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年级下语文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教你一个好方法,你用相机或手机到书店把答案给照了不就行了嘛!又不用求人自有份答案,不会又可以参考! 谢谢采纳!
B. 九年级下册语文《支点》答案
1、立论。
2、生来命需要一个支自点(答第一句也可)。
3、指“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
4、示例: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强盛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排除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与其它科学家一道,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威震世界(所举事例写出“人名”得1分,写出“支点”得1分,写出“所取得的成就”得2分)。
5、略。(写出“支点”得2分,说明“为什么”得3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C. 有没有语文基础训练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的答案24课两首的答案
没答案,自己总结
这是教案,以备参考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关雎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蒹葭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二、问题研究
《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练习说明
一、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琼: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jiǔ 黑色玉石)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此题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
有关资料
一、译诗
关 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蒹 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
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
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
绕来绕去道儿长.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儿不曾干.
心上人儿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逆着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
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
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
曲曲弯弯道儿拧.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余冠英译)
二、关于《诗经》的名称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三、关于《诗经》中作品的产生年代
经考定,《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周颂》的时代最早,是西周初年的诗,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描写农业生产的诗.《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大雅》也是西周时代的诗,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还有几篇是叙述周室祖先的事迹和武功的,是我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也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国风》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篇)”.
四、关于“诗六义”说
“诗六义”的说法,是《诗大序》(又叫《毛诗序》)最先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的,实际上是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风、雅、颂是诗的种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方法.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合称“六义”呢?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是这样解释的:“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此说可供参考.
五、《毛诗序》(节录)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长声)歌之,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反常);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莫过)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使夫妇之道正常),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教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用委婉的言辞劝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指衰世中的风、雅之作)作矣.国史(王室的史官)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注:“四始”,指风、小雅、大雅和颂.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始,王道兴衰之所由.)
六、《关雎》赏析(褚斌杰)
这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古代说《诗》本有“四始”之说,列《关雎》为“风”之始,故倍受重视,为大家所熟习.《诗经》的“十五国风”大多数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爱情之作,《关雎》正是一篇产生于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后读起来,还是那么清新动人.
这首诗有人把它分为四句一章,计五章;有人则把它分为四、八、八句,共三章.从全诗结构和内在脉络上看,分做三章则较适宜.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次章写自己的寤寐不忘.三章则写愿望实现时的欢乐之情,实际上是向往之辞.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雎鸠,水鸟;古代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关关,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或者是作者的即目所见,或者解做以挚鸟为比,以挚鸟的求偶为兴,故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正不必如此拘泥.一个青年小伙儿,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会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细绎这四句诗,第一句“关关雎鸠”,是写传来的鸟鸣,是听;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寻声而望,是所见;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对自己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强烈的向往,默默的自我祝愿.虽短短四句,却极有层次,而语约义丰.
第二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这个青年男子所恋的乃是河边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径一二寸,马蹄形,可食(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左右流之”,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的去采摘.“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朱熹《诗集传》).正是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须臾忘怀.“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极写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是写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悠,长,形容其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把两“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出之,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现了出来.
情到极处必生幻.紧接着第三章,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谐和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而这位抒情主人公,却简直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正与《秦风·蒹葭》中的主人公追寻所爱不得,而出现了“宛在水中央”的幻影一样,富有浪漫情调.而其实这又正是对生活中所习见的爱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实的刻画.
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但孔子在评说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时所说的两句话,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首诗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它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正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七、《关雎》赏析(聂石樵)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八、《蒹葭》鉴赏(尹建章)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儿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
D. 零五网九下语文新课程答案
深绿色的海军蓝银色穿很精神的感觉。事实上,其他颜色也协助各大珠宝这个颜色好看不管多么流行的颜色穿这个非常提气骨干
E. 九年级下册语文绩优学案第三单元测评卷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KDMQAUG6A0Rrh60IXxR-bupCXZs0y5DlqSV4u
如果帮助了你,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内意回答】按钮容
F. 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容太多了!!!要么你到上海书城教师专用区去买一份答案,要么想个办法让我传给你!~~
G. 急求九下语文练习答案!
曹刿的乡亲,鲁庄公,对曹刿进行衬托
作战是率事周全,站后鲁庄公的表现
给你写练习
曹刿论战》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 懂得文中实词“师、将、鄙、克、竭、盈、靡、虽、间”等的意思,虚词“之、以”等的用法。
2. 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三. 新课讲解
1.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2. 正音
刿(guì) 间(jiàn) 弗(fú) 徧(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轼(shì)
竭(jié) 靡(mǐ)
3. 课文内容
第一段: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 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国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 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 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 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
“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
“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
“安”:安定。“弗”:不。 “专”:专有、独占。
“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
“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
“小惠未徧”: 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没有;“徧”:同“遍”。①“从”:听从。
“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牲畜;“玉”:玉器。“帛”: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
“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 照;“情”:情况,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 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 “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
② “从”:跟随。
第一段内容: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份怎样?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第二段: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厢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第二段内容: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与另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三段: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
“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ú),语气词,置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
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
“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
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第三段内容: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 本文的详略安排:
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全文以“论战”为重点进行选材与剪裁,展开记叙,以突出曹刿高明的战略与战术。“论战”部分(一、三段)写得详,作战部分(第二段)写得略。
5. 本文结构特点:
A. 过渡自然,上下勾连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曹刿参加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展开记叙,依次是: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脉络井然。
文章三个段落的记叙过渡自然巧妙:第一段末尾“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两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是第二段的前因,是第二段“公与之乘”的导入语;第二段最后的“遂逐齐师”一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和第二段开头的“既克”二字紧相连。这样,使文章三个段落浑然一体。
B. 前后照应
第一段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与第二、三段的“公将鼓之”(不到鼓的时候要鼓)、“公将驰之”(不知敌情真伪就要驰)和“公问其故”(打了胜仗还不知取胜的原因)照应。
第二段的两个“未可”与两个“可矣”照应。
第三段的“一鼓作气”照应第二段的“公将鼓之”而曹刿曰“未可”;“彼竭我盈”照应 第二段“齐人三鼓”时曹刿曰“可矣”。“大国难测”照应第二段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因果分明,更加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6. 本文的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对比: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
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将战”而不知“何以战”,曹刿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在作战过程中,鲁庄公盲目地“将鼓之”和“将驰之”,而曹刿则两次拒之曰“未可”,到有利时机才曰:“可矣”。
在作战总结阶段,鲁庄公不知为何取胜而“问其故”,曹刿一一分析回答。
这样,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模拟试题】
一.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 )(3)小信未孚( )
(4)又何间焉( )(5)神弗福也( )(6)衣食所安( )
(7)小惠未徧( )(8)牺牲玉帛( )(9)弗敢加也( )
二. 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参见《曹刿论战》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 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
文段(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用原文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 立有间
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
3.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
【试题答案】
一. (1)攻打 (2)目光短浅 (3)为人所信服 (4)参与
(5)赐福、保佑 (6)养 (7)通“遍”,遍及、普遍。
(8)指祭视用的猪、牛、羊等 (9)以少报多
二. (1)①原因 ②所以 ③所以
(2)①他的(曹刿的) ②其中 ③他们的(齐军的)
(3)①听从②跟随
三. 1. 凭借什么作战?
2.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4.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四. 阅读:
文段(一)
1. ①请见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3. 曹刿认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
文段(二)
1. D
2. 已经战胜,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道:“作战,是靠勇气的。”
3.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文段(三)
1. D
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ag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