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课标语文版同步语文活页2012--2013学年上学期总第五期答案 九年级
一、案例背景:
本课是新教材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12课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的事。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要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而自豪。课题既清晰地点明了课文内容,又揭示了课文中心。文章条理清晰,通过华佗两次手术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阐述,表现出华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崇高医德,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二、案例:
一、听力训练,揭示课题
1、师板书:麻醉剂,解释“麻醉剂”。打开书,看看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文中指的是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吃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醒来。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吗?他是——华佗。那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华佗?学生交流
3、老师这也有一段介绍华佗的内容,请听写: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4、交流反馈: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板书:高明
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
5、齐读课题,有何疑问?(板书:为什么?受何启发?怎样?)
㈡ 对于2013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诗歌鉴赏《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的疑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全诗说的都是“作者的落寞惆怅的心情”,这不错。但是作者的目的似内乎不是单纯容吟诵这些落寞,而是在“见梅—赏梅—折梅”中抒发了这种落寞心境,算是“借物抒情”。不过作者没有精细描摹,和我们习惯上见到的咏物诗(虞世南《咏蝉》、陆游《咏梅》等)略有不同,还是应该算作咏物诗。至于说到其品格,雪夜月明依旧开不正是梅花开放的最佳境界吗?您以为呢?
㈢ 关于2013年全国卷新课标语文作文的立意
因为新课标有I和II,提问者是询问哪个?
㈣ 求语文2013新课标高考语文核按钮—教材梳理的答案
我们也用的这个诶。不过不是有一本答案么?
㈤ 200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一)语文
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B
6.D
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勋,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不回答.
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10.
(1)背灼炎无光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3)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11.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
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提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3)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
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
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4)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加小说的悲剧感
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
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
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
⑥小说通过对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
(3)强①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
(4)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③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的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
13.B
14.A
15.C
16.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才能被植物吸收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
㈦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全国卷一)语文 答案
http://wenku..com/view/8396dd0f59eef8c75ebfb30c.html
高兴为您解答版。权
㈧ 请帮我搜一下2013云南省新课标一卷,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各科答案
2013
年全国卷新课标
1
语文试题适用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
10
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
自司马迁
《史记》
以来只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
对此议论纷纷,
如汪中作《老子考异》
,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
“老子伪迹不彰,真
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
”大家都期待这
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
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
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
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
《林非子》
。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
近年战国秦汉
简帛侠籍大黄出上,
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
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
《老
子》的时代问题。
1973
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
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
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
、
“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
道家都是以
“发明黄老道德意”
为其指归,
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
《老
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
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
《黄帝书》与《申子》
、
《慎子》
、
《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
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
《皇帝书》不
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
?
经法》篇云“王天下
者有玄德”
,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
长而不宰,之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
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
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
进来有陈鼓应先生
《老学
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
《老子》成书早于《论
语》
”
。
如
《论语
?
卫灵公》
:
“子曰:
‘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
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
很像是针对已有
的学说而发,
《论语
?
宪问》
: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
”朱熹指出:
“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
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
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
<
老子
>
的年代》
)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
中作《老子考异
0
》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
法弄清,
《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
、
《吕氏春秋》等
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
.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
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
.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
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
B
.
《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
《皇帝书》
,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
C.
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
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
《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一句
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
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
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
“老”合抄
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
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
《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
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一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
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
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
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
事,
悉议行。
帝耕藉田,
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此何为者?”
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
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
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
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
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
筵,
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
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
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
?
马文升传》
)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
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
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
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3
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
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
.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
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
.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
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
.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
雕鞍驰射,
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
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
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
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
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5
分)
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
.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
6
分)
(
1
)足蒸暑土气,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
《观刈麦》
)
(
2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____________
,檐牙高啄;
___________________
,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㈨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详解
一、1、B(“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2、D(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C(“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属于因果颠倒。另外“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说法也不当,原文为“可认作”)
二、
(一)4、A (登:考上,考中)
5、B(②说马文升正直敢言,③说马文升对太子的教育严格要求)
6、D(非不去,而是到了钧州又离开了)
7、(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耆硕:qí shuò,年高德劭;推心:以诚相待;望:埋怨,怨恨。一词1分,句意2分)
(2)(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不曾进州城。说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时事: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皱着眉头。一词1分,句意2分)
(二)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3分)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分)
【全诗赏析】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如今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 “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 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谁又稀罕你“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平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近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三)10、(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3)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三、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错,是为了掩饰自己;D项“表明马里诺的影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错,警察知道他的真实目的;C项“这呼声暗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不完全正确,后半句是表达对他这幻术的厌烦。)
(2)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每点2分)
(3)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招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每点2分)
(4)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说通过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每点2分)
四、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错,5月来华,卢沟桥事变后决定留华;E项“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错,他为中国,也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量;B项不全正确,“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不仅是修跑道,还有搭救飞行员,传送情报等)
(2)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时间。(每点3分)
(3)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勇气:“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每点2分)
(4)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④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的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每点2分)
五、13、B(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充分。语义环境不当。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电光火石: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14、A (B项搭配不当,“调控”不能接“行为”,应为“制约”;C项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当,应在“都”前加“他”;D项搭配不当,“出现”后无宾语中心语,故在句末加“的情况”)
15、C(④⑤总括,且紧承上文,②①为因果关系,②①与⑥③并列。)
16、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 才能被植物吸收 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
17、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2分)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