有的人用錢來求取他的詩作。
②父親認為這是有利可圖的一件事,每天帶著仲永四處到村裡人的家中去拜訪,不讓他學習。
24.從仲永自己,父親,鄰人三方面答都可以。沒聯系實際要適當扣分。

閱讀全文

與2016年語文配套第5課傷仲永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