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基础训练题。(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1)qíng天撼地( )(2)è然( ) (3) zōng迹( ) (4)cì福( ) (5)pìn任( )(6)滑jī( ) (7)xūn章( ) (8)róu搓( ) (9)chān和( ) (10)绵yán( ) (11)xuàn耀( ) (12)luán生( )(13)bì护( )(14)kǎi歌( ) (15)tàng手( ) (16)kuàng野( ) 2.选择本单元课本中出现过的成语填空。(6分)(1)“这可真(使人听了十分吃惊)_____________了。局里的专项拨款都不能如期发放,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怎么能提高啊?真是一群(比喻人或事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_____________的领导。”此话一出,大家都(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_____________起来。我坐在一旁,想象着领导们坐在自己的沙发里,一个个(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_____________,不觉陷入了沉思之中。(2)面对功名,我们不能像赫尔墨斯那样(形容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_____________。(3)面对人生的不幸,我们应该有坦然的心态,正所谓(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后果和影响耸人听闻。B. 梅林中学的每一位老师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C. 大家要到野鹤秋去烧烤,我本来不想去,但也只得随声附和地跟着。D. 魏弘阳同学,你在县语文报杯阅读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但是千万不可眉开眼笑,一定要争取更大的进步!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a)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使“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b)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失去乃至降低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Ⅱ 语文版2009年秋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一)
一、知识积累卡片
1.课文主题概述
读《论语》六则,犹在聆听一渊博长者讲学习态度和方法;《期行》告诫我们“信”是立世之本,从小要做一个守信人;《乘船》讲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在《伤仲永》中王安石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木兰诗》讲述木兰代父从军,建功还乡的故事;《回乡偶书》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有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之感;《夜雨寄北》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抒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淮上与友人别》写春天里的离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论语>六则》
愠(yùn):怨恨,心里不满 故:旧,指学过的知识 知:理解,领会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险,指“学业上陷入困境” 敏:聪明 是以:因此 厌:满足 诲:诱导,教导 从:采纳,听从
《期行》
期:约定 委:丢下,抛弃 引:牵引,拉 顾:回头看
《乘船》
辄(zhé):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同意 舍:扔掉,抛弃 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难道 邪(yé):吗,表疑问 拯:救助
《伤仲永》
未尝:不曾,从来没有 求:索要 异焉:对此感到惊异 旁近:附近,指邻居 为:作,这里是“题写”之意 收: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 自是:从此 就:完成,这里是“写好”的意思 文理:文采和道理 可观:值得看 稍稍:纷纷 丐:求,索取,这里是“花钱请(仲永题诗)” 利其然:认为那样有利 环谒:四处拜访 称(chèn):相当,符合 闻:名声,这里指好名声 泯(mǐn):消失
《木兰诗》
市:买 策勋:记功 强:多,余 著;穿 傍:靠近,贴近
《诗五首》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却:再,还 之:往,到 比邻:近 儿女:青年男女 酬:酬答 旧:老朋友 侧畔:旁边 长(zhǎng):增长,这里是“振作”的意思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2)学而不思则罔。 “罔”,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 “识”通“志”,读“zhì”,记,记住.
(4)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吗。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读“pān”,牵,拉。
(6)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
(7)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
(3)古今异义词
(1)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表可能或能够、许可)
(3)学而不厌(厌:古义:满足。今义:因为多而不喜欢)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常用于“到……去”。)
(4)后贼追至(贼:古义:指作乱的人。今义:偷窃行为的人。)
(5)期日中(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6)幸尚宽(幸:古义:恰巧,幸而。今义:幸福)
(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义: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8)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古义:渐渐、慢慢地。今义:稍微。)
(9)复到舅家 (复:古义:再,又。今义:重复、往复。)
(10)泯然众人矣 (众人:古义:普通人,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
(11)即书诗四句(书:古义:写。今义:图书,书籍)
(12)阿爷无大儿(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爸爸的父亲)
(4)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2)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耻”。)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经常性:每天,天天。)
(4)泯然众人矣 (众人: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5)父异焉 (异: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6)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奇,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7)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8)父利其然 (利: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利,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利可图的。)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何有于我哉? “何有”即“有何”,有哪样。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即“以是”,因此。
何为不可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2)判断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则”、“是”连用,表判断。)
(3)省略句
朗曰:“幸尚宽。”(省略主语“船上”。)
期日中(省略主语“他们”。)
(6)诗文中涉及到的成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择善而从 (3)不亦乐乎 (4)温故知新 (5)不耻下问
(6)学而不厌 (7)诲人不倦
3.文学常识积累
(1)文体知识
语录体 笔记小说 记叙文 七 绝 七 律 五 律 乐府民歌
《论语》 《世说新语》 《方仲永》 《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木兰诗》
(2)作家作品
课 文 作 者 时 代 出 处
《论语》六则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语语》
《期行》《乘船》 刘义庆 南朝宋 《世说新语》
《方仲永》 王安石 北宋 《临川先生文集》
《木兰诗》 郭茂倩编 南北朝 《乐府诗集》
《回乡偶书》 贺之章 唐代 《全唐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代 《李义山诗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唐代 《云台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王子安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刘梦得集》
(3)常识积累
1.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唐宋八大散文家:(唐)韩愈、柳宗元;(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诚信格言:①言必信,行必果。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名句赏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选择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儿童天真活泼、彬彬有礼的神态,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笑问”二字尤为传神,它既表现出孩子们对客人的亲切、尊敬,又勾画出他们的稚气、好奇的性格特点,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但写故乡的儿童,还不是这两句诗的本意,本意仍是写自己。诗人本是故乡人,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回到家乡,却被人当作了客人。这对一个对故乡有深情的人来说,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刺激啊!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中。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诗人想像到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妻子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温情细语中又提起现在在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这情景是想像中的回味,这回味又慰藉了眼前巴山夜雨中孤苦的心。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既有惜别之意,更是宽慰之语,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真挚深厚的情感。它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惘怅,却也颇为豁达。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景象振奋了作者的精神,激励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忧伤低沉的情调,代之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既鼓舞人,又感染人。现今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它蕴含的哲理:人生总会有一些挫折和失败,但不能悲观,要相信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总比现在好,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二、课文研读平台
4.重点语句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解读:十二个字科学地诠释了“学”和“思”的关系。“学”和“思”要结合起来,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所获。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解读: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翻译: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
解读:守约就是讲信用,失约就是不守信用,这是一种好品质,小小元方都懂这一起码道理,且言辞有理,让“友人”无言以对。
(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翻译: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解读:语言描写表现出华昕在贼兵追到的危急形势下,不顾危险,坚持带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逃难,这体现他临危不惧、急不相弃、一诺千金、帮人帮到底的气概。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解读:这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谓“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相补充,从而使言辞简洁精练。句中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凯旋归来者,既有“将军”,又有“壮士”。理解互文时不要单看字面意思,一定要上下文联系。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翻译: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解读:“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5、课内语段精炼
(一)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加点的词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俱 有一人欲依附 欲
歆辄难之 辄 王欲舍所携人舍
2.翻译句子:
幸尚宽,何为不可?
3.本文主要通过 描写来刻画人物。
4.主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是什么?
5.华歆与王郎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二)
金溪民方仲永......不使学。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世隶耕 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三、实践探究园地
6.课外拓展阅读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4.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7、语文实践演练
(一)
1.语文活动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即兴演讲,题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你就为自己设计一个简短的导入语吧!
我的开场白:
2.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 、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 。
3.请你举一个和方仲永相反的例子:
(二)
1.将《木兰诗》改编成一篇情节曲折的故事。
要求:(1)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2)要有细节;(3)情节要合理。
2.根据下表制作附录一“名著引读(一)”的读书卡片:
著作 作者 国家 体裁 主要人物 主题 重要情节
《西游记》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童年》
(语文社)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参考答案:
二、课文研读平台
5.课内语段精炼
(一)
1.都,一起 想要 当即 扔掉,抛弃
2.(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3.语言
4.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言
5.要点:王朗做事只看眼前;华歆做事考虑周密,守信用。 华歆在情况紧急的关键时刻不愿抛下别人不管,患难见真心;王朗轻易许诺,遇到危险想舍人救己,所以华优,王劣。
(二)
1.附属,隶属 完成,这里是“写好”的意思 以宾客之礼相待 通“攀”,读“pān”,牵,拉。
2. ①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父为了眼前的利益“不使学”,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不继续进取,就不会取得成就。
6.课外拓展阅读
1.D2.D3.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②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
③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4.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7.语文实践演练
1.手不释卷 孜孜不倦 十载寒窗 废寝忘食
2.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雪窗萤几 凿壁偷光
3.(1)爱迪生先天不足,后天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2)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勇敢扼住命运的咽喉,勤奋努力,终于成为音乐大师。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二)
【单元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燕山(yan) 胡骑(ji) 机杼(zhu) 环谒(ye)
B.华歆(xin) 邑人(yi) 优劣(nie) 泯然(min)
C.军帖(tie) 可汗(han) 朔气(shuo) 城阙(que)
D.宦游(huan) 曲阑(lan) 云鬓(bing) 辔头(pei)
2.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的字词。
①诲人不倦(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朔气传金柝( )④元方入门不顾3.下列各句中的数目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两个的分别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仲永生五年
C.军书十二卷
D.又七年,还自扬州。
E.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5.按要求填空。
①如果你的一个同学被其他人误解了,但他并不生气,仍像从前一样去宽以待人,你这时就可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六则》中的一句话来表扬他。这句话是“ , 。”
②《木兰诗》中的“ , ”两句揭示出了战地生活的艰苦。
③你的一个最要好的同学要到外地去读书了,送别的时候你可以引用王勃的两句诗“ , 。”来和他共勉。
6、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⑴默而识之( )⑵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⑶传一乡秀才观之( )
⑷友人惭,下车引之( )⑸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尊君在不。
D、择其善者而从之。
第二部分:
(一)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9.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了 。
10.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 。
11.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2.第四段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15.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16.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17.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
18.将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19.将“君”、“尊君”、“家君”正确地填人文中的A、B、C处。
依次是:
20.找出描写友人神态的词句写在下面。
21.友人为什么会遭到元方的驳斥?你赞同小元方的做法吗?
22.你如何看待“信”和“礼”?
(三)
怪哉
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注释]①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②拘系:拘押,关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确,确实。
23.解释加点词语。
①观者莫识( )②还对曰( )③咸仰首叹曰( )④信如其言( )
⑤何以去虫( )⑥以酒灌( )
24.翻译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狱处。
②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
2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
26、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四)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7.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
2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 ”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 ”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 ”相呼应。
29.“敝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 。这是诗人的 ,是艺术的 。
3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在于 。
31.“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3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第三部分:写作
学了《伤仲永》后,我们无不为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而感到可惜。如果方仲永及其周围的人是另外一个样子,现在的方仲永又将如何呢?请以《夸仲永》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1.A 2.①教导②相符、相当③北方④回头看 3.AC 5.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⑴知识⑵仲永⑶仲永写的诗⑷元方⑸书具 7.D 8.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可) 9.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0.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11.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12.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由于诗的重点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13.A 14.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5.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6.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7.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9、依次是:尊君、君、家君 20、友人便怒;友人惭 21、因为友人无信无礼;“信”,是立世之本,友人无信还无礼,小元方据理反驳,做得好。 22、“信”是立世之本,“礼”是做人之本。 23.①识辨②回答③都④确实⑤除去⑥用 24.①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②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25.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26.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27、闻 28.暗,春夜,故园情 29.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想像。夸张(注意“满”字的作用) 30.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31.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3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Ⅲ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答案
自己动脑哦可以问老师
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总分50)2010.12.7
一、 积累与运用(18分)
1、请用正楷字,写一句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2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
A、丫杈(chà) 怦怦(pěng) 羚羊(líng) 分歧(qí)
B、什物(shí) 虐杀(nuè) 匿笑(nì) 祷告(dǎo)
C、脸颊(jiá) 逮着玩(dǎi) 投掷(zhèng)尊君在不(fǒu)
D、撒谎(sā) 伶仃(líng) 瑟缩(sè) 可鄙(bǐ)
3、标出下列词组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改正。(4分)
错字
改正
意想天开 任劳任怨 焕然一新 谈笑风声再接再励 无精打彩 惟妙惟肖 不计其数
4、填空(6分)
(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2)《金色花》作者是 (国家)文学家 ,191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3)冰心,原名 ,诗人,代表作 、
5、写出有关亲情的古诗词名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3分)
(1) , 。
(2) , 。
(3) , 。
二、文言文阅读(2010济宁中考题)(1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6、本文选自南朝 组织的一批人编写的 。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二、现代文阅读(2010日照中考题)(18分)常春藤 林清玄
(1)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倒散成一片片木板。
(2)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还有人居住。
(3)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珠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抹,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恒的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有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4)沿着木板壁的尖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A)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着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5)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6)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污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们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
(7)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8)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9)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捡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10)没想到第三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嫩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的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一正。我觉得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能长成一片了。”
(11)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的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12)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B)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13)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泥!”
10.文章开头两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与写常春藤有什么关系?(4分)
11.第(3)段里作者说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从全文看,这株常春藤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从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就写法和内容方面作简要赏析。(2分)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在写法方面的特点是借物喻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常春藤与卖牛肉面的老人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14.仔细揣摩文章结尾处老人的话,谈谈你的理解。(4分)
Ⅳ 语文七年级上册资源与评价第六单元测试答案
我有答案 1,C 2, A 3,C 4,C 5, B 6, B 7, 老鼠的担心,不偷吃油了,只要不被人打,就是万幸了 8,【1】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再走 【3】白云团团,露出了几点疏星。 【4】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9,【1】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己的 【2】同上 接下来是阅读题,你自己上网去查 【一】智子疑邻 【二】皇帝的新装 【三】‘鲤鱼跳龙门’ 【童话版】 写作【二十年后的我】 范文: 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20年后的我当了位警察。我这个警察,是个忠于职守、为民除害的好警察。 一天我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听见有人喊:“抓小偷啊!”原来是个爷爷在呼喊,我跑到老爷爷身边,急忙问:“发生什么事?”老爷爷一边指着那小偷跑去的方向一边着急地说:“那小偷偷了我的钱,这是我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寄给我做生活费用的钱。”我听了之后,马上向小偷跑去的方向追去,我一边跑一边想:这小偷肯定让我追上,因为我在警察大学的田径赛跑中拿过全校第一。过了一会,我果然追上了小偷。小偷看见我追上来了,就拼命地跑,我拿起枪指着他,一边跑一边叫道:“站住,你再跑我就开枪了!”他知道我在吓唬他,继续跑,我向天上开了一枪,响声把他吓得腿都软了,马上摔在路边。我赶紧跑过去抓住了他。 我把小偷带回了警局,老爷爷也来到了警局。这小偷真狡猾,就是不承认他抢老爷爷的钱,可是他不知道我身上带有的一种高科技的测谎器,一旦犯罪嫌疑人说假话,这个测谎器就会响。小偷说完之后,我身上的测谎器就“嘀嘀”地响了起来了,这时小偷知道我们每个警察都配有这种高科技的测谎器,只好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偷了钱。我便把钱换还给了老爷爷并把他送走后。我按照规定给小偷作出如下处罚:把他拘留7天,还给他吃下一种能够重新 做好人的药,让他不要再去偷钱了。 “丁零零……”闹钟把我叫醒,原来是场梦啊!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学习,就会当上我梦中的那个警察!行不!!!!!!!!!!!!!!!!!!!!!!!!!!!!!!!!!!!!!!!!!!!!!!!!!!!!!!!!!!!!!!!!!!!!!
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我有答案
1,C
2, A
3,C
4,C
5, B
6, B
7, 老鼠的担心,不偷吃油了,只要不被人打,就是万幸了
8,【1】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街灯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再走
【3】白云团团,露出了几点疏星。
【4】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9,【1】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己的
【2】同上
接下来是阅读题,你自己上网去查
【一】智子疑邻
【二】皇帝的新装
【三】‘鲤鱼跳龙门’ 【童话版】
写作【二十年后的我】
范文:
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20年后的我当了位警察。我这个警察,是个忠于职守、为民除害的好警察。
一天我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听见有人喊:“抓小偷啊!”原来是个爷爷在呼喊,我跑到老爷爷身边,急忙问:“发生什么事?”老爷爷一边指着那小偷跑去的方向一边着急地说:“那小偷偷了我的钱,这是我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寄给我做生活费用的钱。”我听了之后,马上向小偷跑去的方向追去,我一边跑一边想:这小偷肯定让我追上,因为我在警察大学的田径赛跑中拿过全校第一。过了一会,我果然追上了小偷。小偷看见我追上来了,就拼命地跑,我拿起枪指着他,一边跑一边叫道:“站住,你再跑我就开枪了!”他知道我在吓唬他,继续跑,我向天上开了一枪,响声把他吓得腿都软了,马上摔在路边。我赶紧跑过去抓住了他。
我把小偷带回了警局,老爷爷也来到了警局。这小偷真狡猾,就是不承认他抢老爷爷的钱,可是他不知道我身上带有的一种高科技的测谎器,一旦犯罪嫌疑人说假话,这个测谎器就会响。小偷说完之后,我身上的测谎器就“嘀嘀”地响了起来了,这时小偷知道我们每个警察都配有这种高科技的测谎器,只好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偷了钱。我便把钱换还给了老爷爷并把他送走后。我按照规定给小偷作出如下处罚:把他拘留7天,还给他吃下一种能够重新 做好人的药,让他不要再去偷钱了。
“丁零零……”闹钟把我叫醒,原来是场梦啊!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学习,就会当上我梦中的那个警察!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