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300个字
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而非故作姿态,矫揉造专作.因为适时的幽默,不至于课属堂过于沉闷;善意的玩笑,也很能促进师生间的情谊.然而,这往往需要一种睿智.这样一种睿智,并非孔明周瑜,而是一份灵光慧黠,一抹豁达洒脱.
将语文融入生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望一轮圆月,便能吟出;“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他看一弦孤月,又能诵出;哪怕月儿隐匿于云间,他也能咏出“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便是这样,才思如泉涌.除外,他或钟情于山水,或心仪于花草,时常吟赏自然,领略民情,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的语言文字.因为他有着一份宁静而致远的情怀,也因为有这样的情怀,他才能给予学生学识和人格方面“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B. 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和课堂作文500字
窗外,柳丝随着轻柔的风儿飘着,飘着坐在窗前的我又想起我的语文课,我所希望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样的呢?我思索着。
我喜欢语文。喜欢它能用几句朴实的话语将世界里每个角落的爱编织;喜欢,几十个秀丽的字腾然纸上,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几句刻骨铭心的勉励。语文,是我梦的起源,曾几何时我就播下了文学的梦的追寻,我要写出美丽的如独特风景般的文字。
我是一个追梦者,我希望为我开启文学梦的领路人是这样的。
我希望我的语文老师真正的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朋友,甚至是用心去爱我们的哥哥姐姐。
语文,需要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意境,一个作家最需要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灵感。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在课下,成为我们所依赖的朋友,一起玩,一起为几个语文句子的理解而争的面红耳赤,不分地位高低。这样,语文老师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心中最亮丽的太阳,沟通嘛,自然不成问题。
我希望,我的语文老师,是一幅最亮丽的风景,魄力四射。
只有笑,才能让自己摆脱困难的纷扰,才能够如永不乏力量的雄鹰奔飞于蓝天。如果,我的语文老师,能够一进教室就带着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么,我们的心中就会永远是艳阳天了吧!语文课堂效率,更是没得说,那简直是艳阳天里火一样的空气。
我希望,我的语文老师,能够开放,为我们的课堂增添几分活力!
语文课,本应就是建立在生活之上的。语文的艺术源于生活,那,我们应该置身于生活希望语文老师能够带我们亲近大自然,体验真正的生活,透悟出真正的语文。也可以多举办一些辩论会,来锻炼我们的口才,使我们的语文成为最好的,最高的,最妙的!
我所希望的语文老师,其实就是一幅永远散发光芒的靓丽的风景画!
C. 我的理想当一名语文老师(200字左右)
如果有人问我最敬佩谁,我会说“老师”;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谁,我会说“老师”;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也会说当老师.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俗话说得好:老师是蜡烛,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却燃烧了自己;老师似春蚕,为我们无私奉献;老师像一艘大船,把我们送往成功的彼岸.哪一个成功人士,哪一个受众人仰慕的科学家不是老师辛苦培养出来的.
教师是个辛苦的职业.班上总是有许多同学的成绩上不去,老师不管有多忙多辛苦还是坚持每天给那些“贫困户”“补充营养.”班上有谁不舒服了,老师总是关心的问寒问暖,搀扶着他们回家.每天晚上睡得最晚的是老师,早上起得最早的是老师,老师又为我们批改作业,有为我们备课,那些不公平的白头发还偏偏要先爬上老师的发梢.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他们的袖口上有永远也都不掉的粉笔灰,嘴里有永远也吐不完的优美词句,手里有永远也画不完的圆和角,眼睛里有永远也琢磨不透的意思.
我敬佩老师,也衷心得感谢老师对我的厚爱,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帮助,对我的培育之恩.所以,我也想作一位老师,作一位贫困山区的老师,给予那里的孩子知识,让他们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受知识海洋的孕育,成为祖国的栋梁,祖国的骄傲.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我的理想
每个人的一生不一定都是辉煌的,但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要心中能有一个愿望,一个理想,那么它就会为你指引方向,促使你进步,让你走向成功,这其中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
每个人的一生不一定都是辉煌的,但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要心中能有一个愿望,一个理想,那么它就会为你指引方向,促使你进步,让你走向成功,这其中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假如我真的当上了一名教师,我会毫不犹豫地去那些贫困山区,不论条件有多么艰苦,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也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因为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学习.
我的这个理想,来源于一篇小说,这篇小说记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大学生去山区做教师,那时候他是坚定的.山区的人们高兴极了,把任何最好的东西都让给这位老师,希望他能一直留下来.起初,这位老师也对山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整天与孩子们呆在一起,整座大山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是一个月后,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认输了,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一天早晨,乘别人还在睡意朦胧的时候,他离开了大山.孩子们醒来后去找他们的老师,发现老师已经离他们而去了,他们哭泣着,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有一位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我愿用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学生,愿把我的聪明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当我有一天最终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会自豪地说,我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号啊!”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知道,当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光荣啊!
理想好比是一盏指路明灯,它会指引你到达成功的彼岸!祝你好运!
D. 我的理想当一名语文老师(200字左右)
我的理想--老师
理想,是飞向蓝天的翅膀;理想,是扬帆航行的小船;理想,是……我相信,每一颗小小的心灵中,都蕴藏这一个大大的梦想。我的心,也被一个理想填得满满的——那就是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在我年仅七岁时,老师用自己春蚕般、红烛般的精神,催开了我心中“长大后成为老师”这朵理想的花儿。记得一次,我偷看了老师的工作计划表,才知道老师为了我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小小的心灵被老师那伟大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还记得一次,我因得了重病,落下了好多课,回到学校后,老师便耐心地给我补课。可那时的我理解能力并不强,落下的课又太多,无论我怎样努力,我都无法理解老师对我讲的知识点。老师并没有生气,她一直用慈祥的眼神鼓励我,用柔和的语音引导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我解释。从那一刻开始,老师在我眼中,不仅是可敬的老师,还是慈祥的母亲。我越发敬佩老师,越发希望成为老师了。
但当老师可不是见容易的事。如果我成为了一位老师,学生们一定会向我提出各种问题。所以,我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现在,我不但会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认真仔细地完成作业,还会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家中,我会品读那些我已读过许多遍的书,从这本书中学习那些我所忽略的东西;我会常去书店挑一些好书带回家津津有味地阅览,我还会利用休学时间去图书馆,扑到知识的海洋里,犹如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作为老师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培养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会参加口才训练班,会多与人沟通,为我的理想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外,老师是为人师表的,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关心学生。这一点我会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还会试着关心别人。不仅如此,当老师还要有做够的耐心——不然学生遇到难题,无论你怎样讲解学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你便“火山爆发”,这可有损形象哦!这一点正是我所欠缺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会在神七的时候控制我的情绪,慢慢改掉暴躁的脾气。
我会努力朝着我的理想,扬起帆儿,展开翅膀!
E. 我理想的语文老师的作文二百字
我理想的语文老师
我有一个理想的老师,她是这样的:
上课时,他让我们自主版学权习,自主探究,她先教我们一道题(或一点儿题),让后让大家互相讲题,互相帮助,之后让大家来讲,最后让大家发言,自己走完一次“探险”。我喜欢这样,不仅给我们带来知识,还让我们尝到采摘果实的快乐。
下课时,她会和我们玩一些智力游戏,并且让我们互相游戏,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而且她会和我们提出问题,时常会讲些笑话、故事、趣事等。
这就是我的理想老师。
F. 老师叫我写一段话。。你理想中的语文课与语文老师是怎样的 怎样写啊。。急!!!!!
写作思复路:根据内心感受和制人物形象,用动态的方式表达出人物的特点。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成长时期,精彩的学习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学习总是伴随着我的成长。但在这个旅程中,有不或缺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引领我们不断进步。
申老师就说我的语文老师,他有着魁梧的身材,让人看到了就有一种尊重的感受,他有着一副好嗓音,听他雄厚的声音让人发自内心的臣服。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但是我们这位语文老师却与众不同。
别人都尊称他为教授,这个称呼听起来是那么威严,但是和他相处后,我感到他并不是严厉形的老师,他是那种幽默而有具有独特教学方法的圣人。
他使我重新找到了学习语文的道路,他是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学习的道路,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申老师。
G.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和语文老师是什么样的
以我现在这个年龄段来看你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是有责任心的老师,不管内她上什么课,最容后都会受到学生的爱戴。一个老师就算很有水平,课上得非常好,但对学生没什么责任心,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学生成绩好坏、做人是否有问题等等,她都不看不管,教完课就万事大吉,这样的老师水平再高,我也不欣赏。只有这个老师对学生很有责任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她都上心,都关心,即使课上得比不上特级、高级老师,但做人这块还是非常赞的!一生中遇到一个好老师,真是运气+福气!
H. 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
幽默有内涵并且帅
I. 作文:我理想中的语文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面对课堂上几十双清纯的眼眸,我经常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学生们!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教师会有一千种观点;或许,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终极答案,但每位语文教师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应答。
其实,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在有意抑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我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信念的坚定,理想的憧憬。那么,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愉悦的氛围,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升腾起生命的激情,张扬起科学的本真吧!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诗意的、生成的、真实的!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神奇教练米卢在备战十强赛时,让队员观看影碟《热血男儿》;临阵前又让队员反复欣赏精彩的射门镜头;还要求队员手拉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入场„„“享受足球”的理念让队员们精神奋发、斗志昂扬、勇往直前,从而一举冲进了世界杯决赛圈。可见,快乐是多么重要!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应然观照。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大声斥责;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训骂、侮辱、嘲讽和体罚,也没有学生的恐惧、紧张、担忧和不安。快乐的语文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直率、坦诚、碰撞、争论、幽默,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质疑问难,不妨舌战针锋;兴之所至,大可手舞足蹈。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谱写了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广袤美丽,多姿多彩。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又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既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又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既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又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美江南„„流连其间,可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启迪人生智慧,丰富文化底蕴。
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
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阅读是一种智慧,语文学习更是一种智慧体验。先圣孔子读《诗》,曰:“一言蔽之,诗无邪。”这样的读法可谓慧眼独具,高屋建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读法更是大智若愚,率性而潇洒,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问以经济策,茫若坠烟雾”。对于死抠经义不知化解的书呆、腐儒,大诗人李白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同时,坚决予以无情地嘲讽。
语文学习是诗意的,语文学习也是智慧的。语文学习有时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无理而有情:有时如“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有趣而无理,有时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有情也有趣,有时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趣更有理。
语文教学生动、形象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形象思维高于理性思维的特点。看春花和月,喜意盈怀;观惊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而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心扉敞开,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情感沟通和智慧碰撞。课堂上的40分钟,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 “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于“生成”。充满生成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稀释情感、淡化感悟、禁锢想像,进而扼杀创造的灵性与个性。,并逐渐干涸。 让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充满“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将活力四射,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正日益喧嚣浮华,但肩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我们更需要、更渴望真实!航天英雄杨利伟用真实的回答捍卫了科学的神圣,道出了科学的真谛: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追寻是沉着、理性、真实的默默坚守。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多少“美丽”的背后是什么?是千锤百炼、直至天衣无缝。课件的美仑美奂,花样的层出不穷,高潮的频繁迭起„„现在的语文课堂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得无懈可击,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这样的语文课堂一旦背离了真实,那所谓的“观摩”、“示范”价值又何在呢?恐怕留给教师的只有深不可测的感慨和遥不可及的羡慕而已。语文课堂不是“时装秀”,虚假的课堂不仅没有看头,还误人子弟。学生们在一遍又一遍地机械排练的过程中,究竟收获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厌倦的叹息中,我们知道:他们累了!从他们强作欢颜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知道:他们的独立人格丧失了!他们选择了顺从、沉默以及“合作”。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岂不是莫大的悲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逢场作戏的语文课堂该收场了,理想的语文课堂必须远离演练、彩排、渗透,坚决摒弃“作秀”!或许,真实的语文课堂不一定是完美的课堂,但是不真实的语文课堂就绝对不可能是完美的课堂;真实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完美,而不真实的语文课堂永远都不可能走向完美。 卸下虚伪的面具吧!我们坚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走向真实的同时,必将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美丽!快乐,让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语文课堂走向浪漫,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 真实,让语文课堂走向永恒!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降临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断追寻和探索吧!
J. 《理想中的语文老师》或《我理想中的语文课》,作文肿么写急急急……好心人发一两篇呗!!!!
不同于理科的客观与冰冷,文科总以一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姿态存在,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它较为主观,并且总伴有情感的流露和升华,由此可以说它是温柔的。而面对这样温柔的文字,作为读者,也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阅读,如何去把握,如何去学以致用?这就需要一位真正的引路人。
至于这位引路人应是如何的模样?在我心中,男的,必是风度翩翩,气宇非凡;女的,必是眉清目秀,温文尔雅,所谓“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但刻意的装扮,我认为是不需要的,毕竟引路人不是演员,不需要花枝招展与哗众取宠,而“为人师表”,也不过如是。
诚然,“人不可貌相”,人的样貌只是一个表象。身为我们的引路人,真正需要的还是态度上的和蔼可亲以及实力上的满腹经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我们漫步文学长途,我们会欣然,亦会失落,欣然于沿途那一片片幽静阒然的桃林,失落于夕阳之后那笼罩着哀伤痛楚的黑夜。然而坚毅的我们依然没有放弃。因为语文,因为那沁透着深邃思想的文字,更因为在旁边指引我们前行的引路人——语文老师。是的,当我们惑而不解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总以一颗赤子之心,以一脸随和的微笑,为我们指点迷津,由此让我们真切领会到的,时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而非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因为适时的幽默,不至于课堂过于沉闷;善意的玩笑,也很能促进师生间的情谊。然而,这往往需要一种睿智。这样一种睿智,并非孔明周瑜,而是一份灵光慧黠,一抹豁达洒脱。
将语文融入生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望一轮圆月,便能吟出;“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他看一弦孤月,又能诵出;哪怕月儿隐匿于云间,他也能咏出“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便是这样,才思如泉涌。除外,他或钟情于山水,或心仪于花草,时常吟赏自然,领略民情,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的语言文字。因为他有着一份宁静而致远的情怀,也因为有这样的情怀,他才能给予学生学识和人格方面“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记得《论语.述而》里曾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确实,这话颇有道理。但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他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余,还应该懂得用赏识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力求言行如春天的鼓点一样,轻轻敲醒那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那迷蒙的眼睛。对学生给予肯定,哪怕微不足道,对他们来说,仍具有莫大的动力。因为没有谁天生就会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没有谁总能自我鼓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今,这一联总被人们用来赞美老师。是的,在我心目中,它也永远属于我理想中的那位语文老师。不仅仅因为那一堂堂讲授得轻松愉悦的语文课,那一份份评改得精妙独到的语文作业,它们浸透了老师辛勤的汗水,更是因为那一次次课上语重心长的人生教诲,以及课后那促膝长谈的心灵交流,它们给我们显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品格,一种气度,无私奉献、耿直淡泊、忠于职守,无论是对待学问、学生,亦或是工作。而相比于当下的急功近利与尔虞我诈,它们又是何等的可贵。正如苏辙所云“为文当有养气之功”,作为表率,作为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可以说,他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韩愈曾在《师说》里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确实,对于老师而言,“传道授业”,为学生讲授学业、解答疑难,是在肩的重任,而如何把语文课程中那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折射于课堂,古典却不古板,这就闪现了一个语文老师的智慧之光。诚然,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老师并不是口若悬河、照本宣科、墨守陈规,而是深知“取”与“舍”,舍去传统积淀中的迂腐与繁冗,舍去传统教学中的死板与束缚;采取教学思想上的古为今用,采取教学手段上的形象丰富。
香兰翠竹,久居其中,亦会遍体生香。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也必定了悟这个道理。学习要有良好的氛围,特别是语文学习,它是师生间心灵交流的过程。成功的课堂没有功利,没有成败,没有俗务,有的只是细致的阅读,真挚的感悟,幸福的思考,以及悠长的回味。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理想中的语文老师,应该专业知识丰富,腹有诗书,却仍然终身学习。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课堂外,他点燃深夜的明灯,翻阅泛黄的书籍,孜孜不倦,一如缓缓轻舟,沉浸知识茫茫的海洋;于课堂上,他才得以抛下颗颗露珠,洒下丝丝细雨,循循善诱,一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论语》里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这番话不仅适用于学生,更适用于老师。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就应该是虚怀若谷、不耻下问,问书本,问社会,甚至问学生,而不是以“老师”的名号在学生面前宣扬权威。因为老师,永远是一名学者,尤其是语文老师,面对世间百态的乍暖还寒,面对语文浓厚而悠久的文化气息,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又怎能自满于自己仅有的那点知识或才华?
是的,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不仅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有着一种荷花般的高风亮节;不仅是引路人,更是一位友人,一位长者。在他面前,你可以敞开心扉,你可以得知世界,你还可以安心的在他的护航下,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