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要想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教案的质量。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永远都是“新教师”。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备课中,应该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思想性与时政性。 一、备好课标。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备好教材。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如何理解教材呢?第一步初读文本,掌握全貌,;第二步逐节细读,理解内容,;第三步统观全文,弄清观点原理,;第四步结合实际,确定重难点和双基。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新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我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备好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总之,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 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第二、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教学观的束缚,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1.设计课堂教学分层。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2.设计课堂练习分层。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3.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将作业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最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为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四、备好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如:你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 五、备好教学方案。实录式教案设计称为“详案”,多表现为师生问答式,这种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削弱了师生交流的质量,降低了教师随机应变和灵活调控的能力。应该设计结构式教学方案,也称预案。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理清整体思路框架,整体把握教学进程。多设计话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设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 六、备时政。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全校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政治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新课程的要求。
Ⅱ 为什么很多教师从来不备课
这些资质老的教师,干了多年,已经“轻车熟路”了,因而可以不备课。
Ⅲ 教师备课要求
备课的要求:
1、传授知识的精准性。
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
2、明确课堂的目的性。
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备课的主体是学生。
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统筹全局,有计划性。
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备课时提前预知每一种“可能”。
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3)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扩展阅读
1、备教材。
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如,对语文教材,既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区别和写法,又通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备学生。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
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
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Ⅳ 就先阶段而言老师已经形成娴熟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备课吗为什么还需要备课备课对您来说意义是什么
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教师的备课,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该如何有效备课。教师必须先对教改形势和社会需求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善于从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来审阅我们的教学,才能从一个较高的起点掌握教学、备好课。教师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才能顺利高效地备好课。一、“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应该留意效益。1、备课的目标要实效。2、备课的形式要实际3、备课的研究要花气力二、新课改形势下英语教学备课要备到哪些内容(一)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首先要有丰厚的专业素质和广博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高屋建瓴,正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住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把握住知识与实践的切入点。因此,要常常查辞典、查资料,不断地吸收借鉴,不断地充实自己。厚实的专业素质和广博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备好课的两大支柱和根本,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纯熟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法,恰当地指导学法,娴熟地驾驭课堂。因此,教师需要终身学习、研究与思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二)优化课堂,有效备课 在新的教改大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备课观,教师需要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学习和探索。只有当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注重到各种课程的不同要求和特征,自觉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边学习、边备课,方能备出各种课型的特色来,并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三) 提炼“教材”重难点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注重教材、处理教材是优化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教材时应把握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仔细研究所用教材英语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教师应认真通读各年级英语基础课程教材,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尤其要反复熟读自己任教年级的教科书,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要点、每个句子乃至每个单词都应了然于胸,并且应当善于发现、研究、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才能真正把教材钻深钻透,进而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所以,教师在备教材时要具备现代教材观,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下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2.研究、确定教材中的重点 英语</SPAN>教材中的重点若按其语言知识体系来看,通常被认为是由各个“知识点”构成的。其实知识点并不都是重点,因为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按照新的教学理念,英语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上。因此,英语课备课的重点应是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合进语言实践。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课可重点备知识点,但更多的课应着重备教法和学法。备课备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即教材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限于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他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p>3.研究、确定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在确定难点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更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确定难点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1)按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确定。 (2)按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确定。交际运用上的难点则在于如何在真实或模仿语境中用所学语言较为准确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四)了解“学生”,选择学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要通过“学”才能起作用。目前,在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成了共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等都是教师备课非常关注的要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换言之,老师教的好,不如学生学的好。“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再者,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教会学生学习至关重要。英语的学习方法很多。学英语首先要有浓厚的爱好,有了兴趣,还需会学,即知道怎样学。会学要体现在学习过程当中,空谈理论等于“光打雷不下雨”,还是难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有兴趣,会学习,抓语知,促交际,长记忆,巧解题”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奥秘。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不管采取哪种学习方法,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思考、合作探究、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五)设计“教学过程”备课备教学过程就是要求教师认真仔细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每一项课堂教学活动找到最佳切入点,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备教学过程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备问题,二是备教法。备问题指的是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提出的做出猜测。学生带着问题学,老师带着问题教。问题既能连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又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对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有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备教法指的是在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考虑采取何种方式和程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考虑: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教师要以实际的语言练习和言语习得为主,采用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和全身动作反映法等,进行有趣性的语言实践训练,以利于符合学生的基础、学习心理和技能培训。
</SPAN>
Ⅳ 教师备课应该注意什么
1、讲点什么。
即这节课应该给学生讲点什么内容。
注意,这里所说的是“讲点”什么,而不是“讲些”什么,二者的区别在“量”上。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当前情况,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与任务。力求少而精,具体而实在;力求能讲得明、练得透、用得活。如果内容过多,会冲淡主题,易出现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现象,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腹部肿胀”,严重的还会出现“暴雨成灾”现象。还不如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稳扎稳讲好。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当前学生特别应该学习的知识,或是该节课特别需要进行训练的能力,或是具有导火线性质的内容,力求做到一“课”中的。
因此,在备课时应该爬梳洗剔,选其要点,择其关键点,抓其提挈点。
2、留点什么。
教师上了一节课,如果没让学生留下点知识或能力,那这节课就白上了。有好些课,很精彩,掌声四起,赞美声一片。可是,三五年后,十年八年后,学生还记得吗,心中还有什么痕迹?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是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印痕的东西。
让学生时时回忆起、时时鞭策自己,能受用终身,有这样效果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才是真正成功的课。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思考这节课能给学生留点什么,能带给学生点什么?学生在心中留下的往往少于教师所讲的内容。留下的内容不必多,一点两点足矣,但必需深刻,有像墨水浸入白布那样留下难以抹除的印痕,才能让学生长时间能记住,长时间受益,否则只是过眼烟云,一闪而过。
事实上,若能做到一节课就留一点让学生受用终身的东西,那一期下来多少节课,给学生留下的东西该有多少,对学生的影响还小吗!能把课上到这个程度的教师,想不当教育家都难!
3、用点什么。
即用点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完成“讲点什么”的任务和达到让学生能“留点什么”的目的。
伟人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效率,提高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很多,有效的也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都适用。有的成本高,有的成本低,有的易于操作,有的步骤繁琐,有的是立竿见影,有的长期见效。所以,备课应思考这节课用点什么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分析教师自身情况,从大量的方法中进行甄别筛选,找到最佳的方法,方法不需多,只要易于操作,有效即可。这跟医生治病一样,良药不需多,一两味即可,对症才是最好的药。用药多了,成本高不说,药效可能会相互排斥,甚至还有可能生成毒素。
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复杂,复杂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关键是要因材施“法”。比如,对于一个饿得快死的乞丐来说,解决的最好方法是给他稀饭,而绝对不是给他航天飞机。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抓住这三个“点”,省去一些冗杂的问题,删去一些无关的环节。这样,目标会更集中,指向更明确,任务更具体,脉络更清晰,方法更有针对性。
Ⅵ 中小学老师为什么每节课前都要备课
因为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处理教材是否恰当,对一些关键问题能否产生顿悟与灵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Ⅶ 教师为什么首先要有备课和教案设计
啊,教师不预先备课和准备教案设计,要怎么上课啊,不提前准备怎么知道该上什么内容啊,怎么知道哪里上重难点呢。备课和教案设计是课前准备必不可少的内容。
Ⅷ 为什么教师不愿独立备课
一,下载教学设计,方便,一个钟头,半天时间,可能就将全册教材的设计整理出来。独立备课,不知要花多少心血和时间。二,自己不太会备课,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依赖网络“备”课,真要让自己独立备,不知从何入手。三,认为个人的设计没有网上同行的设计好,那些上传到网络上的资源,肯定比自己的设计高明、好用。四,下载一份设计,只是为了应付各级检查,到底怎么上课,教师心中自有主张。
而我以为,备课之于课堂质量,太重要了。教师不能随便下载一份设计应付上课,是基于这些考虑:
1.教师开展教学,不能只以自己方便不方便为标准,应以服务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说自己忙,没时间钻研教材,没时间撰写教学设计,万般无奈才下载复制粘贴现成的东西,时间的确省了,但课堂质量不会很高,相反只会占用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去补课,得不偿失;再说,把时间投放在备课、钻研材料、研究学生上,才是教师职业工作的核心,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不同于一般社会人的标志所在,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把时间花在准备教学上,忙其他非关键事,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么?
2.自己不会备课,只能用人家的设计——那就更应该从设计好一个提问,备好一个课时开始,也许这样一篇篇设计做下来,很困难,但坚持做,会一年比一年简单;相反,用下载的现成资料上课,表面看来,一篇篇设计能很快出笼,但这样做下去,会一年比一年难,与那些认真钻研的同事相比,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3.认为个人备课没有网上的资源好,说穿了,还是缺乏业务自信力。为什么底气不足,认为人家的设计质量高自己备的课质量一般,因为缺少经常性的思考,没有经常“磨脑子”,坚持学习钻研。这势必会对学科教学规律一片茫然,对学科教学新思想新理念也会越来越“隔膜”,长此以往,惰性也会越来越大。独立、认真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解读教材、研习课标,选择教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的确不轻松,但教师的业务能力就是在这个历练中一点点地真实提高的。
4.下载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自己怎么上课,自有主张。能够“有主张”地上课,固然好,但既然能“有主张”地上课,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主张”物化——用文字记录下来,为日后的回忆、加工保存下原始素材呢?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只怕教师以此为借口,课堂上仍脚踩西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