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中心思想是什麼
、《長相思》(寫景、敘事融為一體)作者:清,納蘭性德描寫了邊塞軍旅途中的思鄉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念和熱愛。
❷ 《長相思》教案、作者納蘭性德啊
長 相 思
納蘭性德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及生活時代。
2、 掌握詞的內容,體會詞的意境。
3、 領會詞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導入
王國維曰: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靜如練、山氣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懸明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奇觀。求之於詞,則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夜深千帳燈」……差近之。
三、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生平避談世事,故詞也主要寫離別相思及怨夏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詞的風格直抒胸懷,婉約清新;但過多哀思,情調消沉。
四、朗讀課文
1、正音
更 聒
2、注釋
榆關:山海關的別稱。
那畔:那邊。指關外。
帳:指護衛皇帝軍隊的營帳。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聒碎:攪碎。聒,嘈雜。
五、感知理解
納蘭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詞風清麗自然, 纏綿悱惻,反映到這首《長相思》上,雖然寫旅途思鄉,也寫得悠長動情。
詞的上片從「山一程,水一程」的疊用,來說明身離故鄉之遠。下片以「風一更,雪一更」氣候上的轉變來渲染作者此時孤寂情懷。風雪打斷了他思鄉之夢,懊喪之餘,他更加懷念故園的寧靜詳和,作者於清麗哀婉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就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
六、賞析加點字
1、「一」字賞析:上下片的前兩句均用「一」字,不但對仗工整,使文字呈連續不絕之勢,詞風更加纏綿。
2、「身」字賞析:點明身處之地及方向,「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而心卻在關內,表明作者心繫故園。
七、感悟課文
1、作者在詞中描繪了什麼樣的景物,你能確定是哪裡的景物嗎?
山水、山海關、風雪、千帳燈、故園。
2、體會出這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表達羈旅懷鄉的感情。
八、知識歸納
長相思,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雙調三十六字,平韻。
九、拓展練習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與納蘭詞有何不同?
十、板書設計
長 相 思
納 蘭性德
身在征途 心繫故園——碎
愛故園 愛祖國——重
❸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解析
康熙二十一年(1862)的春天,納蘭性德作為康熙最親信的貴族之一,曾多次伴隨康熙出行。這次以太子太傅隨行。康熙親自北行,衛隊虎將,浩浩盪盪,展示著清帝國的赫赫戰功。納蘭性德通過對行軍駐扎盛況的描述,從而突現了對溫馨家園的懷念。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以時間線索,寫了行軍的過程,隊伍走過了北山山水水,直向榆關(即山海關)而來,出了山海關也就是出了中原,到了清王朝的發祥地的東北。經過了一天的行進,傍晚時節,整個隊伍化作了草原上的奇觀。作者以悲壯的情懷把整支隊伍的輪廓作了一個總括。以千計的帳篷,伴著以千計的馬燈,成了燈的海洋,燈光相互照應,遠遠望去,十分的宏偉壯觀!因此王國維在《人間詞話》對此贊不絕口。「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長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於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差近之。寫出了詞人在行軍途中的一種悲壯感。
夜晚時節,風雪交加,一更,又過一更,詞人一此夜無法入睡,猶如陣陣寒氣從地下升起,直逼心靈。在這樣的沖風冒雪跋山涉水中,很自然就想到了溫情的家園,從而引出下文「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聒:嘈雜攪人。寫景畢竟為抒情。詞人為侍衛之職,一生多鞍馬勞役,而更多的是懷家思鄉之情,急風飛雪的出塞路上,最憶的還是家中的溫暖。所以,納蘭性德的鄉夢不成,帳外的風雪聲勾起的是對「故園」無盡的思念。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家園之思前,花了好多的心思為懷鄉作了預設。
山水風雪征程,有感而發家園之情。寫作上一步一步的為最後的思鄉之情湧出作了准備,在最後把這種情愫和盤托出,極易引發讀者的共鳴。這樣的表達技藝實得與後人分享。更何況還有山水交織,風雪共起,千帳之燈的悲壯。是清詞中難得的精品。
❹ 納蘭性德 長相思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教學難點又是什麼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詞。
2、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❺ 長相思 納蘭性德 主旨
【原文】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①,水一程,
身向榆關②那畔③行,
夜深千帳④燈內。
風一更⑤,雪容一更,
聒⑥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⑦無此聲⑧。
【注釋】:
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
②榆關:即山海關,古名榆關,明代改今名。
③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④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⑤更:gēng,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⑥聒:gūo,嘈雜攪人。
⑦故園:謂京師。
⑧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翻譯】:
一路上爬山涉水,向榆關那邊行進。夜深宿營,只見無數行帳中都亮著燈火。
挨過了一更又一更,風雪聲吵得我鄉心碎亂,鄉夢難圓。家鄉沒有這種聲音。
❻ 我開學給講納蘭性德《長相思》 該怎麼講啊
長相思
作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按】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
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難怪王國維評價「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更可貴的是纏綿而不頹廢,柔情之中露出男兒鎮守邊塞的慷慨報國之志。一句「夜深千帳燈」不愧「千古壯觀」。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
【榆關】即今山海關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故園】故鄉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解釋: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故園無此聲」看似無理實則有理,故園豈無風雪?但同樣的寒霄風雪之聲,在家中聽與在異鄉聽,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
賞析: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本詞寫於康熙二十一(1682)年,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彷彿是親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身向榆關(這里借指山海關)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燈」則是康熙帝一行人馬夜晚宿營,眾多帳篷的燈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襯下在所獨有的壯觀場景。「山一程,水一程」寄託的是親人送行的依依惜別情;「身向榆關那畔行」激盪的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夜深千丈燈」催生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烈烈壯懷情。這情感的三級跳,既反映出詞人對故鄉的深深依戀,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於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的優越地位,自然是眼界開闊、見解非凡,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定會比別人更強烈。可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謹內向的性格,有話不能正說,只好藉助於兒女情長的手法曲折隱晦地反映自己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燈」既是上闕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闕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風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麼都不怕。可遠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反側,卧不成眠。「聒碎鄉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愈是路途遙遠、風雪交加,就愈需要親人關愛之情的鼓舞。因為她是搏擊人生風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為了她,就不怕千難萬險,就一定會迎來團聚的那一天。從「夜深千丈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此創造美、抒發美的敏銳高超藝術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詞既有韻律優美、民歌風味濃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純真清麗;又有含蓄深沉、感情豐富的一面,如夜來風潮回盪激烈。詞人以其獨特的思維視角和超凡的藝術表現力,將草原游牧文化的審美觀與中原傳統文化的審美觀相融合,集豪放婉約與一體,凝煉出中華詞壇上一顆風骨神韻俱佳的燦爛明珠,深受後人喜愛。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將作者推為宋後第一真詞人,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