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3安徽高考語文作文範文
抱怨與改變
安慶二中高二(6)班葉雙豐
總有那麼些人,他們抱怨家庭、抱怨社會,頻繁地詢問別人:「為什麼會這樣?」而有些人,他們改變自己、改變世界,不時地追問自己:「為什麼不能這樣?」這兩類人擁有不同的心態,成為不同的人。
抱怨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優點和長處,也看不到這個世界所存在的光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畫地為牢;改變的人不僅看得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而且善於通過別人的眼睛看到自身的不足。
抱怨使人浮躁,改變使人安靜。年輕時的林清玄因為失戀而痛苦不堪,他變得十分浮躁,每天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一位禪師告訴他:「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心應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你的世界也因此柳暗花明,這樣,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林清玄陡然開悟,開始改變自己,一直秉持著這樣一個原則: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假如林清玄沒有改變自己,而是抱怨下去的話,中國文學園林怎會有這樣一朵奇葩?正是因為他的改變,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妙!
抱怨使人停滯,改變使人前進。1814年,亨利·內斯特萊出生在德國的一個富豪家庭,不料,他的家族受政治迫害,家道中落,他每天早起時的第一件事便是抱怨。所幸的是,他後來在經歷過多次失敗後,詢問自己:「為什麼不能這樣?」最終研製出了給因母乳不足而營養不良的嬰兒食用的奶製品,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雀巢。就是因為他的改變,化抱怨為動力,他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完成更偉大的成功!
抱怨使人迷失,改變使人奮進。有一個黑人不像其他黑人那樣抱怨自己的膚色,否定自己的價值,從而迷失自己,而是堅定不移、慷慨激昂地喊出了口號:「我有一個夢想!」這個黑人便是馬丁·路德·金,他率領他的黑人兄弟向華盛頓進軍。他是真英雄、真漢子!試問,如果沒有他的改變,何來百萬黑人的解放?如果沒有他的改變,何來民主進程的進步?是他,帶來了黎明的曙光,帶來了希望!
所以說,我們不僅需要在事情發生後問一句:「為什麼會這樣?」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在事情未發生時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嘗試著去改變,我們會收獲不一樣的未來,領略不一樣的風采!歲月流深,滄笙踏歌,我們在成長路上,不抱怨,只改變!
點評:本文巧用對比彰顯中心,突出主題。選材面廣,體現出較廣的知識面。並列式結構使文章脈絡清晰。
改變,在舉手投足間
安慶二中高二(1)班許慧慧
蕭伯納曾說:「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麼會這樣?而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後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人們總是在事情發生後唏噓不已,卻少有人如蕭伯納一樣,從改變現實做起,發出一聲「為什麼不能這樣」的感慨。
馬路上,老人摔倒惹來上百人圍觀,卻沒有一人上前攙扶;無良老闆販賣含有瘦肉精的肉製品,有關部門卻等出了事才採取行動;無數工人參與一次性醫療機械的二次回收,卻沒有一個人勇敢的揭發黑心老闆的行為……社會上有太多現象不禁讓我們發出為什麼會這樣的感嘆,可我們為什麼不能在舉手投足間扶起跌倒的老人,舉報不良商販,揭發惡劣行為呢?
在舉手投足間改變,讓我們少些抱怨,多些改變。如果只是抱怨,那麼我們所選擇的路,終究只能在黑暗中沉淪,如果只是嘆息,我們終究不能看到明日的燦爛。只有著手改變,從現實做起,不去感嘆已發生的事,而是夢想從未發生的事,從小事做起,從此刻改變,你才會有所成就。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遇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可恰巧他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他伸手握住了那個老乞丐的手,說道:「兄弟,真對不起,我身上一分錢也沒有。」而此刻這個老乞丐心中充滿了感動,正是他的一句話,溫暖了老乞丐的內心。當我們在感慨乞丐的可憐時,為什麼不能像這樣,說句話語,做些改變呢?舉手投足間,看見地上的紙屑,彎腰將它撿起,面對弱勢群體,獻一份愛心。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舉手投足間改變,讓我們在事前有所防範,而不是待到事情發生後發出嘆息。瘦肉精,染色饅頭,有毒膠囊……頻頻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高鐵事故,礦難的發生,讓我們一次次遭受教訓,面對這些,我們為什麼不能做些什麼?為什麼不能事先對有問題食品進行取締,為什麼不能對有隱患之處事先做好防範呢?在舉手投足間改變,不要在事後為之後悔,你的小小改變會成就另一番風景。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舉手投足間改變,實現夢想,從改變現實做起。喬布斯的一次次改變,讓世界掀起了一場蘋果風暴,袁隆平的一次次改變,給世界造福頗多。著眼於小,從改變現實做起。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舉手投足間改變,我們可以這樣,我們更需要這樣!
點評:文章最大的亮點便是富有時代特色。小作者列舉了大量的社會現象並進行分析,追問發人深省,說明當代中學生已走出了課本與教室,將觸角深入到了社會現實
改變
安慶二中高二(6)班葉方舟
我們常常只對過去的事問一句「為什麼會這樣」,卻忘了對理想狀況的未發生追究一句「為什麼不能這樣」。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只能終生哀嘆而有的人能從失敗中獲取新生。沉溺於過去的失意便等於又錯失了一次邁向成功的機會。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改變是一種領悟,勇於改變則是一種態度。蕭伯納充滿詼諧卻又不乏沉重的兩個問題也不失為對其自身經歷的印證。他原已對英國戲劇徹底失望,所寫的相關評論中也盡是尖刻嘲諷,但機緣巧合下易卜生的著作使他受到啟發。自此他停止抱怨,開始著手按照自己的理念進行全新的創作。最終他不僅改變了自己此前一直黯淡的人生,更改變了他曾認為不可救葯的英國戲劇。改變有時需要機緣,它可能是剎那靈感的啟發,更多的則是一種對舊日成見的放棄和向新態度的轉變。
改變是一種值得的嘗試。古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曾說:「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無論改變的結果如何,這種機會都不應被放棄。搖搖欲墜的晚清統治遲早都會湮沒於歷史大潮中,但諸多仁人志士仍為挽救它而作出了各種嘗試與努力。這種改變難道全是徒勞?抑或是他們愚蠢?歷史的車輪碾壓至今,來時路上的車轍印已清晰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改革變法推動了近代化進程,也為後來更加成熟的新思想和新政權作了准備。因此無論何時,改變都將是一次值得的嘗試,敢於行動始終好過坐以待斃。
改變是長久的積累。擁有了改變的領悟,堅定了改變的信念並不是全部。說一句「不如這樣」簡單,以行動回應它卻太難。真正的改變需要破繭成蝶前的磨練,或說這種堅持正是改變的意義所在。梵高任教區牧師時曾與礦工一同下井,下降過程恐怖得令他幾乎窒息,然而同行的工人卻無一人抱怨。他們已被恐懼改變,明白了既然抱怨無濟於事那麼不如平靜應對。也許他們根本無從改變這種必須經歷恐懼的生活,但他們至少選擇了以高貴的姿態面對而不是屈服。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多如那些礦工,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要面對的,但我們至少還能選擇轉變自己的態度,從積極的方面思考,而不是被那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打倒以至於淪為只會抱怨的庸人。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選擇承受也可以成為一種改變。問自己一句「為什麼不能這樣」將會成為一種激勵,它給予我們勇氣一步步邁向我們真正的心之所向。
再小的改變亦勝過無意義的抱怨,因為改變即使微小,只要存在便好。
點評:本文最大的亮點是運用排比,對事例分析透徹,結合生活彰顯個性!文章抓住了重點,即蕭伯納說的後一句話——需要改變!總的來說,語言流暢,文采飛揚,事例分析較好
② 2013年安徽中考語文試卷答案!跪求啊!
試卷:
注意事項:
1.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卷面書寫佔5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3.答題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你所帶的《新華字典》。
4.考試結束後,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並交回。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35分)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6句)
①學而不思則罔, 。 (《論語•為政》)
②然後知 ,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告子下》)
③問君何能爾? 。。 (陶淵明《飲酒》)
④ ,陰陽割昏曉。 (杜甫《望岳》)
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 (李煜《相見歡》)
⑥ ,在乎山水之間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⑦ ,贏得生前身後名。 (辛棄疾《破陣子》)
⑧ 。,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2)默寫杜牧的《赤壁》。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題。 (9分)
這里的石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怪石嶙峋,形態各異,或如走獸憨態可jn,或如猛qfn展翅欲飛,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農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襯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憨態可jū( ) 猛qín( )展翅 婀( )娜多姿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 」,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
(3)「美不勝收」中,「勝」的意思是 。「楚楚動人」中,「楚楚」的意思是 。
(4)這段文字運用擬人、 、 等修辭方法,描繪石林千姿百態的景象。
3.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4分)
(1)在孫悟空的經歷中,菩提祖師傳給他長生之道、 、筋斗雲; 菩薩規勸他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唐僧帶領他去西天取經,修成正果。
(2)格列佛在最後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觸了兩種不可思議的動物:有美德有理性的 ,醜陋而邪惡的 。
4.校團委開展以「我與環境」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是這次活動中的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2分)
(1)校園門口的綠化區經常被踩踏,同學們覺得需要立一塊牌子,提醒人們愛護花草。請從下列詞語中選出四個,組成對偶句,作為牌子上的宣傳語。
行人 花草 文明 愛 護 踩踏 繞道 彰顯 含笑
(2)為了以實際行動美化環境,九(1)班參加了植樹活動。班級向學校總務處借了36把鐵鍬,8個水桶。請你以班委會的名義給學校總務處寫一張借條。
(3)組織社會調查之後,校團委舉行「我看環保」的演講比賽。下面是李華同學演講稿的部分內容,請你按要求幫助他修改。
剛才,我已列舉出種種破壞環境的現象和事實,大家從中可以看到破壞環境造成的巨大危害。
那麼, 我認為,首先人類必須增強環保意識,其次政府要重視環保,採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為環保貢獻力量。21世紀教育網
①在橫線處補寫一個句子,使上下文連貫,過渡自然。
②「採取有力的方法」這句話存在搭配不當的毛病,可將「 」改為「 」。
③畫線句中,有兩處逗號應改為 號。
二、閱讀 (5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一] (18分)
成長是一件怎樣的事 喬葉
和許多人一樣,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成長是因為年幼i我學習,我鍛煉,我勞動,都是因為我還小,還得成長。而一旦長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彷彿成長是一種儲蓄,只要存夠了一定的數額,就可以坐享其成,再無旁憂。
後來才明白,不是這樣。
成長是一件最漫長的事情,漫長至終生。年齡階段不同,成長的主題不同:一歲成長的是身體,十歲成長的是知識,二十歲成長的是情感,五十歲成長的是智慧……無論哪一方面的側重,對於一個有悟性的人來說,成長都是一種必然的狀態。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就是成長的另一種說法。
成長是一件最豐饒的事情。因為成長,今天的麥苗是鮮綠的,明天就會變成金黃。因為成長,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會嬌艷綻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長都有著明朗絢麗的色調,有些成長,註定是那種深沉厚重的樂章。你知道種莊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嗎?就是天旱的時候也不去澆水,沒有水莊稼就不能往上長了,但是為了生存,它們就會拚命地往下紮根,吸取土層深處的水。這樣,它們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實實的,再一澆水,就會長得又壯又穩。「蹲」,是一種必要的積蓄過程。不扎實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發達的根系去獲得最豐厚的滋養,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後充滿爆發力地重新站起來。「蹲」,以一種外表的低姿態,隱含著一種內在精神的拔節。「蹲」,是另一種意義的成長。
成長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當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對自己說:不要緊,吸取教訓,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況,你一定會做得好一些,因為,你還會成長。每當我看到鏡子 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顏,我就對自己說:別憂傷,誰的身體都會老去,幸虧你的內心還在成長,這比什麼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i永遠有比自己年輕的人。但我並不覺得任何比我年齡小的人都是年輕的,同時也不敢認為比我年齡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為有無數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年輕,沒有讓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長,而真正知道成長意義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輕的人。我私下裡認為,這是命運對知曉學習的人一種額外獎賞。
一直感覺到自己的成長,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長,這讓我感覺幸福非常。
5.針對「成長」,本文提出了什麼觀點?請用一句話概括。 (3分)
6.文章開頭,作者為什麼要說「和許多人一樣」? (4分)
7.第二段在內容上強調什麼?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3分)
8.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為了闡釋什麼道理?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分)
9.聯系第五段內容看,畫線句中「額外獎賞」指什麼? (4分)
[二] (22分)
紅橘甜了 駱駝
放下電話細一思量,這已經是父親第四次催我了。父親說,這場大雪過後,紅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說這話時,那聲音挺富激情的。父親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嘗嘗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親精心侍弄的那些紅橘樹,是十多年前我從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剛參加工作,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買了十幾株紅橘苗,回家同父親一 起栽下。從此,父親便精心侍弄那些樹苗,似親兒女般。澆水、施肥、修枝、殺蟲,那嚴肅勁,不亞於教育我們。那些果樹也很通人性,幾年後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記得第一年花開時節,父親在電話里像孩子見到第一場雪那般激動,父親說,白花花的滿樹枝啊,香氣跑了好幾里呢!當鄉親們誇獎橘花的香氣時,父親又像孩子受了老師表揚那般露出羞澀的神色,說,這樹是我兒子從縣城弄回來的優良品種呢!就這樣,父親懷著興奮和渴盼的心情,等待著橘子的成熟。那幾個月,我們隔幾天總接到父親的電話。橘子有指頭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雞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黃色了呢!有幾個橘子全部黃了呢!父親總是在說橘子!
那一年,父親將首先變黃的橘子采了下來,並打來電話,叫我快些回去嘗嘗!時至年末,我們哪能抽出時間啊!在苦苦等待後,父親同母親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來讓我們嘗嘗。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樹是兒子買的,也是兒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兒子不吃第一個,誰吃?在那個飄著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親從百里之外的故鄉,帶上十九個首先成熟的紅橘,來到我的面前。看著我們一家三口甜甜地吃著甜甜的紅橘,父親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我們勸他,你老也快嘗嘗呀。父親說,我早吃過了,一天好幾個呢!我的淚便湧上來,因為父親出發後,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父親帶來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個。我強壓淚水,挑了個最大的剝開後,雙手遞到父親面前。『父親顫巍巍地接過橘子,拿一瓣放進嘴裡,慢慢咀嚼。我再次從父親臉上看到了我參加工作第一天父親送我時的表情一。
就這樣,每年第一場大雪後,父親便會來給我們送紅橘。然後,他將紅橘分送給鄰居,其餘的便去市場上賣了。後來,妻子就說,爹怕是糊塗了吧,橘子現在幾角錢一斤,來回的車費就要幾十元,該買多少橘子呀!再說了,紅橘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味道越來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優良品種呀!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話,父親哪裡是為那幾個橘子啊!妻子思索 一陣,說,也是,只要老人高興,就由著他。
父親越來越老了,雪後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飛了。妻子說,年前我們乾脆抽兩天時間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親正坐在火塘邊,望著樹上的橘子發呆,看到我們,父親一愣,隨即便孩子般叫著母親的名字。我看見父親眼中的淚水滾落下來。父親抹一把淚,說,這屋裡,煙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兒時的兩個好友,決定將剩下的紅橘弄到市場上去賣,父親自然是十分高興。我將紅橘分送給了我的故交,並囑咐他們千萬別告訴父親。我掏出一百元錢,換成了零鈔,將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親手上, 異常高興地對父親說,今天碰到幾個外地人,將果子搶購一空,價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錢呢!
父親臉上滿是欣喜的神色,說,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細心地照顧它們!我別過臉去,說,這屋裡,煙太大了……
10.閱讀全文,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6分)
(1)種紅橘的過程中,父親的態度: 。
(2)等待橘子成熟時,父親的心情: 。
(3)橘子成熟後,父親的做法: 。
11.文中,父子二人各說了一次假話。請結合具體內容,說說他 們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4分)
(1)父親:我早吃過了 ,一天好幾個呢!
(2)兒子:今天碰到幾個外地人,將果子搶購一空,價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錢呢!
12.閱讀下面句子,回答問題。 (6分)
(1)(父親)望著樹上的橘子發呆,看到我們,父親一愣,隨即便孩子般叫著母親的名字。
這里的描寫表現了父親哪些內心活動?
(2)「這屋裡,煙太大了……」
父親和兒子為什麼都說這句話?說這句話時,各自的內心狀態是怎樣的7 .
13.題目是「紅橘甜了」,請結合小說內容,具體說說文中表現了哪些方面的「甜」。 (6分)
[三] (15分)
曹劌論戰(節選)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齊師。 『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鄒忌)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譽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馳: 。
(2)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 。
(3)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 。
(5)雖欲言,無可進者 雖: 。
15.翻譯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6.根據選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劌論戰(節選)》第一段,敘述了 的經過;《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第一段,鄒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劌指揮作戰,鄒忌委婉勸諫,結果怎樣? (4分) .
(1)曹劌指揮作戰的結果: 。
(2)鄒忌委婉勸諫的結果: 。
三、寫作(55分)
18.以「 在其中」為題,寫一篇文章。 (55分) j
【提示與要求】 』
(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你可以從「趣」「美」「情義」「做人」中選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詞語。
(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
(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
(4)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
(5)考慮到內備的充實,文章不要少於500字。
2012年安徽中考 語文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35分)
1.(10分)
(1)①思而不學則殆②生於憂患 ③心遠地自偏④造化鍾神秀
⑤別是一般(一番)滋味在心頭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⑦了卻君王天下事⑧落紅不是無情物
(6分。選填的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句不得分)
(2)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旬不得分)草含笑。 (2分)
借條
今借到校總務處鐵鍬叄拾陸把,水桶捌個。此據。
九(1)班班委會
2012年3月12日
(4分。有「今借到」、「借到」等字樣,1分;寫清向校總務處所借物品的種類、數量,1分;涉及物品的數字大寫正確,1分;正文開頭空兩格、右下方有具名和日期,1分)
(3)①示例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環境免遭破壞呢?
示例二:下面我想講講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2分。答案不限於此,只要使上下文連貫,過渡自然,即可得分)
②方法 措施 (或:有力 有效) (2分)③分號 (2分。答「句號」也可得分)
二、(55分)
[一](18分)
5.(3分)成長是一件最漫長、最豐饒、最深情的事情。 (意思對即可)
6.(4分)說明對「成長」持不正確的認識具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意思對即可)
7.(3分)內容上,強調小時候對「成長」的認識是錯誤的。結構上,承上啟下,起過渡作用。
(內容2分,結構1分。意思對即可)
8.(4分)必要的積蓄過程是另一種意義的成長。
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明白,更容易被讀者理解和接受。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9.(4分)讓知曉學習的人永遠在成長,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二](22分)
10.(6分)(1)態度:精心侍弄。 (2)心情:興奮和渴盼。(3)做法:打電話給兒子,送橘子給兒子,送橘子給鄰居,到市場上出售。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21世紀教育網
11.(4分)(1)為了將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給兒子一家三口吃。
(2)為了寬慰父親,讓他高興。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12.(6分)(1)愁悶,期盼;驚訝;欣喜。 (2)都是為了掩飾落淚的原因。 父親見到兒子時激動、驚喜,兒子聽了父親話後深受感動。 (各佔3分。意思對即可)
13.(6分)①紅橘樹在父親精心管理下結出的果實很甜。 ②父親為培養兒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滿足。 ③父親從兒子買紅橘苗、賣橘子等做法中體會到兒子的孝心。 ④兒子從父親種橘、送橘等行為中感受到父親的信任、關愛。 ⑤全家人互相關心體貼,充滿溫馨和愛意。
(答案不限於此。答對其中一點得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滿分)
[三](15分)
14.(5分)(1)驅車追趕。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責。。 (5)即使。
15.(4分)(1)他們的勇氣已盡而我們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
(2)能在公共場合議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可得到下等賞賜。(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16.(2分)齊魯長勺之戰 齊威王受蒙蔽(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17.(4分)(1)魯軍打敗齊軍,克敵制勝。(2)齊威王納諫,燕趙韓魏來朝。(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③ 2007安徽卷語文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
安徽卷解析
解析者:淮南六中語文組 程 道 流
( 說明:本試卷為完整無誤的校訂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試題的詳解。詳解部分,雖然耗費了不少精力,但由於本人學識水平的有限和手頭資料的缺乏,僅是一孔之見,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謬誤之處,請使用者斧正。該試題詳解僅用於同行切磋,本人保留對詳解部分版權的享有,不得用於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淮南六中語文組:程道流)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4頁,第Ⅱ卷第5至第8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鍾。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座位號、姓名,並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座位號、姓名、科類」與本人座位號、姓名、科類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M\
3.答第Ⅱ卷時,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收回。b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語言知識的考查由4道題組成,涉及到漢字字形、成語使用、病句辨析、語意連貫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題意明確,不偏不怪,但有一定的迷惑性。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隱秘 黯然失色 獨擋一面 化干戈為玉帛
B.涵養 合盤托出 惺惺相惜 反其道而行之
C.鼓噪 出神入化 難辭其咎 不登大雅之堂
D.膨漲 抑揚頓挫 不絕如縷 如墜五里霧中
答案:C。 難度不大,語料都是常見詞語,錯別字多為「經典」別字。A項「獨擋一面」中的「擋」應為「當」,B項「合盤托出」中的「合」應為「和」,D項「膨漲」中的「漲」應為「脹」。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話劇界一些前輩粉墨登場,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經典劇目。
B.風格鮮明、體系完整、精細雅緻的徽州文化,在洋洋灑灑的中華地方文化中獨樹一幟。
C.在野外發現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無缺地取出並加以研究,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D.集電話、電腦、相機、信用卡等功能於一體,手機在生活中的作用被發揮得酣暢淋漓。
答案:A。 A「粉墨登場」:本來意思是指畫好了妝,上台演戲。現在一般多用於貶義,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該題的出錯率估計會高,主要是對「粉墨登場」這個多義成語的理解,從考試的角度看,這個題目有點偏。 B「洋洋灑灑」:形容寫作時揮灑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長。 C「完美無缺」:美好而完備,沒有任何缺點或不足。 D「酣暢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來形容書法繪畫、文藝作品感情飽滿,筆意流暢,情感得到充分抒發。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C*\
A.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並均衡教育資源,真正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優質的教育。
B.根據氣象資料分析,長江中下游近期基本無降雨過程,僅江蘇和浙江的部分地區可能有短時小到中雨。[
C.初始階段,由於對灘海地區的地質條件整體認識存在誤區,導致了勘探隊多次與遇到的油層擦肩而過。
D.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和重視農業產後經濟,應當成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答案:A。 B項自相矛盾,江蘇是屬於長江中下游地區。 C「由於」濫用。 D項語序不當,「發展和重視農業產後經濟」中的「發展和重視」應該為「重視和發展」。
4.把下面幾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在古代,這個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較深入的科學研究後面,必定有一種信念驅使我們。
③對於數學研究則還要加上一點:這個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於它可以用數學來描述。
④可是發展到現代,科學經過了多次偉大的綜合,如歐幾里得的綜合,牛頓的綜合,愛因斯坦的綜合,計算機的出現,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這個信念?
&;⑤這個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簡單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Z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x
答案:C。 排序的關鍵是首句的確定,該題的首句較容易確定,應為②,倒是第二句的銜接較難,很多考生很容易受到迷惑選了①,導致答案錯誤。其實②與⑤句應該是解說關系。
二、(9分,每小題3分);M
社科類文章閱讀選用的是文藝理論家、北大教授金開誠的文藝隨筆《藝術與京劇的伴奏》,設選擇題三道,分別考查考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句子理解能力,推斷能力。文章內容和題目都由一定的難度。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藝術默契」與京劇的伴奏j
金開誠|
任何藝術的創作與欣賞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關系在藝術形式上的深刻表現之一,就是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存在著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發展是諒解、定勢、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諒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礎。同時,因為有心理定勢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穩定性;又由於創作和欣賞雙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變,而是變動發展的。但這變動乃是在創作與欣賞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現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間嚴重破壞「默契」,那麼創作與欣賞的相互依存關系便趨於破裂,藝術作品也就不能取得應有的社會效果。
就京劇的伴奏而言,使用簡單的民族樂器早已形成「默契」。這種「默契」還不僅僅是出於諒解與定勢,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願望。因為對許多老觀眾來說,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別像徐蘭沅、王少卿為梅蘭芳伴奏,在老觀眾心目中都已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響只會起消極的作用。客觀地看,這些伴奏與演唱之間也確有水乳交融之妙。雖然這樣的珠聯璧合已不易見於當世,但因心理定勢的關系,老觀眾仍感到以蒼勁或細膩的琴聲來伴奏各種風格唱腔是最符合聽覺要求的。同時老觀眾也並不保守,在伴奏的發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師們還不斷設計一些花過門、花點子,並在托腔①時准確運用琴聲與唱腔的離合變化,這都已被接受並受到歡迎,所以雙方的「默契」事實上也是處在發展之中的。但是,當伴奏突然變為龐大的交響樂隊時,由於背離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賞。這種不能欣賞,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默契」運動規律的制約的,不能簡單地視為因循守舊、看不慣新生事物。
不過,藝術「默契」雖然是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事情,是在創作與欣賞這個大系統內所出現的一種規律性互動,卻也必然受到系統之外的種種社會歷史因素的制約。現在只就新觀眾對京劇演唱與伴奏的聽覺感受來說,由於聽的能力缺乏訓練而未能入於唱腔與伴奏的精細之處,整個聽覺既然處於極為粗略的宏觀狀態,就不能不感到京劇的唱腔與伴奏是過於單調以至於陳舊的。但從美學上說,京劇的佳妙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確蘊藏著中華民族創造的大量藝術精華。因此許多創作人員和熱心人士深感到對它的繼承與發揚負有歷史的責任,為此而進行種種探索以求改革振興,試用交響樂隊來伴奏京劇清唱就是這類探索的一種。這種探索,特別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觀眾在精神上的贊助與支持,這也是一種社會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戲曲演出時用樂器襯托演員的唱腔。
5.下列對「藝術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藝術默契是創作者和欣賞者雙方對京劇藝術所持有的一種理解和認識。
B.藝術默契的穩定是由創作者和欣賞者雙方的諒解、求美心理決定的。
C.藝術默契的變動是由創作者和欣賞者相互依存關系趨於破裂而導致的。
D.藝術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藝術運動的規律和種種社會歷史因素制約的。
答案:D。 A項過於具體化,B項主要因素是「心理定勢」,C項理解不準。
6.下列對京劇伴奏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用以京胡為主的簡單民族樂器為京劇伴奏,獲得許多老觀眾的充分認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樂器,標志著傳統京劇伴奏的逐漸變化和發展。
C.使用交響樂隊為京劇伴奏,就完全背離了創作者和欣賞者之間的默契。
D.京劇伴奏引進新樂器新形式,是為了振興傳統京劇藝術而作出的新的嘗試。
答案: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樂器」是為了說明「老觀眾也並不保守」,「雙方的『默契』事實上也是處在發展之中的」。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要接受現代龐大的交響樂隊為傳統的京劇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觀眾就需要拋棄因循守舊的觀念。
B.只就聽覺感受來說,即使訓練聽力並改變聽覺的粗略狀態,新觀眾也很難進人京劇藝術的佳妙境界。*
C.用交響樂隊來伴奏京劇清唱,意味著京胡、二胡、月琴等簡單的民族樂器將逐漸退出京劇藝術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觀眾的精神支持和缺乏聽力訓練的新觀眾的用心貼近,京劇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
答案:D。 A項看文中「不能欣賞,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默契」運動規律的制約的,不能簡單地視為因循守舊、看不慣新生事物」,可知錯誤。B項和C向的判斷缺少邏輯,過於武斷。
三、(9分,每小題3分)q
古文閱讀選用的材料是明代許獬的《古硯說》。這是一篇因事說理的散文,考查的內容分別是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意、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翻譯句子、對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理解。這類文章考生在中學語文教材中見過多次,但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出現則是在分省命題後才有的。材料看似有難度,其實很容易讀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J
古硯說
[明]許獬
余家有古硯,往年得之友人所遺者,受而置之,當一硯之用,不知其為古也。已而有識者曰:「此五代、宋時物也,古矣,宜謹寶藏之,勿令損毀。」予聞諸言,亦從而寶之,不暇辨其為真五代、宋與否。
雖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當時人亦僅以當一硯之用耳,豈知其必不毀、必至於今而為古耶?蓋至於今,而後知其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時,所寶為周、秦、漢、魏以上物者,視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漢、魏以上物,示周、秦、漢、魏以上人,其人自視又奚如?
人見世之熙熙者,沉酣於紛華綺麗之樂,奔走於權貴要津之門,褰裳濡足,被戮辱①而不知羞。於是有一人焉,出而矯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書圖畫、器物玩好自娛,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則庸俗人亦從而效之。於是士之射利求進者,必窮極其所無,以諂事權貴要津;權貴要津亦時出其所有以誇士。而士之慕為古而不知務者,亦每與世競逐,必盡效其所有而後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與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與庸俗人同好矣,而猶嘵嘵②然竊好古之名,以求其自異於庸俗,不知其名則是,而其意則非。
吾之所謂好古者,學其道,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見,徘徊上下,庶幾得其手澤④之所存而以玩焉,則恍然如見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厭。故夫古之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觀今世之所好,大率類是。不能盡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硯說。@~
[注]①戮(lu)辱:羞辱,侮辱。 ②嘵(xiāo)嘵:吵嚷。 ③手澤:先人或前輩的遺墨、遺物。w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遺者 遺:贈送
B.示周、秦、漢、魏以上人 示:告訴
C.必盡效其所有而後快 效:模仿
D.是以好之而不厭 厭:滿足
答案:B。「示」是「給……看」的意思。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當一硯之用,不知其為古也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戮辱而不知羞。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
C.則庸俗人亦從而效之
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z
D.不能盡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答案:B。 都是轉折連詞,「但是、可是」的意思。A項雖都是代詞,但意義不一樣,第一個是「它」,指古硯;第二個是「其中」的意思。C項都是連詞,第一個表承接,「那麼」;第二個表轉折,「可是」。D項都為助詞,第一個為「的」,第二個意思更虛,不要譯出。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Q
A.作者從一方古硯起筆,圍繞人們對待古物的不同態度展開議論,借題發揮,聯系現實,最後點明了寫作緣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傳到後世的古物,在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只是被當作一件普通的物品來對待的。
C.作者認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風雅,或諂媚權貴以逐利求進。
D.文章對當時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風氣進行針砭,體現了作者直面時俗的批判精神和卓爾不群的個性特徵。
答案:D。 「批判精神」倒是有一點,但要說「卓爾不群的個性特徵」,屬無中生有。
參考譯文:
我家有方古硯,是過去因友人的贈送所得到的,接受了後就一直放在那裡,當作一方(普通)的硯台使用著,不知道它是一方(珍貴)的古硯。不久有能辨識古物的人告訴我:「這是五代、宋時的古董,年代很久了,應該小心的把它當作珍寶一樣收藏著,不要讓它受損和毀壞了。」我聽到了這樣的勸告後,也就依從了他的話把(這方硯)當作了寶貝。但沒時間來辨識它是否真的是五代、宋代是的物件。
雖然這樣,這器物如果真的是五代、宋時的東西,當初的人也只僅僅把它當作一個硯台來使用罷了,哪裡知道一定不能毀壞、還一定要把它傳到現在而成為一件古物呢?傳到現在,然後才知道它是五代、宋時(的寶物),不知道它在五代、宋時,那些把周、秦、漢、魏以上時期的器物當作珍寶的人,對這塊(五代、宋時的)硯台又如何(看待)呢?但又不知道那些把周、秦、漢、魏以上時期的器物,拿來給周、秦、漢、魏以上時期的人看,那時期的人看這些器物有怎樣呢?
人們看到世上那些和和樂樂的人,沉醉於奢華艷麗的享樂中,在權貴和地位顯赫的人的門前來回奔跑,卑躬屈膝的樣子,遭受羞辱卻不知道羞恥。這時,有一個人站出來改變這種風氣,高高直立守道自重,憑淡泊的心態守住自己的操守,拿古代先人琴書圖畫、器物愛好來娛樂自己,並且美其名叫「好古」。所以大凡能名之曰「好古」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因為那不是平庸世俗的人所喜歡的,那麼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也就追隨並模仿著他們。於是讀書人中那些追求財利求得上進的人,一定想竭盡辦法拿出權貴們沒有的東西,來巴結侍奉那些權貴要人;權貴要人也時時拿出自己的器物的在讀書人中誇耀。可是那些羨慕「好古」卻不知追求什麼的讀書人,也每每與世人競爭角逐,一定要仿效他們所擁有的器物而後快。
唉!這不是真能愛好古物,只不過與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罷了。既然與平庸世俗的人愛好相同,可是還要吵嚷著要擁有好古的名聲,來顯示與那些平庸世俗的人不一樣。不知道他們的名聲是這樣,而他們真實想法卻不是這樣的。
我所說的好古的人,想學習(先人或前輩)的道義,寫他們那樣的文章,思念他們的人卻不能相見,上下徘徊,期望只能得到他們的遺墨、遺物來保存把玩,就好像恍然見到他們真人一樣,因此喜好而從不滿足。所以古代的那些「好古」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留下的器物,而是他們的為人。
我看當今詩人所愛好的,大都像這樣。不能詳盡闡述,只能表述相近似的,就寫了一篇《古硯說》。
(在此卷上答題無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 文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0分)f
考生注意事項:
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已而有識者日:「此五代、宋時物也,古矣,宜謹寶藏之,勿令損毀。」
譯文:
答案:不久有能辨識古物的人告訴我:「這是五代、宋時的古董,年代很久了,應該小心的把它當作珍寶一樣收藏著,不要使它毀壞。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與庸俗人同好而已。
譯文:
答案:這不是真能愛好古物,只不過與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罷了。
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H
古詩詞鑒賞選用的材料是清代陳維崧的《醉落魄 詠鷹》,設題兩道,分別考查對古代詩詞中表現手法和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題干中明確要求結合上片和下片的內容,指向明確。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托鷹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附補充注釋和講解
①詞借詠鷹抒壯懷,言其欲像雄鷹搏擊狐兔一樣,消除惡人、小人,聲色俱厲,可見作者在郁悶中進發之憤慨。詞大概作於作者旅寓河南期間。②堵:一般為用於牆的量詞,詞中形容山高。③「風低」句:寫鷹在廣闊平原上迅疾低飛。削碎,猶「劃破」。 ④尋呼處:行獵地方。尋呼,即呼鷹逐獸。杜甫《壯游》:「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⑤身手:指才能、本領。和誰賭:沒有機會與別人比高低。 ⑥軒舉:昂揚貌。 ⑦汝:指鷹。
【講解】詞的題目為「鷹」,故多有將此篇劃入詠物詞者。然細味詞情,其「詠物」的成分並不多,而是抒情主體「我」的形象更加突出些,在詞篇中的比重也更大。故作借物詠懷題材來認識似更恰當。開篇「寒山幾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下得極新穎而重拙,有此二字,凌厲激盪的氣勢噴薄欲出,堪稱煉字的典範。接數句以「袒貂裘」、「略記」寫出詞人浩茫風度,為後文鋪墊。下片興感,「男兒」三句極豪邁,又極悲憤,精警無匹,如干將出匣,寒光射人。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寫不出者,最能代表迦陵詞「鼓舞風雷」、「蹈揚湖海」的特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於奔放之後作含蓄的一折,特別凸現詞人九曲黃河般的積郁之情,力量沉厚。陳維崧在諸多作品中皆以鷹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鷹的軒舉的「猛氣」與矯捷的「身手」,用以抒發自己疾惡如仇、懲奸除弊的人格風范與人生理想。讀本篇不僅令我們體察到「聲色俱厲」(陳廷焯語)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頑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選做五題)(5分)
名篇名句補寫的內容均出自課本,且8句選5句,屬於送分題。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回歸,名句名篇進入高考本來就是督促學生對大綱中規定篇目的背誦,本來就不應該出什麼偏、怪、難的題目,如果那樣,將是背道而馳。
④ 安徽第一卷·最後一卷語文答案
2011年安徽高考最後一卷
語文參考答案
1.C (「還會導致文學創作步入歧途」這種說法太絕對,原文說的是「卻很有可能導致文學創作步人歧途。」)
2.D (A項「都不容樂觀,出現了板塊分割式的創作模式」表述錯誤,B項見第五段後四行,假設關系表述顛倒,C項「文學本沒有行市」表述有誤,整個句子因果關系也有誤)
3.B (顛倒因果,見原文第二段)
4.A (這里的「歲」是好年景的意思。)
5.C (A「以」分別是連詞/表目的關系,連詞/表修飾關系;B「所」分別是助詞/「所」字結構,名詞/地方;C「而」都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D「者」分別是助詞/……的人,語氣助詞/表示疑問語氣。)
6.A (「能忘卻自己的肝膽,又遺棄自己的耳目,無心地縱放於世俗塵垢之外,」只是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所能做到的,並非孫休。)
7.(1)剛才孫休進來,我把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的德行告訴給他,我真擔心他會吃驚以至迷惑更深。(向、至人、惑及介詞結構後置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不對哩。孫休所說的話是正確的嗎?先生所說的話是錯誤的嗎?錯誤的本來就不可能迷惑正確的。(然、是、固、惑各1分,句意通順1分。)
8.借景抒情。借「驛路」、「斜月」、「溪橋」、「曉霜」、「殘菊」等景物,顯行旅之苦,抒凄涼之情,為下片做好了情感鋪墊。(4分)
9.「元」字,「本來」之意,凸顯詞人旅途心事重重,老是睡不著;「每」字,突出因夜不能寐而倍感秋夜漫長的情形已非一日。凄然之中更顯羈旅之愁和中原歸思之切!(4分)
10.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制芰荷以為衣兮 ③親賢臣,遠小人 ④潦水盡而寒潭清 ⑤漁梁渡頭爭渡喧 ⑥冰泉冷澀弦凝絕 ⑦奈何取之盡錙銖 ⑧贏得倉皇北顧
11.①栽花成「痴」,「不管什麼天氣,都從野外帶回一株株花草,栽得房前屋後院里牆頭滿足一叢一叢的花」;
②護花成「痴」,誰要是摘了他的花,「弄急了說不定他真會拚命」;
③賞花成「痴」,「坐在暖暖的陽光下,痴情地望著面前這些花草,臉上時常露出一種很滿意的神情」;
④養花成「痴」,「家裡養的花已經有九十多種了,離一百種已經不遠」;
⑤尋花成「痴」,「在一片懸崖下面看見鄭似水側躺在肥嫩的青草上,滿臉是血,手裡還緊緊捏著株被扯斷的小花」。(5分。每點1分,寫足4點得滿分)
12.①開頭的環境描寫,為人物活動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境;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沒有人去弄一兩朵來點綴單調的生活」,為情節發展做好了鋪墊。(3分)
②結尾的環境描寫與開篇呼應,突出了相思灣的變化,表現了主人公精神的影響力,深化了主題。(3分)
13.(1)通過「真好」、「真幫了大忙」、「朋友也想要」,側面表現了鄭似水花的美麗,突出了「痴」力;同時用「沒提」、「真幫了大忙」也暗示出「教師」的世俗心態。(3分)
(2)這里用「特地」和「趕」兩詞很好地表現了「教師」在鄭似水精神的感染下精神的改變,深化了主旨。(3分)
14.①從鄭似水身上,看到了對精神生活的執著與痴迷,對理想的不懈追求;②從「村裡人」身上,看到了他們精神的貧乏以及不覺解,對美的淡漠,需要引領和改變;③從「教師」身上,看到的是世俗之氣,需要美來感化和沐浴;④從「花」這個意象中,感受到精神文明之花、理想之花的魅力,結尾得到了彰顯。(8分。答對①④兩點各3分,答對②③兩點各2分。言之有理即可)
15.C (A項sè—shǎi;B項,汽一氣;D項yìng—yīng,易一宜)
16.A.「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經達到純熟的地步,用在這里不合語境。
17. B
18.看見 想到 決定 解決(4分)
19.(5分)
序 號
修改方法
②
在「建設」後加「作貢獻」
③
刪去「爭著」
④
改為「說話做事前」
⑤
改「提高」為「加強」
⑥
刪去「才能做好」
20.(6分)示例:
(1)有一位大腹便便,雙手後背,顯得一副滿腹經綸模樣的老者,但他的頭上只有一棵小苗,在他右邊的是一位手拿著書,頭上有沉沉麥穗的青年人,一副謙虛的樣子。
(2)可以理解為批評某些不學兀術卻喜歡擺架子的人,又可以理解為贊揚具有真才實學卻謙虛謹慎的人,還可以理解為批評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不學無術之徒反倒對飽學之士頤指氣使。
21.參照2010年安徽卷作文標准。
附:文言文譯文
有個名叫孫休的人,走到門前就驚嘆不已地詢問他的老師扁慶子,說:「我安居鄉里不曾受人說過道德修養差,面臨危難也沒有人說過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里卻從未遇上過好年成,為國家出力也未遇上聖明的國君,被鄉里所擯棄,受地方官放逐,而我對於上天有什麼罪過呢?我怎麼會遇上如此的命運?」
扁子說:「你不曾聽說過那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的身體力行嗎?忘卻自己的肝膽,也遺棄了自己的耳目,無心地縱放於世俗塵垢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這就叫做有所作為而不自恃,有所建樹而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才幹用以驚嚇眾人,用修養自己的辦法來突出他人的污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在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形體和身軀,具備了九竅,沒有中道上夭折於聾、瞎、跛、瘸而處於尋常人的行列,也真是萬幸了,又有什麼閑暇抱怨上天呢!你還是走吧!」
孫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裡。不多一會兒,扁子仰天長嘆,弟子問道:「先生為什麼長嘆呢?」扁子說:「剛才孫休進來,我把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的德行告訴給他,我真擔心他會吃驚以至迷惑更深。」弟子說:「不對哩。孫休所說的話是正確的嗎?先生所說的話是錯誤的嗎?錯誤的本來就不可能迷惑正確的。孫休所說的話是不對的嗎?先生所說的話是正確的嗎?他本來就因迷惑而來請教,又有什麼過錯呀!」
扁子說:「不是這樣的。從前有隻海鳥飛到魯國都城郊外,魯國國君很喜歡它,用『太牢』來宴請它,奏『九韶』樂來讓它快樂,海鳥競憂愁悲傷,眼花繚亂,不敢吃喝。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習性來養烏。假若是按鳥的習性來養鳥,就應當讓它棲息於幽深的樹林,浮游於大江大湖,讓它吃泥鰍和小魚,這本是極為普通的道理而已。如今的孫休,乃是管窺之見、孤陋寡聞的人,我告訴給他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的德行,就好像用馬車來托載小老鼠,用鍾鼓的樂聲來取悅小端雀一樣。他叉怎麼會不感到吃驚啊!」
通曉生命實情的人,不會去努力追求對於生命沒有什幺好處的東西;通曉命運實情的人,不會去努力追求命運無可奈何的事情。養育身形必定先得備足各種物品,可是物資充裕有餘而身體卻不能很好保養的情況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脫離形體,可是形體沒有死去而生命卻已死亡的情況也是有的。生命的到來不能推卻,生命的離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認為養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養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麼,世間還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呢!雖然不值得去做卻不得不去做,內中的操勞或勤苦也就不可避免。
安徽第一卷·2012年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試卷(三)語文參考答案
1.D(D項的對應段是第⑧段,原文為:「它和徽商文化結合在一起,成為了地方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可見徽州家譜不是徽商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同屬地方文化,只是關系密切而已。A項可在第③段中找到對應信息;B項可在第④段中找到對應信息;C項可在第⑦段中找到相關信息。)
2.A(A項在闡述觀點時將「司馬遷創立了史表」和「明清徽州地區奉為圭臬,將史法寓於譜法之中,修編了許多家譜」闡述為因果關系,這屬於強加因果,設誤較為隱蔽。B項整合了②③兩段里的部分內容,表述正確。C項對「為女性商人立傳」做出了推斷,結合當時徽州地區對商人的態度和整個封建社會對婦女的態度,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表述有分寸,較為合理。D項是對徽州文化的理解,在第⑤段中有體現。)
3.c(C項的判斷需要整合最後四段的主要內容,明清徽州家譜的興盛有很多原因,如「譜為一家之史」的理念,對宗族血緣的看重等,與「明清徽州地區文人學士數量極大」沒有因果關系。A項的表述把握住了「譜為一家之史」的理念對明清徽州家譜的影響。B項結合了封建社會以農業經濟為支柱的時代背景,突出了明清徽州家譜對商業的重視的意義。D項是對第⑥段內容的理解,准確表達了徽州家譜和徽商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及區域社會觀念的新變化。)
4.A(疾:急速,快速)
5.D(A.在/從;B,句末,表判斷/句中,起停頓作用;c.助詞,的/賓語前置的標志;D.來)
6.D(「把活著」人的毀譽看作要務是違背了葬禮的初衷」而非「把死去的人的毀譽看作要務是違背了葬禮的初衷」)
7.(1)如今社會風氣混亂不堪,君主治葬越來越奢侈,他們心中不是為死者考慮,而是
活著的人以奢侈互相誇耀。(「世俗」「愈」「矜」各1分,語句通順2分)
(2)如果這樣做真有利於死者,那麼即便使國家貧窮、人民勞苦,作為慈親孝子也在
所不惜去做。(「苟」「雖」各1分,「若慈親孝子者之所不辭為也」省略句1分,語句通順2分)
(3)陛下您看祖宗時代,科舉舉薦的規章制度,與今天相比,哪一個更為精確?(法、與……孰,各2分,語句通順1分。)
首聯有「衰草」、「離宮」、「夕暉」、「孤雲」等意象。(2分)描繪了一片慘淡的夕陽斜照著長滿衰草,孤雲飄盪的離宮景色,暗喻南宋王朝覆滅,滿目瘡痍,一片凄涼,詩人無所依託的殘酷現實。(2分)
9.這首詩觸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將自己的親身感受、金陵的歷代興亡以及前人的詠嘆等交織在一起,抒發了自己深沉而復雜的內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盡致,外柔內剛,深摯悲壯。(2分)特別是「杜鵑啼血」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一片赤誠,這是用鮮血和生命寫出來的詩篇。(2分)『
10.(1)濁酒一杯家萬里(2)人不知而不慍(3)哀民生之多艱(4)其聞道也固先乎吾(5)滄海月明珠有淚(6)放浪形骸之外(7)岩扉松徑長寂寥(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11.①從側面突出太行山奇絕的景色,突出太行山景色給遊客的震撼作用。②進一步表明了人們以前對太行山的認識是一種認知上的斜視。(意思對即可)
12.①增強了大峽谷的神秘性;②為自然景觀增添了人文歷史色彩;③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飽滿。(意思對即可)
13.④山的色彩絢麗多變,富有層次感。②山峰雄奇峻峭,富有陽剛之魂魄。③山中景色綺麗,具有陰柔之靈秀。④山谷狹長險峻,充滿了神秘色彩。(意思對即可。至少答出三點)
14.示例:①人們認為太行山是禿山,禿嶺,有雄無秀,卻不知太行山還有江南山脈那樣的秀美。②認為太行山只是「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是「兵家必爭」的險要之地。③人么可能知道太行山的雄壯險峻,卻不知道太行山極富神秘氣息。④人們認為太行山的色彩單一,卻不知它的色彩豐富而多變。
15.C(「安生之處」的正確寫法是「安身之處」;「量體裁衣」中的「量」正確讀音為「liàng」)
16.B(不合語境。「習以為常」意思為「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很平常了。」此處可改為「屢見不鮮」,「屢見不鮮」意思為「常常見到,並不新奇」。)
17.D(語序不當。應將「首次」調到「我軍」之後。)
18.示例:抽煙是有癮的,跟吸毒一樣。意志薄弱的人是根本無法戒掉的,那我們等著瞧。
19.示例:①重疊的音節,能增強人們對語音的感受,使聽覺能得到一種回環往復的語音美感,容易識記,切合幼兒心理;
②疊音的名字既富有音樂性,悅耳動聽,又富有親昵的情味,寄託著父母對孩予的愛憐之情。
20。示例l:中小學生熱衷如此競選班幹部,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功利思想難辭其咎。班幹部這服務同學的崗位,如今成了功利的代名詞,擁有班幹部身份後,可以爭取更大的「官職」,還可獲得更多教育資源,老師也會更重視。來自社會的官本位等功利思想,讓原本清凈的中小學校也沾染上了塵俗的習氣。通過班幹部競選花樣頻出,我們不難看出,中小學生教育已經暴露出功利端倪,讓人憂心。我們應該反躬自省,檢討我們的社會現狀,檢討為人父母、師長者的責任。
示例2:抵制中小學校園里出現的權力崇拜和賄選風潮,學校、家長和社會應各負其責。學校要明確態度,幫助學生們端正思想,同時不要賦予班幹部太多的「政治內涵」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班幹部就開小灶,傾斜教學資源。家長與社會也要承擔起責任,不能事事從功利的角度出發,為孩子競選出謀劃策或者請客送禮。而是要教會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讓他們有一個決樂而簡單的童年。
寫作提示
立意一:做人,應該懂得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已之心恕人。耶穌對人們的說辭也正是對我們心靈的拷問——我們在對別人的錯誤橫加指責的時候,有沒有捫心自問過:我是不是一點錯都沒有呢?
立意二:沒有改正不了的錯誤,只有改正不了方法。在幫助別人改正錯誤之時,嚴厲的懲罰只會加重他們對世界的仇恨,而只有多加包容和關愛,才能幫助人走出犯錯的陰霾。立意三:活在世上,有許許多多的人為我們的錯誤付出了寬容,對我們的莽撞給予了善意。對於這些,我們應該看到,應該懂得,應該感恩——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去回報他人。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凡是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事物,它們必然要死亡,死亡是人所不可避免的。孝子尊重他們的父母,慈祥的父母疼愛他們的兒子,這種感情深入肌骨,是人的天性啊。自己所尊重所疼愛的人,死亡之後把他們拋在溝壑之中,人之常情是不忍心這樣做的,因而產生了葬送死者的風尚。所謂葬,就是藏的意思;這是慈祥的父母和孝順的兒子應當慎重的問題,所謂慎重,就是說活著的人要為死者考慮。從活人的心裡為死者考慮,沒有什麼比讓死者入土後不動,讓死者的墳墓不被發掘再重要的了。既要不移動死者又不使人發掘死者的墳墓,最好是讓發掘者無利可圖。這就叫做大閉。
古代的人有葬於深山曠野之中而得到平安的,這不是說有珠寶國寶在起作用。而是藏的作用,所以說葬不可不深藏。葬淺了狐狸就會發掘屍體,葬深了就會碰到地下泉水。因此凡是葬地一定選在高丘之上,以避免狐狸的發掘之害和水泉的潮濕。這樣雖好,但卻忘記了歹徒、盜賊、匪寇的禍害,難道不是糊塗嗎?這如同盲樂師怕碰到柱子,躲開了柱子卻用力撞到了木撅子上。狐狸、水泉、歹徒、盜賊、匪寇的禍害,就如同撞上了又尖又大的木橛子啊!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子能夠避開這些禍害,這算懂得葬的本義了。
修棺苴槨,是用來避免螻蟻蛇蟲之害的。如今社會風氣混亂不堪,君主治葬越來越奢侈,他們心中不是為死者考慮,而是活著的人以奢侈互相誇耀。他們以奢侈浪費為榮,把儉省節約的人視為鄙薄,不把方便死者當成一回事,而只是把活著的人的毀譽看作要要務。這就不是慈親孝子的心了。父親雖然死了,孝子對父親的尊重不會衰減;兒子雖然死了,慈親對兒子的疼愛不會消失。埋葬所尊重所疼愛的人,卻用活著的人很想得到的東西陪葬,他們想用這些東西使死者安寧,像這種做法將會怎樣呢?
百姓對於利,哪怕冒著飛箭、踩著利刃、拚命流血也要追求它,不知禮義的野人,寧可忍心不顧父母、兄弟、朋友的情分而去追求利。如今偷墳劫墓不用冒拚命流血的危險,也沒有忍心不顧父母、兄弟、朋友的恥辱,他們得到的實利很豐厚,可以乘車吃肉。其利可傳給子孫,即使有聖人也不能禁止,更何況如今又是亂世呢?
國超大,家越富,葬物就越豐厚。死者口含的珍珠,身穿的玉表,珍玩寶貨,鍾鼎壺
金監,車馬衣被、金戈寶劍等,不可勝數。各種養生的物件,沒有不隨葬的,用厚木累積而成的墓室,放著幾層的棺槨,堆積石頭木炭,環繞在棺槨之外。壞人聞知此事。互相傳告。土司雖然用嚴刑重罪來禁止他們盜墓,仍然禁止不住。而且死者死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子孫對他就越加疏遠,子孫時他越疏遠,守墓人就越懈怠;守墓人越來越懈怠了,而陪葬物品卻依然那麼多。這種形勢自然就不安全。』
世俗之人舉行葬禮,用大車載著棺槨,打著各種旗幟,靈車上蓋著如雲的飾物。手持眾多的羽毛製成的傘隨柩車嚴整而行,棺柩之上點綴著珠玉,棺槨上塗飾上黑白相間、黑青相間花紋,很多人在靈車周圍牽引棺柩,以軍法指揮送葬行列才不會大亂,以這種排場讓世人觀看,既美觀,又奢侈,但用這種葬禮為死者求安寧,卻是不行的。如果這樣做真有利於死者,那麼即便使國家貧窮、人民勞苦,作為慈親孝子也在所不惜去做。
⑤ (皖智教育)安徽第一卷·2013∽2014學年安徽省八年級月考試卷。除了語文其它七科答案!是期末!
下下剸聚會活動單田芳孤鴻寡鵠巨神峰東莞厚街下下二樓地
⑥ 2013年語文安徽高考答案,請復制下來。
一、(9分)
1【答案】D【解析】A項「不充分表達」應為「不表達」;B項「絕不會碰到」絕對化;C項「科學家」應加上「追求真理的」這一定語。2.【答案】C【解析】A「推導出」錯,另一個特徵不是第一個特徵推導出的;B③段承②段,說邏輯思維同倫理毫不相干;D倫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驗同科學的公理並無很大區別。3. 【答案】D【解析】文中說「人們會把它們作為自己在大量個人感情經驗方面打好基礎的東西而接受下來」,因此「被人們自覺接受並運用於打好知識基礎等方面」錯。
二(33分)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親戚昆弟墳墓在真定 親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轉C.人眾車輿 輿:眾多 D.政由一家 由:如同【答案】:D【解析】:由,出於。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陸生因說佗曰 將相欲移兵而誅王A. B. 伺者因此覺知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尉佗乃蹶然起坐 佗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史C. D. 今其智乃反不能急 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答案】:D【解析】:D、用在動詞前,形成所字短語。A於是/因為;B目的連詞,來/轉折連詞,卻;C於是/竟然。6、【答案】:B【解析】:「且南越君民同心」無中生有。
7、【答案】:(1)而現在您卻一反中國人的習俗,丟棄衣冠巾帶,想用只有彈丸之地的小小南越來和天子抗衡,成為敵國,那你的大禍也就要臨頭了。(2)我不能在中原發跡起家,所以才在此稱王。假使我占據中國,我又哪裡比不上漢王呢?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9題。秋齋獨宿【唐】韋應物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宿》【金】趙秉文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注】①韋蘇州:即韋應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8、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答:解析:同:孤獨。異:韋應物的孤獨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動靜中體現中恬淡自適的情懷。趙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涼的,表現 了自己內心孤獨引發的清冷。9、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並加以賞析。(4分) 答:解析:山月皎如燭,運用比喻,將月亮比作蠟燭,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月亮的皎潔;冷暈侵殘燭,冷冷的月光,侵入將要燃盡的蠟燭,運用擬人,寫出了環境的凄冷。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兩題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兩題都答,則按甲題計分。)(6分)甲: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乙:① ,余獨好修以為常。 (屈原《離騷》)②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③ ,塞上風雲接地陰。 (杜甫《秋興八首》)④其間旦暮聞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⑤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范仲淹《岳陽樓記》)⑥楚天千里清秋, 。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答案:(1)①使秦復愛六國之人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③誰得而族滅也④秦人不暇自哀⑤而後人哀之⑥後人哀之而不鑒之(2)①民生各有所樂兮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③杜鵑啼血哀鳴④江間波浪兼天涌⑤靜影沉璧⑥水隨天去秋無際解析:注意「暇」「摧眉折腰」「璧」的寫法
三、(24分)
11.根據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6分) (1)②③兩段寫了「近兩三年」桐廬當地的變化,請概括這些變化。答:
【答案】【解析】注意從「近兩三年來是如此」開始回答,可從新建築物涌現、人民文娛生活豐富、旅遊開發三方面概括。 (2)從④⑤兩段看,桐君山的歷史氣息體現在那些方面?請加以概括。答: 【答案】【解析】注意「歷史氣息」一詞,主要體現在「漁梁渡口」「古色古香、有舊聯的桐君祠」「生發新芽的古桐」三方面體現出來。
12.第⑥段畫線句子在文中有什麼作用?(4分)答: 【答案】【解析】作用從內容(內容重點、手法、思想情感)和結構兩方面考慮。劃線句子寫古詩詞中櫻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應了上句櫻桃「時令短」「不易發現蹤跡」的特點,與下文櫻桃的心形象形成對比,為坐著下文情感的轉變做了鋪墊。
13.文章以「櫻桃」為題,但後三段才集中寫「櫻桃」,這樣安排的原因是什麼?(6分)答: 【答案】【解析】作者借櫻桃寫充滿生機的未來,前面寫桐廬的變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銅樹生發新芽都表現了桐廬的未來充滿生機,豐富、堅實、健旺,這與櫻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內容為後面集中寫櫻桃做了鋪墊,提現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14.第⑦段稱贊齊白石的「見識與魄力」,其實,作者當時根據自己對社會發展變化的觀察與思考完成的這篇文章,同樣顯示了他的「見識與魄力」。請結合文本,從兩個方面談談作者的「見識與魄力」。(8分)答: 【答案】【解析】見識,指明智、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識的能力。魄力,指處置事情所具有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從文中對旅遊景點的判讀——山水之美和歷史氣息、對櫻桃悲春的新解釋——「其實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後緊接著就是初夏,這才是更為豐富、堅實、健旺、充滿了生機的季節,也是人類努力工作的季節「談即可。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語 文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A.旋律 天籟 協奏曲 休止符 餘音繚繞 不絕如縷B.文采 腳本 座右銘 俱樂部 鴻篇巨制 異曲同功C.履職 稟報 親合力 傳幫帶 弊絕風清 惠民工程D.機率 調劑 孺子牛 氣墊船 顧名思義 一如既往【答案】A【解析】異曲同工、親和力、幾率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A.隨著全社會對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深入解讀,「幸福感」「幸福指數」毋庸置疑地成為民生改善和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話題,受到公眾的普遍關注。B.《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美食類紀錄片,片中由近距離拍攝呈現出的各類食材的紋理構造,帶給觀眾煥然一新的審美感受。C.如今,視覺文化方興未艾,在這圖像和文本相互轉換、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現實善下,圖文關系正在成為中外學者共同關注的跨學科研究熱點。D.完善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隊伍建設,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補牢,使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在萌芽狀態及時得到解決。【答案】A【解析】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實明顯或理由充分,不必懷疑,根本就沒有懷疑的餘地。煥然一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用「耳目一新」更恰當。方興未艾:事物 正在發展,還沒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發展。視覺藝術不是新生事物,可用「如火如荼」。亡羊補牢:羊因為羊圈的空缺被狼掉走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除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用防止繼續受損失。可用「未雨綢繆」。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湘、鄂、皖、贛四省地域相鄰,山水相連,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遊資源,也有助於形成極具特色的區域文化生態圈。B.「遼寧艦」的艦員在選拔時,年齡、經歷、任職時間、現實表現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入選者還要經過一系列的理論和技術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航空母艦艦員。C.政府主導,媒體監督與宣傳,社會各界積極行動,是解決目前我國農村約5800萬缺失父母庇護的留守兒童身心成長、學習生活所面臨的失管、失教和失衡問題。D.城鎮化攸關到億萬人民的生活質量,它不是簡單的城鎮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而是在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答案】:D解析:A、主謂搭配不當,把「開展」後加的「的」;B在「年齡」前加「在」,「經歷」和「任職時間」有交叉;C、後邊加「的措施」。18.某校利用宣傳櫥窗舉辦關於「蛟龍」呈的專題展覽,展覽包括四個板塊。請根據下面的材料,為展覽擬寫總標題和各板塊標題。要求:簡明生動,每個標題不超過8個字。(6分)「蛟龍」號是我國第一台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自主設計,除少數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絕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國製造」,總裝也由我國獨立完成。「蛟龍」號技術上擁有三個優勢,即先進的近底自動航行和懸停定位功能、高速水聲通信功能、強大的續航供電功能;與國際上現有的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相比,其綜合性能穩居前列。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順利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7062米的深處,全世界為之矚目。此次深海作業的成功,證明這條「中國龍」具備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潛航的能力,標志著海底資源寶庫向中國人敞開了大門。總標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塊標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總標題:「蛟龍」入海,世界矚目板塊標題①深海「蛟龍」 ②中國製造 ③技術優勢 ④深海作業
19.
A.秉性、精神、風儀各異B.可謂極盡運筆使鋒之妙C.強調欹側、揖讓、對比D.頗具天然瀟灑飄逸之美【答案】①D ②C ③A ④B20.在某班宣傳交通文明的文藝節目中,李華扮演的志願者對路萍扮演的違規行人進行了耐心勸導。下面是表演的對話片段,請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簡明得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5分)李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喲,紅燈啊?我沒注意。李華: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嗯,是不該跟著別人搶。李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小夥子,你講的在理。下次我會注意的。李華:謝謝您,再見!【答案】:示例:①阿姨,請問您剛才注意到那紅燈了嗎?②那兒亮著的是紅燈。紅燈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著別人搶,會有危險的。③以後您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信號燈,不能闖紅燈,這是對自己安全負責。
⑦ 2006年高考語文答案(安徽卷)
2006年高考語文參考答案(安徽卷)
1.C ( A 項中的「憑」應為「平」,B 項中「渲」應為「宣」, D 項中的「攻」應為「功」,「簡煉」是「簡練」的異形詞,就目前來看,不能算錯。)
2.A(「洛陽紙貴」比喻著作風行一時。 「不容分說」不容許分辯說明。 「巧立名目」變法兒定出些名目來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發生的原因。)
3.C (A 項應為「公益林管理者所發生的管理、撫育、保護和營造等支出的費用」。 B 項「完成」與「進步」不搭配。D項「……不折不撓的精神……」)
4.B
5.B
6.D
7.D
8.D(「資」,憑借、獲取。這里指用來謀生的方法。)
9.B(兩個「於」是介詞,在。 A 項「以」,前句是連詞「來」,後句是「因為」。 C 項「其」,前句是代詞「他們」,後句是語氣詞「一定」。 D項「之」,前句是代詞,後句是助詞。)
10.A (「共享家產」錯,原文沒有這個意思)
附譯文::(來不及,以後補上)
「齊民」的意思,就是今天所說的一般百姓(齊等無有貴賤,故謂之齊民)。神農發明耒耜一類的農具,是讓天下的百姓得到好處。殷商、周代的強大,按照《詩》、《書》的記述,關鍵是在讓老百姓安樂,老百姓富有了後就可以進行教化。晁錯說:「聖明的君王在位之上,而老百姓有不受凍挨餓的原因,並不是國君自己能耕種而使老百姓能有飯吃,國君自己能織布而使百姓能有衣服穿,關鍵是能為他們開辟獲取財富的途徑(或方法)。
11.⑴聖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凍不挨餓的原因,不是君王能親自耕種使他們有飯吃,親自織布使他們有衣穿,而是能為他們開辟增加財富的途徑。
⑵然而歲月久了,它們(指所種樹木)都派上了用場。先前嘲笑他的人,都來向他請教。
12.⑴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
(意思答對即可)
⑵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雲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
(意思答對即可)
鑒賞資料:
作為辛派詞人,我們提起劉過,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整頓乾坤」、「誓斬樓蘭」聯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更使人覺得他是真豪傑,覺出他的真性情來。聯想到魯迅先生所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愈覺此言不虛。
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的,尤其是送別後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餘味。
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人「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遠」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麼,「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謂構思縝密,惜墨如金。後三句寫「散」,寫餞行時惜別心情。「聚散匆匆」是關鍵句,是本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聚」字結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雲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後,如雲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藹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傷心動情。
下片寫別後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後,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後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魂飛」,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反側,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雜感情描寫出來了,真可謂情深意切。
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於是又用「後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像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柁尾「(《惜雙雙》)句意,說明此雖之後,他的心象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後,又象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真是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13.
14.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詩句。
②想到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詩句。
③想到在屈原館中另闢聞一多紀念室。
(意思答對即可)
15.⑴憂國憂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
⑵①少年時代愛讀《離騷》,感慨不已。② 青年時代聆聽聞一多講授《離騷》,加深了對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紀念館,心靈再次被觸動。
(意思答對即可)
16.因為二人對人民的熱愛、對祖國的忠貞、鬥志的堅強、死事的壯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對即可)
17.⑴特徵:秀美,寧靜。
⑵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兩位愛國詩人的偉大形象,以寧靜的環境襯托作者激盪的內心世界。
(意思答對即可)
18.示例:車上不便通話,9點後聯系。
(符合要求即可)
19.示例:
少一點大手大腳,多一點精打細算。
少一點取用無度,多一點細水長流。
少一點腹脹浪費,多一點勤儉節約。
(符合要求即可)
20.略
21.略
⑧ 2010高考語文安徽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譯文:周太祖剛入關時,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後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們到身邊來。
(2)譯文:到這次從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安心。
(3)譯文:當時已經和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的願望難
以實現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煙塵」代指邊境戰事;與後文的「鼓角」相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
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藉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願乞終養 ⑶征蓬出漢塞 ⑷枯松倒掛倚絕壁
⑸此時無聲勝有聲 ⑹羨長江之無窮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簡朴古風存
三、(25分)
11.(5分)
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朴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
12.(6分)
特點:採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用:襯托羅永才漸趨溫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轉變,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貫穿情節始終的線索;②「碑」「洗碑」暗示著羅永才的心理變化(由悲到喜的)過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說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
⑶轉變 理由:①羅永才的心理轉變是故事的主要內容;②以羅永才的心理轉變來表現小說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這篇小說從題材來看,敘說的是平常人的尋常事,但體現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關懷。作者將目光投向普通人,顯示了對底層人物命運的關注;用暖筆、亮筆來寫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實則蘊含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引導人們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艱難。
示例二: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小說。羅永才最終擺脫喪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響以及大自然的啟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堅忍,分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他們的生活態度深深的感染了羅永才,而使得他發現春回大地的可愛,人間生活的溫暖。
示例三:這是一篇藝術上頗為精緻的小說。結構上,以碑貫穿全文,講述了羅永才四次前往山王莊的故事,同時,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憶中,首尾圓和,別致精巧。語言看似平時,實則富有表現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號 修改
① 「在」調至「參加」前。
② 「反應」改為「意識」。
③ 「與」改為「向。」
⑤ 刪除「之際」。
⑦ 「多次」調至「主動放棄」前。
19.(5分)
①以人為本 ②生態和諧 ③空間舒適 ④生活節能
20.(5分)
示例:⑴啟迪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境界。
⑵陶冶我們的情操,凈化我們的心靈。
五、(60分)
21.(60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