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备课质量
一、课前准备:做好备课工作,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等等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
1、提问要有针对性、明确,让学生有回答的方向 (例如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着重强调数学的信息)
2、给学生充分的反应时间,让他们互相交流沟通(比如小组合作、小老师评价小朋友的回答、同桌交流、团体比赛)
3、 及时反馈,肯定学生对的答案,纠正错误的答案,并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五角星、笑脸等)
4、抓好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让先进生发挥榜样作用(例如你们看,***坐得多端正,***发言真响亮),耐心对待后进生
三、课后: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诊断本节课的不足,为下节课针对不足做准备。
这是我的个人经验,参考一下!
⑵ 数学课程评价体现哪些方面
数学课程评价体现哪些方面
教学评价: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主要立足于课堂,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评价。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功能:
1.导向功能-评价的本体功能。书面考试发展的弊端:导向功能的无限膨胀,使教学失去了自身的依归,成为评价的附庸。
2.反馈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教与学的改进。
3 .决策改进功能 -评价的最终目的。改进课程与教学的决策,改进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范畴:
包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小学数学考试评价以及以自我反思为主的教师发展性评价。
1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将文本课程与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转化为学生发展的现实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1)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究竟在哪些方面发生了转变?
新课程从评价目的、评价重心、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材处理、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重新思考和定位。尝试通过要素评价法、量表评价法、综合比较法、网络评课法、庭辩式评课法、 “行为跟进式”的评课法等 多种评价方式,获得真实的评价信息,对现实的课堂教学进行剖析和研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追求真实的,扎实的,大气的,灵气的数学课,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 是教学评价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首要任务。包括:
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数学事实性知识,如定义、定理、公式,特定的证明,历史性的资料等。
二是数学基本能力和方法。即基于上述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等。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评价。数学方法,是指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是数学学习态度与情感。评价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教学,对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感兴趣,对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是否充满好奇心,遇到难题时是否能够积极努力去克服和解决等。
数学学习评价方式有:课堂观察表评价、课堂即兴评价、数学日记、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质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3 .数学考试评价 命题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改革传统的纸笔测验,形式除了闭卷考,还有口头型考试评价、开放型考试评价、操作型考试评价、合作型考试评价等。
4 .教师的自我反思
通过在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反思、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学生评价中反思等基本途径,对教学事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的思辩,尝试课后备课、教学后记、教学诊断、反思日记、教学案例、观摩分析等多种自我反思的形式,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失败原因,记录疑难困惑,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主要包括:
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评价。
2、评价内容的多维度。 两个纬度:一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四个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二是教学内容四个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念、实践与综合运用。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可采用书面考察和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自我反省、数学日记等评价方法相结合。
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定性与定量两类方式。
第二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提纲
1、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和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区别。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习与思考
1、“一节数学好课有四大‘支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2、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什么转变?请你就其中的一个方面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要素评价法?它包括哪几个“要素”?
一、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转变。
课堂评价有九大转变:
1.从评价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别转变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从评价重心看,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3.从教学目标上看,由单一目标转变为多元目标。
4.从课堂结构上看,由线性发展转变为非线性发展。
5.从教材处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转变为用活教材。
6.从教师角色上看,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参与者。
7.从学习方式上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
8、从学习效果上看,由关注解决问题能力转变为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
9.从教学手段上看,由形式创新转变为注重实效。
具体如下:
1.从评价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别转变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更多的着眼于对教师本身教学水平的的评价。这种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评比与奖惩的依据,于是,教学基本功大奖赛、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比赛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尽管此间涌现出了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改革动力是自上而下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重在甄别和选拔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同时也催生了一种畸形的教研活动氛围:执教的老师不希望听到“意见”,评课的老师不会提“意见”,老好人比比皆是。
《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这种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从评价重心看,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几个新趋势:
(1)课堂教学评价形式由单一的行政奖惩式的评价转变为领导、同伴、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式的评价;
(2)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由指导、考核为主的外部介入式评价转变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师个人反思共存,尤其凸显教师个人反思的发展性评价;
(3)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由研究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不但重学习结果,而且更重学习过程的整合式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从教学目标上看,由单一目标转变为多元目标。
目标有原来的知识性目标为主线,情感目标为辅线转变成了多元化。
4.从课堂结构上看,由线性发展转变为非线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预设和生成共存。
5.从教材处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转变为用活教材。
案例《圆柱的认识》
著名特级老师林良富在教学时,就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句硬生生的话的表述上,而是巧妙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适时地抛出一根足以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名字吗?”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了,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发现:圆柱形井的高也叫“深”;圆柱形硬币的高也叫“厚”;圆柱形铅笔的高也叫“长”等等。一个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经过 林 老师的独具匠心的引导,神奇地升华成为本节课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精彩。
6.从教师角色上看,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参与者
力求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张扬;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共同学习者、平等参与者等角色。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案例: “请钱老师配合我们学好这节课的知识”
2000 年,著名特级教师钱希有老师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在与三( 1 )班学生课前谈话时,钱老师让他们来说说自己最大的理想。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其中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地说:“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配合钱老师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小孩子纯洁无暇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钱老师。钱老师接着问这位同学:“你的想法很独特,能说说为什么吗?”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们都知道您是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台下有这么多老师听课,要是因为我们表现不好而让您课没上好,那您多难为情啊?”全场老师鼓掌。这时,钱老师首先谢谢这位同学的好意,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全班同学说:“其实,你们今天要学的内容,钱老师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刚才这位同学说要‘配合钱老师学好这节课的知识',那你们觉得这样说有什么不妥吗?”甲生说:“应该是我们小孩子学。”乙生说:“我觉得应该说‘请钱老师配合我们学好这节课的知识'更恰当一些。”台上台下听课的老师再次自发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第一次鼓掌充其量是听课老师对于“童言无忌”的好奇和鼓励;而第二次鼓掌则无疑是全场听课的老师对于钱老师超前的教改意识和经过钱老师点化后觉醒的学生迸发出的强烈主人翁意识的由衷赞美。
7.从学习方式上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
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自觉地让学生唱主角,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8.从学习效果上看,由关注解决问题能力转变为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教学的演变:满堂灌-讲练结合-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要关注可持续发展。
9.从教学手段上看,由形式创新转变为注重实效
在形式的选择上,又热闹到冷静,我们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二、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真实 扎实 大气 灵气。
这是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的四大支点,即四大标准。
首先新课程呼唤真实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是真实的;教师的情感是真实的。开始我们追求表演式的课堂观摩,但现在我们需要那种朴实无华的家常菜肴。
其次新课程呼唤扎实的课堂。热闹的假的生动的课堂自动生成实际是一些年轻老师教材西瓜皮的借口。在教学中要做到目标制定时想到能力、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目标的落实,在课堂上要有精彩的预设。在课堂中要有真正的有效的生成,在课后要有真切的反思和改进。
再次新课程呼唤大气的课堂。上课时教师要有大家风范、课堂设计要粗旷、流畅、大气。并做到三个“敢于”(敢于摆脱教材、教案、原定思路的束缚)、三个“不要”(情节、环节、问题不要太多太细太碎)、三个“关注”(关注学生需要、学生表现、学生欲望)。
最后新课程呼唤灵气的课堂。灵气是教师课堂智慧的最高体现。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1.要素评价法
概念: 所谓要素评价法就是以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要素为支撑点,对整节课进行整体衡量的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行为、教学艺术、教学效果。
⑶ 数学教案《好朋友在一起》观察及评价
通过碰球游戏让幼儿复习4以内的组成。在课件的辅助下让幼儿更形内象地认“+”、 “=”号容,并通过应用题学会列算式。通过学习,练习,让幼儿加深对4以内加法的认识。通过课件、教师引导,让幼儿学习4以内的减法,并能够列出算式,在会列算式基础上,尝试编简单应用题。通过练习让幼儿巩固对4以内加减法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
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小精灵儿童网站
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
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评析与反思怎么写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整个活动,形式新颖,简单有趣,生动形象,几个环节的安排恰到好处,始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发展了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整个活动将幼儿的思路清晰化、系统化,使幼儿感到,原来学数学是那么的有趣,动静交替中,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们“乐学”的情感。
⑸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调查数据表明,小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对象,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检查评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⑺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评价方式有哪些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对象,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