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保定市红星小学语文老师李广秀

保定市红星小学语文老师李广秀

发布时间:2021-03-07 11:43:19

㈠ 关于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它诉说的就是抗日英雄儿童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

二小带着鬼子走到了这里,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二小心中着急起来,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生平
王二小 1929-1942 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年仅11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地,自己却英勇牺牲

㈡ 请大神翻译一下

你好,我叫李平,今天十岁,在红星小学上学。学校大约有五十个老师,他们都很内愿意帮助我们。张老师容是我的语文老师,他35岁。他又高又壮并且对我们很友好。他喜欢放学后和我们一起玩篮球。他是个优秀的篮球员。李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她只有20岁。她漂亮又活跃。她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在教室里唱好听的歌。她经常星期天去书城。她喜欢在那里看书。马老师是我的英语老师。他大约40岁。他又胖又矮。他的课堂有很多乐趣。他喜欢唱歌和看电影。我非常喜欢我们的老师

㈢ 有个老师,拿学生的梦想来诋毁他,现在的一切,学生在直播,她就举报,

坑定是不好的,这样也叫老师,不是来鼓励学生完成自己的梦想,而是去诋毁他?你先问问他有什么资格为人师表?

㈣ 战争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㈤ 小学生的关于国庆节的广播稿,600字左右,最好里面加点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故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海娃-----鸡毛信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纪念碑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三个小英雄:张玉芬(左)、牛中才(中)、温三郁(右)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广播稿----------------------------------------------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我坚信只有心系祖国,才会健康成长!”
我哑哑学语的第一个发音是“妈妈”,我首先认得词是“中华”,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从那时起,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着祖国妈妈,人生道路上15个春夏秋冬,我很幸运,时时充满欢乐,处处铺满鲜花,中华的历史告诫我们: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落后就要挨打!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妈妈!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经历风雨,在世界民族林中巍然屹立。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这是中华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而人类的精神世界好比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山,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做一个攀登者去攀登这座高山,因为山的顶峰有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道。的确,中国的未来就属于我们,辉煌的成就已是过去,关键的是未来!
要想心系祖国,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起爱国精神。毛泽东主席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他曾经说过,有的人学习看起来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穿衣吃饭,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是很没有出息的人。我们应该时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而发奋学习,努力健康成长,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心系祖国然后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其次就要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行队礼,不是少先队员的同学要行注目礼。平时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戴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带。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才会健康的成长,为祖国献力。
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做起。要具有创造意识,效率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到那时,我们将真正成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昂首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图,将一片丹心献给祖过。让我们一起向着“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目标前进吧!
-------------------------------------------嘿嘿,我只知道这些咧--------------------------------

㈥ 李青松的人物经历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7年,恰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内地引进人才,李青松怀着满腔热血“到边疆去”,迈出大学的校门,带着天真的梦想,离开可爱的湖北,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来到天山脚下的哈管局(现更名为农十三师),走进了红星二场学校三连小学——一所只有8位老师的小学。做了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挣着每月198元的工资,吃着自已在露天灶台上做的饭,住着一间仅容得一张床的水房。原以为能成为中学老师的他,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才知道美丽的幻想和憧憬与现实间原来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面对这样的境遇,他孜孜不倦地劳作着,安安静静地思考着,天天真真地梦想着。两年半的“苦行僧”生活给予他飞翔的理由。
第一年,他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他把自己定位在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可亲的大哥哥。他教学生识数算数,总是通过小比喻、小故事、小笑话,深入浅出而又形象生动地说明数理。学生们或凝神静思、或拍手叫绝、或各抒己见、或反复运算,课堂十分活跃。李青松说,这叫“善待童心,引雀鸣叫”。很快,孩子们都把他看成好朋友、好老师。一年耕耘,他教的两个班数学,获得了地区期末统考农垦局第一名。
第二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分去教学前班。有人调侃:“大学生教学前班,我们的水平都赶上小日本了。”当时的李青松似乎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尴尬。他的忘年之交王范理老师对他说:“教学前班也是教书,你应当识时而愤,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是一颗放在什么地方都一样闪光的宝石。”李青松下决心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他说,人应当是一颗恒星,而不是流星。但对他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他不知对学前班的孩子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他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平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自学画画、剪纸、练毛笔字、练习普通话。由于认真而用心的努力,带来了意外的收获——1998年5月初,场部中心学校决定请李青松老师上一堂观摩课。观摩课上,李老师讲的是拼音“un”。他先把“un”的发音与晕车联系起来,学龄儿童非常乐意接受。教“un”的整体认读音节时,他当堂剪了一件红衣服,衣服背面贴了一朵白云,这样,衣服和白云构成了一个整体,“衣”加“云”就拼成了“yun”,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会了“yun”的整体音节读法。这个班50多个学生,一堂课45分钟,有教有练,有张有弛,有说有笑,知识的传授尽在寓教于乐之中,李青松再一次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有人问他:“平时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为什么在课堂上这样生动活泼、妙语连珠呢?”他默然笑笑说:“我刚工作,总发愁怕教不好,想的事很多,满脑子里装着的全是学生,没有时间与同事们闲谈。”是的,李青松老师是“清波湖畔一团火,一方乾坤别样红”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间悄悄地流逝着,李老师默默地耕耘着。他一直深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李老师用大量的教育原理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向教育家魏书生学习,向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老师学习,向优秀班主任郑立平学习,向于永正、窦桂梅、吉春亚和余映潮等名师学习。白天忙着上课,忙着解读学生。晚上忙着学习,忙着反思。休息日,忙着系统地读书学习。有时,他都怀疑自己工作效率太低,悟性太差。即使是工作倦怠时,他也会从“书”中,从“名师”身上一一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不断创新。一有时间,他勤奋钻研教材,激情模拟讲课,孜孜不倦地做读书笔记,认认真真地写所思所想。
由于自己的默默努力,在一次学校听评课活动中,初出茅庐的他,却取得了一个唯一的“A”级。这一切似乎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几缕阳光,激起他教学的热情——更加用心备课,用情上课。
由于自己的静静劳作,他得到学校的信任——1997年至2007年任教小学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在初中任教。他得到师教委的关注——2002年、2005年两次参加师教委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2005年至2008年参加“农十三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主讲教师之一,并上观摩课。他得到各种精神的鼓励——论文和教学随笔发表于《兵团教育》《陕西教育》,1999年12月代表学校参加哈管局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荣获第二名。2000年在红星二场举行的“争创‘十个百’先进”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被评为“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04年9月在兵团小学语文教师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9月撰写的案例《放飞友谊》,在兵团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案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5年12月辅导学生参加“我爱兵团”读书征文,获“优秀教师”指导奖。2007年5月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六年实验工作总结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教研员称号。2008年5月在第九界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2008年12月在兵团“天山杯”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2009年3月指导的军垦童谣《军垦精神代代传》在兵团文明办和生活晚报社联合举办的兵团中小学生军垦童谣创编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6月在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010年10月荣获兵团优秀教师的称号。与此同时,他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尽管如此,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处在思索的状态中,思索自己的教学风格,思索自己的教学理念。他只管埋进书堆里,用心聆听书香,用情品尝书味,用生命解读“学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从与孩子相识的那天起,李老师就悄悄地告诉自己:守护学生的精神生命,珍视他们的成长渴求,成为一个精神导航员。他常常静静地询问自己:我爱我的学生吗?我会爱我的学生吗?我的学生能感受到我的爱吗?
一心想做学生“精神领袖”的李老师,面对“中考需要分数,高考(微博)需要分数,考量老师需要分数”的现实,李老师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教育。他常常告诉自己:当分数与快乐发生冲突时,我主张快乐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健康发生矛盾时,我主张健康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兴趣发生摩擦时,我主张兴趣第一,分数让路。
每学期伊始,李老师总会与学生们共同设想班级的奋斗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班级真美好,共同规划班级的惩罚措施——如果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者,唱一首流行歌曲;如果与人发生矛盾,但没有及时解决者,分别读哲理散文一篇;如果作业不及时完成者,请在小黑板上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科有关)画一幅漫画。他的学生总会主动承担不同的责任——人人是班委。每当特殊的节日里,李老师总会用简单而有心的方式去感染学生——学生的生日,他会给学生拨打一个电话,赠送一颗糖,写一句激励的话语。同时,还建议学生过生日时,应该去感谢母亲。六一儿童节时,尽管所教的学生是初中,但他总会用简单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庆祝。
学生情绪不好时,他总会第一时间走进学生心灵。记得一次月考,当他回到教室时,发现少了一名叫田洋的学生。李老师向班长询问该生去哪里了。班长只是说田洋嫌教室不够安静回家了。此时此刻,一向特别了解学生的李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他心想:这个学生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老师思索着怎样才好。在去市场的路上,李老师碰巧遇上了田洋。于是,一向直爽的李老师问道:你提前回家,也不请假,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呀?起初,田洋说没什么。李老师继续询问着,田洋终于敞开了心扉:化学和英语考得特别不好,心情很不悦,再加上家长要求他必须考上一所重点高中。为此,他的压力特别大,总觉得自己很对不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说着说着,田洋泪流满面。看着学生的泪花,李老师也流泪了,他深情地对田洋说:“假如你真的考得不好,别人一定能考好吗?不要总认为别人比你强。再说,考试结果还没出来呀!父母对你提出了要求,至少说明了父母认为你是有能力的呀!更说明父母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行’呀!”经过耐心地开导,田洋露出了微笑。李老师笑着说“结果,你我都左右不了,但我们能控制过程——快乐而有效地努力学习。”听后,田洋同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由于李老师的潜移默化,他的学生也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关爱身边的人——看到捡拾矿泉水瓶的老人时,他们会主动帮助拾捡。遇到任何事情,他们总会向李老师倾诉。为此,李老师习惯了每天都要与学生聊天。由于要解决学生心里的不悦,李老师常常忘记了吃饭时间。善解人意的学生,有时会偷偷买饭给李老师。他所教的学生,常常说道:“李老师,你如果教《心理健康》,一定很出色。”家长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总会第一时间请教李老师,李老师定会“有求必应”。
当李老师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时,学生都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关心李老师——教师节,孩子们用自己朴实的方式表达了对李老师们的祝福。孙士成、马静阳和谷雨等3人中午骑车回家拿红枣和葡萄。简单的庆祝活动后,学生们又为李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每人亲手摘的“小星星”祝福李老师。远在哈密上高中的学生,他们都会通过打电话对李老师进行祝福。更让李老师感到意外的是——许乐,一个只教过一年的女生,由于父母皆在哈密生活,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李老师而去哈密上学,也特地回来送给李老师一本《快乐有方法》的书籍作为送给李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李老师心安理得地呆在农场任教,他总是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总是用自己的方式丈量着生命的价值。由于远离父母,无法尽孝,他只好每周给父母打电话,了解父母的生活,诉说自己的近况;他只好用每年的一半工资寄给父母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他总是习惯了在那属于自己的宁静小屋里调节心情——有时,他聆听空中电播,与素昧平生者进行无声的交流;有时,他顺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语文报》、《教育探索》、《北京教育》、《班主任》之类的报刊杂志,细细地品、静静地思,享受着孤独。李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静能生慧”。
十四年的教学生涯,无论是教小学,还是教中学。他格外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引领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人人做到“晨诵、午读、暮省”。营造“书香班级”,让阅读润泽生命。让阅读净化心灵。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总能做到“桌面洁净,地面干净,室内安静,心灵平静”。全校大会上,他的学生总能做到“坐得直,行得正,听得专”。全校劳动中,他的学生总能做到“你干,我干,大家干,这个班级真能干”。
李老师习惯沉醉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世界里。“听你的课朴实、自然,令人心潮澎湃。语文课以情点燃情,以精神立人,在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得到体现。从你身上传授的是你对孩子博大的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自我的挑战,对人生苦苦地思索……”这是学校老师听完李老师的课后感受。师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王艳新老师说:“我无需评说,只想学习。你成长的道路艰辛,但成功地体验快乐,希望你天天快乐。”
2010年,李老师被评为“兵团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师德师风标兵”。李老师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者,为此他总是能冷静地做到:面对尘世浮华,坚守信念,以不变的执著,超越堆积如山的作业、永无休止的备课、不知疲倦地家访,平凡却精彩着,平淡却自豪着,平静却幸福着!
回望走过的路,李老师之所以能做到“默默无语,静静流淌”,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在飞翔”的信念!

㈦ 抗日小英雄事迹

1、小金子

此时年仅4岁,敌人用食物相诱,他拒绝不吃,对日军和伪军喊道:“中国人不吃亡国饭!”在场的伪军和汉奸翻译,见此情景暗自咋舌,自惭形秽。

2、张嘎

为奶奶报仇不惜闯入鬼子根据地,杀了不少鬼子并救出老钟叔。

3、王二小

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不顾自身的危险,毅然决然的把鬼子引入八路军埋伏圈。

4、王朴

鬼子拿刺刀威胁,王朴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藏身处。

5、马秀英

面对敌人的残酷刑法,马秀英毫不动摇,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

(7)保定市红星小学语文老师李广秀扩展阅读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㈧ 小学六年级课文“灯光”作者简介

王愿坚来(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自。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参考资料:网上

㈨ 少年小英雄的故事

1、于连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 。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

于连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连(Juliaant)。

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引为自豪,盛赞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2、海娃

一天,海娃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啊这天鬼子的大部队进山去抢粮食了,炮楼里只剩下了“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正是八路军端掉鬼子炮楼的绝佳时机。海娃爸爸就把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画好装到一封鸡毛信里,叫海娃马上送给二王庄的张连长,通知来打炮楼。

海娃二话没说,就勇敢地接受了任务,赶着羊群就上了路。没想到,一出山沟,就碰上了鬼子!“这可怎么办?要是鬼子搜身,鸡毛信不就暴露了吗?不行,我得想想办法。”说时迟那时快,看着羊群,海娃灵机一动,诶,就把鸡毛信藏在了“老头羊”肥肥的尾巴下面。

两个小鬼子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就把海娃和羊群带到了一个打谷场,杀了羊吃肉,幸好,“老头羊”没有被杀到。鬼子吃饱了,就把海娃夹在中间睡大觉。海娃心中装着任务,哪睡得着啊。

到了深夜,看鬼子睡得像死猪一样,就悄悄的从鬼子窝里溜了出来,取出鸡毛信,撒开双腿、就像兔子一样直奔二王庄。要到二王庄的时候,鬼子才追了上来。望着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计上心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

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这时,海娃的手中了一枪。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声喊起来:“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霎时间,四面里的八路军瞄准鬼子的脑袋,乒乒乓乓的就开火。张连长根据海娃送的鸡毛信又成功地捣毁了敌人炮楼, “猫眼”司令还在睡大觉就被八路军给活捉。

3、王二小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

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鬼子的信任在前边带路。

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最终引进了死胡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9)保定市红星小学语文老师李广秀扩展阅读:

培养勇敢的品质在于:

1、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性格是什么,能力在哪个层次,爱好有哪些等等。

2、选择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去做,逐渐增强自信心。

3、敢于挑战自我设限,突破舒适区,经常性培养冒险精神。有利于往后面对更多的挑战。

㈩ 抗日小英雄故事都有什么

芦荡小英雄
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立即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放鸭的小牛把送枪的鬼子和伪军引诱到芦苇丛里的蛤蟆湾,老马和民兵们一举歼灭了敌人。

小铁头夺马记
骑马奔驰是许多孩子的向往,当一名小骑兵跃马扬刀多威风啊,何况小铁头夺的是鬼子队长的马呢!
日本鬼子到刘家庄来搜捕八路军伤员,儿童团员小铁头决定去报告八路军骑兵连。路远来不及,他大胆的夺了鬼子队长的大红马,奔向骑兵连驻地。敌人出动自行车队猛追,小铁头催马过营地,闯岗楼,渡运河,把敌人引进骑兵连的埋伏圈一举歼灭,小铁头最后也成为一名英勇的小骑兵。

两个小八路
八路那时候可是很神气的称呼了,能当上小八路那真是帅呆了!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某地八路军转移后,把小战士孙大兴和武建华留在敌后,他们在地下党老靳的领导下,潜入敌人据点,英勇机智地送情报,斗特务,运武器,历尽艰险,最后配合我主力部队,一举收复了敌人据点,消灭了日寇,两个小八路茁壮成长起来。

草原英雄小姐妹
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两姐妹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艰难地往前走,最后终于安全脱险,保护了集体的财产。

海娃送鸡毛信
送情报是小英雄最常见的任务之一,而海娃送的插着鸡毛的信显然是这类故事中最受欢迎的。
儿童团长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一次,他替抗日游击队送一封紧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敌人。敌人把他捉起来,要他带路。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的任务,机智的和敌人展开了斗争。最后他冒着危险甩开了敌人,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根据这封情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刘胡兰
刘胡兰不但有英勇的革命故事,还有大家所熟悉的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所以她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份庄严。

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几乎是那个年代儿童英雄的样板了。他淘气还有点蛮劲,他会用假手枪顶着罗金保的后腰,他会偷偷的把真手枪藏在树上的老鸹窝里,他和胖墩摔跤输了不但耍赖还堵人家烟筒,这些缺点那么亲切而又可爱,而在这些充满乐趣的故事中成长为一名小战士,也更加真实可信。

王二小的故事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儿有准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刚要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头。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儿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阅读全文

与保定市红星小学语文老师李广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