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初中课本里被一篇课文(最后一课)作为时代背景的普法战争,发动战争的双方到底是谁的错误更大(不
他们本来都是同一个国家分裂的,叫法兰克,你想了解可以自己去查查
B. 普法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与法国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1870年7月19日,法专国因反对普鲁属士王之亲属继承西班牙王位,向普鲁士宣战。法军动员集结缓慢,到7月底,才集结于边境约22万人,且后勤供应极差。同时,普军则已集结兵力于边境约47万人,且装备齐全。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动进攻。普军于8月4日即转人进攻,越过国境,连获胜利。到8月底,法军及法皇拿破仑三世一起被围困于色当。9月1日,两军决战,法军大败。法皇、麦克马洪元帅以下共8.3万余人投降。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1871年1月28日,法国同普鲁士签订停战协定。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震撼世界的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存在到5月28日。此战,以拿破仑帝国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绸政府的投降而告终。
C. 什么是普法战争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1870~1871年发生的普法战争,历时一年,它是普鲁士和法国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而普鲁士则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1866年普奥战争后,法国和普鲁士都加紧战争准备。两国的统治集团各有自己的卑鄙打算。拿破仑三世力图阻止德意志的统一,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势力,同时妄图通过对外战争,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普鲁士的俾斯麦则企图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进而扩张领土,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西班牙敦请普王威廉一世之亲属利奥波德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法国强烈反对,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成为普法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法国和普鲁士的统治者都想发动战争,俾斯麦的挑衅行为加速了战争的爆发。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国计划争取先机,集中兵力迅速越过国界,向法兰克福方向突进,切断南北德意志之联系,迫使南德意志诸邦保持中立,合力击败普鲁士。但实际上法军动员和集结缓慢,到7月底才集结于边境8个军约22万人,8月初编为两个军团,分别由M·麦克·马洪元帅和A·F·巴赞元帅率领,且后勤供应极差,部队缺少帐篷、水壶、行军锅和其他装具,肉食是腐烂的,面包常常是发霉的。普军总司令是普王威廉一世,总参谋长为H·K·毛奇。普鲁士则计划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力图将法军主力歼灭于普法边境地区或将其赶至法国北方,继而进攻巴黎。普军动员计划周密,采用铁路运输部队。至7月底,已于边境集结3个军团,约47万人,且装备齐全。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首先向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无有力的作战行动。普军于8月4日转入进攻,越过国境。法军在边境地区不利的阵地上迎击普军的进攻,在维桑堡会战(8月4日)、沃尔特会战(8月6日)和斯比克伦会战(8月6日)中一再失利。巴赞犹豫不决,时而决心退向沙隆与M·麦克·马洪会合,时而决心在梅斯防御。当最后决定向沙隆撤退时,已丧失时机,普军已逼近。
经过8月14日的马尔斯拉图尔会战和8月18日的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会战,巴赞军团被普军第1、第2军团合围于梅斯。麦克·马洪率军退往沙隆。他原准备诱敌深入,在巴黎城下与普军决战。但是,帝国政府担心继续退却会在国内引起动荡或革命,令其前往解救巴赞。于是麦克·马洪于8月22日率军从兰斯出发前往梅斯。此时从柏林传来一则假消息,说除围攻梅斯的部队外,普军决心全部向巴黎挺进。实际上普军第3军团仍在继续追击麦克·马洪的部队,它向右实施了一次大胆的迂回,协同新编成的第4军团将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连同当时随军的拿破仑三世一起围困于色当。
9月1日,两军在色当决战,法军大败。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元帅及39名将军率8.6万余名法军在色当向普军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组成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至此,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已消除,但普鲁士当局决心将战争继续下去,派兵向巴黎进军。从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从防御性战争转变为侵略性掠夺战争。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的工人阶级奋起抗敌,国防政府则阴谋策划投降。10月27日,巴赞元帅交出麦茨要塞和17万法军,法国处境更加困难。法国人民在各地展开游击活动;新成立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在法国北部和南部继续抵抗;意大利民族英雄G·加里波第带领志愿部队同法国人民一起抗击普军。但资产阶级政府继续执行卖国政策,于1871年1月28日同德意志帝国签订全面停战协定。5月10日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根据和约,法国必须缴付50亿法郎赔款,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一部分给德国。普法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普法战争实际上导致了两件大事:一是德意志得以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王在凡尔赛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代表一种新型的帝国力量宣告产生;二是巴黎公社在战火中酝酿和诞生,代表先进的无产阶级力量开始走向历史舞台。欧洲大陆的局势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德法两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成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巴黎公社的成立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公社革命的重要经验是无产阶级不仅以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而且以掌权阶级的身份创造了新的组织形式。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历史经验给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D. 普法战争之后,中学课程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普法战争之后,共和党人进一步推进了中学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四年制学校易名为“现代中学”,加强了现代语言、历史、地理和体育的教学,相应减少了古典语言的教学时数。
E. 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丹麦战争的目的是消除丹麦对北德意志的威胁,拉拢北德意志诸邦国建立北德意志联邦回,控制北德意志地答区。
普奥战争的目的是把奥地利从德意志诸邦国中踢出去,消除奥地利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状态,将普鲁士的势力切入传统上亲奥地利的南德意志诸邦国,代替奥地利对南德意志诸邦的领导地位。
普法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除法国对南德意志诸邦的影响,同时收复被法国占据的德意志传统领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三场战争的共同目的就是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F. 普法战争读书笔记 越简单越好
1870年,德国的统一进来程仍在进行,现在自统一道路上最大的对手就是法国。德国的统一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两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在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终于令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1870年7月19日对德国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1871年1月28日,德军攻占法国首都巴黎,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5月10日,德法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德国要求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经过这次战争,德国完成了统一,而法国则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
G. 1870年的普法战争,交战双方的前期准备是什么样的
1870年的普法抄战争中,法国虽然首先宣袭战,但准备很不充分,后勤供应极差,部队缺少帐篷、水壶、行军锅和其他装具,弹药、粮秣亦无保证,到7月底才在边境集结X万兵力。而普军在毛奇指挥下,军事动员进行得像钟表一样准确,到7月底已在边境集结了3个军团约47万人,且装备齐全。
H.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但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在德法两国,此战役称为德法战争。
战前背景
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地区的达姆施塔特、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4个邦国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与此同时,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既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的德意志在其东边虎视耽耽,又要转移因国内政局不稳而怨声四起的百姓的注意力。于是,无论是俾斯麦还是拿破仑三世都在积极准备用兵。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法国不利。法国于1859年动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已在1869年竣工通航。英国认为这是对它统治下的中东地区和印度的一种潜在威胁,因而把普鲁士作为抗衡法国的力量。沙皇俄国自克里米亚战争遭到惨败后,同英、法关系较为冷淡。它表面上保持中立态度,实际上支持普鲁士对法国作战以便坐收渔人之利。另一个大国奥匈帝国,虽想支持法国对普鲁士进行报复,但力不从心。
战争成因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著南德意志诸邦,阻碍德国统一。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战争经过
在法皇宣战后,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在线,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国防政府。
战争影响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普法停战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这也导致了法国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但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碍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普鲁士王国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英国、俄国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国际环境有利于普鲁士王国。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西班牙临时政府建议德意志霍亨索伦王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即西班牙王位。法国提出异议,普鲁士国王让步。1870年7月13日法国要求普鲁士国王做出永久不让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保证,普鲁士国王同意,并电告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而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篡改了国王电文并公之于众,使法国蒙受耻辱。西班牙王位问题成为战争导火线。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军屡败。9月1日色当决战,2日拿破仑三世和麦克
I. 普法战争具体是怎样的
法国为普法战争进行了多年的准备,陆军大臣向皇帝一再吹嘘说,完全准备就绪。拿破仑三世信以为真,急忙调兵遣将,想迅速集中优势兵力,越过莱茵河,向法兰克福方向突袭,切断南北德意志的联系,强迫各邦国中立,然后联合奥地利和意大利直攻柏林。同时,舰队在波罗的海和易北河配合陆军行动。
1870年7月28日,对此一无所知的皇帝兴冲冲跑到梅斯前线,准备发动进攻,这才发现没有一支部队完成战争准备。又耽误了一个星期,法军才于8月2日开始进攻。
普军却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动员和集中起来。在毛奇效率很高的总参谋部的指挥协调下,普军三个主力军团,连同预备队和机动部队共40万人,在十天之内便全部集结于西南边境一带。毛奇侦知法军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分别集中兵力,便将三个军团配置在法军两部之间、孚日山后面从北到南一线,这样三个军团既可以互相支援,也可以集中力量攻击敌军一部。
8月2日,法军主力莱茵军团的三个军从梅斯向德国境内的萨尔布吕肯突进,普军一部受冲击,被迫后撤。毛奇立即命令第一军团向第二军团靠近,第三军团向南突击,阻止斯特拉斯堡—线法军北上增援。8月4日,普军开始全面反攻。
8月9日,麦克马洪留下一部坚守斯特拉斯堡,自己带领其余南线部队乘火车撤往夏龙。
毛奇从骑兵侦察队那儿及时掌握了法军动向,命令第一军团直趋梅斯;第二军团插向梅斯与南锡之间;第三军团从南锡向西前进,从侧翼包围法军。8月中,向西挺进的第一、二军团以骑兵为先头部队进行快速迂回,在格拉夫洛特以西截住了从梅斯往凡尔登退却的法军。8月16日,普军挫败法军往马斯河方向突围的计划,迫其在格拉夫洛特设防。8月18日,两军在格拉夫洛特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十几万军队,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到傍晚,普军击败法军,攻入格拉夫洛特,迫使巴赞率领18万法军撤回梅斯要塞。普军乘势围城。
毛奇原计划没有设想法军主力会退守梅斯。法国人拙劣的战术使他喜出望外,他立即集中第一、二军团大部共15万人,由弗里德里希·查理士王子指挥围攻梅斯,将巴赞钉死在这里。其余部队另组一个缪斯军团,配合第三军团向巴黎进发,迫使法军在巴黎以东地区会战。
此时,麦克马洪元帅在夏龙又重新组成了一个新军团,共13万余人,他决定退守巴黎。8月21日,部队出发不久,麦克马洪接到大本营电报,要他火速驰援正在突围的巴赞部队。麦克马洪被迫回师东进。8月26日,麦克马洪向北绕道迂回到色当以南地区,避开从南锡往西北前进的普军缪斯军团。
8月29日,他从被俘的法军参谋人员口中得知确切消息,立即命令缪斯军团和第三军团向北疾进,阻止麦克马洪渡过马斯河。
8月30日,普军前锋部队赶到,随即发起袭击。法军正在进食,措手不及,受到重创。当晚,麦克马洪命令部队进驻与比利时接壤的色当要塞。拿破仑三世也进入色当。
9月1日凌晨,大雾弥漫,法军迅速占领阵地,准备抗击普军进攻。普军155000人已进抵前沿,占领了周围几乎所有高地,七百门火炮一齐对准色当城。俾斯麦和普王站在一个离色当只有三公里的小山上,用望远镜俯瞰着雾气笼罩的色当城,等待着欣赏胜利的全过程。
拿破仑三世绝望地躲在地堡内,称霸欧洲的雄心壮志已然灰飞烟灭。他反复考虑,实在不愿意享受一个皇帝战死的罕见的光荣。下午三时,他下令在中央塔楼上升起白旗,并派人向普王递交了求降书。9月2日上午,拿破仑三世在童雪里村会见俾斯麦,法军正式投降。
至此,色当战役结束。此役法军死伤一万七千余人,被俘十万三千人,其中包括法国皇帝、元帅和39名将军。此外还交出各种火炮550余门,车辆一千余辆,战马六千匹。色当战役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的包围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十分深远。
随后,毛奇指挥普军长驱直入,继续向巴黎推进。这次他决心贯彻他的信条;政治不得妨碍战争的进程,直至战争结束。他决心不让任何人使他的胜利再打折扣。
法军战败投降和普军继续入侵的消息传到巴黎,人民群众异常愤怒,以革命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从此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的王朝统治时代。
9月19日,普军进围巴黎。9月28日,被围在斯特拉斯堡的法军投降。10月28日,被围在梅斯的巴赞元帅投降。普法战争结束。
J. 普法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普法战争一打响,就暴露了法军的腐朽和无能。当时,法国的兵力不超过40万人,而能立即调到前线的只有20万,其中大部分部队的装备还不齐全。军需品不足,军用地图短缺,军队编制上也极为混乱。接到作战命令时,有的将军找不到自己的部队,有的部队则找不到自己的长官,甚至有的军官还呆在非洲的阿尔及尔尚未动身。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尚未交锋,法国统帅部的作战计划就破了产。拿破仑三世原以为可以靠自己拥有的军事优势,采取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的战略,快速攻入德境,打败普鲁士。但是,在亲自担任前线总司令的拿破仑三世到达边境要塞麦茨的时候,那里只有10万军队,军队的装备、弹药和粮秣均无保证。应征入伍的士兵有的要长途跋涉好几百公里,才能取得必需的装备。这样,按作战计划,在拿破仑三世到达麦茨的第二天,法军就要鸣炮进攻,现在却停留在国境线上达一个星期而毫无作为。有利的进攻时机被错过了。
法军行动迟缓,坐失良机,普军却由此赢得了集结兵力的充裕时间。所以,8月2日当法军闯入德境,立即遭到普军的迎头痛击;8月4日,普军就开始了全面反攻;8月6日,维尔特一战,挫败了麦克马洪元帅所率领的法军六个师,法军很快全线崩溃。
拿破仑三世眼看形势不妙,就立即把帅印交给巴赞元帅,自己坐上一辆马车狼狈向西逃跑。巴赞军遭到普军几次狙击之后,败入麦茨要塞,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这样,法军的主力部队很快被分割成两部分:由巴赞元帅率领的一部分被包围在麦茨要塞;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另一部分在30日退守色当。
9月1日拂晓,色当会战开始了。法军占据着坚固的阵地同普军对抗,但是,普军组成一个包围圈,在他们占领的高地上以700门大炮向色当轰击。炮弹雨点般地落到城内,全城一片火海。法军官兵争先恐后地向堡垒里钻,乱作一团。麦克马洪元帅也被打伤了。当天下午3时,拿破仑三世在中央塔楼上竖起白旗,向普军投降。拿破仑三世还向普王写了一封无耻的降书,内容如下:“我亲爱的兄弟,因为我未能死在我的军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继续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仑。”
9月2日,法国皇帝、法国元帅、39名将军和8.6万名兵士都当了俘虏,还有650门大炮也被普鲁士所缴获。这次战役在法国历史上叫“色当惨败”。
色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人民愤慨到极点。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涌进了波旁宫。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冲击下,第二帝国就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下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王朝统治的时代。但趁机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共和派,表面上宣称成立“国防政府”,实际上执行卖国政策。而普鲁士并不以色当的投降为满足,继续大举进犯法国,9月19日,普军包围了巴黎。
1871年1月28日,法国卖国政府同普鲁士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5月10日又缔结《法兰克福和约》,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法郎。普鲁士由于在战争中的胜利,德意志的民族统一终于完成,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也当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