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 看拼音,写词语。
Kuan shu pai huai xi sheng sou ji
( ) ( ) ( ) ( )
xuan nao lun kuo cui hui chuan suo
( ) ( ) ( ) ( )
hu xiao er qu xun lian you su
( ) ( )
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勾,错误的打叉。(5分)
1、 记载(zai)、嘴唇(chun)、哺育(pu)、酷刑(xin)四个词语中,
带点的字读音有一个不正确。 ( )
2、“威胁、帐蓬、衰败、勉励”四个词语中,有一个用错的字。 ( )
3“络绎不绝、悲愤欲绝、、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三个带点字的意思都不一样。 ( )
4“难道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吗?”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不是一种美德。”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今天温度很冷。”与“想到这里,他的眼前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句子都是病句。 ( )
三、 按要求积累成语。(8分)
1、 填写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成语。
( )寝( )食 想( )设( ) 和( )悦( )
忍( )含( ) ( )心( )力 重( )叠( )
2、 填写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成语。
抑( )顿( ) 取( )补( ) 弃( )图( )
抑( )扶( ) 好( )恶( ) 改( )从( )
3、 请写出4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 、请写出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四、 下类各句分别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括号中写出来。(4分)
1、鸟儿唱着欢乐的歌儿,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 ( )
2、苏格拉底那苍老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铿锵有力。 ( )
3、我爱三峡的宏伟壮观,我爱三峡的幽深秀丽。 ( )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五、 按要求填空。(10分)
1、《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一词中任选一部分写下来:
2、读〈〈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两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 , ,似
,如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4、每当 的时候,总想起这样的一句名言:
。
5、我曾经读过课外书上的一首古诗:
。
6、“ , ; ,
。这句话在《长江之歌》的诗中重复出现了两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河赞美之情。
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今天的风真大, 。(把句子补充完整)
2、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改成反问句)
3、肖邦满怀悲愤,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4、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不会忘记恩师的教诲。(用关联词连接两句话)
七、 综合改错。(5分)
我们非常喜欢而且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我决不辜负他们的愿望。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 有的人则东 张西望 一
再的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这段话是 说的。
2、给句子加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4、联系实际写出对第三句话的理解。
5、读这段话,你联想到了哪句名言?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云雀
1、养鸟的人,有的爱养百灵、八哥。这些鸟会学别的鸟 ( ),会狗学( )猫( )驴( )马( )会几套直至三十来套,套数越多越值钱,那是不消说的了。
2、听这些鸟的学舌,一回两回还可以,多了就厌烦,因为造作,因为只有点“形似”,没有“( )( )”只有“模仿”,没有“( )( )”听一两回也只是新奇,没有叫人动心的欢喜。
3、教会学舌,不时还要使用残忍得手段,比如抓只小猫咪,拿盆扣住,把鸟笼放在盆上边。小猫咪憋的难受,当然连声叫唤,哀求呼救。这样三天五天,直到鸟儿学会才算完。鸟儿学会的,不是猫撒欢的叫法,而是小猫的哭泣。
4、大个子画眉,小个儿红子,都是亮嗓门。画眉洪亮,红子清亮,我都爱听又不怎么感动。我心里最美好的鸟叫,想起那种叫法,心都要飞起来似的。
5、小时侯我在南方住过竹山,常见竹林里“嗤”的一声,箭一般射出来的一只鸟,直上半天空。同时唧唧啾啾叫个不住越叫越快越欢越狂跳到了半天空,摊开翅膀,一边滑翔,一边撒下串串生命的图腾。
6、这是南方的叫天子,学名云雀。
7、我在北京常见笼子里养着画眉,体态丰满。红子则小巧玲珑。百灵脖子上一道墨项圈,也有气派。后来见着一种鸟,像百灵又小一号,没有项圈,一身毛色更加黄里带灰,土名“蛾勒”,学名也是云雀。他的叫声像百灵,但不会学舌,绝没有南方天子的拼命叫出欢喜来。
8、毛和声的不同,可能因环境而异。我听它在大自然里的叫法,据说从麦田或杂木林子里箭一般直射天空,飞的有多快,叫得有多欢……那么这是北方的云雀无疑了。
9、养鸟也是社会需要,对丰富文化有好处。那么请养百灵吧,它会( )( )。请养画眉吧,它蹲在笼子里多( )( )。请养小巧的红子吧,它的嗓音( )( )。
10、请不要养云雀,它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全部的长处。让它箭一般射向天空,让它叫尽欢腾的生命。
11、我反对把云雀关进笼子里。
1. 1、第1段里( )处,禽兽的叫声应填是哪一项? ( )
A、鸣 吠 叫 嘶 唤 B、叫 吠 唤 鸣 嘶
B、唤 叫 嘶 鸣 吠 C、鸣 唤 叫 嘶 吠
2、在第二段处的( )( )处,填上“形似”、“模仿”意思相反的两个词语。
3、第五段是对南方云雀形象的描写,这段描写表现了云雀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十五个字)
4、参看上文,第九段的( )( )处,应填的是哪一组? ( )
A、会叫 健康 欢快 B、呼救 雄壮 欢势
B、学叫 臃肿 嘹亮 D、学舌 富态 清亮
5、下列概括不符合本文意思和特点的是哪几项? ( )
A、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是1~4,第二层是5~9,第三层是10~11。
B、 作者所描写的云雀有象征意义,它象征追求解放、热爱自由、充满活力的战士。
C、 作者写南方的云雀后,又写北方的云雀,是通过贬北褒南突出南方云雀的形象。
D、 作者反对把云雀关在笼子里,是应为云雀关在笼子里就丧失了它的生命力。
E、 本文主要采用了逐层铺垫,虚实结合,欲擒故纵的写法来突出云雀的形象。
6、认真阅读第九段,参考全文,你认为作者真的同意笼养百灵、画眉、红子吗?为什么?
7、本文标题既然是云雀,当然以写云雀为主,可是,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其他的鸟呢?
十、作文。(30)
对不起,( )
同学们,在你的内心世界,是否曾有过想说声“对不起”的时候?是想对是想对谁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因为什么事?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件事写下来。
Ⅱ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我发现了什么 作文
我发现了一个道理
前几天,我从一个小虫子身上发现了一个人生的道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正在埋头写作业,有4个米粒大小的小飞虫,落在了我的水杯里。
我停下笔,把头往茶杯里一看,只见4个遇难者竟落进了水里,我正在为它们哭喊叫怨,没想到它们竟然在水中挣扎开来了,可是它们身体太小,游了几圈都不见前进一步。终于,有3只小飞虫放弃了,它们不再挣扎了,停在那里休息。令我惊奇的是另一只小飞虫仍然在不断地蹬着,但每次总以失败告终,但它毫不气馁,一阵努力过后,它稍稍停了几分钟后,它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向前移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经过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告终,那只小飞虫已经精疲力竭了。但那只小飞虫仍不灰心,为了生存,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它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拼命地蹬着脚向前移去。呀!它成功了,终于脱离了水面,它挥动翅膀用力抖了抖水珠儿,展开翅膀欢快地飞向了天空。
我发现了猫狗也有感情
人们都说:“猫狗是势不两立的。”但是我有一个发现,猫和狗也是有感情的。
有一天,我去姥姥家玩,家里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我没事,姥姥叫我喂他们吃东西,我想:“猫和狗都向来不和,他们一定会争个你死我活,这下有好戏看了。”他们没有争食物吃,反而互相谦让,猫妹妹吃了一会儿,就不吃了,歪着头看看狗,好像说:“狗哥哥你吃吧!”狗就吃了起来,吃了一会儿,狗做着和猫一样的动作,好像说:“猫妹妹你吃吧!”我放了条鱼,猫和狗都吃了一半,就蹲在地上晒太阳,你瞧这就是一对老朋友。
我发现了,原来猫和狗也能成为一对好朋友,即使生下来是死对头,那时间相处多了也能成为好朋友。
我发现了什么是礼貌
中秋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姥姥家看姥姥去。坐车的时候,汽车行在半路上来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脸色蜡黄蜡黄的,一看就是很累或者是生着病的样子。可是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还有人站着呢!一位大姐姐看了,二话没说,连忙把位子让给了那位老奶奶。
老奶奶不肯,大姐姐只能和老奶奶坐在一起。可是坐在大姐姐旁边的长发叔叔不干了,他说:“两个人挤都有点别扭,还要三个人挤吗?够风格,你让开!”
老奶奶一听,连忙让开,可那位大姐姐却早已站了起来。我见了,连忙把位子让给那位大姐姐,可那位大姐姐不肯。经过我再三拉,她才肯和我并肩坐在一个位子上。
汽车又向前奔跑着。汽车里又回复了以前的欢声笑语。大姐姐望着窗外哼着礼貌歌。可那位长发叔叔,捂着脸,沉思着。
这就是礼貌,我发现了什么是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