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英语备课慢

英语备课慢

发布时间:2021-03-03 16:02:59

A. 英语教学或者家教的时候,怎么备课呢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请教各位,谢谢~

一、要备教材。熟悉考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二、要备学生。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B.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其实很难回答。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几乎年年拿这个问题考我,可我从来没能作出自己感到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某些具体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些帮助。 首先我想说句人们听腻了的老话:一个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必须坚信英语是可以学好的。实际上,连国外都有不少人相信中国人学英语很有些天才。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考TOEFL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有的GRE考得比美国学生还好,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决心。因为英语要学好也不容易。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眼下,快餐文化流行,什么都急功近利,无论做什么都巴不得以极有限的投资就迅速获得高额的回报。媒体也每每讲些通过自学精通几国外语的故事,让碌碌如我辈听了无地自容,因为我们学了一辈子,至今一国外语也不敢吹“精通”两字。但冷静下来想想,世界上恐怕很难有这种便宜事。近来,听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诸如“趣味英语”,“奇迹英语”,“疯狂英语”之类的新产品,我没有认真进行过研究,但是我想只要还是“英语”,总还得按规律来、总还得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英语的特殊规律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具体规律吧。“趣味”是一个好东西。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学习。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跃。而现在不少初学者的问题恰恰就是缺少一种刻苦的精神,有些朋友总以为交点钱,上个培训班,泡上一两个学期;每星期心血来潮听几次课,考试时买个“快译通”帮帮忙,就能学好英语,这纯粹是误解。达尔文说过,“It's the dogged that does it”(只有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后成功。),不花牛力气,恐怕很难尝到掌握一国语言的乐趣。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忆苦思甜”了。我们这些六十上下的人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哪里有今天的优越条件?图书短缺,教材单一,和外部世界信息不通。没有英语录像,英语电影就几部四十年代的旧片子,数量比八个样板戏还少。录音机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钟声”(现在早进了博物馆),练听力时全班人伸长耳朵,站在喇叭口还听不清 。外文书报杂志更谈不上。记得在湖北沙洋干校时,学生每天在露天听英语广播,下雨就打着伞听。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人们还是掌握了英语的技能。靠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过去一句口头禅说,就是: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说到克服困难的决心,最最需要这种决心的时候大概就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了。入门关不好过。因为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恐怕有80%都集中在这个阶段。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的技巧,都要在这个阶段实现零的突破,打下基础,养成习惯。难怪中外各种英语教学法,大都围绕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做文章。总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本人”,这入门关过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成百万人兴冲冲地开始学英语,但到头来,也许只剩千把人坚持到参加自学高考,大多数都在入门关卡住了。
入门关能不能绕过去呢?不能,凡是想跳过入门阶段的人,十个有五双最终都成夹生饭。欲速不达,进退两难。入门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么做,当时觉得慢,事后却会证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途径。学习材料不要越难越好。以为课本难,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错觉。我们现在中学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往往不成比例,我斗胆说一句:这实在是一种失策。不如学得少些,但学得好些,将基础打扎实。入门阶段的任务很重。语音没有一年半载的苦练,光靠注汉语拼音符号是不行的。基本语法,如名词复数、动词变位、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各种基本的句子结构,没有一年半载的反复操练,也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入门阶段三千上下的词汇都是基本词、结构词,不通过一、二年的艰苦练习,也很难真正掌握。而这些语言要素还要通通转化成为听说读写的实际技能。要做到这一切,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的。
入门阶段往往坚持不到底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初学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尝不到甜头。其实他们这时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门槛。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时突然丧失信心,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入门阶段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就是指语法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归纳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当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语法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早、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强调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差别谁都知道,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相应的规则组装成句子。他们的毛病往往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也就是说是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虽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语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一般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语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朋友问它:“你这么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本来走得好好的,就因为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从此不会走路了。
这里顺便说说我对各种练习的看法。入门阶段要强调练,练就要做各种习题,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目的的练习,而要多做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达的练习。我特别对各种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种练习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也容易导致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技巧的实际操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各种考试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习题中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掌握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病人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社会上还流行各种教学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我说句笑话,这样的考试如果得了满分,这位学生的英文也许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毛病。就像我70年代听说过的一个学生,他用9元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据说那车会骑了以后,正常车反而不会骑了。我担心目前这种考试会成为这种9元钱买来的二手车。习题和考试自然有它们的用处。但一个英语程度好的人能对付习题和考试,并不等于说会对付习题和考试的人英语程度就好。语言教育家们都认为,英语水平高低只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利用它能表达多少思想,表达到什么深度以及表达得如何精确,生动,流利。
入门阶段要突出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攻下听说关。必须尽早学会张嘴说话。什么时候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结合基本语法,基本词形变化,口头反复操练基本句型。初学时,练的当然是简单的套话,但万丈高楼也就从此而起,不能眼高手低。普通成人初学者往往会说的不想说,因为觉得太简单幼稚。想说的又不敢说,因为怕犯错误让人看笑话。结果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说就错。成人的丰富思想,反而成了心理障碍。学习效果反而不如一些无所顾忌的孩子。记得我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时曾教过一批准备出国的优秀中年科学工作者,其中一位就是现在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当时我就说服他们跟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一起咿呀学英语,讲“Little Tom”之类的小故事,天天一起操练一些最简单不过的东西。但一年半强化训练的结果表明,这种基本训练即使对这些尖端科学的中年学者也是有效的。
不了模仿。为此,朗读、背诵、复述都是必需的。我至今仍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那句老
所谓听说能力,在入门阶段,实际上离话。东西背多了,迟早会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还认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能力,首先就是听懂别人问题以及向别人提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成就。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实际上,听说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兴趣。性格过分内向,平时就沉默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顺利过去肯定十分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扩大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问题,因为吸收语言的途径无非靠眼睛看和靠耳朵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但据我平时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常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计划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年我儿子听“地道战”那种程度。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毫无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么二百小时左右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就该解决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说能力要想提高自然还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大了,语言现象熟悉了,听力也会受益。实际上,阅读不入门,听说也难入门。所谓入门,简单说,我认为就是要开始大量阅读,读出味道来,养成习惯。读多少才算大量阅读呢?入门阶段是否可以定它一个50-100本的指标?我大学刚毕业时,因为学生时代政治运动,社会工作太多,加上起点太低(从ABC学起),所以基础太差,恐怕比不上今天刚入学的优等生。后来逼得没办法,只好下苦功,利用工作之余苦读。记得当时每周要上课18-24小时,每天还要下班辅导几小时,集体备课几小时,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几小时……,基本上不到晚上10点没有时间看书。就这样我几乎每天攻读到半夜一二点,星期日也基本上都背一个书包,带几个馒头,在紫竹园读一整天。甚至有时进城购物,也一路看书。走到城里,买东西来不及了,但书已看完了一半,又欣欣然空手看着书回校。一年多下来,就这样利用当时工余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时间,读完了一万四五千页书。事后发现,就这点书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我并不希望年青人机械模仿,今天有人再捧着书边读边在路上走,也太危险。我只想说明阅读的作用非同小可。读些什么呢?学生们常常问。我的意见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爱情故事,就从爱情故事入手,爱读侦探小说,也不妨先看侦探小说。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听其自然。因为开始时,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后读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有扩大范围的要求和能力。不过,从配合听说训练考虑,不妨先读些当代的小说;尤其是多读些剧本和电影脚本。因为这些书里活的语言多,学了就能用。当年我有段时间里专门读Shaw, James, Barry和Galsworthy等人的全集,就觉得对自己的口语很有帮助。总之,我不赞成过早结合理工科或其它的专业。我相信,专业英语如没有一般英语的雄厚基础,很难真正学通。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饮食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合适。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两三页,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也失去了大量阅读的本意。所以材料中生词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达到语言学家所说的“frustration level”(使学生感到沮丧的程度)。一种合适的材料,读起来应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恐怕是起码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容易。只有容易,才能大量;而只有大量,才能入门。要不要查词典?开始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要不要记笔记?如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印象。但犯不着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多,也影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反而用处不大。这样泛泛读会有收获吗?肯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具体计量,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学习语言的丰富源泉。阅读入门以后,当然还要不断提高。记得北外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提出过学生要过简易读物关,简易原著关(比如中文的英译本)和一般原著关三关,我觉得这一条今天也仍然站得住
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解决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这就成了美国小说里的“第22条军规”。要大量阅读必须有大量词汇,要有大量词汇又必须大量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意思。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特别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教师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应该大量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降低掌握这些词汇的要求,才能在短期内扩大数量。反过来,也只有扩大了这些词汇,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大量开展了,大量的“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成为你的“亲密战友”。
为了扩大词汇,还要学会联想,学会比较,学会举一反三。一个词的词形、发音、词义、用法都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掌握。见到一个词不妨同时想想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在英美中学里有一门拉丁文课,据说对掌握构词法极有帮助。我们没有这门课,但同样应该重视构词法,以扩大我们的词汇。
扩大词汇能不能通过背词典的办法?我知道有不少人下过这种功夫,我本人就是一个(我曾经背过一本小词典,每天背一页,撕一页)。但回头来看,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在敌人牢里的革命者或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不必出此下策。因为词典收集的词不分轻重缓急,没有上下文,不利于多快好省地学习掌握。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要容易得多。不过,在特定时期,为一个明确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词汇突击,还是可取的。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学完以后,利用一个暑假强记了三千多常用词,到了第二年,学习就显得十分主动,阅读起来也大大减少了困难。后来年级举行写作比赛,居然得了第一,使我当时受宠若惊,从此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突击单词当然要一批一批来,恰到好处,而且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不然死记硬背的东西很难在记忆中持久,也不可能学活。
以上我谈的主要都是入门阶段的一些问题。英语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以后,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写作问题将日益突出。翻译能力的培训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技能之外,知识又成为永无止境的探求的目标。一个学外语的人最终必然还会涉及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终不能停留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总还有整个文化素质的问题、人文修养的问题、理想的问题和气节的问题。不过这一些都不是本文的题目了。

C. 高中英语教师怎样提高备课效率

1.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
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有些教师教书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中却既难以创新,教学
水平又上不了更高的层次,关键就在于缺乏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

2.深刻领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3.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
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当听课的邻校教师问他备这节课花了多长时
间时,他答复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
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教师只有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琢磨教学艺
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课时间虽短,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过程。就提高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率而言,也有许
多问题值得研究,我觉得下列几点尤需注意。

4
.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
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
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
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
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
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总之,
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6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
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
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
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
的提高。

7
.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
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
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
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0%。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

8
.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
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D. 他通常备课的英语

1. At night, he cooks and washes.2. After dinner,she read the book to prepare class3. She usually runs before breakfast.4. Miss Lee teaches our English.

E. 小学英语备课要注意哪些

非常有幸能参加严娟老师的这个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学习,在研修期间,我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用心去领悟文章中的观点,吸取精华。从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技能,添补了我教学方面的许多空白;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明确了新目标的理念,对英语新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了。下面我就多年来英语教学实践的积累和这次研修学习的体会谈谈我对英语教学备课环节的一些想法: 一、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改革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但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运用的范例。我们在安排教学时,不能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分析词法、句法、语法等方面,而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大量可用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充分钻研教材内容。要想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通透的了解。不仅对所授内容重、难点做好精确把握,更应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设置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语言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真正实现教材的全部作用。 2、适当补充相关信息。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单凭教材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所需的语言信息量。因此,教师应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寻相关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使英语学习走出课堂,进入学生的生活。 3、合理进行教材加工。教材只是教学的内容提示,不必视为金科玉律。由于地区、学校、班级乃至学生个体之间英语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一套统一的教材是不可能适应于所有学生的。对于这些,教师大可放开手脚,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加工和再创造,使其能切实服务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这就是教师们进行再加工的成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方式方法-有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谓备学法,就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教法。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优势,我认为,如下几点是特别应当给予注意的。 1、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是大相径庭的。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学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发挥不同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自身优势,使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提供充足的条件。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个规律,为了防止遗忘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结合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是常用的一些教法。当学到一个新词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地说出、拼出已学过的与这个新词有关的一串词。当学生在堂上你一个我一个地拼读这些词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很浓。这样做既起到复习作用,又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气氛,课上花的时间少,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经常性的复习,效果是显著的。 对于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应注意在备课时,适当安排一些浅、易些的材料,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亲身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2、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佳境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对学生特有心理的分析,把教法体现出来。教学中要重视第一次感知。感知印象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教新词、句子或课文过程中使用实物和图片,或通过童谣,歌曲,听听做做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几种动作有机配合、协调活动,就能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境的创设 在英语教学中要以乐学思想为指导,充分重视情意因素,创设情境交融的课堂氛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以情激趣,以境导学,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学习之境。在这个境中,学生有看得见的实体形象,师生间有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感,直接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学习效率必然得到提高。 注意点:情境的设计要合理,自然,有条理。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我们应结合英语课尽可能地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时,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有生命。学科德育渗透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自然。不能大讲空洞的道理或说教。要适时引导,如在学习外国历史、风俗文化时,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在介绍学生节日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现在大家很流行过西方的节日,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但德育的渗透要有度: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能放又能收地渗透德育。不能影响教学,但也要保留一定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的收获很大,超出了我在培训前预想的目的。我会尽我所能将学到的东西,吸收并转化为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开心地学英语。学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自己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我的英语教学能力不断升华。邓娜

F. 为什么有的人备课特别快有的人备课却特别慢初中英语学科

有些人英语背课背的特别快的原因是能够驾驭整科儿的语法和教材。
备课时有几个内关键点要掌握好容。
传授的内容,
传授的步骤。
如果需要大量的例证的话。
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幻灯片。
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手段。
免得太多板书影响教学质量。
提前做好课件准备。
然后把每个程序准备好。
教学步骤一定要安排有效的时间内完成。
然后看同学掌握的情况。
留一些具体的作业。
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才能有的放矢。

G. 要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课呢

议;
最关键的是课本问题,不知你的基础怎样,要先学好教材。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选择学习方法。现在条件很丰富。上英语班,网上学习,找朋友学习,互学....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三,前两个问题解决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扎扎实实地干,不求快,求扎实,自然会快起来。 第四。学习工具,复读机,英汉汉英词典,语法书,(网上可以解决英汉汉英词典,语法书)工具书要多准备,学习要靠自己查阅,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第五,最科学的方法。学好英语,必须高质量,送你两个“扎实”,1. 语法学扎实。学不好语法理解和接受英语就会有障碍。2.语音学扎实。英语是拼音文字语音学不好,单词难记,张不开口,听不懂英语,记不住,学习一场空。 再送你 4个“勤”1.勤动脑学习用心记忆牢固。2.勤动口,语言要读说,增加记忆,提高水平。3.勤动耳,学习复习记忆最快捷。水平提高快。4.勤动手,书写精确,知识牢固。语言文化的标志。
关于单词记忆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孤立地记单词。记忆单词最小的单位,至少是‘词组’或‘短语’以及把记忆的单词溶在句子中记忆,最科学,最捷径。因为这样记忆,单词的‘词性’“语法”用法都记住了。还不易忘记。如;red,记住 red apple ,和I like red.red 的形容词性,名词性,都记住了。关键会用了。不然,记单词,还要记‘词性’记‘用法’很不科学,当然不快捷,也容易忘记。关于语音,这也很重要,英语是拼音文字,读音规则大有文章,使记忆单词快捷,拼写正确,听到,读到就会写下来。这主要靠长期几类,用心归纳,词汇量的提高,逐步进步。短期学习【语音学】,】词汇学】几步会很大,长期受用,对应语言文字会有质的提高。这看朋友们实际需要。 以上两方面的小结,依据语言的本质,科学的学习与应用,长期的积累而得出的。望朋友加油努力。

H. 才当高中英语老师,感觉备课很慢,抓不住重点,求有经验的老师指点一下,如何做到高效的备课呢谢谢

其实高中更偏向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做题的方法的指导与练习。所以,完全不要有压力啊,让学生多练习练习,把做题技巧弄熟了就事半功倍了。

I. 我是一名新的英语老师,我刚刚讲课不到一个月,遇到一点困难。

主要原因是没有自信。如果你不能管好课堂,讲得再好也白搭。如果你真想做一个好老师,那必须学会管理课堂。你是老师,必须有自信。

J.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虽然这是一个说滥了的题目,但其实很难回答。我在北外教了整整40年英语,学生几乎年年拿这个问题考我,可我从来没能作出自己感到满意的答复。学会一种语言,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现在我仅就某些具体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些帮助。 首先我想说句人们听腻了的老话:一个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必须坚信英语是可以学好的。实际上,连国外都有不少人相信中国人学英语很有些天才。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考TOEFL得高分,甚至得满分,有的GRE考得比美国学生还好,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决心。因为英语要学好也不容易。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眼下,快餐文化流行,什么都急功近利,无论做什么都巴不得以极有限的投资就迅速获得高额的回报。媒体也每每讲些通过自学精通几国外语的故事,让碌碌如我辈听了无地自容,因为我们学了一辈子,至今一国外语也不敢吹“精通”两字。但冷静下来想想,世界上恐怕很难有这种便宜事。近来,听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诸如“趣味英语”,“奇迹英语”,“疯狂英语”之类的新产品,我没有认真进行过研究,但是我想只要还是“英语”,总还得按规律来、总还得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英语的特殊规律和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具体规律吧。“趣味”是一个好东西。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材教法都有助于学习。但我不相信取巧,不相信侥幸,不相信速成,不相信跳跃。而现在不少初学者的问题恰恰就是缺少一种刻苦的精神,有些朋友总以为交点钱,上个培训班,泡上一两个学期;每星期心血来潮听几次课,考试时买个“快译通”帮帮忙,就能学好英语,这纯粹是误解。达尔文说过,“It's the dogged that does it”(只有百折不回的人,才能最后成功。),不花牛力气,恐怕很难尝到掌握一国语言的乐趣。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忆苦思甜”了。我们这些六十上下的人当年还是学生的时候,哪里有今天的优越条件?图书短缺,教材单一,和外部世界信息不通。没有英语录像,英语电影就几部四十年代的旧片子,数量比八个样板戏还少。录音机是四、五十斤重的老“钟声”(现在早进了博物馆),练听力时全班人伸长耳朵,站在喇叭口还听不清 。外文书报杂志更谈不上。记得在湖北沙洋干校时,学生每天在露天听英语广播,下雨就打着伞听。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人们还是掌握了英语的技能。靠的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过去一句口头禅说,就是: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说到克服困难的决心,最最需要这种决心的时候大概就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了。入门关不好过。因为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恐怕有80%都集中在这个阶段。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的技巧,都要在这个阶段实现零的突破,打下基础,养成习惯。难怪中外各种英语教学法,大都围绕这个阶段的各种问题做文章。总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本人”,这入门关过去了,下面文章就好做了。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甚至成百万人兴冲冲地开始学英语,但到头来,也许只剩千把人坚持到参加自学高考,大多数都在入门关卡住了。
入门关能不能绕过去呢?不能,凡是想跳过入门阶段的人,十个有五双最终都成夹生饭。欲速不达,进退两难。入门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来,一步一个脚印。这么做,当时觉得慢,事后却会证明是多快好省的唯一途径。学习材料不要越难越好。以为课本难,就是自己程度高,完全是错觉。我们现在中学英语教材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往往不成比例,我斗胆说一句:这实在是一种失策。不如学得少些,但学得好些,将基础打扎实。入门阶段的任务很重。语音没有一年半载的苦练,光靠注汉语拼音符号是不行的。基本语法,如名词复数、动词变位、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以及各种基本的句子结构,没有一年半载的反复操练,也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入门阶段三千上下的词汇都是基本词、结构词,不通过一、二年的艰苦练习,也很难真正掌握。而这些语言要素还要通通转化成为听说读写的实际技能。要做到这一切,不到一定的火候是不可能的。
入门阶段往往坚持不到底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初学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尝不到甜头。其实他们这时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门槛。再坚持一下,就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时突然丧失信心,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入门阶段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就是指语法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归纳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当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语法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早、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强调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差别谁都知道,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相应的规则组装成句子。他们的毛病往往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也就是说是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虽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语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一般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语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朋友问它:“你这么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本来走得好好的,就因为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从此不会走路了。
这里顺便说说我对各种练习的看法。入门阶段要强调练,练就要做各种习题,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目的的练习,而要多做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达的练习。我特别对各种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种练习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也容易导致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技巧的实际操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各种考试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习题中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掌握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病人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社会上还流行各种教学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我说句笑话,这样的考试如果得了满分,这位学生的英文也许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毛病。就像我70年代听说过的一个学生,他用9元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据说那车会骑了以后,正常车反而不会骑了。我担心目前这种考试会成为这种9元钱买来的二手车。习题和考试自然有它们的用处。但一个英语程度好的人能对付习题和考试,并不等于说会对付习题和考试的人英语程度就好。语言教育家们都认为,英语水平高低只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利用它能表达多少思想,表达到什么深度以及表达得如何精确,生动,流利。
入门阶段要突出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攻下听说关。必须尽早学会张嘴说话。什么时候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结合基本语法,基本词形变化,口头反复操练基本句型。初学时,练的当然是简单的套话,但万丈高楼也就从此而起,不能眼高手低。普通成人初学者往往会说的不想说,因为觉得太简单幼稚。想说的又不敢说,因为怕犯错误让人看笑话。结果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说就错。成人的丰富思想,反而成了心理障碍。学习效果反而不如一些无所顾忌的孩子。记得我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时曾教过一批准备出国的优秀中年科学工作者,其中一位就是现在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当时我就说服他们跟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一起咿呀学英语,讲“Little Tom”之类的小故事,天天一起操练一些最简单不过的东西。但一年半强化训练的结果表明,这种基本训练即使对这些尖端科学的中年学者也是有效的。
不了模仿。为此,朗读、背诵、复述都是必需的。我至今仍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那句老
所谓听说能力,在入门阶段,实际上离话。东西背多了,迟早会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还认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能力,首先就是听懂别人问题以及向别人提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成就。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实际上,听说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兴趣。性格过分内向,平时就沉默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顺利过去肯定十分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扩大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问题,因为吸收语言的途径无非靠眼睛看和靠耳朵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但据我平时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常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计划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年我儿子听“地道战”那种程度。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毫无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么二百小时左右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就该解决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说能力要想提高自然还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大了,语言现象熟悉了,听力也会受益。实际上,阅读不入门,听说也难入门。所谓入门,简单说,我认为就是要开始大量阅读,读出味道来,养成习惯。读多少才算大量阅读呢?入门阶段是否可以定它一个50-100本的指标?我大学刚毕业时,因为学生时代政治运动,社会工作太多,加上起点太低(从ABC学起),所以基础太差,恐怕比不上今天刚入学的优等生。后来逼得没办法,只好下苦功,利用工作之余苦读。记得当时每周要上课18-24小时,每天还要下班辅导几小时,集体备课几小时,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几小时……,基本上不到晚上10点没有时间看书。就这样我几乎每天攻读到半夜一二点,星期日也基本上都背一个书包,带几个馒头,在紫竹园读一整天。甚至有时进城购物,也一路看书。走到城里,买东西来不及了,但书已看完了一半,又欣欣然空手看着书回校。一年多下来,就这样利用当时工余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时间,读完了一万四五千页书。事后发现,就这点书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我并不希望年青人机械模仿,今天有人再捧着书边读边在路上走,也太危险。我只想说明阅读的作用非同小可。读些什么呢?学生们常常问。我的意见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爱情故事,就从爱情故事入手,爱读侦探小说,也不妨先看侦探小说。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听其自然。因为开始时,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后读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有扩大范围的要求和能力。不过,从配合听说训练考虑,不妨先读些当代的小说;尤其是多读些剧本和电影脚本。因为这些书里活的语言多,学了就能用。当年我有段时间里专门读Shaw, James, Barry和Galsworthy等人的全集,就觉得对自己的口语很有帮助。总之,我不赞成过早结合理工科或其它的专业。我相信,专业英语如没有一般英语的雄厚基础,很难真正学通。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饮食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合适。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两三页,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也失去了大量阅读的本意。所以材料中生词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达到语言学家所说的“frustration level”(使学生感到沮丧的程度)。一种合适的材料,读起来应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恐怕是起码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容易。只有容易,才能大量;而只有大量,才能入门。要不要查词典?开始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要不要记笔记?如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印象。但犯不着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多,也影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反而用处不大。这样泛泛读会有收获吗?肯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具体计量,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学习语言的丰富源泉。阅读入门以后,当然还要不断提高。记得北外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提出过学生要过简易读物关,简易原著关(比如中文的英译本)和一般原著关三关,我觉得这一条今天也仍然站得住
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解决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这就成了美国小说里的“第22条军规”。要大量阅读必须有大量词汇,要有大量词汇又必须大量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意思。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特别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教师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应该大量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降低掌握这些词汇的要求,才能在短期内扩大数量。反过来,也只有扩大了这些词汇,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大量开展了,大量的“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成为你的“亲密战友”。
为了扩大词汇,还要学会联想,学会比较,学会举一反三。一个词的词形、发音、词义、用法都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掌握。见到一个词不妨同时想想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在英美中学里有一门拉丁文课,据说对掌握构词法极有帮助。我们没有这门课,但同样应该重视构词法,以扩大我们的词汇。
扩大词汇能不能通过背词典的办法?我知道有不少人下过这种功夫,我本人就是一个(我曾经背过一本小词典,每天背一页,撕一页)。但回头来看,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在敌人牢里的革命者或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不必出此下策。因为词典收集的词不分轻重缓急,没有上下文,不利于多快好省地学习掌握。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要容易得多。不过,在特定时期,为一个明确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词汇突击,还是可取的。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学完以后,利用一个暑假强记了三千多常用词,到了第二年,学习就显得十分主动,阅读起来也大大减少了困难。后来年级举行写作比赛,居然得了第一,使我当时受宠若惊,从此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突击单词当然要一批一批来,恰到好处,而且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不然死记硬背的东西很难在记忆中持久,也不可能学活。
以上我谈的主要都是入门阶段的一些问题。英语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以后,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写作问题将日益突出。翻译能力的培训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技能之外,知识又成为永无止境的探求的目标。一个学外语的人最终必然还会涉及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终不能停留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总还有整个文化素质的问题、人文修养的问题、理想的问题和气节的问题。不过这一些都不是本文的题目了。

阅读全文

与英语备课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