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我也是6年级的
一起加油吧
我也是
人小的
最佳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à SHà TUǒ TIē YUáN LIàNG RUì XUě DàN SHēNG
( )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上“——”(3分)
画卷(JUàN JUǎN) 一场雪 (CHáNG CHǎNG) 扁舟 (PIāN BIǎN)
邮差 (CHāI CHà) 一水间 (JIàN JIāN) 剥皮(BāO Bō)
三、在完全正确的一组词后的括号里划“√”再找出错别字依次改正在括号中。(6分)
1、电钮 咨询 媒体 馒头( )
2、俗话 春辉 胁商 慷慨( )
3、树稍 誉写 谨慎 生锈(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应接不( ) ( )山倒海 粉妆玉( ) 随心所( )
( )地而起 居高( )下 前( )后( )优胜( )汰
五、填空。(9分)
1、“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 ②强烈 ③浓厚 ④热烈的大规模的。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 )种意思。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 )个意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
3、《游子吟》的后两句是 , 。
4、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想 。
5、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六、选词填空。(6分,每小题2分)
不但……还……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如果……就……
1、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 继续 持续 延续
2、们( )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3、这节课,们( )学习《鸟的天堂》。
七、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4分)
1、《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
2、“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
3、“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意思相同。( )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正确的。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缩句)
2、凡卡写信。(扩句,至少两处。)
3、枯黄的树叶飘落下来。(比喻句)
九、在原句上修改病句。(6分)
1、他仔细地浏览了今天的报纸。
2、们要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3、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经过列提纲、构思、打草稿、修改的过程。
十、按顺序排列句子,在( )里写上序号。
( )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有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十一、阅读题。(15分)
是中国人
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日本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就是一个典型。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的家乡——上海。
②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最大的乐趣和享受。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的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
③有一次□在黑板上写了□ 几个大字——中国□ 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写的是什么□“I LOVE YOU(爱你)——”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
老师恍然大悟,紧紧握着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们把一张选择题的纸交来。那时,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所以交上了地图。
⑥当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也是徒然。他总是摇头,不理不睬,但在测试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为什么不听解释?很气愤,但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每次小测试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为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1、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解释词语。2分
徒劳:
恍然大悟:
3、打波浪线的话有 的意思。3分
4、如果把④ --- ⑥自然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
来叙述的。3分
5、课文以《是中国人》为题,全文充满了情感。请仔细阅读文章,写出作者的两种情感。4分
① ②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二十年后的
提示及要求:请你充分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350字以上的文章。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条理。
『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二 试卷答案
一、填空。(20分)
1、一个数的百万位是8,万位是9,千位是5,十位是4,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的尾数约是( )万。
2、1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3、一个数的 是20,这个数的20%是( )。
4、将1.75 :2.2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篮球、排球、足球个数的比是5 :3 :2,篮球占总数的 ,排球占总数的 ,足球占总数的 ;篮球是排球的 ,是足球的 ;排球是篮球的 ,是足球的 ;篮球比排球多发,足球比排球少 。
6、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后,面积是原来的( )%。
7、走同一段路,甲要2小时,乙要3小时,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 。
8、2÷5 = = =( ) :( )=( )%
9、1.2小时 =( )小时( )分 6.2公顷 =( )平方米
10、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3倍少0.3,乙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8分)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
2、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3、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万,这个数最大是9999。 ( )
4、如果a÷b = 2 …… 1,那么(5a)÷(5b) = 2 …… 1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A、1 B、2 C、3
2、一个长方形,长增加 ,宽增加 ,则它的面积增加( )。
A、 B、 C、
3、四个真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比较,哪个大?( )
A、积大 B、和大 C、无法确定
4、把 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比原来铁丝总长短( )。
A、 B、 C、
5、将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则圆柱的体积增加( )倍。
A、4 B、7 C、8
四、计算题。(4分+12分+12分+4分 = 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6×25% = 7.2×0.09 = 5.7+4.3 =
18÷1% = 6.4-4.76-0.24 =
2、脱式计算。
1005÷[42×( - )] 5.6×0.7+0.2×5.6+0.56
3、求未知数。
6.8+3x = 21.8
8.25-2x = 7.625 3x+15 = 5x-5
4、列式计算。
一个数除以100,商是10,余数是整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20分)
1、红旗车间三天生产了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20个,第三天生产了55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王芳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2年,年利率为2.25%,利息税为总利息的20%。到期后,王芳的爸爸可以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
3、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10分米,现装满汽油,如果每升汽油重0.85千克,这个桶共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4、一堆桔子,装满3筐另加18千克的重量正好是这堆桔子重量的 ,剩下的刚好装满8筐。这堆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六、将一个无盖铁盒的展开图画在比例尺是 的图纸上(如图),请在图上量出有关数据,并求做这个铁盒实际用了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片?它的实际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毕业模拟试卷
『叁』 六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评价测试卷二所有答案
四、
1、经过老师的教育,张晓智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回明确了学习目的。
2、曹前进同学答被评为学校“十佳少年”。
3、红领巾鲜艳。
4、篮球赛顺利。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母亲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母亲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他哪能离开呢?
五、
胡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改为“严格”)。一天,他把批改完的作业发下来(改为“。”),我接过来,注视(改为“瞟”)了一眼,顺手塞进书包。胡老师说:“你把错题改过来了么?(添加下引号:”)我漫不经心地说:“没有。”胡老师严重(改为“严肃”)地批评了我。我只好把作业本拿出来,把错题重新又做了一遍。从此,我逐渐养成了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添加“的习惯”。
『肆』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测试卷二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字词擂台。(19分)
1.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的打“×”。(2分)
A. 静谧 赏赐 精兵间政 落荒而逃 触类旁通 ( )
B. 抽噎 名誉 积劳成疾 司空见惯 革故鼎新 ( )
C. 咳嗽 厨房 蜂拥而至 囫囵吞枣 寝不安席 ( )
D. 鼎盛 书藉 纷至踏来 竭泽而渔 脍炙人口 ( )
2.灵活运用课内课外的积累,根据要求填空。(2分)
(1)“唐国强、邓亚萍、杨澜”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这三个人的姓名按姓氏笔画排列依次为 ,按音序排列依次为 。
3.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2分)
( )疾病 ( )知识 ( )信息 ( )文明
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像 、 、 等带有“龙”字的成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3分)
5.判断题,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爷爷的腰板还比较结实”和“这塑料袋一点都不结实”中的“结实”意思一样。( )
(2)“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所表达出的情感色彩是有区别的,不可混用。 ( )
(3)“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比”部。 ( )
(4) 我国成语大都有丰富的内涵,下面的成语就是谈的用兵之法。 ( )
围魏救赵 暗渡陈仓 釜底抽薪 金蝉脱壳
6.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下面是根据“马”的比喻义所填的成语,错的两项是( )。(2分)
①粗略的看(走马观花) ②走在前列(一马平川)
③非常危险(盲人瞎马) ④随便走走(快马加鞭)
7.抓住加点的词语分析句意,然后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的词。(4分)
(1)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年味变得( )了。
(2)种树人十几天才来一次——种树人来得( )。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日子过得( )。
(4)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提炼得( )。
二、积累运用。(26分)
1. 展开想像写一写。这是一枚特种邮票,从邮票图案中,我读出了很多:
读出了 ,
读出了 ,
还读出了 。(3分)
2.综合改错。(两个错别字,两处语病)(4分)
体操运动员丘索金娜的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她毅然绝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功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
3.课文传真。(10分)
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字中有“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 居里几乎是 的人。”朗读着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作者对 之情;文字中有“画”:“你好,清凉的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 !你吟诵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回味这些句子,我想给这幅画面配上一个标题《 》;文字中有“理”:“如果无法在这种 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 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咀嚼着这些句子,我想到了一句名言: ;
文字中有“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品味着这些句子,感叹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这是一种 的境界啊!
4.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练,含意深邃,韵味无穷,令人百读不厌。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选择其中的句子写下来。(6分)
慈母情深: , 。
节日习俗: , 。
人才发展: , 。
豪情壮志: , 。
5. 古文今读。(3分)
(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表达的特点。“患者、学者、记者、老者……”中的“者”的意思是( )。 ( A.着。 B.代表某种身份的人。 C.指代事或物。)
三、阅读冲浪。(25分)
(一)一年之后
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3分)
2. 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1分)
A.杞人忧天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南辕北辙
3. 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
(2分)
(二)蝴蝶的家
我常想:雷雨天的时候,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水淋淋的,到处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她们都躲在哪里呢?她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 载不动一个水点 她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 一点水都不能玷污 她们是那样的柔弱 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她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当天上下雨的时候,她们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家的屋檐下从没见蝴蝶来避过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落;园里的花是她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就已经被雨点打得发抖了,怎能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 第一自然段“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里的“难为”具体指 。(1分)
2. 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3. 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选两项。( )(2分)
A.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B.运用排比、反复 C.细致的想象 D.运用对比
4. 你体会到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和思想? (2分)
(三)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x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x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请给他去个电话。我连连答应,说明天就做。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 xx 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径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长久——( ) 熟识——( ) 怪异——( )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回馈: 径自:
3. “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这里的“特别”具体体现在哪里?在文中用“ ”画出有关句子。(2分)
4. “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在自言自语,而第二次却能听到熟悉的豆角鼓的声音。从中我感悟到 。(2分)
5.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这“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述说的是 。(3分)
四、童心妙笔。(30分)
作文题目:一串快乐的音符
睁大我们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快乐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快乐在人们身上得到传递和接力……运用你学过的多种描写手法,表达你感悟到的独特的快乐。
附答案:
一、1. A. (×) B. (√) C. (√)D. (×)
2. (1)邓 杨 唐 邓 唐 杨
3. 传染 传授 传递 传承
4. 龙腾虎跃 龙凤呈祥 生龙活虎
5. (1)(×) (2)(√) (3)(√) (4)(√)
6. ② ④
7. (1)浓 (2)少 (3)快 (4)难
二、2. 在“支付”前加“为了” “功”改为“攻” “形”改为“型” “绝然”改为“决然”
3. 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 她的淡泊名利的赞叹 山泉 溪流 山中访友 不确定 枯萎 如: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类似的关于战胜困难的格言即可)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真知己
4. 如: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 (1)认为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2)B
三、(一)1.想知道孩子一年之后能长多少。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孩子在长高,而树也在长高,而且长得比孩子还快。
2. C
3. 第一、二幅漫画画的是早春的树木,第三幅漫画作者画的是冬天的树木,第四幅漫画作者画的是冬天过后的晚春的树木,这就可以看出漫画故事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多。
(二)1. 指蝴蝶在下雨天无处可躲
2. 她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她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水都不能玷污;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3. B.运用排比、反复 C.细致的想象
4. 对蝴蝶的关心和喜爱,对自然界小生命的担忧和关注。
(三)1.短暂 陌生 普通
2. 回报。 直接、独自。
3. 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4. 他从我的电话里得到了温情,得到了友谊,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5. 纯真的友谊,述说着人间互相关爱的温情。
『伍』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人教版)答案
小学部语文语言积累及阅读能力竞赛试卷
一、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
循规蹈( )____ 眼( )手快____
爱不( )手____ 居高( )下____
二、画出下面成语中写错的字,并改正。(4)
阴谋鬼计( ) 走头无路( ) 一诺千斤( )
谈笑风声( ) 甘败下风( )
一如继往( ) 金榜提名( ) 天翻地复( )
三、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3)
初出茅庐(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完璧归赵( ) 卧薪尝胆( ) 入木三分( )
四、成语接龙(4)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欢--( )--( )--( )--( )
2、人一己百--( )--( )--( )--( )
五、按要求写成语。(2)
1、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 ②形容重归于好。( )
③形容十分喜爱。( ) ④形容情谊深于兄弟。( )
2、写出含有“言”和“语”的成语。(2)
①很少的几句话。( ) ②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
③虚假而动听的话。( ) ④随口乱说的话。( )
3、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写AABB式的成语。(3)
①规模气势大。( ) ②说话不流利。( )
③人来人往很热闹。( ) ④光明而正大。( )
⑤草木长得好。( ) ⑥行动不正当。( )
4、写出含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以下至少写四个)(2)
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人多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几个是3个字的成语。(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用语部分(28分)
一、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6)
出其不意( ) 翻手为云( )
捡了芝麻( ) 福无双至( )
( )一波又起 ( )败事有余
二、把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6)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水中捞月--( ) 猫哭耗子--( )
猪鼻子里插大葱--( ) 千里送鹅毛--( )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4)
①( )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 )用兵---以一当十
④(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 )断案---铁面无私
⑦(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12)
1、珍惜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帮助他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待机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爱家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团结友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勤奋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部分(42分)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8分)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8分)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趣味填空。(10分,每空0.5分)
1、填颜色:
(1)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
(2)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
(4)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2、填数字:
(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
(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一日还。
3、填植物:
(1)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
(2)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少一人。
四、按要求填写表格。(8分,诗句每句1分,其它每空0.5分)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根据情景填写名句。(8分)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阅读(48分)
一、填空。(14分,每空0.5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
2、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___ 元____ 明、清____
3、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__。
4、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__岳,《咏华山》写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岁时咏诗一事。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________》,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_______》。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等。
6、《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的自尊 (17分)
阅读提示 :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结果怎样?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她又是怎么收的?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注解:①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②颤(ch an)
③震慑(she ):震动使害怕。 ④折腰:弯腰行礼。常指失去自尊。
⑤寒酸:穷苦人不大方的样子。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2分)
顺便来瞅瞅老师(cho u qiu ) 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o ma )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2分)
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2分)
拘谨( 拘束 ) 诧异( 惊异 )
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 写3个(一个字的)___、___、___。 (3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2分)
从眉目上看:_相貌(或长相)___________
生怕鸡蛋被挤破_非常害怕____________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承上启下_______________(2分)
7、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_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尊敬老师,老实,淳朴,贫穷的人.可以从他说的话和带鸡蛋的方法以及拿鸡蛋的动作看出来.(用文中的句子答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2分)
____(至少要从收什么样的礼和怎样收礼两方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给母亲的歌 (17分)
阅读提示 :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真切地道出了儿女们对妈妈的爱。是的,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们许多许多。我们是无法真正用语言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读读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的,一共讲了几件事?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划去"悄悄 喜悦 查问 细细 悄悄 坚定")(3分)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眺 搭 凝 臂) (2分)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照样子写词语。(2分)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5、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2分)_任劳任怨__起早摸黑__披星戴月_ 心灵手巧_______ _____________
6、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2分)
_不矛盾,前面说心明眼亮指的是妈妈对我们观察很仔细,很能了解孩子的心.后面说妈妈眼睛不好则是因为妈妈年事已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2分)
(1)_订计划______(2)_忙团圆______(3)_送游子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时间______顺序写的。
8、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点明写作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2分)
『陆』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2试卷 答案(人教版)
我有,但是你的“2”是什么意思,是第二页吗?是哪一道题?
如果是,你就找我,我每天都会看你这个问题(祝你毕业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