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如何備課及備課注意點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
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把這些寫夢想的文章向學生作深入的比較,而後讓學生寫篇作文,正題為「夢的啟迪」,副題讓學生自擬。這樣讀寫結合,比較教學,學生學習、思想雙豐收,一舉兩得。當然,只有深知教材,才能進行比較。
2、 知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求、基礎和愛好,才能更好的選用和確定教學方法,決定講授內容的詳略取捨,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強,否則,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教學中,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辛辛苦苦地備了課,教案寫得詳,課講得細,可學生聽了反感生怨,這就是脫離學生的基礎、心理、要求的實際所知;相反,有些內容,教師較熟悉,胸有成竹,只寫簡案,把時間花在了解學生趣有味,教學效果就好。可見,了解學生的重要。
知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導入新科、講授新課、課時小結、單元復習都各有方法。導入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講授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
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注目,激發興致,出奇制勝的作用,如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是用母親導入的。此外,課時小結、單元復習常用歸納法、比較法,運用得好,能收到以少帶多,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法則是講知識的重要手段。熟知三者方能因材施教,教學得法。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備課的內容有課程標准,教材,學生,教法,學法。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相同學科和相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專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對教師而言,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有利於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鑽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
⑵ 教學過程中備課包括哪三個方面
1.備課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任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回教材特點,針對授課答對象的具體情況,認真組織教學內容。
2.認真鑽研教材,廣泛參閱文獻資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每個章節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3.不斷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注意結合社會實際,反映本學科發展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並能體現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
4.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設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和板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教學安排及學時分配應與教學日歷同步,合理、得當。
6.每次教案應包括學習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適量的作業布置等項目,並附向學生推介的必要參考書目。
7.無論是手寫教案還是電子教案均按規定格式編寫。
8.教學文件齊全,整體應包括「備課本要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授課表、學生平時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順序進行裝訂。
⑶ 怎樣備課
⑷ 教師備課筆記怎麼寫
備課:「備」可以理解為准備、預備。「備課」就是教師課前所做的的准備工作。備課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起點,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沒有課堂中的游刃有餘。
備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備教學目標的設計
課堂教學必須有明確的目標,上課前教師一定要清楚,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二、備學生的心智水平
一是備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已知什麼,想知什麼,什麼是難點,教師要心中有數,備課要備到「點子」上。
二是備學生的興趣愛好,找准學生的興奮點,讓教學更親切地走進學生。
三、備教材的利用價值
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在反復認識、全面領悟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居高臨下的把握,使教學內容形成一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體系,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問題化。
其次,教師還應該敢於超越教材,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取捨。
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四、備教學情景的創設
五、備教學過程的構建
無論採取何種程序,都要有利於問題的生成,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最終都是為了能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六、備學習方式的選擇
合作學習,不是什麼內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簡單的問題,自己能解決的就沒有必要合作。
七、備教學語言的優化
八、備課作業設計
(4)備課過程擴展閱讀
實行師生合作形式集體備課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就集體備課而言,進行三種層次的集體備課。
一是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等集體研究一次。
二是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三是課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
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資料,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還減少了老師的單打獨奏式備課麻煩和抄襲教案的低效甚至無效勞動時間,騰出時間來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知識,增強教師應有的人格魅力。真是一舉多得,一改多贏。
⑸ 備課的全過程主要有哪幾方面的工作課時教學計劃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教師備課基本要求
1.備課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任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大綱,結合教材特點,針對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認真組織教學內容。
2.認真鑽研教材,廣泛參閱文獻資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每個章節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3.不斷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注意結合社會實際,反映本學科發展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並能體現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
4.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設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和板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教學安排及學時分配應與教學日歷同步,合理、得當。
6.每次教案應包括學習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適量的作業布置等項目,並附向學生推介的必要參考書目。
7.無論是手寫教案還是電子教案均按規定格式編寫。
8.教學文件齊全,整體應包括「備課本要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授課表、學生平時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順序進行裝訂。
附教案的基本格式:(是以備課紙為例)
課程名稱
使用教材
專業班級
授課時數 總 課時;理論:課時;實踐:課時;其他:課時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至 學年度 第 學期
主要參考文獻
課題
目的要求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課時
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作業
教學總結
⑹ 備課中如何准備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等
備課顧名思義就是准備上課的意思,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專對老師也適應,想上好屬一節課,充分的准備必不可少。
首先,確定這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圍繞這些內容你打算用什麼樣的方式授課,在此過程中還要考慮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對於重點難點怎麼破解,這些都屬於教學過程,如果你是一個新老師的話,備課時一定要寫的詳細點,不然課堂會很尷尬。
⑺ 教案編寫的基本步驟和內容是什麼
教案,又稱課時計劃,通常以一節課為單位編寫,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中所考慮的多種教學活動設想,經過進一步的推敲,使之條理化、科學化,明確地體現於教案文字之中。它既是備課成果的提煉和升華,又是備課的繼續和深入。編寫教案是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系統、准確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寫成教案,又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備忘材料。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
編寫教案雖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強求一律,應多從實際出發,以方便教學為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准。教案的主要內容有:課題、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教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後回憶等。課題
課題是本課時所講的題目,一般要醒目地寫在一頁的首行中間。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是一篇(節)教材教學的行動綱領,是教學大綱的具體落實,也是一節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必須寫得具體、明確、恰當、適中,有指導作用,要防止籠統或瑣碎、偏高或偏低的現象。確定教學目的的依據,一是大綱,二是教材,三是學生。教學大綱中規定了各年級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具體要求,因此不能脫離大綱的指導;每篇或每節教材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必須從具體的教材內容出發;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總之,擬定教學目的必須有利於學生增強知識,強化智能。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應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出發,有利於實現教學目的。在編寫教案時,要在系統地講述過程中,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師的作用貴在從重點和難點上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要根據教材的分量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課時教學內容的分配要講究科學性,要注意重點難點和合理分布。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各課時教學內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過輕或過重。教法和教學媒體
6.教學過程(步驟)
這是在教案上編寫好落實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內容的實施程序。哪些地方由學生自學試講,哪些地方由教師講解;哪些地方使用教具,哪些地方進行板書等,都要有一個周密細致的安排。教學過程的安排既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要符合教材的邏輯規律,循序漸進,做到既完整又系統。教學的內容,要充分體現教學目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選擇性、邏輯性,力求寫得正確、具體,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7.板書設計和課後回憶
教案中要設計好上課的板書,板書設計要盡量體現編者的用意,的思路,符合學生學習理解的心理,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把傳播與吸收的意念聯在一起, 形成有機的統一體。教師還要注意寫課後回憶,及時總結每節課的成敗優劣,為以後的教學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這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前各個學校根據教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設計印製出不同格式的教案「表冊」。一般在第一頁規定一些共同的項目,如班級、授課時間、課題、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程、教具及作業等,要求教師逐項填寫。這可幫助教師思考,並達到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的規范化,是很有必要的。教案的第二頁通常為空白,供教師填寫教學進程,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教學時間的分配等。
教學進程部分是教案的最重要的部分,編寫這一部分必須做到步驟、綱要和教法相結合,使教案不僅能指導教師自己的課堂教學,就是別人(甚至外行)亦能通過閱讀教案而了解到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情況,亦能大體上了解本堂課講授的內容要點、教學進程的安排,甚至對本堂課每個問題的講述。一般應包括以下三部分:1引言
用以導入問題,如政治和語文課,可通過時代背景的介紹,物理化學可通過日常生活現象,工藝課可通過實習見聞等,並盡可能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或運用形象化教具的啟示,以導入新課。闡述、分析和推導問題
這是關鍵的、核心的部分,既要寫出教材內容的要點,又要寫明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既有教師的邏輯推理過程、生動的敘述情況、細致而必要的演算步驟,又要有可以意想到的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和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的處理措施,以及應當特別強調的問題等等。
現在的教材一般均為敘述性的,且篇幅較大,學生閱讀時不易把握住中心。這就需要教師精心鑽研,進行分析、歸納,加以科學的組織,在教學上寫出綱要,並配以講解的步驟和方法。總結
主要是本堂課的要點歸納,可復述要點或強調某些問題,有的應寫出結論性的文字,如在一章結尾,還應進行綜合性的總結,這些都應在教案上有所反映。
⑻ 老師們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是怎樣確定教學目標
老師們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是怎樣確定教學目標
一是注意目標涵蓋的領域要內全面,包括「知識容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單元教學目標應該都涵蓋,具體某一節課的課時教學目標則可以根據內容側重其中的某一、兩方面);
二是各領域目標制定時注意層次性要求(如:識記、了解、理解、應用);
三是教學目標表述應該盡可能明確具體,不要太籠統,而且闡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即主語是學生不是教師。
⑼ 備課的基本步驟
1、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內些能力等集體研究容一次。
2、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3、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還減少了老師的單打獨奏式備課麻煩和抄襲教案的低效甚至無效勞動時間,騰出時間來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知識,增強教師應有的人格魅力。
⑽ 教師的備課過程和學生構建概念的過程區別在哪
眾所周之,教學五環節指的是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和評價。 「學生喜歡課堂」是落實有效教學的基點。這五個環節在整個教學中都很重要,而要使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我覺得有效備課才能有效教學。
備課絕對不等於拿著課本和教參寫寫教案,到底該如何備一堂好課呢?有人說,教師只要熟讀教材、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就可以了,何必離開書本去被學生牽著走呢?實則不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備課的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細致分析教材、了解掌握各項教學資源、設計有效的教學技巧等等都會決定備課的質量。而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更不能忘記「學生」才是一堂課的主人。那麼備課過程中怎樣來「備好學生」呢?我想首先就要明確「備學生」在備課中的意義。
一、初中思品課教學備課環節注重「備學生」的意義
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要收到師生雙贏的滿意效果,教師既要鑽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學生。做到掌握學情,分類推進,使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科學發展,反之,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知識要求、接受能力或一無所知,或若暗若明,容易脫離學生實際,造成教學失敗。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教材中的內容看似簡單、淺顯、每個字都認識、每個道理似乎都聽過,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學生的學習就會非常簡單呢,恐怕有過教學經驗的教師就會感覺到並非如此了。學生知道這個道理是一方面,「懂得」這個道理,乃至將道理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就絕非那麼簡單了。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並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一本教材是相同的,而我們面對的學生是千變萬化的,例如:校情不同使得面對的學生不同。橫向比較各所學校的生源組成不同;縱向比較隨著學校歷史的發展不同時期學生組成不同;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每一年學生的思維方式、所思所想也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那麼作為教師必須清楚地看到這些不同與變化,認可教學對象差異的存在,明確自己教學的最終目的。同時,我們也要明確,學生智商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優勢。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思想看待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深挖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質。教師特別要尊重學生由生活經驗引發的思維,視學生為自主的人、發展的人、有潛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其潛能,促進自身的主動發展。所以,教師在研究教材的同時,還要分析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合理採用適合學情特點的教學方法,設計適應學生個性、能力發展的教學內容,以及對學困生應採取的補救措施等。那麼,備學生到底要備些什麼呢?
二、初中思品課教學備課環節中「備學生」的內容
今天的中學思品課教材與學生聯系極為密切,從家庭生活到學校生活再到社會生活中種種的道德標准、法律規范,都是和學生自身有著密切關聯的。那麼備學生,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差異了如指掌,包括能力、智力、以前和現在的認知情況,最近是進步還是退步。尤其是要多了解學生情況,包括家庭情況、生活環境等,我們既要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應該考慮「我如何貼近學生,讓自己的學生對所學內容有熱情」。
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備學生」。
1、了解班級基本狀況。包括班級的特徵、學生的構成、智能結構、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對本學科的學習態度及代表性意見等。只有對班級學生總體情況了如指掌,才能通覽全局,有的放矢、科學施教。
2、了解學生個性特徵。教師最好對每位學生的姓名、年齡、身體狀況、特長愛好、居住區域、家教環境等個體自然狀況有個詳細了解,作為備課依據,以便涉及到相關教學內容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3、了解學生學習基礎。作為一門和社會知識關聯密切的學科,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非常重要,例如學生語文理解能力如何,史地等相關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如何,對時政等社會知識的興趣如何等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備課的內容。
4、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應。教學工作是教學內容和具體方法的雙重體現。 教師採取何種方法實施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思品課上的教學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社會調查報告交流法、辯論法等等皆可運用。因此,教師必須經常深入班級,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及時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法。
5、了解學生個性品質。學生的個性品質包括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思維、想像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信息接受、處理能力,現代化教學技術掌握運用能力等。還包括學生的氣質、性格、動機、興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很大的。 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了解學生的氣質類型、興趣愛好、性格特徵、智力差異,為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6. 了解學生動態變化。 教師既要從靜態角度了解學生,更要從動態角度熟悉學生。即及時了解學生組織紀律、興趣愛好的變化;對所學內容存在什麼問題或有沒有產生新的疑問;最近是否有受到表揚、批評或者同學之間有無紛爭、矛盾使得情緒變化等。
通過對學生的全面了解,使用一些符合學生實際的教法、學法,運用貼近學生的各種案例,才能產生教師教得輕松順暢,學生學得愉快、有效的教學過程。所以在初中思品課的教學中,通過「備學生」,我對以下課程的教學做了一定調整和嘗試。
葉聖陶說過:「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必須有所憑借。」思品課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並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讓學生面對這些基本道理,從「以為」懂得,到「真正」懂得。初中這一年齡階段,在人生中是思想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時期,其生理、心理特徵正漸漸成熟,人生基本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是在逐步形成和定型。教師應該通過「備學生」,發掘學生身上隱含的潛在能力,並據此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思品課學習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總之,教師只有注重「備學生」,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優化教學過程,才能真正做到發展學生潛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我們新時期的政治教師,要備好學生一定要與時俱進,對於社會新生事物要和學生們一起吸收進步,不能固步自封。周立波們尚且每天進行數小時的網路閱讀,將雋語安排在表演中,這引發青年白領觀眾的文化認同。我們政治教師更要備好學生、了解學生,同時吸收新事物、了解新觀點,不要讓學生用看「老學究」的態度來看你,做一個新時代的新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