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颤zhàn栗 履lǚ践 头晕yūn眼花 怏怏yàng不乐
B 告罄qǐng 阴霾mái 斩钉截jié铁 毛骨悚sǒng然
C无垠yín 躯壳ké 小心翼翼yì 海市蜃shèn楼
D 凛lǐn冽 砭biān骨 锲qì而不舍 沮jǔ丧无聊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虫豸 养筋蓄锐 迫不急待 语无伦次 B 搁浅 孜孜不倦 郑重其事 死得奇所
C崔巍 刚毅不屈 齐心协力 尤心忡忡 D 真谛 疲惫不堪 珊珊来迟 耀舞扬威
3. 下列文言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绝 :地维绝 以为妙绝 B于 :饮于河、渭 于厅事之东北角 C其 :弃其杖 不能名其一处 D走:逐走 几欲先走
4.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立场上的猜想。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B.《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如何脱险的经历。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
D.“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5.古诗词填空(12分)
(1) ,闲敲棋子落灯花。
(2)苍苍竹林寺, 。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描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 。
(4).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
6.名著导读(6分)
天气变好了,我和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呆在甲板上,头上是明朗的天空,伏尔加河两岸被秋天镶上一层金,又缝上了绸缎。橙红色的轮船逆水而上,轮桨缓缓地拍打着湛蓝色的水,发出隆隆的声音,船尾用一条长长的牵引索拖着一只驳船。驳船是灰色的,样子像一只土鳖。太阳在伏尔加河上空悄悄地移动着;周围的景象不断地变换着,时时刻刻都是新的。翠绿的山好似大地的华丽衣服的漂亮褶儿。沿岸有城市和乡村,远远看去仿佛一块块的甜点心。水面上漂着金黄色的秋叶。
“你瞧,多么好啊!”外祖母不住地这样说,一会儿跑到船这边,一会儿跑到船那边,她容光焕发,高兴得眼睛睁得老大。
(1)上面文字选自 ,作者是 。另外两部描绘其成长经历的作品是 、 。
(2)为什么我从见到外祖母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关系如此融洽了?
7. “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4分)
请列举出一位我国的探险家,并简单说说你对他(她)的认识或者他(她)的功绩。
(1)探险家:
(2)认识(功绩):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 在沙漠中心(节选)
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领略过一次海风的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养。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并不意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这种说法有点夸张。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8. 请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大意。(3分)
9.“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这里“卷土重来”指的是什么?(3分)
10.选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了自己对从事工作的热情与执著?(4分)
11.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4分)
12.深陷险境,毅然奋斗不息。从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品质?(4分)
孩子,妈妈教你看病
毕淑敏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3.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按图索骥:
14.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后悔— — —
15.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16.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4分)
17.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 6分)
三、文言文(27分)
(一)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昔 为 触 维
19、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0、《共工怒触不周山》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你如何看待文中的解释?(4分)
(二)
温琏,燕人也。曾经兵乱,有卖漆灯椸①于市者,琏以为铁也,遂数钱买之。累日,家人用然膏烛,因拂试,乃知银也。大小观之,靡不欣喜。唯琏悯然曰:“非义之物,安可宝之。”遂访其卖主而还之。彼曰:“某自不识珍奇,鬻[yù]于街肆。郎中厚加酬直,非强买也,不敢复收。”琏固还之,乃拜受而去。别卖四五万,将其半以谢之。琏终不纳,遂施于僧寺,用饰佛像,冀祝琏之寿也。当时远近罔不推腹,以其有仁人之行。
①灯椸:灯架子
21.解释加点字词(4分)
乃( ) 固( ) 纳( ) 以( )
22.翻译句子(6分)
①唯琏悯然曰:“非义之物,安可宝之。”
②大小观之,靡不欣喜。
23.温琏是个怎么样的人?(3分)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总分15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脑髓( ) 哺( )育 炽( )热 鲜( )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2 王维的《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劝告人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分)
4 《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被后人常用,这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2分)
A.甜腻 娴熟 尽态及妍
B.沟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丽 相得益彰
D.机杼 谰言 九屈连环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词语是( )(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就罩住了。
A.撑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牵 拉
C.支 放 套 牵 拉
D.撑 撒 系 拿 扯
7.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4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4分)
A.一个由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9.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说巨匠 法国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鸭》 都德 丹麦 童话作家
10.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壮士百战死,将军十年归。 D.秋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12.下面文段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句子是( )(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3.请你仿照小欣给“业勤”的赠言,根据下面两位同学名字的特点,各写一句既得体又有意义的赠言。(4分)
业勤:业精于勤,荒于嬉。
方英:
志成:
二.阅读(共60分)
(一)(26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在心理,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习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国的 。(3分)
15、“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B、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讲解过
C、今天讲得容易
D、“我”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16、“这可怜的人”指的是( )(2分)
A、韩麦尔先生 B、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们 D、韩麦尔先生,我们
17、“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用了哪个动词?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分)
A、表注释 B、表补充说明
C、表转折 D、表停顿
20、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记住了自己的语言,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
B、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只有记住自己的语言,人民才不会甘心做亡国奴,国家才有希望。
C、这句话表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深挚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亡的痛苦心情。
D、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21、文中两处出现了“好像”一词,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处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标志,都是比喻词
B、前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后者不是
C、后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前者不是
D、A、B、C三项都不对。
2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找出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拟 B、比喻 比拟 反复
C、比喻 排比 反复 D、排比 反复 比拟
2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答: 。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分)
答:
25.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态度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工作态度?(2分)
答:
28.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凭兴趣去工作学习成吗?(4分)
答:
29.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4分)
答:
30.简要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3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2)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译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必须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③内容上写人与人之间的优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挚、感人;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答案
你可以用作业帮,拍照里新出的扫码在右上角,进入网页后点下面的“我做完了”即可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