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鼓号队活动计划与备课

鼓号队活动计划与备课

发布时间:2021-03-04 06:13:52

㈠ 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视频*

中国少年先锋队(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3日创建并于1953年6月改名的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给出了少先队的性质: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群众性的儿童组织。截至2002年底,少先队约有1.3亿名成员。
目录

* 1 特征
o 1.1 队旗
o 1.2 队徽
o 1.3 标志
o 1.4 队歌呼号等
* 2 队章
o 2.1 加入
o 2.2 退出
* 3 历史
o 3.1 第五次全国少代会
* 4 相关条目
* 5 外部链接

特征

队旗

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大队旗,高为90厘米,长为120厘米,旗中心有黄色五角星及火炬(火炬镶黄色边,内为红色)。

中队旗,高为60厘米,长为80厘米,一端剪去高为20厘米、底宽为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缺口(该三角形就是红领巾)。五角星及火炬(颜色同大队旗)在以60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队徽

队徽由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五角星、“中国少先队”五个字和火炬炳为金色,绶带和火炬的火焰为正红色,火焰和绶带镶金边,“中国少先队”字体为黑体。

标志

队章上解释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

队歌呼号等

* 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 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 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2005年第五次全国少代会根据对原誓词做了部分调整并写入队章)

* 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歌词请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队章

队章全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 1954年6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决议,共青团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此后多次修改。

* 原队章是2000年6月3日在第四次全国少代会上修订通过的。

队章内容请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第五次全国少代会提出的队章修正案修正的内容如下:

* 阐述了原性质: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青团领导的群众性的儿童组织。
* 修改了性质:根据中国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九章第三十八条“团同少年先锋队的关系”中对队的性质的规定,将“我们队的性质”修改为“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 修改入队年龄,将队员入队年龄下限由7周岁改为6周岁。
* 增加队歌的条款,将原本默认为队歌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正式写入了队歌部分。
* 增加入队誓词的条款,将原本共青团公布的少先队誓词做了部分调整并写入。
* 将“我们队的奖励和处分办法”修改为“我们队的奖励和批评”。

加入

凡7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加入少先队并遵守少先队章程者,都可以向少先队中队提出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即成为队员。中国少先队目前有超过一亿的成员,绝大多数学龄儿童都是少先队员,刚入小学的新生往往都是以集体加入的形式自动成为少先队员。

退出

关于如何退队并没有十分详尽的说明,一般而言当对象者达到一定年龄则自动退队。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像入队时的宣誓退队的制度。

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

*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
* 195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开展了“三要三不要”。
*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进行“小五年计划”。11月,共青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
* 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
* 1958年6月,中国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公布誓词。
* 1960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持少年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
* 1962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 文化大革命时期,少先队工作陷入停顿,取而代之的是“红小兵”组织。
* 1978年10月,共青团团十大宣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
* 1979年,共青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
* 2005年6月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少工委委员。

第五次全国少代会

根据最新通过的队章第十七条:我们队的领导机构:全国和地方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全国和地方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同级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代表大会原则上每五年召开一次。

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㈡ 如何练习鼓号队指挥

作为合唱的指挥,在自身要求与技术要领等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不知道你指挥的合唱队及伴奏乐队规模,是否有总谱等,所以我在这里简要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供你参考:

一、指挥的任务与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读谱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二、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三、简单技巧
1)开始。
(1)当指挥者站定指挥位置后,要首先通视一遍合唱队和乐队的全体,这样做一是对合唱队人员的站位、注意力及其他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二是这相当于是一个动作提示,即“告诉”全体人员作好最后的准备;

(2)检查无误后,开始指挥,这时可以左手心向上、左臂平举的姿势给乐队一个提示(提示拍),这一动作须稍慢且到最高点时要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此过程中间,乐队人员即须随你的左手动作整齐地开始弓上弦、号对嘴、鼓对槌,处于演奏状态,只等你的手势向下打出第一拍即开始演奏(注意:必须是始终把乐队和合唱队绝对地置之于你的指挥之下,而不是伴奏一开始你才“举手”);

(3)左手在最高点开始向下打出第一正式拍,乐队即在你左手的指挥下开始演奏。此时你的右手应保持自然垂下贴于身体,同时合唱队应保持队形及静默。

2)乐队前奏曲至结束时,开始挥动右手,指挥领唱加入,待需要合唱队加入时,可以左右手同时挥动,提示起唱。注意,每加入一个演唱单元,原来的指挥动作须持续进行。

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鲁冰花》属柔情歌曲,指挥动作应以轻柔流畅为主。

3)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鲁冰花》的结束音有个“无限延长”记号(不知乐队总谱是否如此),可视情况延长四拍左右,指挥动作应由重至轻,渐缓收束,收束时要果断一些。再次提醒:只有等你的指挥动作全部完成时,乐队和合唱队等才可以终止演出动作。

四、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但反对指挥动作单调而机械地重复,缺乏生机与活力。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必须是歌曲本身的情绪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挥者最大的敌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挥者的密友。
4)指挥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个合格指挥的主导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指挥者必须在平时加以苦练,以从技术上给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灵敏的听力和对乐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

最后,关于衣服的问题,应依演出场景而定,总之衣着宜穿着大方、不妨碍指挥(包括指挥动作和心理反应),与演唱队、演奏队及演出场景保持和谐为原则

㈢ 小学鼓号队的作用

小学鼓号队的作用:
1.鼓号队是少先队组织的象征。哪里有鼓号声,哪里就有少先队,它是少先队存在的体现。
2.对少先队员是一种教育手段。 在组织与训练鼓号队的活动中,需要他们协同动作、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守纪律的习惯。所以训练鼓号队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也是对鼓号队队员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3.能使少先队员受到美的熏陶。 爱美、追求美是人之常情。在少先队集会上,当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星星火炬旗帜下,伴随着庄严的少先队鼓号声行进时,内心产生的美感,完全不同于自然界的美,而是一种浩瀚无比的壮美,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能激发人的思想、情感,并陶冶美好的情操。
4.可提高社会实践综合素质。
首先,鼓号队为少先队员们提供了一个早期音乐教育的机会。鼓号队不但可以弥补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课缺乏器乐的不足,而且同学们的乐感和节奏感还可以在鼓号队演奏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在鼓号队的训练过程中,队员们从辅导员那儿学到课本中没有的音乐知识,这就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其次,鼓号队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鼓号乐理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鼓号训练过程中,90%以上的时间队员都要站着,不光要站,而且还要按军训要求,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形、排花样操等,训练的全部内容没有长时间的刻苦磨练,是根本达不到效果的。也就是说,每一位少先队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鼓号队员,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在我训练过鼓号队的学校,每逢早上做早操时,一眼就能看出那些队员就是鼓号队员。

最后,鼓号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它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升旗仪式、队主题活动等日常任务之外,还经常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送军、节日喜庆、特定任务等,这些活动无论是在教育的氛围、人际交往还是自我教育等方面都为鼓号队员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这些机会是其他队员所没有的,为鼓号队员日后踏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5.鼓号队表现了学生们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鼓号队吹奏的是奋进的旋律,显示了广大少年儿童天天向上、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鼓号队活泼、整齐的队形,标志着少先队组织的朝气蓬勃,反映了少先队树立“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㈣ 如何培养鼓号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并努力提高创新素质。
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家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时间。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的科学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树立新的正确观念。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要使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而要善于应变,敢于创新。应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更新知识观念,明确知识在本质上并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怎样取得知识,包括怎样选择处理知识,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会思考、会动手”的优秀人才。破除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过程;重记忆而轻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改变重优秀而厌差生;重应试而轻实践、轻素质培养的片面教学思想,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把授知育能育德益身益心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创新素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如教师在讲解内容中涉及到科学原理和重大发明等知识时,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发明家等热爱科学、献身事业、无私奉献的事迹。同时要抓住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适当补充、延伸、扩展有关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实际科技内容,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通过质疑、模仿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气。
就实际而言,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交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要敢于摒弃学科中那些已被科学发展超越的东西,补充现代与未来科学中具有基础意义的内容。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那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适应学生未来变化、创造未来生活、服务未来社会作技术上准备的知识信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而灵活地选取“导学式”、“启发式”、“自学讨论式”、“精讲多练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能注重学生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习惯,“着眼于受教育群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最大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还要有创新评价的意识。评价语言讲究民主,对学生不挖苦、不伤害;评价方式力求多样化,多元化,让学生在新鲜、好奇、欣赏中认识自我表现,从而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一 、努力为学生创造气氛与环境呼唤学生的创新意识。
搞好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感受到整个校园都渗透着浓浓的科技创新气氛。如可在显要位置张挂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可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定期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可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摘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作为激励自己奋发上进的座右铭,激发起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理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创新发明的神秘感,进而产生浓厚兴趣,孕育创新意识。
教师审时度势进行教育引导学生,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创造发明的志向,形成善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并善于把崇高理想和优良的个性品质融于创新教育活动之中。
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复杂的最高级的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是人的智力的核心,也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学校及教师力图通过外在环境与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契机 ,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全新的试验,是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是教学设施与手段的变革,还是教育思想和理论、教材观念与形式、教学结构与方法的彻底变革。它的具体任务是探索“语言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便改革与优化传统的教学。
新课程理论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要把它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就是要突破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重要位置,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创造思维:
1、 创设情境与氛围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教学初探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生动、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容易感兴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文本、图片、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创设学习情景,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方法,进而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让教材中插图发挥好作用。”教材为学生“闻之”提供了前提,插图则为学生“见之”提供了保障。 作为教材“第二语言”的插图,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明化。社会教材中配有大量彩图、图片,合理利用好这些插图,既能培养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快捷形象地认识社会,提高学习效率。
充分肯定,鼓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教师对学生在思维上偶有创造性的“信息”、“火花”、“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引起应有的注意,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激励,如对学生发表了有独创性的意见,写了有独到见解的作文,制作了有创意的玩艺时,都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思维,从而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在其《论语·学而》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社会”,认识生活的重要前提。以成就为动机的学习坚持学习的时间更长,即使遇到搓折,往往也归结自己的努力不够,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另一方面,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学生往往会失去兴趣,失败次数越多,创作或制作兴趣越下降。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找到新问题,并在小组内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把尝试与练习交给学生自由发挥。事实上,经过多次尝试学生慢慢尝到了甜头,兴趣产生了,自信心增强了。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在实践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需要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升华为理性知识。自由辩论和科学的引导,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在教师指导点拨下,探索 交流,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实现这个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大胆的自我理解、解读、 质疑 ,尊重学生感受与个人见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对实 际操作进行分析,充分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
教师在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想像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善于应变,敢于创新。教学设计中抓住“情景激趣”、“自学质疑”、“协作学习”、“会话表达”、“议论评议”、“发散思维”、“迁移联想”、“片段写作”、“短剧表演”“自由辩论”“归纳总结”等环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课堂气氛更活跃,形式更活泼,极大地解除了束缚在学生思想上的和行为上的绳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蓬勃的创造力。再通过效果反馈的回授心理效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确认和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感性观察转变为理性知识。
创设师生互动机会 , 促成教师与学生建立密切、合作的教学关系,完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创新学习课堂中,以学生差异发展为起点,通过讨论、辩论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教师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质疑,开发奇思异想,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使其思维活跃,勇于、乐于展现思想火花。
3、激励学生动脑,培养思维习惯与能力。
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开放学生的头脑。许多优秀的文章总是留下许多空白之处让读者的思维去遐想,去回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去思考、去想象,让学生去创造;组织学生在矛盾的语言或因果关系中去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现有信息及知识点进行思维创造,解决文章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或情感思想展现;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问题本身,便是学生在思考之下打开创新之门的开始。教师要凭借敏锐的发现与感悟积极寻找知识中的创造教育点,采用启发、引导的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以最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也有很大好处。
4、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让学生在做中学。
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行之,明也。动手实践 ,把学生带入情境 ,使之在求知欲驱使下学习,促使思维积极活动,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亲手做实验,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这两点是创新能力建立的最重要元素。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努力,实际地体验生活、完成任务,不仅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掌握做事的方法,增进智慧及与他人交流合作,形成相应的忍耐、等待、自强、自信等品德。
社会实践活动是科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除让学生自然受到科技启蒙教育外,还要引导学生寻找社会周围的不如意的事物,然后通过各种形式把不如意的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相互传阅、参观、思考,再启发学生如何把不如意的事物加加、减减、改改、拆拆,从中引发学生的创新火花。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小设想、小创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把设想、创造、发明变成现实。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才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综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打破内容封闭,开放备课;打破教学形式封闭,开放教学 ;打破教学手段封闭,开放评价。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觉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记忆能力 ,发挥想象能力,提高完成能力和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

与鼓号队活动计划与备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