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高一政治必修2全冊備課

高一政治必修2全冊備課

發布時間:2021-01-03 16:04:42

① 高一政治必修二 政府職能的教案和說課稿

體育課說課稿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已成為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實施體育教學改革,對構建「普修加專項」的現代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通過「普修加專項」的體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其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讓學生對一至二項運動技術從知識、技能、技巧到理論進行專門和深入的學習,並使其熟練掌握一至二項運動的技術,為其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動作組成,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通過傳遞、拋接、運拍,最終把球送入固定籃圈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籃球賽攻防頻繁,技術動作多樣,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通過籃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准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
一、教學內容:
籃球: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
2)單手肩上投籃。
二、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的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梁作用,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的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單手肩上投籃、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復雜,但要做到准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著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並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准確性、熟練性,為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為中專部兩個班級合班,共七十人。體育的運動技能有差異,加上中專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了講解、示範、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五、本課的重、難點確定:
重點:單手肩上投籃 --投籃動作標准,手型正確。
雙手胸前傳接球--准確的手型及傳接球的准確性快速能力。
難點:單手肩上投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拿球時手心空出。
雙手胸前傳接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分組輪換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內增加學生的練習效果。用比賽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團隊精神。
七、教學過程:
(一)引起注意階段;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激發興趣階段;
1、游戲:「喊數抱團」
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奮,同時達到熱身效果,安排了游戲「喊數抱團」,
2、熟悉球性(4』)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後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為散點。
學生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手對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備。
(三)接受新知識階段;
3、原地兩人一組雙手胸前傳接球(3』)
要求:前臂發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轉,肩、肘、腕關節放鬆,全身協調
4、原地兩人一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2』)
要求:運、傳、接運用協調,且要迅速轉換銜接。
3、4項的練習主要為了進一步建立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掌握傳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協調配合,加強運球和傳接球的銜接。
5、 要求:運球和傳球,接球和運球要相互銜接好、順,逆方向都要練習。目的是利用運球和傳接球動作有機緊密銜接,快而連貫,更進一步提高傳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
6、連續傳接球(接龍)比賽
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准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全面發展素質階段;
(五恢復整理階段;)
1、伸展放鬆操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課進行小結,布置收回器材
八、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片;2、籃球41隻,球筐4隻,
九、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三十五分鍾
運動密度約為45%,運動負荷為中等。

② 高一政治必修二

我是快高考的高三文科學生 如果你以後要學文的話需要注意一下有關黨方面的知識。
以下全是手打 如果有不懂得或者不詳細的再問我。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無自身特殊利益)
2、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3、確立: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不是自封的,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前進,不斷奪取新勝利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歸根結底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4、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才能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5、領導方式:實行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
執政方式:科學民主依法執政。
6、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永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堅持黨的新之宗旨,要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三個代表:建設什麼樣的黨以及怎樣建設的問題。思想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科學發長官:科學的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張、怎樣發展生平的重大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8、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9、我國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③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識框架

第一課 我國的國家制度(上)
一、國體
1、國家:國家是……的產物,國傢具有……屬性(根本屬性)。
2、國體:含義、我國的國體(人民民主專政)
1.在我國剝削階級已經消滅,階級矛盾不是社會主要矛盾;
2.階級斗爭仍然存在:A、同破壞……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斗爭;B、同國際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斗爭。
3、民主與專政:
1. 含義:P9-10
2. 關系:
關系 民主 專政
區別 適用范圍不同 只適用於統治階級和人民內部 適用於被統治階級和敵對力量
實施方式不同 以政治權利平等實現,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基本特徵 以國家力量的強制為實施特徵
功能不同 是為了實現統治階級和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國家。 是為了鞏固特定的國家政權,以保證社會政治秩序的穩定。
聯系 相輔相成互為前提
民主是專政的社會政治基礎,專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4、國家職能
1. 國家職能與國家性質的關系P10
2. 我國的國家職能
對 內職 能 1.依法打擊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2.組織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3.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4.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5.搞好社會的公共事務。
對 外職 能 1.防禦外敵的侵略和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2.發展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創造有利於我國發展的國際空間。
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積極發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二、政體
1、含義
2、政體的基本類型及其比較
政體基本類型
內 容 君主立憲 民主共和制
議會制君主制 議會制 總統制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及職權不同 世襲、象徵性、無實權 選舉、虛位、無實權 選舉、有實權
國家權力中心不同 議 會 總 統
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關系不同 監督與被監督
(議會產生政府) 相互對立、相互斗爭
議會產生方式及職能 選舉/立法、組織、監督權,財產決定權。 選舉/立法、監督權。
典型國家 英、泰、比、西、瑞典、挪威等。 意、德、芬、奧地利、印度、新加坡。 美國、墨、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尼。

3、議會制共和制與總統制共和制的比較:
(1)不同點:第一,元首產生辦法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國家元首由議會選舉產生;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第二,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上表)。第三,元首、議會、政府(內閣)三者之間的關系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政府(內閣)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政府及其閣員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如果新議會仍然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須總辭職。在總統制共和制下,政府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及其閣員對總統負責,不對議會負責。總統不向議會負責,也不能解散議會,議會也不能以不信任案迫使總統辭職,只能在總統或政府成員有違法行為時提出彈劾。
(2)共同點:第一,兩者都是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制。第二,兩者的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都是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
4、議會制與議會不能等同
議會制就是由成年公民定期選舉,產生一定數額的代表(議員),組成議會以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制度。它是一種政治制度,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核心和基礎;而議會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關和代議機關。
5、議會制民主共和制與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1)不同點:A、議會制民主共和制是以議會作為國家政治活動的中心,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則是以世襲的君主為國家元首,其權力由憲法規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B、產生的條件不同。前者是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的結果,而後者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C、前者不設君主,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有一定的任期。後者設有君主,並且是世襲的,沒有任期。
3.相同點:A、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政體)。B、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之上的,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C、都設有議會,議會在國家中處於主導地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擁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等,政府(內閣)由它產生,並對它負責。D、一般都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三個不同的機關來行使。E、都是由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的,並反映這一性質,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工具。
6.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不能混淆;
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不能簡單等同;
⑶全國人大職權與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要區別(有沒有最高二字)
⑷代表的產生方式有兩種:縣(不含縣)以上由下級人代會選舉,縣以下由選民直接選舉。
⑸代表任期有兩種:縣(含縣)以上五年,鄉三年[注意(4)和(5)在范圍上有何不同]
⑹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並不直接行使國家權力)P27——注意和下面這句話比較:
我國人民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制度和自治組織是我國的信訪制度、職代會、居委會、村委會P54
⑺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P27
⑻人代會制度直接體現我國國體,直接體現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准則)
三、國家結構形式
1、含義;2、分類:單一制和復合制;2、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
四、特別行政區與民族自治區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比 較 特別行政區 民族自治區
不同點 設立的地區不同 在港、澳、台地區 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
自治程度不同 享有高度自治權P35 有一定的自治權
社會制度不同 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解決的問題不同 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設立。 為了解決民族問題,實現少數民族群眾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願望而設立。
作用不同 對於保持香港、澳門、台灣的繁榮與穩定,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於把國家的集中統一和民族的自治平等結合起來,把國家的繁榮富強和民族的繁榮發展結合起來,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對各民族的團結和少數民族的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共 同 點 二者都享有自治權,而不是主權,都是中央政府管轄實現的地方行政區域。

第二課 我國的國家制度(下)
一、我國的國家機構
1、我國國家元首(國家主席)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總統制的國家,總統(國家元首)是政府機構(行政)的主要部分;國家元首是一個重要的國家機關。
2、我國的中央國家機關之間不是一種三權分立關系
1.我國中央國家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本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全國人大是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國家權力是統一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一切國家機關活動的中心。
2.我國中央各國家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的,各國家機關按職權范圍行使職責,不超越許可權,否則就是越權或濫用職權。
3.中央國家機關之間存在著制約因素。如,最高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最高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它們都不受國家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全國人大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職務。
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
1、區別
(1)含義不同: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管理國家社會事務。以德治國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范疇不同:以德治國屬於思想建設范疇,屬於精神文明。依法治國屬於政治建設范疇,屬於政治文明。(3)依靠手段不同:以德治國主要依靠道德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思想行為。依法治國以法律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思想行為。
2、聯系
兩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
三、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1、民主集中制原則(樹立民主意識)
2、對人民負責原則(樹立公僕意識)
3、依法治國原則 (樹立法制意識)
三個原則集中到一點就是為了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四、全面理解依法治國原則P51
1、含義;2、本質;3、根本目的;4、怎樣做到依法治國
五、公民與國家的關系
1.在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
2.主要體現(三點P54)
六、我國公民的主要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權、監督權)
七、正確對待公民權利與義務的三原則:
1、三原則:(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權利和義務相統一;(3)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
2、正確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是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2)不能指絕對的平均主義。如憲法規定,不滿18周的公民不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這不等於說法定年齡的公民與不足法定年齡的公民之間存在不平等,而是由於參加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為能力。(3)反對一切特權。(4)我國憲法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是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權利的平等,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不平等。要消滅這種不平等,不僅需要運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物質生活水平。
3、正確理解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原則——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1)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2)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要求權利的實現
八、公民與人民的比較
1、含義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在我國,公民的概念與國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以,確定是不是我國公民的唯一條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國國籍。人民是指國家的主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民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我國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2、范圍不同。公民的范圍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卻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但屬於公民。
3.性質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第三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
一、政黨
1、政黨是近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關系的產物
2、政黨與國家政權的關系——(1)政黨必須領導國家政權(2)領導國家政權是政黨實現本階級利益的根本途徑(3)當代世界各國一般由政黨能夠領導國家政權(4)政黨具備領導國家政權的主觀條件
3、政黨包括執政黨和非執政黨, 執政黨的性質也應由它所代表的階級的性質決定,即由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而不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
三、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指導思想、宗旨、最高綱領(目標)、基本路線
1、性質:用十六大「兩個先鋒隊」的新規定:(1)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2)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2、指導思想:……增加三個代表;3、宗旨:為人民服務;4、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
5、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
四、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
1、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活的領導方式:政治領導 ——根本;思想領導 ——靈魂;組織領導 ——保證。三者統一不可分
注意:千萬要把黨、國分開,不能把黨對國家的領導與國家機構履行的國家職能混淆,凡與黨的領導有關的只能是涉及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在回答有關國家職能的時候,絕不能畫蛇添足——把黨加進去就錯了。
2、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之間的關系
第一、三者分別是我國的國體、政體和領導核心。
第二、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並通過它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任務。
第三、我國工人階級對人民民主專政的領導是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黨的主張和政策通過人大成為國家的法律和決定。黨的領導是鞏固發展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證。
為什麼是根本保證?
(1)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敵人實行專政是通過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的。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政體。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黨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路線、方針和政策,然後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使之上升為國家意志,從而實現對國家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必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都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黨的領導是鞏固、發展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證。
五、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民主黨派參政地位——我國的政治制度
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執政和參政不同,但又密切聯系著。
2、中國共產黨執政才能確保民主黨派參政,民主黨派參政有助於加強和改進中國共產黨執政,執政和參政都是為了鞏固人民政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產黨必須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民主黨派必須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組織上相互獨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它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
六、人民政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與聯系
比較 人民政協 人民代表大會

別 性質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一種重要組織形式,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 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國家機關。
職能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最高任免權、最高決定權、最高監督權。地方各級人大具有相應的職權,是建立同級其他國家機關的基礎。
聯系 都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表現形式。
注意:人民政協不是各民主黨派的政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行使國家職能,它也不是政黨,更不能把它等同於我國的政黨制度,人民政協是我國政黨制度的組織形式。
七、政協不是國家機關
理由(1)從國家機構重要特徵來看,國家機構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政協不同於國家權力機關,它不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政協的提案\\建議沒有約束力.政協也不同於國家行政機關,它也不直接去負責處理浩繁的行政事務.
(2)從政協的組成來看,它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而國家機關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3)從政協全國委員會同地方委員會的關系看,地方委員會同下一級地方委員會的關系是指導關系,而不是國家機構上下級之間的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
八、三個會議的排列順序(黨的會議、人民政協、人民代表大會)
1、這是由中國共產黨、人民政協 、人民代表大會各自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
2、共產黨是執政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因此,必須首先召開黨的會議,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
3、政協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因此,召開黨的會議後,繼而召開全國政協會議,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見,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這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民主,促進國家重大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4、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因此,黨提出的方針、政策和人民政協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必須再提交全國人大討論通過,使之變為國家意志,以保證黨對國家的領導。
九、人大與黨的關系
1、在法律上,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的,黨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人大有權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對政黨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應予以追究。
2、在國家政治體制中,人大是在黨的領導之下的,接受黨的領導。
體現:1)黨要實施對人大和國家的領導。2)黨的領導也要遵守憲法和法律。

第四課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民族基本特徵
1、內容: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
2、共同心理素質具有極大的穩定性,是最顯著特點
3、聯系: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共地和共經是首要的前提條件(地理空間和物質基礎),共語和共心是促進共地和共經的發展P103
二、我國民族分布特點P105和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
1、三原則的關系P114——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平等是團結的政治基礎,平等和團結是繁榮的前提條件,繁榮是平等和團結的物質保證。P114
2、我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
3、民族區域自治是三原則的體現
三、民族區域自治與聯邦制的區別
1、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以國家統一為前提的,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行使法律賦予的一定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單一制國家的地方行政區域,直接受中央的管理和統一領導,其權力是中央授予的;聯邦制除聯邦中央政府外,各成員國按聯邦憲法的規定,還有自己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
2、民族區域自治地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可以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規;聯邦制國家除了有統一的憲法和法律外,各成員國也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
3、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公民只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聯邦制各成員國的公民除有自己的國籍外,同時,還擁有聯邦的國籍。
4、在對外關繫上,民族區域自治地區不能代表國家行使外交權,只能由中央政府統一行使外交權;聯邦是國際交往的主體,但有的聯邦國家允許其成員國有某些外交權。
四、特別行政區與民族自治區的不同點與相同點(見第一課之四表)
五、宗教信仰與封建迷信活動
聯系:都是有神論,都相信有超自然的神靈存在,都是唯心主義世界觀,都不符合科學。
區別:(1)從定義上看,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種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封建迷信活動是指神漢、巫婆、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等通過裝神弄鬼、占卦算命、看風水等手段,愚弄群眾、妖言惑眾、騙錢害人的活動。
(2)從組織狀況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經典、教義和教規,有他們所信奉的哲理,有正式的組織,有神職人員,有教徒和活動場所;而封建迷信活動沒有教義、教規和戒律,沒有正式組織,沒有固定的信仰者,也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
(3)從活動方式看,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禱形式,有一定的節目活動,教徒要受教規和戒律的約束;而封建迷信活動沒有制度,其活動方式荒誕無忌、粗俗低級,甚至野蠻殘忍。
(4)從活動的目的看,宗教活動是為了宣揚神的威力,使信教者信仰神,按神的旨意辦事,教徒參加宗教活動,行善積得和修身養性,是為了死後靈魂進入「天堂」;而封建迷信活動則是迷信職業者騙取錢財的一種手段。
(5)從社會作用看,宗教主要起消極作用,但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封建迷信活動則是愚昧落後的產物,它敗壞社會風氣,破壞社會秩序,破壞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6)從國家對待二者的政策看,國家保護在憲法和法律和政策范圍內進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動;而對封建迷信活動則要堅決制止和取締。
六、宗教、封建迷信、邪教
聯系:從認識論上看本質是一致的,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歪曲的虛幻的反映,都是唯心主義世界觀。
區別:1、宗教有比較完整的理論經典、教義和教規。封建迷信則無系統的經典理論,而是巫婆神漢的信口開河。邪教更是荒誕離奇,它剽竊宗教中的某些理論,抄襲氣功的某些詞句,摻雜封建迷信,編造歪理邪說,神化教主,欺世盜名。
2、宗教有正常的組織,有專職的神職人員,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和眾多的信徒。封建迷信則是地點不固定,其目的是騙人錢財。邪教則秘密結社,成立非法組織,侵佔公民的活動場所,非法聚集,對抗政府,破壞社會的穩定。
3、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宗教節日,活動是為了宣傳神的威力,使信仰者信仰神的威力,積德行善,修身養性。封建迷信則通過裝神弄鬼,占卜算命,看風水等手段愚弄群眾,騙人錢財,甚至害人致死。邪教編造歪理邪說,蒙騙群眾,進行精神控制,搞教主崇拜,聚斂錢財,殺人害命,報復社會,無惡不作。
4、宗教在整個歷史長河裡消極作用是主要的,但在特定的環境下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封建迷信則敗壞社會風氣,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兩個文明建設。邪教是社會毒瘤,其本質是反人類、反科學、反社會,無視法律,對抗政府,殘害生靈。
七、正確理解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128

第五課 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對外政策
一、國際社會
1.國際社會的構成:主權國家、國際組織,
2.國際關系的形式: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基本的形式
3.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P138
二、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權力: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2.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
3、國際法的作用:(1)確立辨明國家問題是非曲直的標准和法律依據;(2) 規定國際社會的基本行為准則(3)在國際交往過程中建立各種權利與義務關系,以便明確國際責任。
三、國際組織的分類
1、注意:國際組織不等於世界性組織,也包括區域性國際組織
2、非典型肺炎與世界衛生組織——政府間專門性世界性國際組織
3、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如國際紅十字會、國際律師協會等,不要誤為政府間國際組織。
四、國際組織的作用:1、是發展國與國之間各方面交往合作的紐帶;2、是調節國家爭端的主要力量;3、是爭取世界和平和促進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
五、聯合國
1、主要機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秘書處6個主要機構。
2、宗旨和原則
•四項宗旨: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2)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的友好關系;3)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4)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聯合國的宗旨概括起來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七項原則,即:1)各會員國主權平等;2)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3)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4)禁止對其它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5)集體協作:6)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7)不幹涉它國內政。
其中各國主權平等原則是其它各項原則的基礎。
3、作用:(1)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作用;(2)在協調國際關系、促進各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
4、美英不尋求通過聯合國授權向伊宣戰與安理會決策機制。
(1)安理會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2)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

④ 高中政治新教程必修二各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具體的教案嗎

第一單元主要講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公民的政治參與
第二單元主要講版政府職能,權依法行政
第三單元講我國的政治制度,人大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制度,宗教政策
第四單元主要講國際社會國際關系和我國的外交政策。
教案去很多網站都能下載

⑤ 高一政治必修2重點是什麼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不僅表現在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而且還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而且還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於人民內部,專政適用於敵對勢力。
(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轉正式民主的保障。
4.為什麼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已經寫入憲法。
(2)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
(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義務的內容:(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遵守憲法和法律(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關繫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2)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4)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為何結合?怎樣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2)當三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
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
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2)學習政治知識(3)貴在實踐
10、民主選舉的方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是否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
(2)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的神聖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只有每個人都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鄭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實現民主選舉的預期目的。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麼要參與民主決策?
地位:公民採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
意義:(1)利於決策者充分發揚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
(2)有助於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3)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4)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物的熱情和決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責任感。
14.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1)利於擴大基層民主(2)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4)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15.我國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有哪些?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制度。
16.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1)利於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2)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3)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
17.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
(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18.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9.我國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們的公共生活(2)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
20.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
宗旨:為人民服務;原則:對人民負責
21.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基本要求?
(1)工作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工作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麼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依法處理各種事務。
23.政府為什麼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從根本上講,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一句話,及時為人民服務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利於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總體要求: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政府行使權力必須接收人民的監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具體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當④高效便民⑤誠實守信⑥權責統一
基本要求:(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25.為什麼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必要性+意義)
必要性: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
意義:
(1)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2)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3)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4)才能更好地適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
(5)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26、怎樣監督政府的權利?
(1)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27、政府為什麼接受人民的監督?
(1)從根本上說,是有我國政府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政府的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僕,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才能更好地執行人民的意志,捍衛人民的利益,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
(2)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說,自覺接收人民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收人民監督?
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施「陽光工程」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表現。
29、「陽光工程」意義
(1)一方面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說明政府的群眾意識、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3)利於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於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4)利於群眾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5)利於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6)利於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30.政府權威表現、怎樣樹立(最根本的三點)
體現:(1)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廣大群眾中有較高的的信譽。(3)富有威望和影響力,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必止(4)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有積極的知道和促進作用。
要求:(1)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等樹立起來(2)政府樹立自己的權威,在根本的是堅持以下三個方面:堅持權為民所用;堅持情為民所系;堅持利為民所謀。
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
性質:是最高按國家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33、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注意: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間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國家的權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34、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權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35、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政體由國體決定,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有重大作用。,政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36、民主集中制體現
(1)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繫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主決定。對違反人民一直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
(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繫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繫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4)民主集中制是什麼?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民主是集中的全體和基礎 集中是民主的保障
3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地位:
含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擇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什麼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3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2)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3)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40「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 P64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我國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意義:(1)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2)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的團結,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3)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而且必須領導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2、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含義、原因、具體要求及三者的關系)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關系:依法執政是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工作。
4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含義及內容:(1)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
(1)確立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於黨在新世紀新階段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體現了黨的吉貝爾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45、如何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核心、本質)
(1)關鍵在於堅持與時俱進。它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範,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典範。(2)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3)黨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堅持黨的先進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46、中國共產黨為何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他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後點。
47、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
(1)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2)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4)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准則:遵守憲法和法律(5)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48、我國的政黨制度優越性?
(1)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2)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3)利於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49、我國的政黨制度符合我國國情,絕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的原因?
實質: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後果: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
50、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51、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原則。
52、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53、三原則的關系?
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54.怎樣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1)我們應該珍惜、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
我國已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種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已由憲法予以確認,也是我國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體會到的感受到的。我們應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
(2)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裡,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
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
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付諸行動。
5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機關。
5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有哪些?
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57、我國的宗教政策有哪些?
(1)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有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3)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4)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58、弘揚科學精神的原因?怎樣弘揚科學精神?
原因:(1)我國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不懈地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任務。
(2)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振興中華的光榮歷史使命。
怎樣:(1)我們要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2)不斷提高科學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造美好人生。
59、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含義、原因、要求、根本特點?
含義:就是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原因:(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越發展。民主是具體的、歷史的。
要求:(1)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等方面,是一個廣泛的系統工程。(2)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於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徵。
60.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61、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62、國際組織的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
63、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宗旨:(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
(4)簡單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幹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作用:
(1)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局限性: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面臨諸多挑戰,改革任重道遠。
64、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發揮重要作用。
65、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決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決定因素:國家利益——(1)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和對立(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可能使國家間發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沖突。(3)由於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系紛繁復雜。
影響因素:國家力量-----(1)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是含為本國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3)是衡量一個國家雜國際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
66、為何要堅決維護我國的利益?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
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際禮儀,並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67、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和平問題的影響因素)
當今世界很不安寧: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2)民族、宗教矛盾,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3)西方國家對這些糾紛插手和利用(4)國際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
68、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1)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改變舊的國際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69、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內容?
(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3)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發展的權利
(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70、世界為何會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1、各國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當今世界,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佔有有利地位。
72、中國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我們要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著利於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73、我國外交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1)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⑥ 高一政治必修二所有單元的知識體系。

政治·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國的國家性質
1、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國家性質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3、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點?
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質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實現上)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2、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1、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政治權利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
(3)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控告權)
政治性義務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3)遵守憲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2、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確對待政治權利和義務)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A、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B、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C、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EG、網路民主一方面促進了政府與公民的活動,另一方面導致網路謠言四起,談談你對網路民主的認識
積極:
①政府與公民的互動,體現了政府在積極轉變職能,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
②有利於促進決策科學民主和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③體現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言論自由和監督權。
消極:
①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要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③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不得干擾正常公務活動;
④有序參與民主政治

3、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1、民主選舉: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
我國採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
EG 我國為什麼以及如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
為什麼:
1.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利。
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享有廣泛和真實的民主權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社會的基礎、標志。
4.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的熱情,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如何做:
1.公民 要不斷提高自身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
2.政府 要出於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

2、民主決策
(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
(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4)通過社會聽證會制度
意義: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
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3、民主管理——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
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我國發展基層民主的重要意義
①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
②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
③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④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作。
⑤有利於調動公民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型。
⑥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

4、民主監督
(1)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有:
①信訪舉報制度。②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③輿論監督制度。④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
(2)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力:
A.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B.要負責地實行民主監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必須採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幹擾公務活動。
(3)意義:
(1)有利於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2)有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4)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5、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1、是什麼:有序的政治參與就是合法的政治參與,
一方面,公民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訴求的表達,應當通過正常的渠道和途徑進行。
2、為什麼(為什麼要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
(1)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創新民主形式,
有利於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3)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4)有利於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有利於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和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5)有利於黨和國家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6)有利於促進政府機關的廉政建設,使公民形成更為健康積極的政治態度、政治情感。
3、怎麼辦(如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
(1)遵循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2)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3)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5)提高政治素養。

二、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職能與責任
1、我國政府的職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打擊、懲治犯罪,保護國家或公民的權益)。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宣傳…理論、弘揚民族精神,科、教、文、衛、體等各事業)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公共基礎、文化、衛生設施的建設,醫療、社保、計生,自然環境保護等)

2、我國政府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具體要求:(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應為公民求助投訴開辟多種途徑
(1)通過熱線電話、信訪部門、電子政務
(2)通過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制度(法律制度)

2、政府權力的行使與監督
1.依法行政
A.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B.為什麼
(1)原因:A.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體現了政府堅持人民負責的原則;
B.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意義: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政府的威信;
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C、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1) 加強立法工作,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3)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D.怎樣做到依法行政
(1)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
(2)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等。
(3)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

2、對政府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A. 為什麼
(1)必要性:權力是把雙刃劍。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2)意義: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保證清正廉潔;
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B.怎麼辦
(1)要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2)還要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行政系統外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社會與公民,司法機關)
政府系統內部--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監察部門、審計部門、法制部門)。
C.政務公開--信息公開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
意義:有利於規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便於公民監督政府工作,維護自身權益。

3、政府的威信
來源:根本-由國家性質決定
如何樹立
(1)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與人民群眾保持和諧關系。
(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業績。
(3)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作表率,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A 法律地位: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B 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C全國人大-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2、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利。
產生方式--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每屆的任期--五年。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A 地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 組織和活動的特點: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
民主集中制體現:人民與人大代表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

2、我國的政黨制度
1、中國共產黨:
地位:是我國的執政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領導方式:政治領導、組織領導、思想領導
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基本方式)
執政理念: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指導思想:A.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三、科)

2、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地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主要內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
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④多黨合作的根本准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人民政協 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說履行什麼國家職能),
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職能(作用):(1)政治協商(2)民主監督(3)參政議政。
(3)優越性
(1)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3)有利於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也有利於協調各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也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3、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A.是什麼--我國已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B.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C.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1)堅持和完善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製度保障。
(4)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是什麼: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優越性:①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
③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3、我國的宗教政策
(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4)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結合起來、
堅持把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結合起來,
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結合起來。

四、當代國際社會
1、國際社會的成員
A.主權國家。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主權是最重要的要素。
享有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必須履行的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B.國際組織。
不同類型:政府與非政府間;世界性與區域性。
政府間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促進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和國家矛盾。
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2、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國家合作與摩擦的原因)
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國家力量。
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1)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我們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必須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3)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3、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
(1)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2)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3)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新主張:
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改變國際舊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4、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國家性質、國家利益。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准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1)意義:
①有利於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有利於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根本利益。
②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
(2)怎麼辦
(1)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3)堅決反對各種形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⑦ 高一政治必修2

民主選舉
選民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行使好民主選舉的權利,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責任感和參與感的重要尺度。
民主決策
公民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多種方式參與決策過程,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環節;首先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在次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最後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民主管理
可以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
民主監督
既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也有助於激發廣大人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居委會
在城市,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居民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意見要求和建議,居民委員會發揮著重要作用。

村委會
在農村,村民為原會使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廣大農民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幸好我有課本- -|

⑧ 高一政治必修二的復習資料(人教版)

高一必修2——政治生活知識點
政治與經濟關系: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
在階級社會里,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階級性是政治的根本屬性。
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地統一起來。
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課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本質上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我國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國家性質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
真實性(表現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質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實現上)
民主與專政的關系:辯證統一或對立統一
對立:民主只適用於人民內部(統治階級內部)。統一: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義——指在一定階級范圍內(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民主是與專制相對立的一種國家制度。(民主是相對的、具體的,不是絕對的)
**不能說任何國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國家才有),但任何國家都有專政的職能。
專政——主要依靠暴力實行的統治。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政治權利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
(3)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控告權)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政治義務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3)遵守憲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沒有特權。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指平等享有權利與履行義務——但不能說權利與義務是相同或一樣的。
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統一,不可分,是相對應存在的,有權必有義,不能只有其一)
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1、民主選舉:
選舉方式——(1)直接選舉(縣或縣級以下的選舉)
(2)間接選舉(縣級以上的選舉)
(3)等額選舉
(4)差額選舉(人大代表的選舉)

各自優點:直接選舉——使每一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願的機會,選擇自己最信賴的當家人。
間接選舉——適合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
等額選舉——可以比較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缺點:限制了選民的自由選擇,積極性受到影響。
差額選舉——提供選擇的餘地,被選舉人形成相應的競爭,有助選民了解候選人。
缺點:易導致虛假宣傳、金錢交易。
我國根據國家性質、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狀況及國情——採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
2、民主決策:
意義——發揚民主,讓決策科學化。、、、、、、、、(課本P22)
方式——(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
(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4)通過社會聽證會制度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3、民主管理:
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它們都是基層民主自治組織或機構)(***不是政府機構)
#### 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4、民主監督:(堅持實事求事原則,必須依法)
(1)民主監督的方式:A 通過信訪舉報制度 B 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C 通過輿論監督制度 D 監督聽證明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
(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監督的積極作用:
A有利於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B 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C 有肋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區別:
A 是否遵循法律、規則、程序(也是判斷有序與無序的准繩)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
C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二單元 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第三課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
政府的性質: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政府的職能:
A 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打擊、懲治犯罪,保護國家或公民的權益)。
B 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 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宣傳、、理論或精神,科、教、文、衛、體等各事業)
D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公共基礎、文化、衛生設施的建設,醫療、社保、計生,自然環境保護等)
2、政府責任:對人民負責
政府的工作宗旨——為人民服務。 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
對人民負責的要求:(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國家性質————政府性質————政府職能————工作的宗旨與原則

第四課 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
政府的權利: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行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實質——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3)具體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4)原因:——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5)意義:A有利於保障、、權利和自由B 有利於加強、、建設,增強、、權威
C防止、、、、、、、、 D 帶動、、推進、、民主法制建設。P44
(6)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A 加強立法、、,提高、、、、、 B 建立、、、、、、、、
C 加強、、、,提高、、、、、 D 深化、、改革、、、、、
2、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
(1)對政府權力為什麼要監督?
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濫用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
(2)如何監督?
A 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B 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
(3)監督有什麼意義?
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A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B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C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確的決策
D 才能真正做到對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制度(陽光工程),一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另一是保障人民的權益。
*****開放紅頭文件,有利於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於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有利於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政府的權威,從根本上講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這是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政府的根本標志。
第三單元(5——7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又稱「政體」)——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這一制度是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國政黨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也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機關(我國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是我國唯一的立法機關(憲法與法律的修改是它來完成)。全國人大,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我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間接行使權力,(通過直接或間接選舉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權力。人民代表是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3、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審議、表決各項決定,提案權(向人大提議案)和質詢權(對政府機關工作可質問並要求答復)
義務:必須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要求;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4、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的最重要特點——民主集中制。(指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最根本的是 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

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這一制度,前提是: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或領導。(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黨的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政府的宗旨)
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多黨合作的根本准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人民政協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說履行什麼國家職能),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協的職能(或者說作用):(1)政治協商(2)民主監督(3)參政議政
!!!!!!
多黨合作——不能說——共同執政(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為什麼?原因:
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黨的領導,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黨的領導,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
保證 保證
體現 體現——

4、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列毛鄧三)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內容:(1)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慣徹三個代表思想?
關鍵:在於堅持——與時俱進。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6、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7、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作用):
(1)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3)有利於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
也有利於協調各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也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
第七課: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題一:(1)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3)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民族平等的含義。(4)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民族團結的含義。(5)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含義(6)處理民族關系三項基本原則的關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共同繁榮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框題二:(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三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咱治洲、咱治縣。(3)民族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5)為什麼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它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A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B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C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D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框題三:(1)我國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確內涵。(3)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內涵。(4)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內涵。(5)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內涵。(6)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宗教。
第八課:走進國際社會
框題一:(1)當代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主權國家。(2)三種重要類型的主權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3)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主權是最重要的要素。(4)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及其內涵。(5)主權國家必須履行的主要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6)當代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國際組織。(7)國際組織的不同類型:政府與非政府間;世界性與區域性。(8)政府間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促進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和國家矛盾。(9)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10)聯合國及其會員國應遵循的各項原則。(11)聯合國發揮的積極作用。(12)中國在聯合國發揮的作用。
框題二:(1)國際關系的含義及內容。(2)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競爭、合作、沖突。(3)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4)國家合作與摩擦的原因。(5)如何協調國家間的利益: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內政,這是非正義的、錯誤的。(6)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國家力量。(7)我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第九課: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
框題一(1)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2)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3)要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因為二戰後,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4)當今世界影響和平的主要不安寧因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民族、宗教矛盾;邊界、領土爭端。(5)當今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6)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7)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關注經濟可持續發展。(8)當今世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南北發展不平衡;根源則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9)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10)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w四個保障"。
框題二:(1)當今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2)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因素:舊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大國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3)如何認識世界各種力量:H國極力維護其惟一超級大國地位;日本、德國努力踴身政治大國行列;中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力軍。(4)21世紀相當長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5)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框題三:(1)外交政策的含義。(2)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國家性質、國家利益。(3)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的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4)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5)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及其含義。(6)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准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其具體內容。(7)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閱讀全文

與高一政治必修2全冊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