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准备参加美术集训,该怎么选画室
我觉得学美术还是来要去有知名源度的画室参加集训,像北京的思想者是很有名气的,所以很多美术生都会去这里学习,老师也都愿意去这样的画室。我有三个同学都是从这里毕业,去的适合就是冲着他们名声去的。现在发展都很不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步了解。
㈡ 集训快开始啦,美术生应该准备什么
我是一个美术生。不用带太多课本去集训学校,因为根本没时间看。画架,画板,颜版料(推荐米娅56色,非常轻便,权很后悔为什么一开始没买这个,白色多买),美术用手推车(外出写生、考试用,但不是必需品),扇笔(推荐三菱和樱花尼龙),橡皮(樱花,建议多备,因为很容易不见),炭笔(我用尼奥尼,软碳常用),素描纸(没什么特别推荐的,我基本上什么牌子都用过,康颂比较细腻,看个人喜好),可折叠板凳,咖啡or茶,袖套(重要,冬天用),充电宝,有条件拿一个平板.....还有很多像戏水布水桶之类的就不用提了。买这些东西可以去美院附近买,比网上还便宜许多。祝集训愉快(^ν^)
㈢ 没什么基础,准备考美术,应该去什么画室集训
如果在杭州的话,首选杭州白鹿画室,老师会根据你的水平来定制你的学业计划,不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祝您工作顺利
㈣ 美术生参加集训要准备哪些东西
参与美术集训,这个要看你在哪个城市,哪个画室吧。
像我之前在北京思想者画室学习,里面设施齐全,想要的东西都能随时买到。
不过给同学们一点建议:
1.衣服可以买一些便宜的准备着,染上水粉都是洗不掉的。
2.可以带些预防感冒的、止痛的药,生病如果请假了,有些课程很难补回,应该时间比较紧。
3.生活日用品可以带简单点的,太复杂走的时候东西会很多。
㈤ 集体备课活动在初中美术新课程中有多大的优势
1、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回经验各有不同答,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㈥ 如何使用网络开展美术集体备课小结
一期来,我组在教务处、科训室的正确领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向课堂要质效为方向,以培养具有优秀审美素养的中学生为终极目标,努力打造团结奋进、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备课组形象,工作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不计得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小结如下: 一.教研氛围浓厚 开学初,我组三人都自发从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制定全面、详实、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学期结束,每人都提前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撰写经验文章(或论文),按时做好学生期末成绩考核工作。在学校教学过程管理检查中,全组成员成绩优异。 要教好书,首先要备好课,集体备课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专业发展,促进集体凝聚力。这学期,我组坚持集体备课,每次备课组内成员都能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在思想,再根据本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最后共同形成精品教案。 我组成员间还坚持相互听课,特别是高中两位教师之间,本期相互听课多达30节以上。每次听课,我组均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进行点评,总是努力帮助对方成长。 二.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专业引领超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虽然我组成员共同的专业都是美术,但每人的专业领域不同,设计、油画、国画工笔、写意、书法等每位成员都有专长,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利用中午时间组织成员学习国画、练习书法,正因为平时不懈的努力、积极的付出,才涌现了省教师书画展二等奖、市书法现场赛一等奖、市技能赛二等奖获得者
㈦ 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应怎样备课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引起我们对教学作全面反思。但课改不能仅停留在观念的变革上,它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对学校来讲,对广大教师来讲,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教学创新,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新课程下新老教材的课怎么上?实行新课程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核心的问题就归结到如何备课上。
当前,我校的师资不算紧、课程不算多,教师任务不算很重,教师为应付检查(教师应付学校检查,学校应付上级检查)照抄旧教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导致教案流于形式,把动态的学生排除在教案之外,仍是知识灌输为目的的旧备课模式的翻版。另外,一些老教师教法陈旧、思想观念转变慢,新课改对他们来说只是穿新鞋走老路;部份青年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个人喜好备课、上课,他们某些观点新奇,但得不到理论支持;骨干教师虽然走在课改前沿,但他们校内外活动多,好的观点和做法仅仅在每学期的一两次教研课、公开课中体现平时亦忙于应付。就是有些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其实质仍然是应付检查(教研活动检查)的个人备课。因为,教研组的做法一般是,把备课的任务分配给几位教师,每人承担一定量的备课任务,然后交流(交换)。这种集体备课虽有交流、自主修改,但缺少情感的沟通,缺少争论,缺少商榷,缺少思维碰撞。这样备课只是手工劳动;几乎没有经过大脑的过滤的教案,只能是财产的浪费,体力的浪费,生命的浪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呢?下面就新课改下的备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扬弃传统的备课观,树立互动生成的备课
扬弃意味着继承和发展。备课的内涵极为丰富,有对教材的钻研,有对学生的了解,有教法的设计,有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还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等。直面新课改,我们不能把传统的备课观一棍子打死,而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进行扬弃。如传统备课中提出的吃透两头,掌握双基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知识和技能相吻合,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在备课时,要创造性的工作,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考虑进去,设计出符合新理念的方案,并在实施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对话,即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上课不再是执行教案者,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的互动生成者。因此,教师要树立互动生成的备课观。教师的备课,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交往的平台,具体地说:一是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二是能让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三是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四是要能关注学习的积极评价。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写成的。能成为教材,自有其价值存在与相应的精神穿透。这就要求我们备课前一定要先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简要地了解与整理,对整个知识系统有个全面的感知,再针对单位备课内容进行具体设计,最终形成程序方案。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好的教材也有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记《课标》所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牵涉到备学生情况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则需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 挑战;如果对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比较难,较为抽象难解,则要考虑是否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与坡度,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激发良好的学习意愿。然而,备学生是一个复杂、难把握、具有较高弹性的问题,为使每节课都能确保顺利,遇到问题有个回旋的余地,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时的应急预案,也就是尽可能的多想几种可能。在不断解决问题,战胜问题的创造性劳动中逐渐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包括扬弃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些做法,使之更加完善与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教学资源不仅仅包括课本、教参、练习册等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课外教学资源,还包括每个学生所生活的社区、家庭等等。资源的外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是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应该注意的是,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往往拥有着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而他们往往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视角。所以教师应当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备课。这样课堂的空间将会更加深广,教学效果也会更佳。
四、提倡集体备课,努力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
借助于集体备课加强对课程、对教材、对教学的研究与交流,用科研提升教研,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课程改革,进而有效的帮助组内每一位教师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效的集体备课,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环节:
1、个人预案
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独自写出个人预案。每位教师生活阅历、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互不相同,因此教师钻研教材、设计个人预案时,不必写详案,而是个人在某个环节的独特见解,或是对他人教案某些认同章节的摘录、修补。个人预案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独自的教学风格,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良好开端。
2、集体研讨
在教研组里,分单元确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主题进行集体讨论。采取先逐人谈设计意图、教法学法指导、学生参与情况,即交流个人预案;再共同探讨,确立共性的东西,形成共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中心发言人把讨论过程及内容作好详尽的记录,整理形成材料并作总结发言。
3、整合实践
中心发言人从总结材料入手,把优秀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设计,融入本单元教案,诉诸笔端,形成一套完整的集体详案,再分发给组内成员。这时的集体详案,虽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交流与研讨已比较合理,但每个教师的观念与行动间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提高。因此,每一位老师要以集体详案为蓝本,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加工,并在实践中检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而完善。
4、认真反思
新课程对我们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备课中的反思,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我们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最终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出发,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
5、实践成案
每一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对上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的反思稿进行再实践,即运用反思稿在自己班级里进行教学,验证反思后形成的解决方案是否切实有效。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从而又进入反思与修正,并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教学案例成案。从以上几个环节来看,备课确实是一个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在师师、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必然会在思维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留下真实的缺憾。这些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激发我们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分析,进行案例分析,进而面对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时,能随时提取移植,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备课也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然而,要备好课并在备课中有效的实施新课程,就得更新备课的概念,懂得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书写教案是备课,查阅资料是备课,了解学情是备课,上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更是备课,而且是重要的环节。
㈧ 速求:意大利美术留学生准备考大学之前,学校要的美术作品集怎么做有模板吗谢了。
最重要的几点:来 独创 独特源
首先实力再是诚意,能力+创意+诚意+学力=录取
以图片形式:图片要清晰,整洁。
图片要有你的姓名,日期,作品标题,作品尺寸及图片说明。
以原件形式:不要提交保护不良的作品,提交近期作品,尽量提交完整作品作品背面加上你的姓名,日期,作品题目和设计理念,不要寄立体作品/雕塑,立体作品应以图片形式提交。
虽然国外院校的申请更灵活,申请准备周期相对较宽松,但外国学校很看重留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所有国际艺术院校作品集的申请准备一定要真实,千万不要抄袭模仿过往成功案例,外籍教师在评作品时十分认真,模仿和抄袭甚至盗用都无非是自毁前程,完全堆砌国内教学中的素描、色彩、速写等也很难有强的冲击力,完全懵懵懂懂的自由发挥也不好。所以在作品的筛选上要注意符合学校要求。专业的作品集准备策略与突围技巧,呈现方式及文案精准配备,再加之充满诚意和感悟的艺术家推荐信在申请环节中也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出国成功申请的重中之重及获高额奖学金的关键所在。
㈨ 美术专业考研进了复试要不要准备作品集
而对于考研来而言,准备作品自集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导师的时候(个人觉得,越是好的学校,找导师过了初试再找也无大碍),一方面增加谈资,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导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些学校某些专业的导师,在面试的时候后,也是需要作品集的,这个需要注意。
至于说准备作品集是不是必须的,这个要看个人情况,如果自己有某些方面拿得出手的作品,整理一下,做成一本集子,肯定有益无害;如果觉得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少的可怜或者没有,为了考研去临时准备作品集,湿兄觉得除非时间非常充足,不然也没有太多必要。因为这样既占用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勉强做出来的作品集,还可能存在让导师“失望”的风险,最后得不偿失。
最主要的还是把初试成绩考好,越是比较出名的学校,往往也越看重初试成绩,也相对公平。假如初试成绩能考个第一,我相信没有导师会忽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