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高考 语文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见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B. 2008安徽高考语文答案
一、、B 2、C 3、D 4、A
二、5、C 6、D 7、B
三、8、D 9、A 10、C
四、
11、(10分) ( l )刺史倘若了解到百性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走心甘情愿的。(句中“岂为政哉”译成“难道是执政之道吗?”,“所甘心焉”译成“也是心甘情愿的”,也算对。)
(2)罪轻的人尚不能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句中“巨猾”译为“大奸”也算对。)
12、(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佳,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谰、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想象,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巨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13、(1)思而不学则殆(2)中之以孝悌之义(3)故其称物芳(4)羁鸟恋旧林(5)凭轩涕泗流(6)犹抱琵琶半遮面(7)渺沦海之一粟(8)两情若是长久时
五、14、(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 (生活变故)
(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主了沦桑之感,(心绪感受)
15、(1)孩子:对生活感到新奇,对未未充满渴望。
( 2 )老人:对死亡从容坦然,对人生无怨无悔。
( 3 )热恋中的情人:对生活满怀激情,对世界充满眷恋,
16、(1)运用拟人的修辞的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17、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
六、18、示例:①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
②准河、巢湖治污提速
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
19、(l)示例:①你在创作上花的工天太少。
②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3) 示例:①您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②我为您演奏,您应该倾听。
七、(略)
C. 谁有2011安徽高考语文卷的答案,word版的
省招生网——服务大厅——历年试卷下载,里面有正宗WORD版的。好像今天省招生网有点抽风,过两天好了再下。
D. 2010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作文题
五、(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内四水抱城斜,散作容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E. 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让带新华字典吗我同学说她姐高考时带了。
不准,任何有文字的材料都不准带入考场。其他的就看监考老师了。规则不准带
F. 谁有2014年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语文试题十,十一的答案
提示:照片上的问题太多了!学霸们无法解答。每次提问时请只问一道题哦。
G. 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14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修改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
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该题的立意示例:
1、人与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违背规律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在遵循自然规律这个根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与自我:人生如戏,生活是剧本,我们是演员。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剧本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3、人与社会:剧本犹如社会规则,每个人(演员)只有遵循规则,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规则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规则,大胆创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梦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4、此外,可以从材料触及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以及两者辩证统一角度的共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如以文化话题,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六经注我”,方能实现文化创新。
(2)剧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经”,尊重传统文化。
(3)辩证统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H. 2010高考语文安徽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3分)A 2.(3分)D 3.(3分)D
二、(32分)
4.(3分)B 5.(3分)B 6.(3分)A
7.(10分)
(1)译文: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译文:到这次从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译文: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8.(4分)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
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的愿望难
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反差。
9.(4分)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0.(5分)
⑴而神明自得 ⑵愿乞终养 ⑶征蓬出汉塞 ⑷枯松倒挂倚绝壁
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⑹羡长江之无穷 ⑺楚天千里清秋 ⑻衣冠简朴古风存
三、(25分)
11.(5分)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2.(6分)
特点: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3.(6分)
示例:⑴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着罗永才的心理变化(由悲到喜的)过程。
⑵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⑶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4.(8分)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
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了罗永才,而使得他发现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有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和,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时,实则富有表现力。
四、(24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C
18.(5分)
序号 修改
① “在”调至“参加”前。
② “反应”改为“意识”。
③ “与”改为“向。”
⑤ 删除“之际”。
⑦ “多次”调至“主动放弃”前。
19.(5分)
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
20.(5分)
示例:⑴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⑵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五、(60分)
21.(60分)
略
I. 2013年语文安徽高考答案,请复制下来。
一、(9分)
1【答案】D【解析】A项“不充分表达”应为“不表达”;B项“绝不会碰到”绝对化;C项“科学家”应加上“追求真理的”这一定语。2.【答案】C【解析】A“推导出”错,另一个特征不是第一个特征推导出的;B③段承②段,说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D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3. 【答案】D【解析】文中说“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因此“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
二(33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 舆:众多 D.政由一家 由:如同【答案】:D【解析】:由,出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陆生因说佗曰 将相欲移兵而诛王A. B. 伺者因此觉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尉佗乃蹶然起坐 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C. D. 今其智乃反不能急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答案】:D【解析】:D、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短语。A于是/因为;B目的连词,来/转折连词,却;C于是/竟然。6、【答案】:B【解析】:“且南越君民同心”无中生有。
7、【答案】:(1)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2)我不能在中原发迹起家,所以才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同: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 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答:解析: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乙:①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②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④其间旦暮闻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答案:(1)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③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⑤而后人哀之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①民生各有所乐兮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杜鹃啼血哀鸣④江间波浪兼天涌⑤静影沉璧⑥水随天去秋无际解析:注意“暇”“摧眉折腰”“璧”的写法
三、(24分)
1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答:
【答案】【解析】注意从“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开始回答,可从新建筑物涌现、人民文娱生活丰富、旅游开发三方面概括。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请加以概括。答: 【答案】【解析】注意“历史气息”一词,主要体现在“渔梁渡口”“古色古香、有旧联的桐君祠”“生发新芽的古桐”三方面体现出来。
12.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 【答案】【解析】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思想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划线句子写古诗词中樱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应了上句樱桃“时令短”“不易发现踪迹”的特点,与下文樱桃的心形象形成对比,为坐着下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 【答案】【解析】作者借樱桃写充满生机的未来,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这与樱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了铺垫,提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14.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8分)答: 【答案】【解析】见识,指明智、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魄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从文中对旅游景点的判读——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对樱桃悲春的新解释——“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谈即可。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 文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旋律 天籁 协奏曲 休止符 余音缭绕 不绝如缕B.文采 脚本 座右铭 俱乐部 鸿篇巨制 异曲同功C.履职 禀报 亲合力 传帮带 弊绝风清 惠民工程D.机率 调剂 孺子牛 气垫船 顾名思义 一如既往【答案】A【解析】异曲同工、亲和力、几率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善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答案】A【解析】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用“耳目一新”更恰当。方兴未艾:事物 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视觉艺术不是新生事物,可用“如火如荼”。亡羊补牢: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掉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除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用防止继续受损失。可用“未雨绸缪”。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B.“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C.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答案】:D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把“开展”后加的“的”;B在“年龄”前加“在”,“经历”和“任职时间”有交叉;C、后边加“的措施”。18.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呈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6分)“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总标题:“蛟龙”入海,世界瞩目板块标题①深海“蛟龙” ②中国制造 ③技术优势 ④深海作业
19.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答案】①D ②C ③A ④B20.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李华:谢谢您,再见!【答案】:示例:①阿姨,请问您刚才注意到那红灯了吗?②那儿亮着的是红灯。红灯亮了就要停下,不能跟着别人抢,会有危险的。③以后您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看好信号灯,不能闯红灯,这是对自己安全负责。
J. 2014年安徽高考满分语文作文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卷 《时间在流逝》题材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对于作文的书写要有以下几点注意: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时间在流逝:
春来秋去又一年,燕回仍未把巢嫌。
无奈吾心已尘覆,随那流水入西天。
——题记
不记何时拂过你的笑脸,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你说要离我而去,因为这不是属于你的春天。说后转身踱去,瞬间化成云烟,只留我在那蝶扰虫鸣的地点,流泪问你:时间,何时再能见面?
罢,也许挽不住他的手腕,但回忆却如小河,悠悠淌的闲,记住你的笑脸,犹似春日阳光。不忘曾经戏耍在那柳暗花明,不忘与你共同垂钓在那碧溪。时间,你我生死相随,待到山花又烂漫,吾将携你手,拾级登高楼,一碟菜肴两盏酒,诉你心中快乐,倾你心中烦忧。可是,你慢慢老去,不能与我同舟。
时间在流逝。春,匆匆路过,未带一袖清风,未留一抹云烟。像童时河边玩耍,踩在沙滩的脚丫转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随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迹回眸间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边嬉戏,留在水面的涟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忆一夜变成空白,一丝不留的随时光消失在深黑的夜晚,抓不住,唤不回。
曾彻夜哭诉被时间抛弃的委屈,却只有大雁的哀号传回;曾整日怒吼被时间丢下的不满,却只有知了的尖叫响应。可能只能一人独自承受这失去的痛苦,抑或只有自己承担不得不抛弃的无奈。然而,坎太深,缝又太宽,这一残酷的现实唯一带来的就是对白驹过隙的深刻体会和对寸寸光阴的感受。当释怀,当放开,或许一切仍在。
春天,希望仍在,虽然岁暮阴阳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虽然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天,高考满分作文果实仍在,虽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虽然天涯霜雪霁寒宵。没有什么离开,虽然时光很快;没有什么不在,虽然流水逝去很快。该做的不是闲梳妆,独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伤,而应趁艳阳,霸占山头,开怀畅饮,放声歌唱!
无论如何,时光总在流淌,像一捧清泉,随指缝就落下留恋与哀伤。即便如此,也仍冷冷逝去,没留下半点施舍。何不学着太阳,让自己辉煌,等到那天,和时光比一比,看谁更亮!
是的,既然冷眉转身对,不如吾笑转身回,就算难舍时光恋,总得竭力一生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