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位置阅读答案

语文位置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1-03-15 14:54:23

⑴ 一篇语文阅读理解,题目是《爱的位置》。求答案。谢!

1.仔细阅读老教授讲的故事,想一想:国
什么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2.“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的能听到心跳声。”

,老教授会想些什么呢?
3.用“___”画出点明题目“爱的位置”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理解。

1, 因为大儿子和二儿子把对国王的爱都放国王的头上和脚下,而三儿子把对国王的爱都放在了心里.
2, 这个孩子是最孝顺的,不是因为应付老师的作业儿去猜去帮父母洗脚的,尽管他父母没了双脚,还是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他是把爱放在心里的.3,最后一段. 表达在口头上的,在身体某一个部位的,都不是爱的位置,而是在心里.

⑵ 语文阅读题

美丽富饶只能帮你到这儿我刚刚也在做这个题目,才做完。

⑶ 语文阅读答案,急!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 题目都没有
《只管向前奔跑》

(1)贝基拉坚定而顽强地赤脚奔跑,练出了一双铁脚板称为奥运冠军
(2)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地方。
11.“亮起来”是因为“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受到了激励;“暗淡下去”是因为“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无法接受正规训练。
12.战胜自卑,克服困难,坚定而执著地向着梦想的终点前进,(意思符合即可)
13.议论,深化中心。
14.示例:贝基拉也曾遇到困难,甚至一度萌生退意,但最后他勇敢面对困难,经受住了考验,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生活中能直面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要记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为了自己的理想,共同努力吧!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http://..com/question/248476283.html?an=0&si=4
上天种的花
http://..com/question/284223172.html?an=0&si=1

太多了。。。。。。。。。。。

⑷ 语文 阅读答案

1. 照应的句子: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2.我会的。老牛爱子心切,誓死不离,以死抗争;牛的主人支持运水工作,忍痛鞭牛,此情此景让人感动。为解决纠纷,我甘受处分。

⑸ 道上的兄弟们帮帮忙啊,跪求语文教学月刊2012年第8期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母亲的位置》的阅读答案啊

1.从全文看,题目“母亲的位置”有怎样的含义?
2.文章第三段末尾写“她醒得总是恰到好处,她像母猫一般警醒”,为什么母亲醒得总是恰到好处,像母猫一般警醒?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母亲缩在炕梢,蜷睡着,却突然惊醒坐起,掖好孩子们的被角,又把掉落一旁的衣服重新盖上他们的被子。
(2)经常在梦中,她滚落地上,嘴里发出一声惊呼,未及完全喊出,又被硬生生咬断。
4.看了文中的9、10段,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心里怎样想?
答案
1、表层:母亲睡在炕中的位置。
深层:母亲对家人的爱,在她心中,家人至高无上。
2、母亲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时时刻刻关爱家人,母亲的爱体现在细微的细节上。
3(1)突出母亲占得空间很小,为了全家人舒坦的觉,甘愿缩在角落里,惊醒,说明母亲心里时刻记得家人。
(2)滚落是因为母亲关爱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睡觉,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4、略

⑹ 语文阅读答案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给最后一节加上标点: 3、想想下面加线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4、“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也、 要不、要不、尽管、但 2.“.”. 3.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朝不保夕、危如朝露、 4..悲剧:是指悲惨不幸的遭遇. 一场悲剧:是指他的妻子不堪羞辱,上吊自尽. 另一场悲剧:是指那个两岁的小孩将要从窗口坠落. .表现了艾娜对孩子的爱和重视程度. 5.恨孩子没犯罪和其他孩子一样要收养他爱他 6.艾娜收养了一个纳粹战犯的遗孤,并把他教育成一个懂事的孩子

⑺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具体应注意的地方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1548) | 评论 (11) 上一篇:天河行舟 `˙·雾世人菲...`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考点点拨及训练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侧重古诗... • 名师指导: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题...
•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说...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议... • 2009中考语文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
• 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谈 • 名师指导: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
• 名师指导: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 ... •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更多>>
一、 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 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 词语品味:A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B.分析修辞手法,体会词语的含蓄意思2. 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四 句子仿写类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五、 文段结构类(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段落并且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类解题模式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选择它在文中的作用类别 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伏笔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点明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等。2.概括内容(1)记叙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抓六要素。(2)议论文的文段:抓段首句和关键句。

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类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七、论点的引入: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比如,比喻、对比等等 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2、论点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B,放在文章中间C、防在文章结尾。D、标题直接提出 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 3、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4 考试中常见题型: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 5 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文章要证明的观点。文章中论点提出的位置常因作者的议论需要而定,换言之,作者为了更好地证明论点,必须周密、合理、有效地考虑论点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1、 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二)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三)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肋你理解。

八、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等。②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诗歌等。2、论据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们在议论文中的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是大体的思路。常见的考题形式:1、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这就要求学生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2、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4、论据的作用。

九、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手法及其作用类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观点从上下文找集中议论的句子,或原话或自己概括)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的观点或论点3.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或论点。4.对比论证:鲜明地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十,问论据是什么,只有两种:事例论据,道理论据。

十一.议论文开头作用的答题规律 一般有三个作用,但是要看具体怎样开头?(1)(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情景或引用诗歌等)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2)引出下文的议论(思考,观点,论点,论题)(3)充当什么什么论据证明论点

十二、环境描写的作用类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A、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B、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2.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A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悲凉气氛)B表现人物……的心情。(《我的叔叔于勒》)“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C暗示社会环境。(《变色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沙皇统治的黑暗)D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强文章感染力。(例:《驿路梨花》中关于“梨花树林”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十三、表达方式作用类 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或升华主题

十四、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类 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十五、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http://blog.xbzxxx.com/more.asp?name=yangchunxiang&id=4356

http://www.lyjy.net/xxyw/jhth/200901/13553.html

还有http://..com/question/95373437.html

⑻ 语文阅读题答案

我会对卡罗纳说:别再难过了要振作起来我们每人都看着老师、同学还有我们妈妈我家随时都欢迎
等等总之对卡罗纳安慰、鼓励让感受大家爱
愿对有所帮助

⑼ 阅读以及答案,初三语文

看不清啊

阅读全文

与语文位置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