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規范整體備課

規范整體備課

發布時間:2021-01-01 13:46:42

㈠ 一位教師備課很認真教案很規范但同學反映說他的課不受歡迎請你運用所學教育學

為教師備課很認真,教案很規范,同學反映說他的課不受歡迎,是因為你沒有習慣老師講課的方式方法

㈡ 如何備課心得體會範文

校給我師經說:我教師尤其作特教師種良職業筆良賬工作投入少精力完全取決態度面特別些屢教改經聽些師說自已經起自良問愧良本模糊且抽象概念沒定標准難做確切評價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顆良進行量化提供參照物所口說問愧四字參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相關要求捫自問 我真問愧?逃避責任?假真做我想管教育結何都能坦面安理!
我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事教師職業員基本要求每位教師都必須自覺遵守規范內容既思想道德面要求工作面要求更教師寄予厚望——樹立終身習理念
習程我《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6節終身習受深《規范》第6條說:崇尚科精神樹立終身習理論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斷提高專業素養教育教水平
作教師職業專業化條件教育工作者需要科專業素養:精通所教科基礎知識;熟悉科基本結構各部知識間內關系;解科發展向新研究專業素養僅包括專業知識且包括定科研能力
由於我所事工作象充滿命力、千差萬別體;隨著網路發展接觸世界式與速度比前質飛躍面解疑者僅教師條路徑我面臨著比更壓力自我習充實壓力論主我都必須進行更進步習教相賦予更意義
教程傳授內容斷發展變化科知識文知識現今知識倍數增加教內容產深刻變化些問題直接影響教內容修;更教內容解釋形新向要求教師刻注意本科、鄰近科發展向;解社發展新問題組織教候更新教內容
教育程復雜態變化程前述教象、教內容發重變化決定教師能千篇律態度待自工作要種變化發展觀點、研究態度待自工作象、工作內容各種教育仍要求教師都注意互相習、互相交流注意解教線新新問題本班級、本校尚未發些問題所預料、所准備
綜所述要想名合格民教師終身習必要條件我認終身習教師希望自優秀教師外表現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基本要求

㈢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什麼規定嗎

國家教育部對每個地方的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各不相同。詳細信息咨詢當地教育局。

㈣ 書法如何備課

一、教學內容
1、正確的書寫姿勢,規范的執筆方法 2、楷書造型追求目標
3、漢字結構形體中的美術(結構是楷書硬筆書法三要素的核心)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執筆方法不對且形式多種多樣,最普遍的錯誤方法是:拇指彎曲著將筆桿用力壓在食指與中指上,「筆死掌實」,狀況堪憂。由於拇指的彎曲,使筆桿傾斜度過小,有的近似垂直,並且筆桿不是靠在食指根部,而是靠在食指的第三指節上,運筆嚴重受阻。有的捏筆時手指距筆尖不是2厘米左右,而是1厘米甚至更近。錯誤的執筆和錯誤的寫字姿勢不僅練不好字,還會出現近視、斜肩、駝背、脊椎彎曲等現象,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書寫正確姿勢的保持,執筆規范的堅持將會是本節課的難點。
2、近年來,高中生作業或試卷中極少看到能顯露點兒書法功底的書寫,個別學生的字有時辨認都是問題,更別說藝術性。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小學、初中學段大多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書法教育,字寫的較差,所以美術老師有責任在高一教學中穿插硬筆書法課,這對於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積極意義。本堂課,將重點探討漢字結構形體中的「美術」。同時,用一節課的時間學習書法,給予學生最核心的東西最為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楷書硬筆書法三要素,指導書寫姿勢,規范執筆方法,探討漢字結構中的「美術」。
2、情感目標:促使學生熱愛漢字,激發書寫興趣,探索漢字之美,養成認真、細心的態度和品質。
3、能力目標:培養想像能力與審美能力,提高書寫水平。
四、教學重點 楷書造型追求目標及漢字結構形體中的「美術」
五、教學難點 書寫正確姿勢的保持,執筆規范的堅持。
六、教學過程
(一)新授導入(2分鍾)
(二)主幹內容(28分鍾)
1、(難點 5分鍾)正確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肩平、足安、胸舒、紙正。
正確執筆姿勢:一角(45°)、二分(兩公分)、四點(姆指尖、食指尖、中指前、食指根)、腕實、掌心空。
2、(重點一 5分鍾)楷書造型追求三目標:
正(橫平豎直,重心平穩、結構嚴謹)例字:正、天、中、事、首、濺、翼、戈
勻(筆畫勻稱,疏密相間、布局均衡)例字:言、重、冊、衫、家、羔、面、曲
美(看字如畫,悅目賞心、不求言傳)例字:我們班是團結向上、和諧奮進的集體 ——姓名
3、(重點二 18分鍾)漢字結構形體中的美術(字美有術)——楷書硬筆書法三要素:筆畫、結構、章法
(1)筆畫書寫運筆美:筆畫→筆形→筆勢——運筆起行收。運筆到位,有提按、輕重、徐疾的節奏之變,才有筆畫線條之美,字寫出來才會有「形」有「勢」。八種基本筆畫寫法(略)。
漢字結構千變萬化,不同筆畫表現的線條形態不同,同一筆畫在不同字中又表現為不同形態,主要有以下五個情況:
a.直與弧。橫、豎為直,撇、捺、鉤為弧。寫時做到直不僵、弧不弱。
b.彎與折。帶彎的筆畫如豎彎、豎彎鉤的彎處,折畫的折處。寫時彎要圓而不軟,折而不死。
c.長與短。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由字的結構需要決定。如長橫相對短橫為長,短豎相對長豎為短。
d.粗與細。也是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因用力大小不同而成。如橫、豎下筆和收筆較重,線條粗;帶尖筆畫如撇、鉤、捺下筆租;收筆細。
e.斜與正。指漢字筆畫形態的可變性。同一筆畫在不同結構字中會發生變化,以求結構平穩。
(2)結構安排字形美:結構是筆畫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字的形態,也稱「結字」、「間架」、「結體」 。漢字結構形體有三個層面:筆畫→部件→漢字。結構美體現在筆畫、部件的主次、大小、長短、位置、方向、變化等諸多方面。
主次→找出主筆,主次有別。主筆是字中較長的筆畫,如長橫長豎、長撇長捺、斜鉤折鉤豎彎鉤、頂蓋底托等。例字:魚、婆、寺,山、年、中;左、大、少,及、夫、展;弋、我、武,飛、氣、月,九、色、把;家、寶、金,黑、盈、延等。一個字如果沒有主筆,就如同沒有主旋律的曲調,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小→區分大小,收放有度。偏旁簡繁、結構有別造成相同的部件在不同的字體或行文中大小不同。例字:和、秋,江、海,但、作,大小、長短,用、凶,醫、司,階、部,固、圓,呂、哥,
長短→橫長撇短,橫短撇長;橫長豎短撇捺收,橫短豎長撇捺放;撇捺同在撇要短,捺豎同在忌相當;左右有豎右豎長,上下有橫下橫長。例字:右、左;架、朱;政、夫;木、體;日、主
位置→左小靠上,右小偏下;右邊下延、有耳均下拉。例字:明、細;抨、部
方向→橫斜撇有別,框豎兩肩開。例字:王、直、衛;三、七;人、月;扣、思
變化→筆畫形同要區分,左偏旁捺需變點。例字:官、容;耕、料
(3)章法布局整體美:(小章法)筆畫之間、部件之間、字與字間的關系美。楷書是靠意境來表現的藝術,不像行書和草書那樣因為容易有「形」出「勢」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所以,楷書更應活寫。
(三)自主練習15分鍾
(以下為學案)
一、學習內容 1、正確的書寫姿勢,規范的執筆方法 2、楷書造型追求目標
3、漢字結構形體中的美術(結構是楷書硬筆書法三要素的核心)
二、要點提示 1、(難點)正確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肩平、足安、胸舒、紙正
正確執筆姿勢:一角(45°)、二分(兩公分)、四點(姆指尖、食指尖、中指前、食指根)、腕實、掌心空
2、(重點一)楷書造型追求三目標:
正(橫平豎直,重心平穩、結構嚴謹)例字:正、天、中、事、首、濺、翼、戈
勻(筆畫勻稱,疏密相間、布局均衡)例字:言、重、冊、衫、家、羔、面、曲
美(看字如畫,悅目賞心、不求言傳)例字:我們班是團結向上、和諧奮進的集體——姓名
3、(重點二)漢字結構造型中的美術——楷書硬筆書法三要素:筆畫、結構、章法
(1)筆畫書寫運筆美:筆畫→筆形→筆勢——運筆起行收。運筆到位,有提按、輕重、徐疾的節奏之變,才有筆畫線條之美,字寫出來才會有「形」有「勢」。八種基本筆畫寫法(略)。
漢字結構千變萬化,不同筆畫表現的線條形態不同,同一筆畫在不同字中又表現為不同形態,主要有以下五個情況: a.直與弧。橫、豎為直,撇、捺、鉤為弧。寫時做到直不僵、弧不弱。
b.彎與折。帶彎的筆畫如豎彎、豎彎鉤的彎處,折畫的折處。寫時彎要圓而不軟,折而不死。
c.長與短。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由字的結構需要決定。如長橫相對短橫為長,短豎相對長豎為短。
d.粗與細。也是筆畫之間相比較而言。因用力大小不同而成。如橫、豎下筆和收筆較重,線條粗;帶尖筆畫如撇、鉤、捺下筆租;收筆細。
e.斜與正。指漢字筆畫形態的可變性。同一筆畫在不同結構字中會發生變化,以求結構平穩。
(2)結構安排字形美:結構是筆畫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字的形態,也稱「結字」、「間架」、「結體」 。漢字結構形體有三個層面:筆畫→部件→漢字。結構美體現在筆畫、部件的主次、大小、長短、位置、方向、變化等諸多方面。
主次→找出主筆,主次有別。主筆是字中較長的筆畫,如長橫長豎、長撇長捺、斜鉤折鉤豎彎鉤、頂蓋底托等。例字:魚、婆、寺,山、年、中;左、大、少,及、夫、展;弋、我、武,飛、氣、月,九、色、把;家、寶、金,黑、盈、延等。一個字如果沒有主筆,就如同沒有主旋律的曲調,不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小→區分大小,收放有度。偏旁簡繁、結構有別造成相同的部件在不同的字體或行文中大小不同。例字:和、秋,江、海,但、作,大小、長短,用、凶,醫、司,階、部,固、圓,呂、哥,
長短→橫長撇短,橫短撇長;橫長豎短撇捺收,橫短豎長撇捺放;撇捺同在撇要短,捺豎同在忌相當;左右有豎右豎長,上下有橫下橫長。例字:右、左;架、朱;政、夫;木、體;日、主
位置→左小靠上,右小偏下;右邊下延、有耳均下拉。例字:明、細;抨、部
方向→橫斜撇有別,框豎兩肩開。例字:王、直、衛;三、七;人、月;扣、思
變化→筆畫形同要區分,左偏旁捺需變點。例字:官、容;耕、料

(3)章法布局整體美:(小章法)筆畫之間、部件之間、字與字間的關系美。楷書是靠意境來表現的藝術,不像行書和草書那樣容易有「形」出「勢」,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故而楷書更應活寫,不變中求萬變,寫死,則
與印刷體同。
三、學習實踐
1、坐姿執筆練習
2、造型目標練習

正:

勻:

美:

3、造型美術練習

運筆:

結構

章法:

4、課堂自主練習(名言+姓名)

㈤ 集體備課的有效保證是什麼

集體備課的操作要求裡面有如下規定:
規范集體備課的使用與管理:專
嚴格、規范的管理是確保集體備屬課質量的保障,為此學校制定了集體備課管理制度,規范管理,嚴格落實。
1、規范使用——集體備課的促進劑。
2、強化管理——集體備課的有效保證。
所以如果是選擇題的話應該是選(制度建設)是集體備課的有效保證。

㈥ 如何在金融知識規范性 准確性方面幫助教師備課

一、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選入中學課本古今中外的寫「夢」的文章,如果我們把它割裂開來孤立的理解,教學效果就不那麼好;如果通盤考慮,深知其意,又能結合實際進行類比教學,效果定然及佳。如李白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是對名山的嚮往,對理想的追求,但夢驚醒後即感到「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發出傷感的慨嘆。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將月」是由古人的顯赫功績,想到自己淪落失意,功不成,也不就,而寄情酒月,尋求解脫。楊朔的「這天夜裡,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這既是對勞動人民的深情贊美,也是作者自身意願和高尚理想的表白。而莫泊桑筆下的路瓦栽夫人發的一連串「夢想」,正是由虛榮心釀成的散發銅臭氣的夢;正是夢想與現實的矛盾,導致悲劇的必然結果。把這些寫夢想的文章向學生作深入的比較,而後讓學生寫篇作文,正題為「夢的啟迪」,副題讓學生自擬。這樣讀寫結合,比較教學,學生學習、思想雙豐收,一舉兩得。當然,只有深知教材,才能進行比較。
2、 知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求、基礎和愛好,才能更好的選用和確定教學方法,決定講授內容的詳略取捨,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強,否則,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教學中,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辛辛苦苦地備了課,教案寫得詳,課講得細,可學生聽了反感生怨,這就是脫離學生的基礎、心理、要求的實際所知;相反,有些內容,教師較熟悉,胸有成竹,只寫簡案,把時間花在了解學生,傾聽意見,改進方法上,由於講授的內容在詳略取捨方面與學生的心理、基礎、要求相吻合,討論的問題與他們的興趣、意願相通,方法的選用也適合他們的口味,結果講得輕松自如,學生聽得有趣有味,教學效果就好。可見,了解學生的重要。
知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導入新科、講授新課、課時小結、單元復習都各有方法。導入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講授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注目,激發興致,出奇制勝的作用,如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是用母親導入的。這樣的導入不僅不落俗套,而且能起緊扣主線,點明題旨,激發興趣的作用。在講授新課時,可採用多種方法,課就講的較活。實踐證明,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興趣不減,而且精力旺盛,思維更積極。此外,課時小結、單元復習常用歸納法、比較法,運用得好,能收到以少帶多,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法則是講知識的重要手段。熟知三者方能因材施教,教學得法。
二、 備課應「三尋」
1、尋思路
作者寫文章得有思路,教師教學就得有教路,學生學習也得有學路。所以,備課時就要尋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間聯系的思路規律,或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按時間先後順序;或按時空位置的轉換;或按事物不同特點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依據課文內容的不同思路特點,備課就能順藤摸瓜,干支分明,既能保證「三路」
一體,又能突出教學層次。這是備課的首要條件。否則,備課就如同盲人騎瞎馬,路線不明,胡亂拼湊,費時費力窮索枯腸,也是吃苦不討好。
2、尋方法
萬事萬物有其自身規律,備課須兼顧到學科的特點、文章的思路、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善於總結積累自己的備課經驗,已形成自己駕馭教材、設計教法、思維敏捷多問的備課風格。備課規律雖不能以一言蔽之,但備課百遍,能以神悟,久而久之,探得捷徑,便駕輕就熟。
3、尋講練點
講練點就是學生的疑點,教學的重點。備課就好象構思劇本,可用劇本的情節來比喻課上的雙邊活動,用劇本的主題來比喻課上的講練點,劇情必須為表現劇本主題服務,課上的雙邊活動必須有利於突破講練點。教師備好課,必須明確大綱提出的該年段的講練要求,把握每冊教材各單元的講練序列及課文的講練重點、難點,必須有的放矢,心裡有底,免得備課時無所適從,惶惶乎不得要領。
三、 備課要「六忌」。
1、 忌簡單照搬

目前,各種教學參考資料較多,這些資料是供教師備課時參考的。如果教師備課單純為了應付檢查,不加思索地抄抄錄錄,死搬硬套,表面看來備課效率高,其實流於形式,不能適用,是結不出果的花。
2、 忌千頭萬緒
備課前應先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老師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無需全盤端給學生,講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講什麼,不講什麼,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盤考慮,以獨到的眼光做到選擇恰當,以精取勝。講課時,避開學生之所知,講其所不知;點出其「不知所以然」
的地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蜻蜓點水的結果只能是淺嘗輒止。
正因為如此,重要的一點就是確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是根「指揮棒」,決定了講授的內容。抓住教學重點,才能避免平均使用力氣,把課講活。所謂難點,就是比較難懂的不易掌握的知識。有些難點本身就是重點,只有把它解決了,重點才能解決;有些難點不是重點,可以講,也可以不講;還有些內容只有重點沒有難點,比較好辦。
解決難點有很多辦法:可以字斟句酌,深入解釋,然後綜合;可以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集思廣益;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加以辨析;還可以通過掛圖、參觀、電教手段等解決難點。
3、 忌不顧實際
教師備課時,必須心裡想著班級的學生,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應該瞭然在胸,切忌閉門造車,不顧實際。否則,勢必降低講課效果。
4、 忌瑣碎設問
有的教師習慣一問到底,備課時,常常把課文內容用幾個問題串起來,把重點內容的討論化成簡單的一問一答,無視內容的特點,不考慮學生的自學能力,忽略選擇突破重難點的最優方法,不顧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是要不得的。
5、 忌盲無目的
教學目的是備課時努力目標,備課內容應該受教學目的制約。有的教師備課盲無目的,隨意發揮,課上,學生被牽著鼻子走,茫茫然,所得甚微。
6、 忌程式定勢
根據學生好奇求新和好勝的心理特徵,教師備課時,必須因文而異,教法富於變化,努力尋找新穎的教學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不宜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形成定勢,這樣教學單調乏味,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關於怎樣備課的探討對教師而言是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備課備什麼,總體來說,那就是:備教學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這里有個順序性,先備教學目標,再分析教材能否體現或達到教學目標。其次被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感態度,最後是結合教材的特色和學生的實際制定恰當的教學方法。

㈦ 規范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都有哪些新的看法

從整個教學過程看,教學流程可以概括為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環節。下面,按照整個教學流程的先後順序,對諸環節提出具體要求。
(一)課前要求:強化備課和學情調查
1、集體備課
(1)集體備課需提前一周進行,備課組全體成員按時參加。集備前,備課小組要針對備課內容進行課程標準的研讀,結合教材要求和知識,對每一課時內容、授課策略、教師講解或點撥方法、學生的疑難點等進行詳細地探討和准備。教案和學案的准備必須在集備前完成。語數英分三個小組,文綜、理綜分兩個小組。
(2)在集備時,要強化以學定教,堅決摒棄以教定教,必須研究如何讓學生學會、會學。
2、編制學案
(1)學案的編制由備課小組完成,集體備課後再進行修改。學案編制要符合學生實際,要體現出層次,並有明確的說明。學案不能用現成資料代替。
(2)為便於教師二次備課,學案一律用兩張A4紙編印,用五號或小四號字體。學案內容靠中,左右兩邊要留出適當空白,方便寫教學設計。
(3)學案的編制也需提前一周進行,不要出現第二天上課,前一天才拿到學案的情況,那樣教師是無法充分備課的。
3、預設備課
每位教師都要進行集備後的預設備課,對每節課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要設計好教師如何導,學生如何學,問題如何解決,內容怎樣拓展,如何段段清抓落實,時間如何分配.……具體教學設計要落實在電子文檔上。堅決杜絕臨上課才備課的情況。

㈧ 數學新課程評價基本要求有哪些

近日,我校要求我們學科教研組長制定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對於學科教學基本要求,我的理解就是以前我們常說得教學常規,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權當正確吧。下面就教學常規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新課程的要求來談談教學基本要求(教學常規)的制定策略。希望各位參與討論給出有益的意見。 一、教學常規的歷史與現狀 (一)教學常規是由教育史上的教學程序演變而來 教學常規究竟是什麼?新課程需不需要教學常規?這是我們無法迴避、必須思考的問題。追溯教學常規的源頭有助於我們理清思路,把握問題的關鍵,以便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自從近代普及教育運動以來,隨著班級授課制的廣泛採用,教育質量、教學效率一直是教育家們考慮的一個問題。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可看作是提出「教學效率」問題的第一人。他懷著「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們」的教育理想,積極地探索尋找一種「使得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的方法。誇美紐斯詳細論述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即教學的便利性原則、徹底性原則、簡明性與迅捷性原則,第一個提出了較為完整的教學原則體系,也是第一次把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效率緊密地聯系了起來。 19世紀初,赫爾巴特認為教師是藝術師、工程師,教師應採取符合兒童心理規律的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傳授給兒童知識和品德,他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四個形式階段:清楚、聯合、系統、方法。後來赫爾巴特的學生把這四段教學改為「預備、提示、聯合、概括、應用」五段教學,歷史上稱為「五段教學法」,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教學原則到教學程序,更加明確地規范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操作性增強了,教師容易學習掌握。在19世紀後半葉教師素質還較為低下的情況下,「五段教學法」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經過對所謂的「新教學大綱」的反思傾向於赫爾巴特傳統教育思想,其繼承發展的成果之一就是著名的凱洛夫《教育學》的出版。凱洛夫把對教師教學規范的探求從課堂教學延伸到了課前與課後,形成了著名的教學工作的「五環節」說。其在我國教育界影響深遠,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學中廣泛流行的: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可以這樣說,在國內權威的教育學著作中都包括這部分內容。而實踐中,絕大多數中小學的教學常規也都包含了對這教學工作的五個環節的基本要求。教學常規為何至今在我國大多數學校仍然經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長期以來統一的考試制度(尤其是傳統的書面考試),並以此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唯一標准。學校只有依靠嚴格的管理,就像工廠中的流水生產線一樣,生產的每一道工序劃分越細、越規范、精確,整個生產流程的標准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保證產品的高質量。這樣,教學過程被程序化、機械化、標准化了。這種管理嚴重扭曲了教學的本性。這種把活生生的個體進行「物化」的管理,使教學過程成了機械刻板的程式,教師失卻了創造的熱情,學生喪失了成長的活力。因為學校不是工廠,學生不是產品,教師也不是工人。 (二)我國中小學教學常規現狀分析 在我國,隨著「效率優先」意識的加強,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我國按照科學管理的思路,提倡在學校中實行定崗、定編,工作職能定量化,獎金分配同工作量掛鉤等措施,旨在提高教職工的責任感和工作效率。在教學隨意性大的情況下,規范管理代替傳統的經驗型管理是一個進步。基於對當時教學工作各環節的分析,一批重點學校率先建立起可操作、可量化、可測評的教學規范。學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規范實行教學管理,「在規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觀化,減少主觀的、人為的影響。這些措施確實加強了學校的科學管理,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要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學管理進行規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問題是,規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學管理。筆者認為,從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出發,有不少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存在著嚴重的誤區: 第一,規矩越多越好。許多學校至少有二三十條教學常規,某個學校僅「備課」就有五條常規;而其中的一條「集體備課」,又要求做到「五統一」(即統一教學內容,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練習)。並且每一條常規都要進行評估。可見其煩瑣的程度。這給學校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同時也嚴重製約了教師個人創造性的發揮。過多的規矩,異化成了束縛教師個性化教學的枷鎖,教師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殺,學生的自主性又有誰來調動呢? 第三,每一項常規要求都配合量化評分和經濟制裁。有的學校還制訂了「教學常規檢查扣分細則」,要求全體教職工嚴格按常規基本要求去執行,各項扣分按學期累計,作為對每位教職工考勤、考績,職稱評定、評優、聘任的依據之一。這樣,教師成了管教的對象,領導變成了監工,「依法治校」變成了「以罰治校」。教學管理異化成了檢查監管(以教案檢查、作業批改檢查最為典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認真反思這些教學常規。傳統的教學管理較多地表現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教師採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強制性行為傾向的措施,並要求達到高度的統一。這些措施不僅使教師束縛過多,壓力過大,疲於應付,更忽略了教師的個性和創造性,使學校失去了生機與活力。當某些辦學理念先進的學校吸取經驗教訓,正嘗試「超越規范」的管理的時候,還有很多學校卻在步這些學校的後塵,制定學校管理各個方面的詳細的常規,尤其是教學常規,試圖達到所謂的「科學化」管理。這些學校全然沒有意識到重蹈覆轍的危險,更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與正在推行的新課程理念是相悖的。 另外,在我國,教學常規的內涵也發生著變化。一般而言,中小學的教學常規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服從和遵守的基本的行為要求和准則。然而,我國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常規不僅包括了教學規范,又包括了師德規范。而在赫爾巴特和凱洛夫那裡教育和教學是分別論述的。關於師德規范,赫爾巴特用了「教學的教育性」這一術語作了精闢的概括,要求任何教學都具有教育性。而我們的教學常規除了教學要求以外,還有德育要求,例如「上課不會客,不接電話,不抽煙」等等,成了師德規范和教學規范的混合物。內涵的擴大,要求的增多,已經讓教學常規不堪重負。教學常規偏離了原先簡潔、明了的導向功能,不斷地增強著控制的功能。教師們若固守這樣的常規,不但無法真正接受新課程改革的種種新理念,而且會使教學的改革創新在課堂中消失,這必將嚴重阻礙新課程的推行。 二、新課程背景下重構「教學常規」的基本策略 當前,擺在所有中小學面前的共同任務就是實施新課程,這是21世紀中國基礎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按照本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生成的過程。一堂課很難預先設計得圓滿,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的不確定性:如教學目標上,倡導學生的多元發展;教學對象上,盡可能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教學內容上,充分利用一切課程資源;教學方法上,靈活地選擇與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新課程教學的靈魂是創新,它需要教師借鑒、融合各派教學理論,需要教師的智慧和教育機智,而不是墨守成規。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新課程下無常規,也不應有常規,循規蹈矩的教學是與新課程精神相背離的。 然而,在現實國情下,作為規范、引導教師教學行為的教學常規還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原因包括:一是新課程的實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才剛剛起步;二是傳統的教學常規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有著深刻影響;三是整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們不可能短時間內就達到新課程的理想狀態。另外,由於教學條件、教師素質的差異,不同地域的不同學校推進和接受新課程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學校之間必然會有不同的教學常規。例如,我國大量的農村學校還沒有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那麼就不可能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納入農村學校的課堂教學常規中。而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則完全可以把「盡可能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作為教學常規。這就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教學常規的「差異性」,即不同的學校應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來制定教學常規。 與此同時,在「差異性」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看到教學常規的「動態發展性」。教學常規的「常」是相對的,當一些常規已經成為教師的自覺教學行為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須尋求更高水平的教學技能了。一些名校在發展過程中正是通過新常規的建立,來帶動教師轉變教學行為、更新教學觀念的。如上海育才中學的「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所謂「茶館式」的教學,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均可看作是對傳統教學常規的創新,推動了教學改革,提升了教師素質,換來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所以,只有以教學常規改革為切人點,以新課程的理念制定教學常規,讓教師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使廣大教師真正走進新課程;為此,筆者認為,建立面向新課程的教學常規須有新的思路與策略: (一)教學常規既要嚴格又要適度,更要便於操作、評估 表面上,規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強,越有效。實際上太多的規范是很難長期實施和監督的。所以要擬訂簡單明確、高度簡約的教學常規。教學常規如果以「適度」規范為特徵,則不僅可以保證規范的真正落實,而且能使教學管理更為有效。教學常規必須是明確、具體、可操作。這樣,既能控制、調節教師的教學行為,同時又不過分地約束、限制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簡化數量指標,簡化操作程序,使教師容易掌握,也使課堂氣氛較為寬松,課堂人際關系較為和諧。教學常規,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教學常規的制定,真正走出教學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在此建議,把師德規范與教學規范相分離。如「按時上下課,不能私自調課、缺課,上課不能使用手機,不能違反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內容應納入師德要求,與教學要求相區別。這樣才能避免教學常規面面俱到卻又不能解決問題的尷尬,才能更有效地引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常規要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影響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教師的素質直接左右著新課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學常規須關注並致力於教師的專業成長。符合新課程精神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體現自主、創設合作、引導探究、注重過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傳授與記憶的過程。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應該是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實踐學習的多樣化統一。然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前提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轉變。 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管理者、協調者、評價者、研製者和開發者,這多重的、內涵豐富的角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質要求。新的教學常規應該是能夠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激發教師的創造熱情、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的。只有在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教學常規下,教師才能轉變單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和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專業成長,實現師生雙方的可持續發展。 (三)變教學過程「五環節」為「三環節」 「五環節」的教學常規是與傳授系統知識的教學目的相對應的。其中,對各學科作業量的要求及課後輔導的規定導致教師將大量時間投入到課後,致使課前准備不夠充分,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大量的課後作業及教師大量的課後輔導和作業批改,形成了師生沉重負擔的惡性循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標准在於學生的思維活動數量與質量。因此,教師的勞動前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新的教學常規要引導教師勞動前移,將時間投入到課前准備中去。上課是核心環節,同時抓好備課和課後反思兩個環節,變教學「五環節」為「三環節」。 1、備課。總的要求是課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說課。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如新任教師、成熟教師、優秀教師)可以有不同的備課要求,教案要因人而異;教案要留有發展的空間,注重實效。新課程下的教學常規應加大對備課組活動的管理,形成個人研究與集體研究相結合的備課制度。備課應該牢牢把握「個人領悟、集體研究、把握課標、重組資源」的原則,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最終能夠形成具有教師個人風格的教案。 2、上課。首先須把握總的教學目標:以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兼顧情意發展。關鍵在於教師要能激發學生思考,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將課堂是否體現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實踐學習作為考察教師教學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據。當然不是每一堂課都要體現所有這些特點,而應根據學科性質,達到學校現有設施條件下的最優化。 3、課後反思。這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極為重要,須引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也可寫下「教後感」。一般而言,一堂課可從三方面進行反思:教了什麼、怎麼教的、教得怎樣?學生是否獲得了「是什麼」的知識(語言信息)、「怎麼辦」的知識(智慧技能)、「怎麼學」的知識(認知策略)。通過課後自我評價、自我診斷,總結成功與不足,尋找問題,以便改進提高。 總之,應該明白,教學常規是對教學過程中教師行為的一種「固化」。在今天,為了盡快建設一支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過多的「固化」了的教學行為,不僅對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利,更是束縛教師專業成長,妨礙創新型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枷鎖。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常規要求

1、上課前必須認真、充分備課,至少超前三課時備課。

2、教案書寫一般內容:

(1)教學目標(全面、准確、可操作、可檢測);

(2)教學重點、難點(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兩方面確定);

(3)教學准備(教具、學具、搜集資料等等);

(4)教學過程(鎖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注重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5)板書設計(簡明准確,富有創意);

(6)課堂或課後練習(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

(7)教學反思(每單元至少一篇)。

3、備課類型包括識字課(低年級)、閱讀課、習作(寫話)課、口語交際課、語文綜合性學習等。教案應分單元按課文、按課時撰寫,課時數以教學參考用書相關規定為參照。教案設計以個人鑽研為主,提倡集體超前備課,提倡按單元整體備課。

4、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認真通讀教材,熟悉任教年級、上下銜接年級的教材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編排特點,理解教材編排意圖,准確地把握每單元教材的特點。要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學定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備、六結合。

一備《語文課程標准》;二備教材(教師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三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結構、學習需要、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四備教學資源(教材背景資料,生活體驗等與實現教學目標相關的所有信息);五備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教法和學法;六備作業設計、學具、教具(要體現個人特色及課型特點)。

六結合是指課程標准與教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主導和主體相結合;教法與學法相結合;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6、提倡電子備課、多媒體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激發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益。

(9)規范整體備課擴展閱讀:

教學基本功:

1、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

2、教態親切、自然。

3、能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上課鈴響,保持安靜。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認真傾聽他人意見。

3、大膽質疑、勇於求異、敢於創新。

4、講普通話,吐詞清楚,聲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內容向人請教。

網路-小學教師

㈩ 幼兒園的建設有什麼標准和規定嗎

國家教育委員會、建設部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適應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使城市幼兒園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有合理的園舍和用地標准使城市新建設、擴建、改建幼兒園編審基本建設設計任 務書、進行總體規劃和單體建築設計時有所遵循,特製定本定額。 第二條 本定額從我國的國情和國民經濟當前的發展水平出發。本著既要保證幼兒保教工作及事業發展的需要,又要勤儉辦園、提高回舍使用率的原則制定。 第三條 本定額依據城市幼兒園的規模、在園幼兒總數和教職工人數制定、城市幼兒園規模按6班、9 班、12班三種,在園幼兒總數按180、270、360人,教職工人數按勞動人事部、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的有關規定計算。 第四條 本定額適用干城市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全日制幼兒或示範性、實驗性等類幼兒園經主管部門批准後可適當提高定額。寄宿制幼兒園可按附件一《城市幼兒園園舍面積定額分項參考指標》附註中的規定增加相應的建築面積和用地面積。 第二章 園舍建築面積定額 第五條 幼兒園的園舍建築由活動及輔助用房、辦公及輔助用房以及生活用房三部分組成。 第六條 活動及輔助用房 (一)活動室每班一間,使用面積90平方米,供開展室內游戲和各種活動以及幼兒午睡、 進餐之用、如寢室與活動室分設,活動室的使用面積不宜小於54平方米。 (二)衛生間每班一間,使用面積15m平方為,內設大小便槽(器)、盥洗地和淋浴池。 (三)衣帽、教具貯藏室每班一間。使用面積9平方米,供貯藏中型教玩具、衣被鞋帽等物之用、也可兼作活動室的前室。 (四)音體活動室全園設一個,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120、140、160平方,供開展音樂、舞蹈、體育活動和大型游戲、集會、放映幻燈、電影和觀摩教育活動之用。 第七條 辦公及輔助用房 (一)辦公室全國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75、112、139平方米,包括園長室、總務財會室、教師辦公室和保育員休息更衣室等。 (二)資料兼會議室全園設一間,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22、25、30平方米,供教工查閱資料、閱覽報刊、雜志,開會及對外接待之用。 (三)教具製作兼陳列室全園設一間,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12、15、20m平方米,供製作陳列教玩具之用。 (四)保健室全園設一間,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14、16、18平方米,供醫務人員開展衛生保健工作之用。 (五)晨檢、接待室全園設一間,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18、2 1、24平方米,供醫務人員每天早晨對入園幼兒進行健康檢查及家長與教師會見之用。 (六)值班室全園設一間,使用面積12平方米,供教師值班住宿使用,也可兼作教工單身宿舍。 (七)貯藏室全國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36、4 2、48平方米,供貯藏體育器具、總務用品及雜物之用。 (八)傳達室全國使用面積10平方米,供門衛人員值班及收發之用。 (九)教工廁所全國使用面積12平方米,供教職工及外來人員使用。 第八條 生活用房 (一)廚房包括主副食加工間、配餐間、主副食庫和燒火間。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主副食加工問及配餐間合計分別為54、6 1、67平方米,主副食庫分別為15、20、30平方米,燒火間分別為8、9、10平方米 (二)開水消毒間全國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8、10、12平方米。供燒開水及餐具毛巾、茶具等物消毒之用。 (三)炊事員休息室全國使用面積按第三條所列規模分別為13、18、23平方米。,供炊事人員更衣、休息使用。

閱讀全文

與規范整體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