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裡可以下載喜馬拉雅的黃玉峰&李蕾:初中語文課本詳解百度網盤分享感謝。
只有對課本了解,成績才會提高。我們也在學這門課。黃玉峰&李蕾:初中語文課本詳解
❷ 《水滸傳》該不該進語文課堂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青少年必讀書單中的推薦書,一些篇目還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但另一方面,《水滸傳》因為本身充斥暴力情節,也一直被語文教育研究者排斥。去年11月,《語文學習》雜志聯合上海師大附中等單位共同舉辦了「經典作品的思辨性閱讀」教學研討會。研討會前,上海師大學附中特級語文教師余黨緒上了一堂《水滸傳》思辨閱讀課,卻在課後引起復旦附中特級教師黃玉峰的質疑。研討會後,滬上兩位語文特級教師分別撰文,討論起「《水滸傳》到底該不該進中學語文課堂,高中生到底應該不應該讀《水滸傳》,怎樣讀?」等問題。
❸ 如何有效引導高中生課外閱讀
《語文新課程標准》提倡廣大中小學生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要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應該說,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是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好方法。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有一段名言:十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少數語文較好的學生,你要問它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看課外書。多讀課外書可以提高語文能力,這是所有人特別是語文能力較好的人的共同體會。呂叔湘先生還說過,他的語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於課外閱讀。確實是如此,學生能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他們的語文理解、運用能力就非常強,語文功在課外,我們身為一線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正確引導學生選擇、閱讀課外書。 一、讓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要學好語文,必須在課外下功夫,僅靠課堂和一兩本語文課本更是不夠的。有人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范圍有多大,語文學習的外延就應該有多大。"這話一點不假,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遠離了生活,遠離了學生的閱讀體驗,也就遠離了語文本身。那種把學生看課外書視為洪水猛獸的觀念,與真正的語文教學南轅北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是學不好真正語文的。讀課外書,學生能從中汲取精神養料,拓寬文化視野,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可我們的高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是沒有多少人安排時間去閱讀,也沒有興趣去讀,還有些人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但這種局面,我們不能一味地埋怨學生不愛讀課外書,我們應想為什麼他們不喜歡去讀? 我認為首先應改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看法。我們的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認為讀課外書,是在佔用學習的時間,讀課外書不如多做題,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習,他們不清楚其作用。我們應引導他們改變此觀念。我們要給學生講讀課外書的益處,告訴他們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一部好書,就好像與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我們要給學生講作家的成功故事,讓他們感悟到許許多多的作家之所以走上創作之路,是因為他們少年時代就愛上讀課外書,多讀課外書。我們要舉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實例,讓他們切身認識光抓住課本的、課內的,難提高語文的成績,而課外閱讀能有效提高語文的能力。我想當學生能認識讀課外書的重要性時,他們也就會有意識去讀課外書了。 其次是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讀物感興趣,他們就能主動地去閱讀。我們要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給學生,我認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們要依據學生實際的閱讀情況,進行推薦,不可盲目地奉信讀課外書,就要讀名著,能讀名著是好,畢竟名著是經久不衰的文學經典,它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蘊,它有精湛卓絕的藝術特色。可我們很多學生的語文功底薄弱,他們覺得名著很深奧,他們讀不懂名著,讀不懂作者的寫作意圖,我們怎能硬讓他們啃大部頭呢?豈不是嚇跑了他們?在培養學生愛好閱讀課外書的初期階段,推薦時文更適合高中生的心理,也更容易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因為時文也許比不上名著的思想深刻、寫作手法高深,但有時代氣息,與學生的生活接近,文字較容易理解,學生能順利閱讀。欲速則不達,我想培養階段必須由淺入深,只要我們持之以恆,有計劃有目的引導、推薦,高中三年,我們的學生一定讀了不少課外書,一定受益匪淺,一定能走上閱讀的正軌,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 二、讓學生會課外閱讀 特級教師黃玉峰說: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將來養成終生與書為伴的習慣,我們的教學就成功一半。我們要培養學生愛讀課外書,還要教會他們選擇閱讀課外書,掌握閱讀的方法,懂得品賞作品。 目前的文化市場混亂無章,我們都看到書店裡擺的書,雖冠名為文學作品,可品位極低,色情的、血腥的、恐怖的等塞滿了書架,低俗口袋書也不少。書猶葯也,善讀可醫愚,同樣,書猶葯也,誤讀可致愚,如果我們不正確引導學生閱讀, 我們的學生就會常讀壞書,我們當語文老師的,總能看到我們的學生經常埋頭苦讀不良的書籍。我們有責任教會我們的學生閱讀有質量的課外書。 我們要推薦含金量較高的課外書給學生,讓好書陪伴著我們的學生。錢理群先生認為:要給學生美好的光明的東西,使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進而感受人的精神的美,追求美好的理想,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在生命的起始階段,賦予他們的生命以最基本的底色。在他們長大以後,真正面對社會與人生時,就能以從小奠定的內在生命中強大的光明面,來抗拒外在與內在的黑暗。因此幫助學生選擇好書閱讀,是在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我們要推薦大作家的名篇,推薦富有哲理性的文章,推薦知識豐富的作品,推薦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詩詞,推薦情感真摯的美文,推薦貼近生活的時文,推薦雅俗共賞的趣文等等。總之教師不能盲目地推薦,要精心挑選,選擇好且適合的書籍給學生。 我們要讓學生會課外閱讀,我們為師者必須成為表率,做一位愛書的人,一位會讀書的人。我們應該讀一些高層次、高品位的書,提高我們的思想文化品位。其身正,不令則從,我們的學生會因受我們的影響,成為會讀書的人。我們推薦給學生的課外書,我們都要先自己讀過,我們不可不負責任的隨便推薦,我們要做到與學生共同閱讀,互相交流,及時指導。如定期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推薦全班都會同讀一本書,然後一起來交流。我經常推薦學生閱讀課文涉及的作品,課內延伸課外,學生容易理解作品,吸收作品的精髓。每兩周安排一節課進行作品交流,師生互動,討論作品的人物、情節、寫法、思想等,從而落實了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檢查,也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讓學生有課外書閱讀 普通中學的學校圖書館大多純屬擺設,圖書資料嚴重短缺,藏書量不多,很多是教師教學參考資料,沒有太多的好的文學作品提供給學生,學生因而也沒興趣去圖書館。高中學生時間分配緊張,很難常上書店購買課外書,還有一些學生家庭經濟較困難,課外書價位不低,購買課外書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這樣我們的推薦是等於沒有,學生無法讀到我們推薦的作品。而實際中我們許多教師就只是在課堂上布置學生讀,卻不考慮學生能否有機會讀。我們應為我們的學生創造課外書閱讀的條件,為他們提供課外書。 我認為辦班級圖書角,能較好地解決學生課外閱讀困難的問題。在我所教學的班級,我指定兩名學生當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的出借、登記、歸還等服務工作。圖書的來源一部分是學生共同出少量的錢購買來的書,一部分是我將自己的書拿到班裡供學生閱讀,一部分是學生自願把他們的書從家裡搬來互相交換閱讀。班級圖書角為學生創造了課外閱讀的條件,既方便了學生,他們可以隨時閱讀課外書,又不發愁沒好書讀。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的課外書,語文素養自然會提高。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視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切實落實學生的課外閱讀,讓我們的學生終生受益。
❹ 新語文讀本的作者資源
作者中既有全國著名的文學、歷史、教育方面的研究專家、學者,也有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語文教育研究專家、資深編輯……部分作者簡介如下:
錢理群著名人文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在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驗中,曾為江蘇省南京師大附中學生開設魯迅專題選修課程,引起很大反響。多年來一直關注語文教育問題。
王尚文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浙江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功勛教師。浙江省實驗語文教材主編。他所倡導的語文學科人文說、語感中心說等作為一家之言,在我國語文教育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中國青年報·冰點》曾發表文章,譽其為「中學語文教改的先行者」。
曹文軒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著有《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等多部作品獲多種大獎。
方衛平浙江師范大學教授、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主任,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
王棟生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雜文家(筆名吳非)。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蘇教版初中、高中語文課標教材主要編委。
黃玉峰復旦大學附中語文特級教師,《光明日報》學生課外讀物閱讀書目推薦專家成員。
商友敬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語文教育專家。
王曉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評論家。
夏中義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文藝家、思想史研究專家。
鄭飛藝浙江省名師、華東師范大學語文課程論方向博士生,有多年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
❺ 語文是什麼什麼是語文
語文是語言以及文學、文化的簡稱,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
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
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
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現在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目前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漢語文。
(5)黃玉峰老師的語文課擴展閱讀:
學科特點:
工具性: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工具性作為語文的基本性質:首先,語文是思維的工具。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
語文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漢語典範性的文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其次,語文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現代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的提高和廣度的擴大,是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語文的交際功能達到了新的高度。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人獲得語言,規范語言的過程。
第三,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信息,建立和學生的聯系,學生也只有在通過語文知識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信息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既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必備的工具。
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要學生實現自我成長,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
於漪老師認為: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裡品質等。具體到語文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
1,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語文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2,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
3,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語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統一性: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工具,並能順利地參與交際活動。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體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高尚的審美意識。
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