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老师思维

语文老师思维

发布时间:2021-03-13 16:34:18

Ⅰ 语文学科需要哪些思维

“学生通过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对某些问题和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2],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准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语文文本)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小学语文十一册《海洋——幻世纪人类的希望》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海洋”有关知识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海洋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如:“如果你是国家海洋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海洋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该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强调动手生成探究性思维品质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兴趣.学生的语文思维也难以深化,不能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 以小学语文九册《黄果树瀑布》一节教学为例,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并准备了“黄果树瀑布”的数据材料和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查找.上课时教师仅列出相关递进的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资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数据,并寻求各个相关制约因素,设计解决方案,优选后提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了解“黄果树瀑布”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发展中你发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对“黄果树瀑布”的现状有了较清晰的印象.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教师抓住这一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在事件和文本逐一分析,将书本上的语文知识活化、具体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以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基础,在“曲径通幽”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三、巧用作品生成独创性思维品质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中作品是始终离不开的语文信息载体,“通过阅读作品是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3],而在传统教学中,对作品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动、分析人物,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复述活动”而已,对语文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小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事件的利用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语文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的最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一步讲解物侯和其它自然现象,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选题,了解自然的语文写作专题.这一作业的布置,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这种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的习作,正是学生对社会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四、理解结构生成深刻性思维品质语文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现实问题,抓住各种社会事件和自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认识、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将‘文化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指称”[4]并预见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事件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向沙漠进军》一课中沙漠形成的原因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课知识后,要进行有关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教师在总结本文时,可先提出“形成沙漠的自然、人为、演变等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现实和自身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事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实质,总结规律,形成语文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刻性. 五、注重讨论生成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现实,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动摇的能力.语文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创造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创造性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故乡》一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联系家乡人们的实际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经济发展背后的已使得我们的“精神品质和人情”淡漠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社会知识,能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势在必行,应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生成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5],学生语文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但同时如果一个学生的语文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思维品质也就越容易优异地建立.因此,生成优异的思维品质,必须以扎实的语文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语文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生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各种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

Ⅱ 小学语文培养哪些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教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与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高涨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能够激发学生执着地去探索,在探索中,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多变,充满奇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
1、创设情境、巧设问题是常用的方法。如教《黄山奇石》一文,以假想旅行的形式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向往、神游的心理。一番精彩的简介使学生听了个个都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向往,因急切想了解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从而产生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
而巧设问题则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因为“动机是由需要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动力”[8],比如“文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没有照片的怪石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则能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借助自己的理解可说、可画、可做,也加强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教师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要放开手脚。而激励学生大胆发问,学会质疑,善于发现并且提出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看法:或认识的差异,则可以使学生认识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比如《一分钟》一课,教材中李老师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有学生却提出“晚起的一分钟怎么会变成20分钟的?”这一问题,于是我们在班上展开了强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了解到了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了解到了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最终找到了20分钟消耗在什么地方。

2、让学生的思维留有空间。激发学生的灵感教师要善于抓住恰当的时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深度,难度的问题一经提出,必须要时刻注意留有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如果过早的作出评价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机会。
3、亲近大自然,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往往是不稳定的、不持久的,这就需要老师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以保持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大自然以它的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吸引着孩子,引发着孩子无穷的乐趣,也是孩子创作的原型。经常把孩子引入大自然,让孩子“读天读地读万物”这是启发孩子美的感受,带给孩子艺术享受的最好方法。也是萌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最好途径。

Ⅲ \"思维与语文思维的区别\"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而语文思维训练正是在大语文观这一基础上,思维主体(学生)的语文思维结构作用于所要研究探讨的对象上,并使之产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这一过程。在这思维训练过程中,师生要多方交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加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思维主体的意识不断优化,不断地在聚合、发散、聚合的碰撞过程中推向高潮和深处。在这些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思维的交流性。交流是引起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由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使得思维意识始终处于一个亢奋的状态,这为下面的思维创新和深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维的交流不仅让师生大脑内部的信息得到交换,促使了思维的不断调整,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系统化、具体化,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能力更强,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争论(辩论)、鉴别、思考、检验(证),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范围、内容和进度,同时对教师反馈的信息进行变通和创新,从而迈入到更高更深的认识阶段。

(二)训练的整体性。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是语文素质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学大纲的规定。所谓整体性,就是强调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基础知识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在这里,我们要突出学生思维个性的最优发展,即根据学生自身思维特点找到突破口,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尽可能充分发展”。在对待问题上,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所以探索问题的兴趣也有很大的不同。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要使全体学生都处于对问题的探索思考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表他们的见解,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由于全体学生都以参予了讨论,不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特别是思维基础薄弱的学生看到了自己也可以参予回答高水平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而班级的整体思维能力也将会上一个台阶。要做到训练的整体性,教师首先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还要明确地把思维训练列入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此外,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接触、了解、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以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更加和谐。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其他练习不同,它对整体性的要求更高、更突出。

(三)内容的广泛性。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古今中外,社会、家庭、学校、理想、道德、情操、伦理、政治、经济、法律、美学……凡文章所涉及的东西,几乎无所不包。由此,教师必须要注意研究整个思维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注意研究新旧教材,新旧知识之间的连贯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既要研究本学期训练内容,还应研究上学期和下学期的思维训练内容。另外,教师还要了解所教学生的思维情况,从两个实际出发,确定思维训练的最佳方法和最佳内容,使“矢”和“的”和谐地碰撞起来,以收到最佳效果。

(四)形式的渗透性。语文思维训练并不是简单的1+1=2的逻辑推理,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形式的渗透性就是语文思维的重要表现。这是的渗透性指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知识教学,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以达到思维训练的实效。语文所选教材,一般都有较强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所以,当教师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理解、消化和欣赏文章时,思维的形式正悄悄地渗透进了学生的心灵之中,就如蒙蒙春雨,在春意融融的美景之中,丝丝入土,滋润着花草树木。

语文思维训练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打破了学生思维的局限,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多向性,它还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得。在这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思维的范围、内容、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扩散,思维主体原来所未能想到的,在训练中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即个体思维交融于整体思维之中,从而优化了个体思维的品质。而思维训练的成果就是思维效果的高度集中与和谐发散,在成功思维的启发指导下,其他被动地消极的非主流的思维就会转向,转向到积极的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同时还可能顿悟,产生灵感,从而一泻千里,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语文老师说我的语文思维不对,总不是出题人的思维,怎么办

还是要做题,做的多了就有感觉了

Ⅳ 语文教师怎样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它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联系。作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维能力,它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不只限于认识世界的现象,而且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青少年的思维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既要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又要着重培养、训练逻辑思维,思维能力是通过它本身的活动过程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能力。下面就语文课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具体的方法。
一、训练语言,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学语言。语言是思维的武器、理解的工具,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二者相互联系。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每每与思维活动分不开。在认字、写字方面出错多的是观察力较差的学生,因为有较强的观察力就能看出字形、写法的细微差别;词不达意,语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有了清楚的思想内容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而是思想本身就不清楚或概念模糊造成的。因此加强语言训练,要让学生多读新闻、报刊。针对某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可分析的角度,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某中学的学生从四楼爬窗致残。我就引导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现象得到教训和启示。分析这些问题时,学生往往投之高度的热情,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思维就像烧开的水一样被激活。这样以训练语言为手段,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设疑问难,启迪思维
1.利用设疑把握流向。学生的课堂思维比较活跃,其中也不排除散的特点,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点,适当设疑,把握思维流向,语文学习更应当经常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产生矛盾的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便是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在《斑羚飞渡》教学中,我利用三个提问导入新课,斑羚为什么要飞渡?斑羚到底怎样飞渡?从斑羚悲壮惨烈的飞渡中,人类领悟到了什么道理?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诱导学生的思维,并规定了思维的流向,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地顺势进入对课文的认识、理解。
2.利用设疑吃透题眼。所谓题眼即文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教学是否突出了重点,那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这是每个教师深思熟虑的问题,而设疑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中心的。如《社戏》一文,为什么作者在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设疑,启发诱导思维,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从而使学生的智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3.培养质疑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依赖应付提问,不能消极地接受问题情境,而是应当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习惯。习惯的培养,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也应借重行之有效的训练常规。比如:在阅读的六步自读法中设置发问一步,要求学生按照依次递进的三个问题,自问自答,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即:写了什么写得怎样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自问自答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三、组织讨论,激励思维
课堂讨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动脑、动口,互相启发,引起共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集思广益,培养了能力,增加了智慧。
1.讨论难点,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如果采用讨论的方式,把难点交给学生分析,效果会更佳。《孔乙己》中的结尾就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学生问:孔乙己的死,作者用了互相矛盾的词‘大约’和‘的确’,这是不是错误的呢?对此我先不作直接答复,而是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同时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然后统一意见。这样提高了认识,解除了难点。
2.讨论疑点,提高辨析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发现一些疑点,把这些疑点提出来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提出疑问,认为小说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不恰当。理由是爸爸的花儿与本文关系不大,课文主要是写爸爸。这时,我就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无疑是两种意见,但更多的学生认为,本文标题精巧,别有用意。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是实指爸爸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这样既含蓄又形象,更能突出中心思想。无疑,对疑点的讨论,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除了疑点,提高了辨析能力。
3.讨论议题、材料,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中学语文学习,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应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一个题目,一个材料,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理解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常让学生讨论议题、材料,不但可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可以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如论牵牛花这个议题,学生认为只有一个角度可以理解因为不能自立,所以只好依据在他人身上。但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任何议题、材料都可以从多角度探索。其二角度:过程的依赖性使它总是按别人指导的方向前进。其三角度: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一点可能就不停地攀登。其四角度:善于借助外物,所以总比外物高出一截。其五角度:无论攀到什么高度,根还扎在泥土里,因此能开出美丽的花。这样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

Ⅵ 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思维能力的高低既是衡量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探讨学生思维的能力提升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可以看出,新课改并不彻底,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是阻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方式坚持原来的满堂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导和主体的双重作用,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对语文的学习就是跟随老师的步伐,固定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机械地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认为学习目的就是应付考试。一张试卷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这种缺乏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最终锻炼的只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能力,对学生语文思维和水平的提高并起不到多大的提升作用。就从阅读理解来说,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时,只会简单地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以应付后面的习题,而不会综合分析文章全局。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语文学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抑制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比小学语文来说,初中语文不管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学习结构逐渐复杂化,学生需要综合各种思维方式,才能学好语文课程的各个模块。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也随教学内容的转变而转变,初中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认识生词,而是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并且逐步尝试在文章的写作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学生原来学习语文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初中语文的学习,尤其对语言不敏感的学生更应该提升语文的思维方式。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各个科目的基础学科,为学生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初中语文课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下面本人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建议。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语文教学是一门目的性和计划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一般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首先,教学目标是培养计划确定的依据。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学生改写、缩写的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提取关键信息的思维能力。其次,语文教师要根据培养内容的不同,恰当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在讲授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场景,并将其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时,写作训练是最常见的练习方式,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完成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衡量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体现。最后,教师要不断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监控,不定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督促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及时总结得失,灵活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二)创造环境,开发学生思维
1.课前导入,启发思维
课前导入和开门见山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授课方式,开门见山就是直接进入主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处于迷茫状态,而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所以课前导入是语文教学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导入环节就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逐渐进入讲授主题,课前导入的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另一个是活跃学生大脑,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课前导入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入、故事导入、名人名言导入、相关视频导入的方式等。比如在讲授《苏州园林》的一课时。课前导入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苏州园林的照片,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观看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谈一些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课前导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2.从文章着手训练学生思维
文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有效载体,为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包含各种题材的文章,一般来说主要是包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类的常识性文章和包含诗歌、散文的文艺性文章。不同的文章体裁需要学生及时转化学习的思维模式,比如文艺性文章属于含蓄性质多一点的,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感情融入到文章中,使学生的思维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而变换,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
3.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迁移能力不仅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多是指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的锻炼。比如学生在学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充满情境的诗句时,就会在脑海中会浮现出相应的画面。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必须适应新课改的时代步伐,彻底更新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相互配合,循序渐进地开展思维培养的过程。

Ⅶ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的思维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增长与发展,而知识的增长与发展又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创新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综合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以及思维成果的独创性等特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创新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区别仅在于通过训练所取得实效程度的不同。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敏于发现,着力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努力营造一种飞扬激情,燃烧思想,充盈情思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一、启迪思维,让学生学会标新立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许多课文所蕴含的美可能藏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想常人所不敢想的问题。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学会标新立异的目的。
1、创设佳境
“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 相激乃发灵光”。创新就如同是这相荡而起的涟漪,相击而发的灵光,使平静的心潮起伏澎湃,令平庸的大脑启蒙生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它需要一个能够催生“火花”的课堂氛围。[ 1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教学思想,积极创设生动活泼、宽松自如、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能大胆发言,就能敢于说、敢于辩、敢于否定权威定论,提出新见解。[ 2 ]
一教师在教学《三亚落日》时,在充分引导学生品读美文欣赏美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设想:自己就置身在这柔软细腻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光焰柔和的落日如诗般地没落,想说什么? 学生有说想画一幅画的,还有的说想写一首词,唱一首歌,作一首诗,一首赞美三亚的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趣盎然、情景交融的诗⋯⋯这时,一个学生说这是一首环保的诗,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哈哈大笑。教师充满赞许且疑惑地问该生:能说说理由吗? 该生回答:碧水、蓝天、海鸥、落日、清风、沙滩,岂能融进一缕黑色的烟,一张白色的纸,一口厌人的痰,这不是一首环保的诗吗? 师生热烈鼓掌。在本案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为学生的“自由言说”营造了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也只有在一个适合它的空间土壤中才能孕育、诞生。因此,拆除教师和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 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必由之路。[3 ]
2、换种想法
“奇迹产生于换一种想法之中”。少年儿童好奇好问,一些问题在成人看来是不值一提,甚至是荒诞的,不易被人理解,但看似离谱的答案也许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学中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善于引导其求变,变得得法鼓励嘉奖,变得不妥引导启发。要让学生个个动脑筋,有收获。
在《小马过河》的教学现场,当师生讨论认同“小马不动脑筋,别人怎么说它就怎么做”时,一个另类声音出现了:“我认为小马做得也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么小马下水一不小心,性命就难保了。换成是我,听了松鼠的话也会收住脚步,这样冒险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显然,这是一种引人思考,含着一种强烈批判意识的声音,教师顺势而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么听老牛说是浅,松鼠说是深,面对让人如此为难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得知河水的深浅呢?”学生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 ]像这样有价值的生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像这位教师一样善于引发学生思想共振而使其学有所得。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并能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交流讨论引向深入。因为任何压抑、干扰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志特能特长,改变保守态度,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持异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二、开拓思维,让学生学会找岔子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完美即死亡”。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1、向教材发问
学生崇拜书本和老师,往往会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有对所学结果有疑问之处,我们鼓励学生把疑问说出来,并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样质疑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启迪智慧,增进互学精神,营造善思、善问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追求真理的品质。
当《手棒空花盆的孩子》课堂上出现对诚实的雄日一片赞美声时,一个学生认为雄日太孤单,不想学他。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讨论,在不违背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为了突出个别善的和美的,不惜以大量的不善和不美来垫底,或者故意把本来并不存在善、恶、美、丑的事物也竭力地往不善不美的方向强拉,以形成反差。这是我们在阅读时经常可以窥见的一种创作构思。它的特点是:抑九扬一。这是一种违背客观事实的、主观武断的、极端化的、刻意的、缺乏说服力的思维方法。[ 5 ]
2、向权威发问
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帮助儿童努力克服思维的惰性、刻板、僵化和呆滞。不盲从,敢于向权威挑战。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描述伽利略进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的情景。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易行,不需要使用任何专门设备,也不需要掌握什么精湛的操作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做这个实验。可是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七十三万个日日夜夜,竟没有一个人去做这个简单的实验。而伽利略却用铁的事实,在一瞬间就推翻了两千年来几乎具有绝对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结论。伽利略的伟大和可贵之处,不在于他做了这个实验,而在于他绝不盲目崇拜权威。
三、深化思维,让学生学会突破障碍
狭隘的观念,沮丧的心情,压抑的氛围等都会使我们缺乏创造力,我们要能够认识障碍,进而克服障碍,促使创造力的产生。要突破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思维定势,不思变通;过于严谨,死抠字眼;崇尚权威,唯我唯上;从众心理,跟随大局;信息饱和,无法切入;胆怯自卑,缺乏自信;兴趣狭窄,倦怠懒惰。
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正确结果”似乎成了许多课堂一种定势了的思想模式和合理化了的操作程序。语文课上,我们常看到,为了板书某个词,抑或为了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教师会不惜宝贵的课堂时间,穷尽“追问”之能事,直至挤出“正确结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完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独辟蹊径,尽量避开常规思维,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司马光的“砸缸救人”是人人皆知的反向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反向思考”的过程:司马光怎么会想到“砸缸救人”这个办法的? 还有其他办法吗? 将教师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活动。[ 6 ]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意识。如果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就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会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训练项目,会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果教师具有创造意识和民主意识,就会去创造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能做到以上两点,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

Ⅷ 语文中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哪些

“学生通过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对某些问题和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2],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准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语文文本)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小学语文十一册《海洋——幻世纪人类的希望》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海洋”有关知识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海洋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如:“如果你是国家海洋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海洋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该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二、强调动手生成探究性思维品质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兴趣。学生的语文思维也难以深化,不能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
以小学语文九册《黄果树瀑布》一节教学为例,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并准备了“黄果树瀑布”的数据材料和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查找。上课时教师仅列出相关递进的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资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数据,并寻求各个相关制约因素,设计解决方案,优选后提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了解“黄果树瀑布”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发展中你发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对“黄果树瀑布”的现状有了较清晰的印象。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教师抓住这一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在事件和文本逐一分析,将书本上的语文知识活化、具体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以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基础,在“曲径通幽”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三、巧用作品生成独创性思维品质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中作品是始终离不开的语文信息载体,“通过阅读作品是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3],而在传统教学中,对作品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动、分析人物,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复述活动”而已,对语文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小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事件的利用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语文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的最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一步讲解物侯和其它自然现象,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选题,了解自然的语文写作专题。这一作业的布置,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这种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的习作,正是学生对社会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四、理解结构生成深刻性思维品质语文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现实问题,抓住各种社会事件和自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认识、分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将‘文化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指称”[4]并预见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事件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中《向沙漠进军》一课中沙漠形成的原因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课知识后,要进行有关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教师在总结本文时,可先提出“形成沙漠的自然、人为、演变等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现实和自身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事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实质,总结规律,形成语文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刻性。
五、注重讨论生成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现实,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动摇的能力。语文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创造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创造性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故乡》一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联系家乡人们的实际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经济发展背后的已使得我们的“精神品质和人情”淡漠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社会知识,能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势在必行,应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生成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5],学生语文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但同时如果一个学生的语文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思维品质也就越容易优异地建立。因此,生成优异的思维品质,必须以扎实的语文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语文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生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各种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

Ⅸ 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思维定势

一、冲破常规,进行发散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迪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是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根据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论,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思维,获取知识,就能打破思维常规,使思维朝独特性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抓住重点词语训练
有些词语在课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或是归纳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抓住这些词语,进行挖掘,研究,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重点词语“纹丝不动”设计以下这些问题:
(1)“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2)邱少云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
(3)邱少云是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
(4)是什么力量让邱少云做到“纹丝不动”的?
学生的思维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展开,通过发散性训练,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2、抓住重点句训练
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来突出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把握全篇。
如教《白杨》一课时,可以抓住重点句“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学生们依据教师的引导,提出了各种有质量的问题:“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爸爸为什么要带我到新疆去?”“爸爸为什么要向我介绍白杨树?”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向多方面发散,开拓了新意。
3、抓住重点拓展训练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设计拓展性的训练。变换开头,变换结尾,改写故事,续写故事……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培养创新意识。
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自制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半瓶水,一只头顶闪着问号的乌鸦在瓶子周围盘旋。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马上提出问题:“乌鸦真聪明,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学生们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有的学生说:“只要找一根空心的麦杆,乌鸦就可以和我们喝饮料一样喝到水了。”有的学生说:“找一片大荷叶,将水倒在荷叶中,乌鸦不就可以喝到水了。”有的学生说:“乌鸦只要想办法把瓶子斜放,就可以喝到水了。”……学生们的种种设想,让答案呈现出各种可能性,具有创新色彩。
二、改变定向,进行逆向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启迪学生逆向思维,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从全新的角度思维,定能培养学生独具一格的创新思维。
如教《龟兔赛跑》时,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按照思维定势,乌龟跑得再快,也比不过兔子。龟兔赛跑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想办法从兔子身上着手,于是睡觉的兔子输给了坚持不懈的乌龟。作者的创新思路闪耀着求异思维的非凡光彩。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拓展性训练:如果龟兔进行第二次赛跑,结果会怎样?由于受到了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顺向思维的层面上,而是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扩展。一些学生这次也没有让兔子轻易地赢得比赛,而是帮乌龟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再次赢得了比赛。学生们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让乌龟赢得比赛的愿望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又如《小猫种鱼》一课的教学,我们往往要求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中吸取教训,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教育学生在学习时要动脑筋,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这就是《小猫种鱼》的教学要求之一。确实,很多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不约而同地嘲笑小猫做事不动脑,把鱼种到了地里,这种做法很荒唐,是大家共认的错误做法。但有个别学生却认为小猫也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它肯向别人学习,肯动手去实践。这些学生进行了逆向思维,正是这种思维,使他们的思路更宽,更深刻,具有创新意识。这种创新属于第二层次的创新,相对于同龄孩子的创新。教师不需要为此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改变他们的想法,完全可以肯定他们的想法,让学生帮小猫想办法,怎样做才能在秋天里收到很多的鱼。这样教,既能满足孩子们的童趣要求,也能从小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突破定势,进行灵活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他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思维的灵活性,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又要引导学生集中思维,正向思维。要因文制宜,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思维,使他们有机融合,力争做到求异、求变、求活、求新。
如教学《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时,可以抛开教材中“看待一件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而应该抓住本质,防止上当受骗”这一寓意。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突破思维局限。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从价钱的高低来看,要盒子不要明珠是傻子。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盒子比明珠美观,所以买椟还珠可以理解。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做盒子的商人,那么他把盒子买回去研究更有价值。学生们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事物有不同的价值。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看一事件,应抓住实质,不要被美丽的外表所蒙骗。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宽,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求异是创新的开始,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多方向、多层次展开思维的发散求异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阅读全文

与语文老师思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