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天津2012语文中考试卷

天津2012语文中考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16 02:35:29

A. 2012年 天津中考答案

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小题,每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B2.A3.C4.B5.D6.C7.D8.B9.C10.A11.D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1)以观沧海(2)病树前头万木春(3)忽如一夜春风来(4)齐鲁青未了(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天时不如地利(6分)
13.(1)月有阴晴圆缺(2)但愿人长久(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4.(1)稳固(2)像这样(2分)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7.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3分)
18.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4分)
19.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3分)
20.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2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3分)
22.示例:
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是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2分)
23.A.①B.③C.②(3分)
24.《托尔斯泰传》叙写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作家一生痛苦与挣扎的心路历程。他出身贵族,却具有平民情怀,他的理想、追求被自己所属的阶级排斥和中伤。他期待家人的爱与理解,但是他的理想、行为又被家人怀疑和抵制。最终,他绝望至极,离家出走,孤独而死。(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50)略。

B. 2012年天津市中考试题下载

你在度娘搜天津中考网里面有真题哦~~~~~~~
欢迎追问 希望被采纳

C. 2012年天津中考语文题诗句默写考的什么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版病树前头万木春)。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D. 2012天津中考

每年分数在530多分吧

2012年天津中考时间:6月25日至6月26日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内理、化学容五科。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各为120分,物理、化学满分各为100分,体育与健康满分为30分,总分满分为590分。试卷名称为“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考试形式: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均实行闭卷考试。体育与健康由平时体育课成绩、阳光体育运动成绩、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成绩和体育统一测试构成,具体要求另行部署。

考试时间为语文120分钟,数学、外语各100分钟;物理、化学各70分钟。题型及难度比例为选择性试题语文约占28%,数学约占25%,外语约占63%,物理约占32%,化学约占30%。外语听力测试约占25%,测试时间20分钟。各科试题难度比例均为7∶2∶1。学业考试在天津市教委领导下,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日期为,2012年6月25日至6月26日。

E. 2006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基础题)、第Ⅱ (综合题)和第Ⅲ卷(作文题)三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第Ⅲ卷,第9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基础题 共1大题 共2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
在“答题卡”上;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指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共11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1小题每题3分,共2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陡峭(qiao) 匀称(chen) 纯朴(pu)
B.开拓(tuo) 忧郁(yu) 充沛(pei)
C.参天(chan) 坚韧(ren) 游弋(ge)
D.追溯(su) 眺望(tiao) 弥漫(man)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耳欲聋 姿态万千 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 挥洒自如 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 埋头苦干 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 赫赫有名 申张正义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B.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C.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D. 死海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漂起来。
4.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_________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_________,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 自觉 B.凝练 自觉
C.凝练 自愿 D.凝固 自愿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7.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_________。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8.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减克家《有的人》)
诗人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一类人,虽生犹死;一类人,虽死犹生。这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诗的前两句运用“兴”的手法,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词的开篇用笔新巧,以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做了铺垫。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阅读《看云识天气》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睛,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红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睛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9.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
10.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作比较
1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第Ⅱ卷(综合题 共3大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试卷第5页左上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II卷共4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22分)
将诗词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句子。(10分)
1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2分)
1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分)
1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汉江临眺》) (2分)
1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is.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称赞孟子的文章是“宽厚宏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17-21题。(12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 ②不耻劳辱( )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_________,本字是___________。
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家书》一文,回答22-26题。
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毋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 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22.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23.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3分)
24.“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2分)
25.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4分)
26.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7.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3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28.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昆曲形成的过程。(标点符号占格,含标点不超过50字)(3分)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南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音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吸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萧、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第Ⅲ卷(作文题 共1大题 共5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Ⅲ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第9页左上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第Ⅲ卷共4页,用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9.作文(50分)
题目:生日
提示:同学们,一年的365天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生日”。有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老师同学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对这些日子,你怀有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和思考?当你坐在考场而对“生日”这样一个题目时,你又涌出了哪些想法?有哪些话要说?请敞开心扉,把你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想抒发的情和意,最想表达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分享。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自拟副标题;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请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0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共25分)
一、(25分)
第1至8题,每题2分。
1.C 2. D 3. B 4. A
5. B 6. C 7.A 8. D
第9至11题,每题3分。
9. B 10. D 11.C
第Ⅱ卷(共45分)
二、(22分)
12.(2分)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3. (2分)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4. (2分)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每句I分,有错漏不给分)
15.(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6. (2分)充乎天地之间 称其气之小大(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17.(2分)①去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每词1分)
18.(2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
19. (2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20.(2分)通假字:研 本字:砚(各占1分)
21. (4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异同各占2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三、(17分)
22.(4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3分,写出两个方面给1分.写出三个方面给2分.写出四个方面给3分。)
23. (3分)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分析1分,结论2分)
24. (2分)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无法接受的不快。(大意对即可)
25. (4分)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每问2分,大意对即可)
28. (4分)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
(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评态度却包含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从任意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均可,每个方面2分,不做具体分析的,只能得1分)
四、(6分)
27. (3分)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加字、减字不给分。)
28. (3分)昆曲是南曲经元末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又经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而形成的。(答出“南曲"1分,“元末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1分,“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1分。)
或:昆曲起源于南曲,南曲在元末被改进为“昆山腔”,“昆山腔”在明代又被改革为“水磨调”,形成昆曲。(答出“南曲"1分,“元末被改进为‘昆山腔"1分,“明代被改革为‘水磨调"I分。)
第Ⅲ卷(共50分)
五、(50分)
29. (50分)
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说明:
1.漏写题目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
3.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
4.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
5.凡认为内容有严重错误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F. ·历年天津语文中考范文

06年

生 日

——怀念我的老院

天津一考生

十五岁的生日到了。

妈妈在新装修的房子里,显眼地摆放了两盆鲜花,一盆是火红火红的三角梅,一盆是开得像一团绣球的杜鹃。金利来的蛋糕,一只可爱的小绵羊属性玩具早早就等在一旁。表姐的短信,小舅的祝福已提前将生日晚宴做了预演。

但我的惆怅和寂寞却充满胸膛。望着窗外一排排的新楼房,听着楼道里传来那陌生的脚步声,我怀念起生活了十四年的老院,那时过生日,从来没有过这般孤单的感觉。

老院,我整整度过了十四年,今天又这样顽固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老院的清晨,用不着拧紧闹钟的发条,拖鞋的踢踏声,放水的哗哗声,梦中被父母推醒的孩子不情愿的哈欠声,都是唤你起床的时钟。

互道一声早安,老院开始了新的一天。骑自行车的、开摩托车的、乘公交的、匆匆小跑的……一半人走出了老院。

送走了早间的喧闹,各家留守的老人又开始了张罗。收拾屋子、准备午饭、交流着给孩子过生日的花样。张家奶奶说说家里的难处,李家爷爷发发退休的牢骚。倒班休息的二大爷还抓紧时间修起了那辆“爱唱歌的”的自行车。悠闲的气氛送走了漫长的白天。

老院永远没有寂寞。当放学的孩子如归巢小鸟般飞回来,当上班的大人们似归航的帆船靠了岸,当家家窗中射出祥和的灯光,你能闻见各式各样的饭菜飘香,你能听见各家妈妈愉悦的呼唤,老院最醉人的一刻来到了。

在老院里,你不用担心门被锁上,因为左邻有你的钥匙;你别害怕忘了给花浇水,因为右舍早就顺便给你想到;孩子放学了,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你都不用担心……像一家人一样。满院弥散着患难相助,幸福分享的爱的空气。

尽管新楼房的环境是那么干净、漂亮。但我忘不了老院长满青苔的水池,忘不了剥落灰墙上的爬山虎,更忘不了全院人簇拥着我一口气吹灭蜡烛的生日晚宴……是老院陪伴我度过了那么多令人怀念的岁月!

今天的生日,昨天的老院……

04年

梦里花落知多少
天津一考生

喜欢一个人走在湖畔。喜欢流传千古,有着淡淡墨香的古诗词。喜欢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美丽。或许正如那些伤感的诗人,在心底又埋下多少思绪。
梦之一:习惯于醉酒吟诗的李白,又怎能想到自己会沉浸在酒中“解脱”自己。不过他选择了一种自己的方式去摆脱“心事”,仁途上的不顺利让他乘船归乡,让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寻求快乐,这或许就是心事的一种寄托方式吧。
梦之二:柳永的词可称得上“婉约派”的代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的压抑,只得在烟波中消散。孤独、寂寞萦绕心头,即使有良辰美景,可那满腹的心事更与何人说呢!
梦之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愁苦始终徘徊在易安的心头。一个迷茫的女子,在当时的境地又如何摆脱忧愁,她只得用《漱玉词》去“消磨光阴”,那或许是在“藕花深处”摆渡的最好方式,她的心事也便寄予其中了吧!
梦之四:我没有多少心事,因为我会选择一种方式摆脱心事:我会讲出来。因为我的身边有很多爱我的人。或许我没有文采去用诗词寄托情感,但我依然会微笑着去看待世界。
当我如梦初醒,依旧一个人走在湖畔时,或许我的心事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去了。轻轻地,我拾起那散落的花瓣,悠悠地投入水中,看心事漂到对岸……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及写作注意事项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每年高考过后,媒体议论最多的一定是当年的作文题目,因为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议论上几句的话题。记得去年央视《实话实说》节目还在暑假里特别请了魏明伦、聂卫平等名人来现场命题作文,魏大师面对一个小时必须完成的800字的文章,竞也发出“横下心肠硬着头皮”交卷的感慨,可见限时完成命题作文的艰难。当然,对于久经历练的考生,也许一个小时一篇作文只是小菜一碟,看看历年高考作文的状元榜眼探花们的范文吧,总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借着高考,我们请了8位风格各异的作家来做了一次命题作文的游戏。
本报的记者和实习生们当年也都是从考场一路拼杀过来的,现在回忆那一段经历心态倒是十分轻松。有一年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财富》,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考试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呢?
走亲情路线
小七(2000年考生)2000年的高考作文居然要写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建议策划!70分的作文就像压宝一样,赢就是大赢,输的话就是全盘皆输……实在没有把握———世博会不像门口居委会开的纳凉晚会,这种国家大事一下子把我吓闷掉……
想了半天,没有进展,直冒冷汗……咦?纳凉晚会不都是老头老太太吗?!不如就走“亲情路线”,写老年人如何参与世博会!一旦确定了主题,我刷刷地就写完了。通读一遍,感觉虽然深情有余,但是大气不足,可是已经来不及推翻了……
最后我的语文似乎是119,比想象的好太多了,也许我的亲情路线歪打正着打动了阅卷老师吧。
挖自己的故事
慕尔(1999年考生)那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回声的启示》。看到这个题目,我一下子就乐了———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讲过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礼貌待人,不要跟小朋友抢苹果。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下子就让人轻松了好多。于是我就用我童年的“抢苹果”故事作为开头,然后下笔如有神,从抢苹果讲到讲礼貌,再到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落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写完之后,神清气爽啊!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故事真的很有道理。“回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尽量炒冷饭
郑翌(1996年考生)深知自己的弱点———磨蹭———构思慢,字也写得慢。因此,高考前就订下方针,尽量“炒冷饭”,“当场采购”太危险。
之前的三年高考都是命题作文,而且题目都只两个字。终于轮到我的考卷发下来,忙翻到后面,果然又是命题作文,不过多了两个字:“我的财富”。心马上定了下来,“我的财富”完全可以理解为我的“精神食粮”。在同龄人中,我有一项自以为很独特的爱好———古典音乐,也写过多篇自己如何欣赏音乐、怎样在音乐中得到启发的随笔,只要把这些素材糅捏起来,再提炼一下中心,不就成了?考虑到自己的速度,我还是留了1小时20分钟“炒冷饭”,当写下最后一个“音符”时,心里非常踏实。那一年高考语文,我得了130。
写“两遍”也值

简宜(1991年考生)高考卷子就像人的脸,第一印象要好。要知道高考时值酷暑,改卷老师也是耐着性子作业,千万要体贴他们的心情。我自小写作文,思路就跳跃,随性去写必定前言不搭后语。老师教了一招:先打草稿,然后把乱糟糟的文字,再誊清到考卷上,等于有了两次修改机会。

可是考试时最痛苦的不是题目太多,而是草稿纸太少,半张A4纸大小,写小作文也不够。人急智生,带来的铅笔派上了用场:先用铅笔在考卷上轻轻打一遍草稿,再用钢笔在原来地方誊清,最后擦去草稿一看,果然光洁如新。

勿自以为是

黄飞珏(1987年考生)高中时我的语文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120分制的模拟考试我拿了111.5分,当时很是风光。1987年7月7日,语文高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瞅作文题———《五十年前的今天》,立马就乐晕了。50年前的今天,不就是卢沟桥事变吗?肯定有很多人反应不过来。想到这,我真是下笔如有神啊,从1937年谈到了改革开放,并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如果我们国家不改革开放,50年前的一幕还会再现。”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很深的伤疤,而这句话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个挺大的刺激,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考试结束后我对了对答案,前面的基础题几乎全对。分数下来了,我傻眼了,79分———刚刚及格。因此,我奉劝诸位考生,遇到自己有把握的题,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作文得高分听听名师考前叮嘱

为了让同学们得到理想的作文分数,我针对三类情况提一些具体建议。
写作高手:找准自己的一两点优势
平时作文基本稳定在50分左右的同学,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基础等级得分,一般在一等中上。因此,这部分同学首先要重视作文,不能轻敌,确保正常水平的发挥。再找准自己在发展等级中的一两点优势(发展等级四类12点,一点突出者,可评满分),充分发挥,作文得分可冲刺56分至满分的高分。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较深入的理性思考;文章内容人文内涵丰富,有厚重感;语言生动流畅,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等,都是发展等级夺取高分的亮点。
当然,拟一个有文采、有意蕴的好题目,更有画龙点睛之效。保持整洁美观的卷面,也有助于稳定高分。
这部分同学在临考前几天,可选几个不同范畴的话题,作一些思考深刻理性、材料遴选精当、构思布局新巧、语言表达优美的“热身”练习。
中等水平同学:材料集中是50分的保障
平时作文一般在40分段的同学,要有冲刺高分的信心,力争作文突破50分。材料集中、中心突出是50分左右作文的基本保障。冲刺50分大关,在符合题目要求,抓住话题要害的基础上,要力求材料集中、中心突出。至关重要的是,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集中指向中心,突出中心。
语言生动流畅、善用修辞是50分作文得分的主要“生长点”。在围绕中心选好材料,并做好分类、详略、先后次序安排的基础上,注意运用有画面感的语言,让人读后如身临其境;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变换语言节奏,使其灵动流畅;可适度引用名言警语,运用排比组句或组段,运用比喻等手段增加语言的文采,可以大大提高作文的得分指数,助你突破50分大关。此外,最好不直接用话题作文章题目,而围绕自己文章的立意,选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或警句作题目。
这部分同学在临考前的这几天,要注意整理自己平时收集的材料,做把握话题、选好角度、拟好题目、调动材料和活用材料、挖掘材料内涵的热身练习。此外,选几段自己喜爱的精彩语段,作语言形式和思维模仿借鉴的仿写“热身”练习。
作文不够好的同学:作文要独立完成
这部分同学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能抱着背几篇文章到考场上“默写”过关的侥幸心理。
这两年高考作文评分,发现并核实为抄袭文章的,评分在10分以内,也有得零分的。议论文,如果观点是别人的,论据是别人的,基本结构是别人的,判为抄袭;记叙文,如果主要人物、基本情节、基本构思是别人的,判为抄袭。如果自己根据话题基本要求作文,能够完卷的,一般会在38分左右评分。
所以,作文千万要独立完成。这部分同学如果能在一小时内,静下心来,认真读题构思,努力成文,可以获得46分左右的得分。这个分段的作文,要求并不是很高。
如果写议论文,开头提出自己的明确观点略加解释,再列举三个以上不重复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看法。一个最重要的例子详写,一个稍略,一个略写;每个例子后要说一说你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如果能再举一个反面例子来作对比论证,就更好了。
若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反面例子,可以用“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等假设句式把主要例子变成对比材料。
结尾时,再用不同的语言重申自己的看法,作好分析议论后的小结,文章的结构完整,而且首尾也照应起来。如果能再选用两三句支持证明你看法的名言,或评价事例的名言放入文中,46分左右的得分就可以到手了。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断来表现人物和主题。所写故事要有现实生活基础,有真实感,太离奇会有胡编乱造的虚假感。因为只有800字的容量,文章一开篇就要进入故事情节,如果能把故事情节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一节放在开头,还可以提高得分指数。
此外,作品表现的主题要明确,不宜过于含蓄,可以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抒情议论直接点明中心。帮助评阅者明确你的主题。46分左右的作文也就完成了。
这部分同学在临考前的这几天,可以选用两三个较好的话题在一个小时内作成文的“热身”练习。
以上建议主要针对三类同学的基本状况,每类中的同学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强化优势,回避不足,就可在自己原有的写作水平上,冲刺作文的高分。
谋略技巧决定作文高分
考场应急,正确运用考试策略
考场作文是急就章,不允许像平时作文那样精雕细琢。但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审题、构思等,不宜求快,否则,欲速不达。在写作的运筹谋划中,要正确运用快慢术。
审题要慢,求快不得。不懂谋略者,一看作文题目和要求,便急不可待地写起来,写了一半,呀,理解错了题目,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懂得运筹的考生,“宁停三分,不争一秒”!看清了题目,明确了要求,文章才能因题而作,才能保证拿到基本分数,才能争取好成绩。
构思要慢,下笔要快。不会作文者,还没有把全局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了,结果呢,想到一句写一句,想到一点写一点。再认真看看,呀,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只好这一句勾去,那一句加点,弄昏了头,卷面一塌糊涂。会作文者,反复思索,整体的框架有了,开头和结尾都有了,前前后后的关系想清楚才动笔,这样,一口气写下去,不必再作大的改动。
打草稿、拟提纲要快。在打草稿、拟提纲的时候,不必考虑字是否漂亮,个别的词句是否最佳,要听由思路顺流直下,一气呵成。
修改润色要慢。修改润色是最后的检验关,要细细推敲,反复思索,精益求精。尽量把不妥的地方改去,一定要校正手误、笔误。
总之,考场作文,当慢则慢,当快则快。
限定篇幅,决定最佳写作途径
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字数一般规定在800字以内,要把文章写得既短又好,避免忽东忽西地打几枪,不痛不痒地各写几句。
下面两类考生,更应该避免把文章写得平淡散慢。一类是平时写作文就如挤牙膏般困难的人,往往是凑足字数为原则,想到一点就写一点,虽没有离题万里,却也是软弱无力。
另一类则与之相反,他们平时很能写,一拿到作文题,觉得可写的东西多得很。由于习惯写长文章,一下子无法适应,只好方方面面各写几句,却犯了“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毛病。
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
每分必争,增强得分增分意识
考生的作文分数往往不是真分数(考生实际作文水平的分数),而是真分数与测试误差之和。
导致测试误差的因素很多,有来自考生自己和评卷人方面的原因。
那么,怎样增强高考作文的得分增分意识呢?
要认真改掉劣习。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考生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要拟好作文标题。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因此,考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功夫,切不可将话题直接作为标题,一定不要舍弃“先声夺人”的机会。
要重视文面。文面如同人的脸面,它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卷面整洁,字迹端正清晰,格式清楚规范,会给评卷老师一种清爽的感觉,这样可能获得评卷的“感情分”。
最后,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小处,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应好。
高考作文既是实力战,又是谋略战,只有把握时机、运用才智、调整行动,才能取得应试作文的好成绩。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二、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三、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高考冲刺:语文名师指导高考作文考试技巧
一、作文题目

(一)世界上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包含着相对或相反的因素,如大与小、快与慢、骄傲与谦虚、虚荣与务实、捷径与弯路,等等。如果深入地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请以其中的一对关系为话题(也可自行设计一对关系)写一篇文章。

注意:(1)主旨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得少于800字。

[提示]可以把某一对关系渗透在具体的故事中,写成记叙文;更可以通过对某一对关系的论述,写成议论文。就议论文而言,一般的写法是:先解释关系中的两个概念,然后论述两者的关系。

注意三点:(1)对关系中的两个方面可以有所侧重,如“快与慢”侧重论述“快”的利和弊。(2)应坚持辩证分析。(3)应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不然,从概念到概念,说不了几句可能就没有话说了。

(二)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劳动,其中有活着的人,也有已经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分量去偿还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种伟大的科学对为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付出过劳动的人充满由衷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深深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许许多多的人的关注和帮助。确实,懂得感恩的人,将因众人支持而永葆生命的活力;不知感恩的人,终将因自私和傲慢而难成大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在你进步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提示]如果写记叙文,可以自己为例,写自己对父母、老师或同学等人的关爱的感恩;可以写自己对某个人的感恩,也可写对几个人的感恩,不过写一个人容易集中而深入。如果写议论文,也应以自己为例,从正面讲感恩的必要及其价值,或从反面论述不知感恩可能带来的后果,也可正反对照着进行论述。

(三)每个同学除学习了语文课本上的许多文章外,都或多或少看过一些课外书。因为各人爱好不同,读书方法各异,所以读书所得也不大一样。请以“我与读书”为题写篇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提示]有两点要特别注意:第一,谈的是课外的阅读,而非课本的学习;第二,写的是“我”,而非别人。可以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写成议论文;可以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写成说明文。如果读书较多,可以展开联想,说古论今,写成散文;如果读书很少,可以检讨反思,写成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散文。

(四)一位在南京留学的欧洲学生在银行的窗口取款时,先后有两位中国人想挤到跟前去。那位学生随即示意:请跟我保持一米距离。一位中年男性中国人不悦地说:“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那位欧洲学生用中文回了一句:“中国人是讲道德,却最不懂规矩。”一位在华五年的韩国留学生在高度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无感慨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在你们多数人没有上规矩之前,请不要自称是礼仪之邦。”我们不乏很懂规矩的人,但不懂规矩的现象确实随处可见。要知道,规矩是行为细节,它往往是道德的外化形态,是文明的形象体现。懂规矩,能提高个人素养,优化社会风气。请联系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以“规矩”为话题写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提示]要提醒的是:第一,一定不要忘记联系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第二,应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三,规矩人人都得遵守。可以用“自己和周围人”的表现为例,写成记叙类文章(或写如何懂规矩,或写如何不守规矩及其后果,或写有时懂规矩有时又不守规矩)。如果写议论类文章,不要停留在一般思路(什么是规矩,为什么要讲规矩,怎样能做到有规矩),最好能有些针对性,或含有反思的成分,比如:为什么外国人说我们不懂规矩?为什么文明社会必须懂规矩?规矩与“以人为本”是什么关系?守规矩与发展个性是否矛盾?等等。

(五)作家冯骥才说:“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的文物,唯有中国博物馆不收藏外国文物,中国人在博物馆里看来看去全是自己。造成这种现象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封闭观念:不看别人的,便认为自己最好。”有人由此想到:打开的窗口越大,放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你是否有类似的感受或体验?请以“视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由提供的材料引发,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提示]可以从现实的视角去想:从个人的进步谈到国家的发展,由小到大,写视窗窄造成的局限,视野宽带来的丰富。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去想:为什么“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文物”?为什么中国的许多人总“认为自己最好”?更应从封闭与开放的对比中去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但千万别说空话、套话,应立足国情去作切实的剖析。也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去想:为什么有些人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快餐文化”不要精品阅读?要提高自己的品位,应该有怎样的视野?还可以有其他视野。
二、例文点评

用一生去感激

写这篇文章时,爸爸、妈妈也许正坐在驶往南京的公共汽车上。我清楚地记得,这应该是我求学南京以来他们的第九十八次看望了。九十八次,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不知经过了这一次,爸爸的白发又要增添多少根,妈妈的皱纹又要多出多少道。

回首十二年漫漫求学路,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父亲的关怀。小学一年级您一整年不管风雨的接送,初中三年每天早晨热腾腾的早饭,以及高中三年的九十八次看望,都已铭记在我的心头,永远难忘。

感谢你,爸爸!

爸爸,最近还忙吗?如果累了,可以少来看我几次,我会每天都和您通电话的。还记得初三那年的每个晚上吗?那时候,复习进入了白热阶段,为了使我节约时间,您不顾一天工作的辛劳,坚持接我回家。甚至有几次,您竟然在等我的时候睡着了。为此,我曾提出过自己骑车回家,但您却坚决不同意。无奈,我只好一下课就直奔校门口,虽然只节约了一两分钟,却可以让您多休息片刻,我高兴啊!您不止一次说过,将来等我有出息了,就把房子卖了,去我那儿开个面馆,赚赚养老金。爸爸,您放心,等您老了,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您的晚年,我负责!

感谢您,妈妈!

妈妈,您最近还加班吗?我知道您身体不好,应该多休息休息。初三一年的早晚可以说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美味,不仅是口味,更是那一片浓浓的爱子之心。您曾戏称,咱家有两个学生。您可知道,为这句话,我曾大哭一场。为什么我上学却一定要您起得比我早?为什么我上学却一定要您睡得比我晚?妈妈,您的这份爱意我终身难忘!

感谢你们,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将用一生去报答你们!(金陵中学高三(9) 孙逸锴)

[简评]一开头就亮出“98”这个数字,极有震撼力。能清楚地记住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父爱母爱时时在作者心中。这就为下文写“感恩”作了铺垫。文章先概述父亲对自己的关怀,接着用具体事例,分两段描述了父母关怀自己的动人情景,最后用饱含真情的一句话“我将用一生去报答你们”结束全文。感人的细节跃然纸上,感恩的情感贯穿始终。这样的文章比那些缺乏实在内容而一味追求华丽的“美文”不知要好了多少。 “规矩”之我见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而如何懂规矩,确实不是件很容易做好的事,因为规矩实在是个微妙的东西。

规矩不是法律。在银行取款时有人插队,不会有警察来把他抓到公安局去。在公交车上和孕妇抢“老弱病残专座”得手后,除了招来同车人的白眼和骂声,也不至于会触犯哪条法律。逢年过节要回家看望老人,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朋友有困难要尽力相助,这都不是法律,但它们却是咱老百姓口中最质朴的“法规”。

规矩也不全然就是道德。小时候喜欢在别人睡着时扒开他的眼睛,但没有人说我不讲道德。在新街口的繁华地带,经常会有长相温柔的女孩指着男友的鼻子破口大骂,但也不会有人狠狠地看她,再丢下一句“太没道德了”。规矩是行为细节,而不遇大事,人们不会动辄用“道德”来评价一个人,他们只会说:“这孩子真不懂规矩”。

规矩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干什么是社会法规最朴实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规矩又是最入微的道德规范,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修养。

规矩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方便大家的行为规范。乱扔垃圾给清洁工人与路人都造成了不便,那便是不懂规矩。在工作场所抽烟对他人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是不懂规矩,等等。

如此看来,规矩说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尽量使自己的行为少损害别人的利益,尽量使自己做的可能为别人也创造一点好处。其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你无法决定做一件事是否符合规矩时,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你会觉得受侵犯吗?他会不高兴吗?我这样做他会喜欢吗?这样,规矩与否便会十分清晰地呈现。

对于即将走进大学校园,很快要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规矩显得尤为重要。以后良好的社会风气将由我们年轻的一代去树立,而这完全取决于每个懂干什么的人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金陵中学高三(7) 李蔚)

G. 历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

999年
题目:一次难忘的实践
要求:每个同学在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版都有过权自己的实践,请选择难忘的一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000年
题目: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提示:同学们在学习期间经历过课堂上的各类考试,也经历过课堂外的种种“考试”,其中有的对你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可以写。 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001年 我的另一片天地 2002年
题目: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的记叙来表现中心。2、字数不少于600。

H. 200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学习这段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细细体味语言的美妙,尽情想像蓝天白云的奇妙变化,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思路理清。理清了思路?次恼虏挪幻つ俊? 具体到一段文字中,也是有思路的。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几类呢?薄云有什么特点呢?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点。这一段分四层,非常清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写出来。作者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来表现的。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写作思路与上面几段相同。从第6段开始,文章转入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应该说,“云的光彩”是被第1段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所涵盖的,所不同的是3、4、5段是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的,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出说明角度的变化,并且总结写作经验: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事物。按照云的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作者还把它们之间的差别作了介绍,这是比较说明。作者还引用了谚语,说明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一段的层次也很清晰。由此可启发学生总结出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1.层次清楚,有纲有目;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问题研究 1.这是一篇科普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应该以学习文章的阅读规律为重点,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对天气知识的学习可适当进行,一点不学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阅读的训练中。 2.对于云的名称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可结合课本前面的彩色插页加深理解。比如“卷云”的图片中,卷云呈现出卷起的样子,有一个小钩。另外,文中看云的角度是从地面往上看,不是从飞机上往下看。 练习说明 一 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题。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参考答案: 1.这道题检查学生把握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解题思路是: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云的千姿万态,最后一句话总结,点明中心,后面的文字是对它的具体说明。 2.云的种类繁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计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云的种类,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课文。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按照云的光彩分为四种。列表如下: 晴天云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 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在形式上还应该是排比句)。 参考答案: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解答此题主要靠想像和联想。从形状入手,既考虑静态,又考虑动态。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开展活动。 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2.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分类积累。 此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从略。 教学建议 一、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 二、建议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 三、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书、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来完成。 四、结合“有关资料”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 有关资料 一、看云识天气的一些谚语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便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 另外,有天气预兆的云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当天空中的云按照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样的次序从远处连续移来,而且逐渐由少变多,由高变低,由薄变厚时,就预示着很快会有阴雨天气到来;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由成层而崩裂为零散状的云时,就不会有阴雨天气。在暖季早晨,天空如出现底平、顶凸、孤立的云块(淡积云),或移动较快的白色碎云(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 此外,云的颜色也可预兆一定的天气,如冰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色乱绞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黑色是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白色是云体对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红黄色是云中某些云滴(直径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对阳光进行选择散射的现象。有时雨云也呈现淡黄色,但云色均匀,不乱翻腾。还有不少谚语是从云色和云形来预兆要下冰雹的。例如,内蒙古有“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等谚语,山西有“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黑云黄云土红云,翻来覆去乱搅云,多有雹子灾严重”等谚语。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等说法,这些都说明当空气对流强盛,云块发展迅猛,像浓烟一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时,就容易下冰雹。 二、看云识天好出游 天气状况对户外活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遭遇恶劣天气多半起因于天气骤然变化。为了享受快乐的户外生活,旅游者在收听天气预报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气候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天气的异常变化。 这里介绍10种云层形式,有“积”字表示云的形状是块状(无关大小),有“层”字表示天空布满阴沉的云。每种类型都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云层越高,天气越好。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 卷积云: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纹状,常被称为“鱼鳞天”,通常海拔高度5 000~8 000米,一般预兆晴朗天气。 高积云: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5 000~6 000米的高空。 积雨云: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 000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 积云: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离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 500米。 卷云:由冰晶形成的高层缕状云,这也是它看上去纯白色的原因,经常称作马尾云。它们也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高5 000~9 000米。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积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 高层云: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 500~6 000米。 雨层云: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4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会持续几小时。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 500米。 层云: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 500米。

I. 历年天津中考作文题目(至少举出10个)

★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课改区)

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内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容/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J. 200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专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属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学习这段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细细体味语言的美妙,尽情想像蓝天白云的奇妙变化,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思路理清。理清了思路

阅读全文

与天津2012语文中考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