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体现其实效性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各年级组成立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例如在网上交流,发表博文,在QQ群中讨论都可以。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只要有一位教师有问题提出,两三个教师便在一起争论、探讨解决问题。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四、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五、集体备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个人钻研的过程,体现出个性化的研读和思考。在集体备课中,如果只让“中心发言人”去对该堂课的教学作深入的构思,其它教师不去深入解读文本、搜集资料、选择教法,就不能产生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看客”和“听众”。每位教师是否落实好个人钻研这一过程,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注重“二次备课”的过程,闪现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魅力。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像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活动后,张颖老师就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的教情和学情,设计了教学方案,在群众性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效果很好,体现出她自己的教学为风格。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贰』 如何进行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理论依据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 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和意义
集体备课是借教师的集体的智慧碰撞和群体的思想交流,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凸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其目标是多元的:从学的层面讲,它的目标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习惯与方法,同时也获得学习的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这堂课里有所收获; 从教的层面讲,它是通过对教材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集体备课是研训合一的重要载体,有效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2.1 备学生。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进行对于本节知识的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自己就可以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最后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获得学生的最大发展。
2.2 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立三维目标。目标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体现创造性和发展性。另外,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
2.3 备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策略和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方案。
2.4 备教学深广度的把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初步学会、学会等认知层次。这些认知层次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而提出的不同教学要求。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等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和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2.5 备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充分开发资源的今天,备课本身也成了一个有待开掘的金矿。教师要将教材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在备课中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因此,备课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生成与发展。
2.6 备习题的选择。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注意点、深广度,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做到因材施教。
3 确立集体备课的策略和程序
首先,应固定集体备课的各次备课内容与要求。其次,为了避免盲目性,开学初,应由备课组长组织一次全科性的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究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问题,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次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打印出表单遵照执行,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个人自备形成初案。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钻研、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与研讨。如果没有个人的教学研究、没有个人的思想,盲目地利用他人提供的教学资源、套用他人的经验操作,则教师完全失去了自我,仅依靠集体备课,其生命将是没有阳光的。因此,在组织集体备课前,教师个人首先按照备课内容和要求,思考并形成较高质量的初案,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
3.2 集体交流形成共案。在有融注思想的初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交流时,先由主讲教师说课:即说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深广度处理、情境创设、习题选择、困惑、反思等,然后组员根据自己的初案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讨论。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辩论和思考,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习题设计等进行研究研讨,也可以对一些形成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组员提出自己在备课时产生的困惑,供大家商榷。集体交流后,主讲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案。
3.3 个人修改形成个案。集体共案形成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对已研究好的教学思路加以反思修改,把握精髓,灵活应用。形成积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的个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3.4 教后反思形成精案。教学需要反思。在个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性进行验证,对其成败加以追记,做到每课必反思,记录成教学后记。同组交流、归纳、订正,由主讲教师将共案进一步整理成精案,为提高下一轮集体备课质量打下基础。
总之,集体备课永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提高过程,尚需广大教师们去积极探讨和论证,笔者希望有更多热心于教法研究的教师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改变方法。
『叁』 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收效会更大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
所谓“集体”,是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是相对的;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所做的工作。幼儿园的“集体”是指为了优化教育活动而组织起来的教师群体,包括园长、业务园长、教师;“备课”并非狭义理解的只针对集体教学活动而展开的准备工作,而是指根据《规程》、《纲要》精神而预设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教育活动和大型的专题活动。幼儿园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群体针对集体教学活动、家园开放活动、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与游戏、环境创设、大型专题活动等而进行的横向分年龄班、纵向分领域或专题的集体研讨,讨论最佳方案的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其内容是多元化的,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二、集体教学活动前备课备什么
幼儿园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选材、活动中幼儿、过程与方法等。
1.备活动目标
目标制定是否适宜,对活动成败起着决定新作用。目标是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制定目标是,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将各领域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有机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在目标表述上尽量用可以观察到的幼儿行为来体现,要设计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具体且针对性强的目标。目标以 2——3 条为宜,目标切忌过空、过大、过难,一定要和活动紧密结合。要注意的是,目标虽是行动指南,但也可以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2.备活动选材
一般而言,如果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选材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且具有“适度新颖性”的特点。教师要钻研活动选材,明确选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将内容吃透。包括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突破方法的思考。另外,还要深入挖掘选材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选材的教育价值。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组织形式: 集体、小组、个别、室内、室外相结合。
3.备活动中的幼儿
青年教师备课往往重视“我怎么教”,在教具上下很大功夫,却忽略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需求的考虑。教师要时刻铭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备幼儿来源于的幼儿的观察,要把握幼儿的特点。教师要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问题,包括:幼儿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哪些;这样的提问是否合适,幼儿是否能理解;教具何时出现能吸引幼儿兴趣,怎样摆放更便于幼儿活动;如何把握同一班级幼儿的不同层次和能力,如何进行个别指导等。
4.备过程与方法
备过程与方法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这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包括怎样导入活动、引发兴趣;怎样组织过程、突破难点;怎样联系经验、鼓励创新;怎样随机调整、灵活互动等过程。好的活动不是教师教会幼儿什么,而是幼儿主动发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引导的方法很重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是有效引导幼儿获得经验的一把金钥匙。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三、集体备课的做法
(一)针对集体教学活动的集体备课(以大班组为例)
以往常规教学活动均由每个教师自己制订计划再实施,教师之间交流很少,尤其是年轻教师活动效果难以确保质量。为此,针对常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即由大班年级组长负责选择下周集体教学内容,再将内容分配给大班的每位教师,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教具和学具(例如幼儿园有3个大班,6名教师,任务分配后,每周每位教师负责设计1个或2个活动)。比如:每周三中午(1:30——3:00),大班全体教师集中在教研室讨论、修正、优化每个方案。其程序是:教师说课(设计理念、预设目标、准备工作、方法与措施等)——提出困惑——全体教师针对每个活动进行研讨,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策略——大班年级组长或业务园长引领,完善设计——将完善的方案于周五之前分发到每个大班进行实施。
为了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年级组长、领域教研组长每周有计划地下班级听课1—2次(大班),业务园长、教学主任随堂听课,了解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问题,马上沟通反馈,提出解决建议;对于共性问题,在下次集体备课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开展常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的同时,可以定期开展专题的集体备课,其内容有“克隆”课的研讨、一课共研(针对同一个教学活动内容而进行的备课、说课、看课、评课,储备教学策略)、一类同研(如歌唱教学活动)、打磨“精品”活动等。
(二)针对家园开放活动的集体备课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每学期的一个常规汇报活动,以往每次都是由幼儿园统一制定活动的总方案,各班再拿具体方案实施,但汇报效果会参差不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考虑不周全。方案只是一个文本,落实到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事先做好问题的预设,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尤其是年轻教师更缺乏经验。二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不够。因为开放活动一般集中同一天开展,教师之间就没有时间去相互观摩学习同伴的活动。三是活动内容不适合展示。有的活动适合平时开展,但不一定适合汇报展示。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针对大家在组织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设计理念、目标定位、活动环节、向家长说课等方面逐一把关,并进行活动的预演,力求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和途径让大家在具体组织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提升老师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也提升家长开放活动的整体质量。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由业务园长在开放日之前一个多月召集年级组长一起商议制定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总体方案,确定主题和内容。如本学期的主题:家园同乐;内容分三部分:特色教学成果汇报(根据每班不同的特色制定),常规活动展示(教学的五大领域内容以文艺节目或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亲子活动(亲子小游戏或者亲子主题活动)。然后,分别以年级组(横向)、特色课程组(纵向)为两条主线开展教研活动。横向:年级组商议常规活动和亲子活动的方案;纵向:特色课程组(小、中、大一起)商议特色课程的活动方案。通过研讨最终确定本班方案(时间大概两周)。确定方案后,又分别以两条线进行活动的预演,业务园长、教师观摩评议,并邀请特色课程的指导老师来院把关(一周完成),班级再根据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并实施。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规避和解决。
(三)针对家园共育方式的集体备课
例1:“长假巧安排”。每学期,都会有若干次假期。如何让孩子的假期过得有意义呢?可以在9月下旬,幼儿园教研组长召集班长集体研讨孩子在“十一”黄金周的活动安排,例如:亲子作业——“我的十一生活”。即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去执行,并不是要孩子完成多少画画、做数学、背儿歌。
例2:“家园沟通新策略”。家园沟通是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的一项工作,如何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是幼儿园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集体备课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建立班级QQ群,构建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的共识。
教师可以在群里发布最新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和幼儿情况,带动家长、幼儿共同成长。家长可以在群中提出问题或建议,有些问题,教师适时引领,有些问题,家长互相影响、相互解答,互相促进并带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例如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联欢活动等等,教师将活动的内容发布在QQ群里,孩子回家后将活动的内容讲给家长们听。教师还可以在QQ群里发布通知,活动的要求……让家长真正体会到共同成长的快乐。
例3:“我参与我快乐”。实验幼儿园“大二班尚老师”上传照片:三八节活动,孩子亲手制作的玫瑰花送给妈妈,照顾蛋宝宝活动,运动活动《好玩的沙包》。全县教研日活动,汪宇教师执教运动活动《跨越过彩瓶》。实验幼儿园六一运动会活动照片等等。作为家长,最想看到的就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尚老师用相机记录了孩子在园的日常活动。这既鼓励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例4:“家长园地大变身”。每所园的每个班级都创设有家长园地,以往的家长园地的基本模式是粘贴几篇保教文章、周工作重点,或者充实一些学习的具体内容等。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就“创新班级家长园地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让家长及时了解每个主题的教育价值、实施步骤和方法,使家长园地真正实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四、集体备课的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1.有效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能力的提升。
集体备课的成效很明显,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但可以减轻教师负担,集集体智慧,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有效促进全体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教育能力的提升:一是在自由发言中教师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教育观念;二是在观念碰撞中可使真理越辩越明;三是在专业引领中可不断提升与完善。
教师的学习不是靠外部灌输实现的,必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吸收各种信息,才能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专业成长非常迅速,人人都敢说、能说,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也在一次次的集体备课中明显增强,教育观念有明显转变,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2.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集体备课,整合了大家的优势,融合了全体的智慧,不管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还是能力水平一般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实施的是园内最好的教育活动方案,这就使幼儿发展的底线有了起码的保障,从而整体提升了我院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发展极为有利。
3.有效促进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与家园教育理念的融合。
中国的家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长在育儿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家长比较顺应孩子发展,关注的是孩子的爱心、责任、文明、道德、礼仪等,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而中国家长则往往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关注的是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分数等,是以功利教育为目的。家长教育观念不改变,幼儿园的教育就收效甚微。我院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很快,由此引导和带动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使家长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得到了矫正。
4.有效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园所和谐发展。
幼儿园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方式,一是搭建起了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学习的平台;二是有效发挥了业务园长、年级组、领域组和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家共同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各级各层和谐运转,实现了管理的“四个转变”(即:由从上至下变为人人参与;由消极被动变积极主动;由严肃刻板变为轻松活泼;由园长一言堂变为全体教师百花齐放)。这样,园长可以大胆放手,使教育管理变得更为轻松有序。
(二)思考
1.作为教师,对幼儿园新教材的使用要做到有“收”有“放”。园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教育工作,做到及时了解动态,适时引领,该出手时就出手,牢牢把握航向。但也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应充分发挥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的优势与作用,该放手时要放手。我的看法是:教师应潜心研究教育问题,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
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幼儿园新教材的集体备课是科学性、有效性的探讨与研究应是无止境的,集体备课只是新教材使用的方法之一,也许还有更多、更好、更适合每个园所特点的方式在等待着我们去探寻。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找到开锁的金钥匙,一定能更好的驾驭新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肆』 如何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1 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和意义
集体备课是借教师的集体的智慧碰撞和群体的思想交流,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凸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课堂教学在更高的层次中进行。其目标是多元的:从学的层面讲,它的目标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获得习惯与方法,同时也获得学习的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这堂课里有所收获; 从教的层面讲,它是通过对教材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集体备课是研训合一的重要载体,有效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2.1 备学生。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同时还要进行对于本节知识的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哪些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自己就可以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最后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获得学生的最大发展。
2.2 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立三维目标。目标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体现创造性和发展性。另外,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
2.3 备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策略和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方案。
2.4 备教学深广度的把握。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道、了解、理解、应用、初步学会、学会等认知层次。这些认知层次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而提出的不同教学要求。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等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和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2.5 备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充分开发资源的今天,备课本身也成了一个有待开掘的金矿。教师要将教材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在备课中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因此,备课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生成与发展。
2.6 备习题的选择。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注意点、深广度,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做到因材施教。
3 确立集体备课的策略和程序
首先,应固定集体备课的各次备课内容与要求。其次,为了避免盲目性,开学初,应由备课组长组织一次全科性的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究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问题,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各次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打印出表单遵照执行,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个人自备形成初案。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钻研、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与研讨。如果没有个人的教学研究、没有个人的思想,盲目地利用他人提供的教学资源、套用他人的经验操作,则教师完全失去了自我,仅依靠集体备课,其生命将是没有阳光的。因此,在组织集体备课前,教师个人首先按照备课内容和要求,思考并形成较高质量的初案,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
3.2 集体交流形成共案。在有融注思想的初案保障下,集体备课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体交流时,先由主讲教师说课:即说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深广度处理、情境创设、习题选择、困惑、反思等,然后组员根据自己的初案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讨论。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辩论和思考,对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习题设计等进行研究研讨,也可以对一些形成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组员提出自己在备课时产生的困惑,供大家商榷。集体交流后,主讲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案。
3.3 个人修改形成个案。集体共案形成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对已研究好的教学思路加以反思修改,把握精髓,灵活应用。形成积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的个案,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3.4 教后反思形成精案。教学需要反思。在个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性进行验证,对其成败加以追记,做到每课必反思,记录成教学后记。同组交流、归纳、订正,由主讲教师将共案进一步整理成精案,为提高下一轮集体备课质量打下基础。
总之,集体备课永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提高过程,尚需广大教师们去积极探讨和论证,笔者希望有更多热心于教法研究的教师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改变方法。
『伍』 要不要在新的集体备课前进行前一次的反思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特别是随着新教材的使用,集体备课这一研讨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所认可并践行。
为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园老师通常在中午或傍晚时段,聚集教研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有效梳理问题,突破教育教学难点,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研讨回放
大班的教师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翻着教参,看着笔记。一会儿,主持人开始发话,开始进入研讨的第一个环节:反思上周主题“我的文具盒”。让教师结合本周教学实践与上周研讨进行交流、碰撞。教师自由发言,有的说:孩子很难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怎么办?有的说:孩子不自信,如何引导?也有的说:“花儿朵朵开”削铅笔,很难或很少形成花状……针对这些问题,主持人说: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老师们议论纷纷,争相发言,他们都谈到了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加强教师正确的引导,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收集等方面的策略。
接着,进入第二个研讨环节:研讨下周主题“有趣的文字”。主持人说:大家看了这一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觉得哪些内容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其中一位教师说:“拓印汉字有点难上。”“主要表现在哪里?”主持人问。这位教师说:“拓出来的字是反的,孩子不认识。”说完,众研讨者异口同声:“是呀!”接着,你一言我一句地议论开了,主持人说:“这个不是我们研讨的重点,在拓印汉字中,其目标主要是让孩子体会拓印的乐趣。”另外一位教师接着说:“我觉得艺术活动‘采茶’的动作比较难编排”,说完,便站起来,将自己创编的一组动作,较僵硬地做给大家看,边做边讲解。之后,又有不少教师分别指出“规律排序”“汉字结构”“名字大变身”“词语接龙”等教学内容都比较难上,几乎整个主题单元教学内容都搬到了研讨平台上。这些问题,都在研讨中被面面俱到地涉及,但均如蜻蜒点水,草草落幕。
下面,进入第三个研讨环节:主题实施措施、策略的研讨。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主持人归纳、总结了三点:一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萌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结合日常活动,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三是主题活动与早期阅读结合。
第四个研讨环节的内容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这个更多的是主持人罗列式地分类总结了一下:我们需要的教学具有些是现成的,有些是可以通过收集的,有些是需要我们动手制作的……之后,进行了分工。
最后,进入第五个研讨环节:对该主题内容的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一教师说:应凸显趣味性,另一教师说:应避免“小学化”……主持人作了简单的小结后结束了研讨。
评价与反思
(一)评价
本次集体备课研讨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参研者,她们准备充分,态度端正。整个研讨框架清晰,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在研讨平面上出现的问题。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该集体备课研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几位教师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议论纷纷,泛泛而谈,仔细一听,大部分对话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孩子学情等无关,与此同时,作为主持人又不能巧妙地将其引到主题上。研讨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多而杂,有些无需展开讨论,有些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主持人的总结、归纳,参研者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多是人云亦云式,并且只停留在“面”上,缺少对问题实质的剖析及操作性、创造性的解决策略。集体备课后,教师往往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简单地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正,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这些情况叠加在一起,暴露了主持人和参研者不少缺点:主持人缺少聚焦和质疑的能力;参研者缺少捕捉信息的能力、反思凝练的实力,碰撞观点缺少针对性。由此,反映出主持人研讨之前,没有进行该主题教学“难点、困惑”的前期普查,研讨者个人初备质量不高,这促使集体备课缺少研讨的“深度”,流于形式,成了“走过场”,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二)分析
首先,集体备课研讨中,研讨者、主持人的态度是值得认可的,但她们那种执著态度背后所能达到的“深度”,是让人质疑的。因为没有“深度”,也就缺乏“实效”。研讨中,主持人让老师们谈谈该主题教学中难以把握的内容。老师们侃侃而谈,分别递交了不同内容的疑点、困惑,几乎全盘托出。在有限的研讨时间里,要解决那么多问题,显然只能蜻蜒点水。况且,每位教师的问题基本上不相同,进入该教师的问题,需要时间与思维的运转,有些还在思考那个问题,却被主持人牵到了下一个问题当中,那么她刚才的思考显然难以奏效。
其次,主持人聚焦问题的深度、质疑的宽度,也值得深思。当教师提出“拓印汉字”教学内容比较难上,因为拓出来的字是反的,与此同时,其余教师也七嘴八舌地朝该点靠近的那一刻,主持人只是简单地说“那不是研讨的重点……”这一听似乎也有道理,但细细想来,孩子对拓印出的认识的字感兴趣,还是对拓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感兴趣呢?凭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孩子对拓印出的认识的字更感兴趣。从这一点出发,主持人应该质疑的是:你准备让孩子去拓印哪些字,对此,教师就会去思考,应该选一些孩子认识的字,如:上、下、口、好等,或是孩子名字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那些字。对这些认识的字,拓出后即使是反的,孩子也能主动认出,倍感欣喜。
(三)原因与策略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集体备课活动要求、规范不明确,参研者、主持人不知道如何有效实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导致即使具备了积极的态度,也缺乏有效收获。为此,我们应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备课要求、备课规范,让参研者、主持人参研有所依,参研前能根据要求,早定位、早准备,切实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备课组长,在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前,应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分析透彻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段组各主题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合理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可以尝试“四步走”:
第一步,自主备课
1.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研讨内容进行个人自备。
2.做到“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孩子(包括主题墙的布置,区域角的设置)、备教法。
3.做到“四明确”:明确孩子的原有知识经验,明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课堂教学的可能生成点。
4.初备的基础上,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并思考该问题解决的理由(问题存在,有哪些不良影响;解决了,又会有哪些提升)。
第二步,小组议案
备课组根据自主备案,在指定时间进行议案。“小组议案”时,主要对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幼儿操作、班级学情等环节进行逐一推敲。这个环节主要的做法是“三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第三步。集体定案
为了保证“集体定案”的效率,可以设立“主讲人制度”。由组长选定教学水平较高的老师作为主讲人,由主讲人结合“小组议案”所设定的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汇报其“自主备案”,其他成员可以提出有关的问题,进行整体研讨。这个阶段的研讨和“小组议案”不同,仅限于个别有争议问题的商定,主要评价教案质量和孩子在教学流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异常表现。
第四步,个性补案
集体确定的教案有权威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共性太强,缺乏个性,对此,还需要有个性化的补案。即教师根据集体备课交流中的收获,根据班级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事先已经设计的教案独立进行适当修订完善。这时的教案更具适切性。
『陆』 怎样集体备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促进分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封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3、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除了规定的集中地点必须坚守外,可以随时随地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四)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 ,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五)集体备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个人钻研的过程,体现出个性化的研读和思考。在集体备课中,如果只让“中心发言人”去对该堂课的教学作深入的构思,其它教师不去深入解读文本、搜集资料、选择教法,就不能产生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看客”和“听众”。每位教师是否落实好个人钻研这一过程,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注重“二次备课”的过程,闪现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魅力。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六)以教材培训引领
就是利用开学前3天时间,乡中心校要组织以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为引领者的全乡学科教师教材培训,按照“研读教材—教材分析—讨论交流—骨干示范—个体备课—拟出框架—个体说课—集体评议—专家指导—修改框架”的程序,全程组织教师研读教材,提出问题,对教材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由骨干教师组织教材培训,内容主要是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再由骨干教师示范备课、说课后,组织教师分单元个体备课,拟出框架,骨干教师巡回指导,解决教师备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组织教师说课,集体评议,骨干教师总结提出修改意见,集体修改框架。
(七)以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案例来启示和内化
《小学青年教师》等杂志上都不断刊载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类的文章,根据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觉得这类文章有以下几个特点:1、做课者是名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非常厚实的功底,研读此类文章,定位高,同时不容易出现误导;2、是以文字形式出现,可以反复研读,自已认为有价值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仔细的,慢慢地品味,不像光盘那样只能跟随不能停赏;3、评析部分是与教学过程照应的,更方便读者对操作过程与理论上的结合。4、可以放在床头、案边,随时阅读,非常方便。所以,要多引导教师阅读,可组织教研活动,进行阅读后的交流,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让老师让仿课,也如学写毛笔字那样,去仿影、描红、临贴,逐步内化吸收。
(八)设计思路。
就是乡中心校对一个学期每周集体备课设计思路,制定方案,保证集体备课按时间、按地点、按内容实施。
(九)典型评点。
乡中心校要下达任务,让骨干教师要利用每周五下午的集体备课时间,选择一个带共性问题的案例对教师进行设计陈述与评点,让教师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十)课堂示范。
乡中心校或学校要让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利用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上3——5节示范课,让教师明白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案,上活课。
(十一)组织活动。
乡中心校要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教学互访、师徒结对、案例研讨、案例评比”教研活动和学科分类专题研讨活动等。为教师在活动中找到知心同事,寻觅到交流的朋友,追求到学习的伙伴,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在评估组内实施“同伴互评——组内细评——全乡终评”。激发教师全员参与,主动参与。
(十二)健全制度
①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必须认真做好考评和落实工作。
②每位备课组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每缺一次可按旷课一节处理,并与评先评优资格挂钩。
③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备课活动,对不负责任的备课组长取消其资格并公开批评。对备课组长的考评制定详细的《备课组长考评细则》。
④各组长组织每次集体活动,并负责教案的把关,文章的收集等;督促各组员必须按要求准时高效地完成。
⑤以上责任是否到位要与年终考核挂钩,并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
(十三)撰写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跟进
“反馈”就是对“预设”的教案实施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运用所倡导的理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或教学行为进行审视,找出其差距,分析形成的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用于实践后进行反思,反思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在下一周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对教案的使用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互助互学、共同参与、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具体做法为:
一个目标:养成反思习惯,提升教师反思能力
二个主体:教师写反思;校长或教导主任批反思
三个过程:教学前反思,备好课;教学中反思,上好课;教学后反思,品好课
四个写法:写成功心得;写改进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习心得。
五个坚持:坚持用发现的智慧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坚持用集体的智慧设计教学方案;坚持用教师自觉的行动落实反馈;坚持用新课标的理念反思教学;坚持用知心同事的身份沟通交流
(1)写成功心得。一个星期的课,总会有令自己心情激动的课,这样的课肯定有成功之处。把成功之处详细地记录下来,既可以供以后自己教学时参考、使用,又可以供其他教师借鉴,还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写教学心得,成为教师撰写反思的重要内容。我乡一小韩青坡同志年年坚持写教学心得,已写有厚厚的几本。
(2)写改进之处。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能让它为今后的再教学更上一层楼打下扎实的基础。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灵性的语言和偶发的事件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反思,在推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教师间架起了一座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桥梁。也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间架起一种真诚交流的桥梁,针对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些不足,教师群策群力,见仁见智,献计献策,学校民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反思的作用,学校每周分年级,每月分小片区,每半学期集中组织反思交流会,要求教师在交流会上发言,谈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的遗憾,与其他教师交流,乡中心小学每学期开展评选优秀反思活动,定期出刊《教学反思录》。
实践证明,农村教师众人拾柴、集腋成裘,围绕教学活动的备课和教后记的反思两个重要环节,“预设”让课堂精彩有了提前的预约,“反馈”为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有力的提高农村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最后,我们还认为集体备课的科学任务,不仅仅在于“备课”,更在于“教学研究”。集体备课在功能任务上的转型,使集体备课由过去单纯的备课基地转化为备课与教研的双重平台,从而更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校本教研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把专题教研和随时随地交流探讨的快餐式教研结合起来,使校本教研活动经常化,多样化、灵活化,成为教师日常的一种常规活动。这样就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座平台
以上,是我们的做法和自家之言,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柒』 小学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本学期我们春天小学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备课效益大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备课组,发挥集体优势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取长补短,我们成立了教导主抓的集体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制定计划
开学初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学科备课组确定了每周的主备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确定任务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作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四、强化参与
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个案”。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所以,我校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五、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强化管理,做好:“五、四、五”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我们力求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题;“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作业设计。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安排专人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
七、存在的问题
1、我校各年级基本上都是一个班级,各年级科任也就“独钓寒江雪”了。怎样做到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确实是很难。也曾想过要根据我们保城地区来划片进行,但目前各校经费有限,交通、吃饭是个大问题,来来回回的安全也是值得考虑的。
2、由于我校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因此有的学科备课组准备的不充分,显得有些仓促。
3、有的学科备课组成了主备人一言堂,其他教师或者当听众一言不发,或者是赞不绝口,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教研效果。
八、改进办法
1.提高认识,促进行为的自觉化。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交流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收获,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2.改革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备课热情。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大家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且提高了我校整体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