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3 13:42:56

Ⅰ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苏教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测试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评分:
一、认一认,写一写,注意正确抄写。(5分)
五彩缤纷 悲欢离合 晶莹剔透 诗情画意 小心翼翼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biān zhī pǐn cháng yí shì chéng jì
( ) ( ) ( ) ( )
pí fū jiāo ào yì shòu zhēn qín
( ) ( ) ( )
三、生字组词。(8分)
劳( ) 尝( ) 赏( ) 恼( )
宣( ) 认( ) 杯( ) 历( )
值( ) 约( ) 堆( ) 恰( )
汽( ) 帮( ) 竭( ) 惭( )
四、查字典。(5分)
要查的生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除部首外
查 几 画 组 词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 )不宁 聪明( )( ) 姹( )嫣( )
( )身( )国 江( )( )画 ( )天( )地
六、照样子,写一写。(3分)
例:平平安安(AABB) 、 、
商量商量(ABAB) 、 、
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6分)
近义词:清苦( ) 喷吐( ) 美丽( )
反义词:阴( ) 下沉( ) 黑乎乎( )
八、选词填空。(4分)
决心 决定
1、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 )为人类盗取天火。
2、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 )要狠狠地惩罚他。
因为……所以…… 只有……才……
3、( )到了傍晚,( )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4、( )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 )人们称它九寨沟。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金色的晚霞映红了大地。(改为“被”字句)

2、九寨沟,不像个童话王国吗?(改为陈述句)

3、同学们打球。(扩句)

4、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十、填空。(10分)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
2、 辉映, 齐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3、泉水从地下 ,好像 。
4、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 在湖水中, 五彩缤纷的图画。
5、几千万年过去了,天 ,地 ,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
十一、阅读。(9分)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代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很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因此,这些答案都不免显得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是为了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到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被人的同时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往往会在黑暗中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例:一(口)井
一( )课 一( )题 一( )灯笼 一( )明灯
2、下列句子中的“明灯”指的是什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明亮的灯 B、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C、放在明处的灯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
(2)他们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从短文中找相应的句子写下来。(4分)

十二、默写《望洞庭》并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附加题)(4+3=7分)
默写:

前两句诗的意思:

十三、排列句子,在( )里标上序号。(附加题)(6分)
( )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 )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
( )广场北端是天安门。
( )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
十四、加标点符号。(附加题)(7分)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泉 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 泉水便从 老虎 的 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
十五、习作。(任意选择其中一题写)(30分)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请想一想,你有哪一些长处或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写下来。题目可以用“请为我竖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也可以自拟。
2、请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家乡迷人的风光、独具特色的风俗。注意书信格式正确。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中测试答案

一、 略
二、 编织、品尝、仪式、成绩、皮肤、骄傲、异兽珍禽
三、 略
四、 略
五、 心绪、过人、紫红、以许、山如、开地
六、 略
七、 近义词:穷苦、喷射、漂亮
反义词:晴、上升、亮晶晶
八、1、决心 2、决定 3、只有……才…… 4、因为……所以……
九、1、大地被金色的晚霞映红了。
2、九寨沟,确实(真)像个童话王国。
3、略
4、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十、1、铺设大道、加起金桥 2、鲜花与彩灯、礼花伴歌声 3、往上涌、一串串珍珠
4、倒映、构成了 5、不再升高、不再加厚
十一、1、堂、道、个、盏 2、B、A 3、很多时候,帮助被人的同时其实是帮助自己。
十二、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 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十三、4、3、1、2
十四、标点符号。 , “ ” 。 , 。

Ⅱ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期中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试卷满分: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深suì( ) ②确záo( ) ③重荷( ) ④衰微( )
2、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3分)
(1)只要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2)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1)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2分 )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6、口语交际。( 2分 )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0分 )
⑴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都将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⑵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⑷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⑸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 。(2分)
⑹《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⑺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_____ ______,______ _____。(2分)
8、名著内容填空。(2分)
(1)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主要人物是 。

二、文言文阅读(7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解释加点的字或词。(2分)
扳: 收族:
10、翻译句子。(2分)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1、课文中“_________ _”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矣”的结局。(提示:用文中原句填空) (1分)
12、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A__(伏、躺、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B__(飞、跳、窜)向云霄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C__(联系、缠络、纠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3、在原文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动词。(3分)
14、用“‖”线把第二段文字分成两层。(2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5、请引用第一段的关键词来总结百草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他们的______;描写黄蜂则突出它们的______。
(供选择内容: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第2段文字写景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的;从详略的角度考虑,这部分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D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8、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2分 )
20、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22、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作文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卷 纸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27分) 二(7分) 三(26分) 四(40分) 总 分(100分)
一(14分) 二(12分)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①( ) ②( ) ③( ) ④( )(4分)
2、( )(2分)
3、解释:⑴宿儒 (1分)
⑵气冲斗牛 (1分)
⑶踌躇 (1分)
4、修辞方法:⑴ ⑵ (2分)
5、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2分)
6、(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分)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1分)
7、⑴ (1分) ⑵ (1分)
⑶ (1分) ⑷ (1分)
⑸ , (2分)
⑹ , (2分)
⑺ , (2分)
8、⑴ (1分) ⑵ (1分)
二、文言文阅读(7分)
9、解释:扳: 收族: (2分)
10、翻译: (2分)
11、 (1分)
12、启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
一13、A B C (3分)
1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分)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16、 ; ; ; (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4分)
17、由________到___ 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 __ _______。 (3分)
二18、地点:___________ _____ 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呼应的句子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2分)
21、

(2分)
22、

(4分)

四、作文(40分)
23、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2004-2005学年七年级 (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1.①邃 ②凿 ③hè ④shuāi (4分) 2. C(2分)
3.(1)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1分)
(2)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分)
(3)犹豫。(1分)
4、⑴反问 ⑵互文 (2分)
5.示例: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酿蜜,那是启示我们要无私奉献;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2分)
6、张敏言外之意是:金娜乱扔垃圾,不讲公共卫生。(1分)
金娜能认识错,并有礼貌即可。(1分)
7、⑴一切都是瞬息 (1分)⑵云从窗里出 (1分)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1分)⑷何人不起故园情(1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分)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分)⑺略。(2分)
8、⑴智救星期五,⑵孙悟空。(2分)
二、9、⑴通“攀”,牵,引(1分)⑵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1分)
10、渐渐地(同乡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分)
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分)
12、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一)
13、A伏 B窜 C缠络(3分)
14、①‖②③④⑤⑥⑦(2分)
15、那时是我的“乐园” (2分)
16、C,D,A,B(4分)
17、整体,局部,泥墙根一带(3分)
(二)18、我家门口,母亲、乞丐(2分)
19、“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2分)
20、“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人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2分)
21、因为你让我搬砖教育了我,使我找回了自信自尊,明白了身残志不可残,从而自自强,自立,努力奋斗,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2分)
22、这是指给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特别的教育帮助。(4分)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