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三种题型该怎么答题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解题技巧与策略
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反映新课程理念,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并提供给他们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考生对此类题目有些难以应付。由于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独到的优势,因而又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就来分析综合性学习题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答题策略。
首先,我们要明确综合性学习题的考查目的。
1、文化积累的考查,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对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二、中考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有一定的阅读量,还有一定的题量;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第二,这种题型一定不是客观题,它切切实实地需要考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探究结果。它常常将多个小题集中于一定的话题或者说一定的"主题",因此角度比较丰富而且答案个性化。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
第三,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四,综合性学习题答题的要求是:得体,简明,准确;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得分点。
总的来讲,综合性学习中考题目前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1.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的语言材料,要求提炼出其中隐含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2.设计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在这具体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创意、表现自己的积累;3.设计一定的情景,要求考生在这具体的情境中表现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表现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表现自己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4.设计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探究成果。
三、 试题的类型主要有:
(1)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
2)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3)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4)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解决问题的建议。
还有多种类型融为一体的,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像、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由于中考过程限于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应考策略]
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我们必须注意:
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的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其他类)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紧抓考点。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强化训练。选择典型试题,实战演练,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
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的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要作出简明的回答。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4.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5.积累文化常识。尤其是我国传统礼仪、风俗风情、风景名胜、地域特产、地方名人等知识。
6.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平时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究,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7.根据情境,恰当表达。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既往经验。二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三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下面就我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说说我的想法:
一、比如:材料探究题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图表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扣题旨、找规律、善表达,这是解答图表题三步曲。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可是同学们由于缺乏解题技巧,常常理不出头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高效地答题呢?
1.明确要求扣题旨。题干不仅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还常常显示答题区域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所以读懂题干,明确答题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是解答图表题的基本条件和准则。
2.仔细读图找规律。如果说紧扣题干明确要求,是解题的基本准则;那么认真读图,把握规律,实行图文转换,则是解题的关键。因为图表题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话”的,它在简明直观地把现象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同时,也会把问题的本质隐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必须按图索骥,从材料中发现图表蕴涵的规律。具体地说,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3.准确归纳善表达。规律的发现,还不过是把图表转化为文字的胚胎和雏形。要想真正“长大成材”,还必须要依靠准确的归纳和恰当的表达。因此,我们在解答图表题时,还应该按照题目的要求(包括字数),把捕捉到的规律(即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用恰当的词语和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做到没有错别字,语言准确、简洁、连贯,符合客观实际。
二、再如:宣传语、标语类。
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解题策略: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读透所给材料;要有创意,此类试题往往没有设置标准答案,它为考生提供了展示创意的空间;表述要简明,语言要准确、得体、有层次感。最好能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学色彩。
三、还有活动类。
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种主要的形式,此类试题在各地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考查时常常给定一个活动项目,让考生编写活动提纲,或者拟定实施方案等等。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更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
解题策略:
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做到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考生须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步骤完整清楚,做法具体。此类试题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人文性,考生在答题中,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意思协调、特点突出。
总之, 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目的考查,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是语文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是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我们平时要建立“大语文”观,扩大阅读面、知识面。重视积累,不仅是语言、文学文化阅读常识,还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更要重视能力积累,边学边习。
㈡ 中考语文阅读六大题型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 (一)。
㈢ 中考语文题型都是什么
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
一,基础知识题: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二,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古诗默写。
三,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五,诗歌鉴赏: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拓展回答: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㈣ 中考语文题型
2008年中考语文题型盘点: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传递经典文化的火炬
作者:张宝华
主持人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08年中考名著阅读考查,其出场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考查更趋向于对名著“精读”和“深读”的考查。本着精讲精练的原则,本版特约请一位中考专家对一道典型试题及其答案予以分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答题情况,来作对照分析,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并作相应调整。本版还选编了一些颇有深度的新鲜考题,大家不妨再演练一番,将自己的收获落到实处。
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典范之作,是磨脑子的书。对于这种经典文化,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徜徉其中,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
典型试题精析
2008年广东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解析
广东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宝华
●精题回放:
(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章回小说《 》,作者是 。
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A段中的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08年广东省中考试题)
●●试题解析:
名著考查8分,分三道题。依次为:1题考查文学常识,旨在考查考生对课外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该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作家作品。2题以简答题形式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前提是能根据所给的诗句正确判断要引出的故事。这就要求考生既要读过名著,又要记得该诗属哪个章节(如能根据诗的描述推断出来亦可),还要完整概括故事情节,难度比较大。古典小说中引出人物的诗词,常是人们阅读时易忽视的部分,作为考题,出乎大家的意料,增加了答题的难度。3题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考查对课外名著中人物性格概括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情况:
名著阅读平均分3.76分,得分率47%,在全卷中得分率偏低。
1题得分率较高,绝大多数同学能准确识记。2题有少数认真看过此书的同学答得比较完美,不仅条理清楚,而且细节准确。3题有少数考生答得比较好。如:武艺高强,重情重义。文中“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这体现了鲁智深武艺高强;文中“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后,洒家忧得你苦”,则可看出鲁智深是个重情义的人。又如:“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说明鲁智深疾恶如仇;“洒家忧得你苦”说明鲁智深侠肝义胆,重情重义;“洒家疑心”说明他粗中有细。
●●●●失误会诊:
(一)名著最基本的文学常识识记不清,错别字多,搞错篇名。部分考生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如第1题,有部分考生答成“《水浒传》施耐奄”“《武松打虎》”“《马说》林冲”“《水浒传》笛福”“《水浒佬》思耐庵”等。
(二)2题得分低。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能准确写出故事名称,但概括情节不够完整;二是仅写了故事名称(“风雪山神庙”或“火烧草料场”),没有具体情节。三是记忆不够清晰,出现人物与事件错位、情节与原著有出入等失误。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拳打镇关西”等,可以说是错漏百出。可见这部分考生对《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并不熟悉。
(三)3题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写对性格特点(侠肝义胆、粗中有细),但结合内容的分析不够详细、到位。二是只写性格特点,但没结合内容分析,大多数考生只得1分,因为他们只答了鲁智深的性格,如“粗中有细,重友情”,“见义勇为,敢于与别人作斗争”,“突出了鲁智深疾恶如仇,有仇必报的性格”,可惜的是没有往下深入,根本没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是写漏、写错性格特点或所选内容不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等。四是考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有死记硬套之嫌。五是有些考生不懂分析,不会分析人物性格。
附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水浒(水浒传)施耐庵(2分。各1分,有错字不给分)
2.示例:陆虞候受高太尉指使,设计让林冲去看守草料场,然后趁夜里放火,要害林冲性命。哪知林冲因居住的草房被雪压塌,躲到附近破山神庙过夜,不仅没被烧死,还听到了陆虞候等人谈起如何设计陷害他,不由怒火中烧,杀了陆虞候等人。(3分。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欠通顺连贯扣1分)
3.B段文字突出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知道林冲被陷害,鲁智深便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得知林冲流放沧州,更是一路相随,在危急关头救了林冲,这一义举充分显示了他的侠肝义胆。他一路上细心观察,耐心等候时机,不是在客店中鲁莽行事,而是选择在僻静的野猪林果断出手,这又充分显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3分。准确指出性格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真题小试牛刀
1.(2008•江苏苏州)《水浒传》里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智取生辰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请你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智取”生辰纲的。
2.(2008•福建厦门)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刻画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你认为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2008•浙江丽水)名著阅读。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
4.(2008•四川成都)阅读名著,我们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林冲(《水浒》)与武松(《水浒》)
第二组:诸葛亮(《三国演义》)与周瑜(《三国演义》)
第三组: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答:(1)所选内容:第 组
(2)相同点: 不同点:
5.(2008•福建三明)课外阅读积累。(1)下列情节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松打虎 李逵打虎 (《水浒》)
B.三打白骨精 三调芭蕉扇 (《西游记》)
C.到大人国 到小人国 (《格列佛游记》)
D.带佐立出逃 搭救“星期五”(《鲁滨逊漂流记》)
(2)阅读《伊索寓言》一则,完成文后问题。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①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②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相近的一个成语。
(3)《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都采用第 人称叙述故事;《西游记》采用第 人称叙述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记”的是 ;《格列佛游记》“记”的是
“真题小试牛刀”参考答案:
1.基本意思对即可。
2.要求:内容扣住“硬”的某一特点(例如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乐观进取……),所简述的片段应能说明此特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示例一: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永不言弃。在孤岛上,鲁滨逊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尝试播种大麦和水稻,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他锲而不舍,总结经验,终于成功。
示例二: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坚忍顽强。鲁滨逊流落荒岛,在等待救助无望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冷静分析,决定改善生存条件自救。
示例三: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敢于冒险。他虽出身体面家庭,但厌恶平庸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劝阻,私逃出海,过冒险生活。
3.钢是在烈火里锻烧、经高温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义解释,语句通顺)
4.参考示例:(第一组)同:两人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不同:林冲作为一个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或:安于现状),循规蹈矩;而武松秉性刚烈,疾恶如仇,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第二组)同:都有治军才能,充满智慧,具有儒将风度。不同:周瑜心胸狭隘(气量狭小);而诸葛亮小心谨慎,谋事周密。(第三组)同:两人都有倔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对生活积极乐观。不同:保尔•柯察金有崇高的人生观,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忠于职守,不怕艰苦,勇于献身;而鲁滨逊是一个富于进取和敢于冒险的人,他乐于劳动,求实苦干,但对土地具有强烈的占有欲。
5.(1)C(2)①示例: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能人。(其他寓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②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也可)(3)一 三 鲁滨逊漂流到荒岛等地的故事 格列佛游历小人国等四个国家的故事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意思对即可)
㈤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的几种题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题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版它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权能力的载体,获得了许多命题者青睐,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它因形式多样、试题量大、分值高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材料探究题这类题目往往通过一则或多则具有逻辑规律的专题材料的组合呈现,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规律,然后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探究结果并形成自己的评价。材料探究题分为单则材料探究题和多则材料探究题。单则材料解题时要抓住主要事件,按照“谁、干什么、怎么样”组织语言,同时语言要精炼,尽量用原文。多则材料题的解题,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关系(相同关系、异同关系、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关系就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同关系就写出这几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异同关系就先写出这几则材料的不同点,然后写出相同点。二、图表探究题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㈥ 中考语文分数,及各题型占分数比
你可以看看以前的中考考试说明,上面说的很详细,或者看看历年的中考试题,分值安排一般都是一样的,考前的一模是最准确的,基本上题型都相同,所以你一定要重视一模考试。
㈦ 怎么答中考语文试卷啊
划出题干中的重点!所有的题都这样做
相信我吧、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专可是骨干,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属很佩服他
初中那三年我们班整体的语文成绩提了不少
再简单的题都要圈出重点
比如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正确,要圈出“不正确”
阅读题:请在文中第4-6段中找出关于XX的心理活动 要圈出“第4-6段”这是答题范围,还要圈出“XX”,这是答题中心
㈧ 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考生在走进考场之前,除了做好充分的复习之外,还有一些准备工作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收集一些有关考试的信息,明了中考命题的趋势,掌握一些必要的答题技巧等等。下面拟就中考语文试题的三大板块,即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分别谈一些看法,供考生们参考。
文言文今年文言文部分的分值由去年的23分增加到了28分,考试篇目则扩展到了课外。从往年的命题情况来看,默写部分注重名家名篇名句,词语与句子的解释主要涉及一些常见的实词及结构相对简单的句子,阅读理解题则侧重总体把握,这在今年的试卷中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试卷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即第4小题“《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而应当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考试中顺利地搜索出相关的语句。估计这种题型今年仍可能保留。至于课外篇目,由于是第一次考,难度不会太大,所考的内容与课内篇目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对于文言文基础扎实,复习充分的考生来说,课外篇目应该不会造成很大困难。
现代文现代文部分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注重整体阅读,许多试题的解答必须建立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宗旨的基础之上,这是考生们所应当引起注意的。现代文的另一个趋势是开放性试题和鉴赏题在逐年增加。要回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了试题给出的限制是什么,又留出了多少发挥的空间。如2002年试卷的第15题,“第5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通过阅读吸收到的营养,你必须围绕这一点,再结合自己课外阅读中的体会来谈。再如2002年试卷的第18题,“从语言特点看,在第⑤段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看上去这道试题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什么语句都行,只要是“富有表现力”;但实际上你找的语句还是应该和本文中心有关,即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的语句。
作文最近两年的小作文都取材于现代文阅读。这样做有一个好处:考生在做完阅读理解的试题后,对材料已比较熟悉了,这就节省了审题的时间。从历届中考小作文的情况来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考生作文的中心(观点)不够明确,造成说理时游移不定,这对于一篇200字篇幅的小作文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为此,建议考生在作文开头即明确提出本文中心(观点),这样既可以促使自己在后文的展开中紧紧围绕中心,同时也便于阅卷老师了解你的观点与思路。
中考大作文的命题有一个原则,即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从考试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材。材料了无新意,苍白空洞,无病呻吟的作文占了很大一部分。许多考生苦于作文没内容可写,便拿看过的作文选里的材料填进去充数,这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内容都是不同的,初中四年的学习生活里,不可能没有一篇有着真情实感与独特思考的比较好的作文吧。与其照搬别人的作文材料,还不如考前把自己写过的比较好的作文认真地加以修改,多准备几篇,说不定到了考场还真能发挥作用呢。
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望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
主要题型: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
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㈩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几个基本题型是什么
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