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省份中考语文总分是150分
中考是按地级市命题的,每个省的每个地级市都是不同的,江苏省基本上都是150分
⑵ 中考的题难吗 我能达到150分吗 平时几次大型考试 出了语文外 其他的科目 平均是23分左右 跪求解答!
中考的题目真的不难复,特别我感制觉今年我们省卷好简单(肯定和你们的不一样),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至少英语能涨20分、数学涨20分、理化涨10分……你算一下吧,别那么没信心,我们班模考的时候起码有3个人考不到,结果都考到了,这就是个好例子啊。现在可不能着急,可以慢慢来啊,数学基础不好,你可以就做计算题啊,起码能得到8分啊。加油加油!
⑶ 中考语文150分 优秀分是多少
您好,其实像您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可以的了,毕竟中考考试很严格,您就放心好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相信您已经考到了很好的中学了,您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To:Happy every day.
⑷ 我中考语文满分150分,我打了74分,算是不及格中的哪一种水平,算是比较低的成绩吗
一、回归课本为主, 找准备考方向
学生根据自己的丢分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向。 基础差的学生,最好层层追溯到自己学不好的根源。 无论哪个学科, 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层层关联的, 希望基础不好的同学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课本后的练习题,以中等题、简单题为辅、 逐渐吃透课本,也渐渐提高信心。只要把基础抓好, 那么考试时除了一些较难的题目, 基本上都可以凭借能力拿下,分数的高低仅剩下发挥的问题。
二、循序渐进,切忌急躁
在复习的时候, 由于是以自己为主导, 有时候复习的版块和教学进度不同,当考试时会发现没有复习到的部分丢分严重。导致成绩不高。 但是已经复习过的版块,却大多能够拿下。这就是进步,不要因为用一时的分数高低做为衡量标准,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复习就像修一 条坑坑洼洼的路, 每个坎坷都是障碍,我们只有认真的从起点开始,按照顺序慢慢推平。哪怕前面依旧沟整,但是当你回头的时候,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基本上, 如果纯做题的话, 1 -2个月时间就能把各科的试题从第一章节到最后一个章节摸得差不多。
三、合理利用作业试题、 试卷
简单题、中等题一方面可以印证、检验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 又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复习的信心。在选择作业上,简单题、中等题尤其是概念理解应用题一 定要自己动手做,还要进行总结。 难题可以参考答案, 但要认真思考其中的步骤推导思想和转化思想,这些都是高考所考察的。语文要充分利用试卷,其中的成语、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虚实词记得要摘录。英语单词注意把正确选项带人念熟。 同时思考阅读、完型题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们有何特点和提示点? 要这么去利用每一次作业和试卷,那么成绩将会短期内提高。
四、建立信心, 不计一时得失
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差生, 无可救药了。但是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笨, 不如别人聪明。也许在某一方面上确实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许并不是十分确定的梦想,一定要打起精神。前面也说过,考试不要记一时得失,而是要不断的总结归纳。中等生,只要你不放弃,找到自己的缺陷,严格给自己定下复习要求并认真执行,获取600分,只需要2-3个月,就能达到
⑸ 150分中考语文试卷有哪些地区
csj150分中考语文试卷有哪些地区tno
⑹ 我是读初三啊!还70天中考了,我是150分卷的考120左右,如何在这70天内让语文上130分,有什么解题技巧...
首先要说的是,成绩不是唯一的。
其次,你的问题没有说清楚,你扣的30分,主要是在哪个版块?是基础还是阅读或者是作文?
⑺ 150分的试卷,多少分算优秀,良,及格
如果是150分的试卷,成绩等级分为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四个等级。
各个等级的成绩计算如下:
优秀(A):数学、英语127.5分及以上,语文120分及以上。
良好(B):数学、英语112.5~127.5分(不含127.5分),语文105~120分(不含120分)。
及格(C):数学、英语90~112.5分(不含112.5分),语文90~105分(不含105分)。
不及格(D):90分以下(不含90分)。
(7)语文中考试卷150分扩展阅读:
百分制的成绩等级
5个等级的情况:90分以上算优秀,80分以上算良好,70分以上算中,60分以上算及格,以下算不及格
4个等级的情况:85分以上算优秀,75分以上算良好,60分以上算及格,以下为不及格。
取消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其中,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到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等规定格外吸引人的眼球,甚至有媒体把这十项规定的征求意见戏称“十项军规”。
全面取消百分制、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个是从评价体系上的减负,另一个则是拿实际负担开刀。按理说,这两条最新出台的小学生减负规定都很“实”,但看到新规后,不少家长却还是觉得有点“虚”。这种“虚”,更多的来自他们对于“升学压力”的清醒认识。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要有一些治本措施,减少课程内容、降低教程难度、开展综合评价,真正要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还需要从整个我们制度改革当中寻找一条出路,第一就是我们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考试招生制度。
⑻ 中考150分的语文试卷考了123分算优秀吗中考120分的英语试卷考116分算优秀吗
应该要看全省排名吧,全省排名的话查分的时候就可以看的到啊
⑼ 如果是中考语文150分基础题多少分
初中生语文150分的总分,请问A是150分到130分之间,B又是129分到110分之间,C又是109分到90分之间,D又是89分到0分之间
⑽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全卷分为A卷(120).B卷(30)全卷满分150分麻烦你们帮我找下答案
A卷(共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答卷钱,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或3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褴褛(lǔ) 栈(zhàn)桥 头盔(kuī) 钟灵毓(sù)修
B.祈(qí)祷 粗犷(kuǎng) 气氛(fēn) 味同嚼(jiáo)蜡
C.酝酿(niàng) 尴(gān)尬 谙(ān)熟 乳臭(xiù)未干
D.唱和(hè) 恣睢(zuī) 肖(xiào)像 风雪载(zǎi)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健 一代天娇 炫耀 头晕目眩
B.苍茫 沧海桑田 覆盖 重蹈复辙
C.泛滥 粗制烂造 斑纹 班师回朝
D.克扣 刻不容缓 惶恐 张皇失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B.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振聋发聩)
C.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
D.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
A.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
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5.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邛海湿地地修剪和栽种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B.近年来,凉山火把节已成为国内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我们在中考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D.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州中小学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他问得很突然,我也就随便反问了一句,“你可是真的没有骗我?”
B.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C.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D.最近,西昌市房交会上展出了不少新的楼盘:海河帝景、河海花园、阳光锦园……。
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B.《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
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编年体通史《史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 B.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上
C.其间千二百里 间,相距 D.清荣峻茂 荣,茂盛
9.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准考证号前七位填在密封线方框内,末两位填在卷首框内。
2.答题时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9分)
1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
12.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句子。(6分,每空1分)
(1)野芳发而幽香, , ,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有约不来过半夜, 。(南宋赵师秀《约客》)
(3)在《论语十则》里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 。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3-18题。
(一)生命之芯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坐在静静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13.文章标题“生命之芯”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何寓意?(4分)
答:
14.文章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写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答: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答:
(二)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 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16.请你指出第②语段的说明中心?(2分)
答:
17.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2分)
答:
18.综合选文信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4分)
答:
五、作文(60分)
19.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做一题。
(1)每个人的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沟沟坎坎需要跨越,但只要你胸有志向,每跨越一条沟坎,你都会增添一份信心,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多加一份精彩。
请以“跨过那条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请以“珍惜拥有”为标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B卷(共30分)
六、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②各西东。
田园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分)
答:
(2)“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
答:
七、古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举茂才 举: 以此遗之 遗:
2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译文:
②暮夜无知者。
译文:
23.利用文中具体事例,对杨震这一人物作简要评析。(4分)
答:
八、名著阅读及语言表达(6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也赐予我一点美貌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上述文字节选自 国的文学名著《 》,作者是 。作品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5.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研究下面的数据,回答问题。(3分)
某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600人)
满意度
非常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人数比
9.7%
18%
20.5%
51.8%
(1)研究结论: 。(1分)
(2)你认为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从政府和民众的角度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分)
答:
九、语言运用(8分)
26.在横线上写一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2分)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 ,你用爱心的春分温暖了我的世界。
27.日常交际中,注意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2分)
(1)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2)与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 ”。
28.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4分)
四川日报讯:4月28日,我省目前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京昆高速公路在我省境内的1045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我省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这是一条连接成都经济区与樊西经济区的希望之路,它打开了辐射雅安及樊西地区加强我省与云南及东盟开放合作的快车道,对于加快樊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扩大区域开放与合作、加快川西南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2分)
答:
(2)请你根据上则新闻内容将下面的句子加以扩写。(要求:说清楚“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的原因)(2分)
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扩写:
2012年凉山州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
1.C 2.D 3.A 4.D 5.B 6.C 7.A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
8.B 9.A 10.D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9分)
11.3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大意1分,“属”“异”各一分)
12.6分,每空1 有错别字不给分。(1)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闲敲棋子落灯花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13.4分,具体指作物的果实(1分)。寓意:作物的梦想、纯粹的使命、灵魂。(3分)
14.3分,由十分喜爱到痛惜不已,到充满敬意。答对一个关键词给1分。
15.6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分),将葡萄落叶比作不能飞的蝴蝶(1分),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葡萄落叶的形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葡萄落叶失去生命的惋惜之情(2分)。
16.2分,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
17.2分,1986年到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
18.4分,(1)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2分)(2)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2分)。
五、作文(60分)
19.(见附录《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六、诗歌鉴赏 (6分)
20.6分 (1)2分,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1分)“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1分)。
七、古文阅读 (10分)
21.2分,举:推举(推荐) 遗:留下、传下。
22.4分,(1) 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大意对1分,“故人”译对1分)(2)晚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大意对1分,译对“暮夜”1分)。
23.4分,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2分);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2分)。(结合文中材料分析归纳。意思符合就给分。有欠缺的扣。)
八、名著阅读及语言表达(6分)
24.3分,每空一分。英国,《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25.3分,(1)调查表明该市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不高)。(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仅占被调查人数的48.2%。)(1分)(2)a.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1分);b.民众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1分)。(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九、语言运用(8分)
26.2分,答案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结构严谨1分,内容关联1分)。
27.2分,每空1分。(1)包涵 (海涵;见谅)(2)久违
28.4分,(1)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分),意义重大(1分)。(2)2分,答案示例:a.因为雅安高速公路的通车,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b.美丽凉山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