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有效备课研究

有效备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5:08:31

Ⅰ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提起备课,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这只是应付检查的一种无奈的劳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理念目标得以达成是终点,期间的过程要靠方法来实现。“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备而有用,就是有效。伴着课改的春风,我校从实际出发,关于有效备课这一环节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思路是:“个人初备,生成预案──集体研讨,博采众长──个人复备,彰显个性──教后反思,逐步提升”。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多多:个人初备不到位,教学预案低效;集体备课的形式化严重,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应付检查,一些教研组变着法地玩形式,教学案成了“教案之和”,有的甚至成了“网络资料拼盘”,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拿来主义”成了大部教师惯用做法,备课成了“背课”,备课上课“两张皮”;“磨道效应”根深蒂固,教后反思淡漠;备课考评的片面化与形式化等。 一、师资配置合理化,备课组织最优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备课的精华之处,就在于集教师的群体智慧,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形成合力,促成教学案。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为单位展开,备课组成员的构成便成了备课气氛、备课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应根据教师的性格、性别、年龄和业务能力等合理调配备课组成员,慎重划分,达到最优化组合。备课组内成员之间结成“师徒对子”,组内成员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也是师徒关系,如此便于勾通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主体的潜能。 二、个人初备周密化,教学预案规范化 个人初备是集体研讨的基础,唯有个人初备周密充分,才能促进集体研讨的深入。每位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思路,对教学过程进行经验性推测,作出周密的预设,为集体研讨奠定坚实的基础。备课组长提前一周把备课内容通知给组内每位教师,个体教师独立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搜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教学预案中的相关栏目。①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的目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②本节课知识的起点是什么?学生的现有认知情况如何?逻辑起点在哪里?③你将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此,你将创设什么的情景?④选择的达标检测题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此题? 三、集体研讨民主化,众人智慧集中化 集体研讨是备课的中心环节,研讨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思维得以碰撞,观点得以交流,才能将备课活动引向深入。但这种研讨活动的前提是民主的氛围,唯有民主的氛围才能使教师各抒己见,才能使备课活动集思广益。研讨过程中,组长的作用是想方设法保持研讨的热情,保证讨论的连续性、讨论话题的集中性,而不是统一思想,形成“模式化”教学方案。主备人的任务是收集每个人的闪光点,生成“粗框式”教学案。 备课组成员应树立正确的主体观,摆正自身位置。只有教师在观念上真正明确集体研讨的精髓,才能真正把学校范围内的这一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意义。集体研讨是一个民主参与、讨论的过程,经验多寡、教龄长短不应成为交流的障碍。“元老”教师要打破“权威”意识,摒弃优势心理,尊重他人意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年青教师要本着学习的原则,大胆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问题是研讨的开始,没有问题便无法谈起,在每周一集体研讨时间里,大家围绕个人预案中的话题和上一周的体验畅所欲言,个抒已见,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此时,备课和教研已融为一体,这种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研讨过程,使得教研脱去了神秘的外衣,变得平民化、大众化,集体备课充满学术论证的氛围。 四、个人复备细致化,教学预案个性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经过集体研讨之后,生成的教学案只是一份“显性”存在,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因此,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似的盲从。新课程要求弘扬个性,个体教师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个人预案,批判性地吸纳集体智慧,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对“粗框式”教学案进行创造性地再修改、加工、完善和提升,形成个性化的“隐性”腹案。这种细化后的教学案包涵了他人的智慧,但决不是生硬的“拿来主义”,其间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是教师实施个性化课堂的基础。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备课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五、教后反思深层化,逐步提升快速化 教后反思也称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2]如果说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沉淀。美国教授巴里斯在《培养反思力》一书中说:“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一般教师的成长。”可见反思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备课是否有效必须通过课堂来检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绝不能一备了之,而应在课堂教学之后再次备课,深刻反思,及时反馈信息、讨论研究,拓展备课的效能,杜绝“磨道效应”,快速提升教师的素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坚持写教后反思,课后第一时间把“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记录在教学案的教后反思栏目内。教学反思要“短、平、快”,要短小精悍,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格式,没有字数限制。 六、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备课有效化 新课标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等重视,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我校由领导限定的、一元化的、与新课标要求不相适应的考评方案已经彻底消失,检查备课不再是检查教学案的带名词。我们在教学案上设置如下评价表格(师生共用),增加了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更加多样化。增强了评价的导向功能,教师备课更有方向感。

Ⅱ 浅谈教师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要求教师的备课,要从“学科知识教学”转换为思考“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自主地开发教材“用教材教”;从课时目标的制定进一步拓展到总体目标、主题目标、单元目标的系列设计;从展示教师的教学技巧转变为提供学生发展的机会;从简单的案头备课转变为生成的教学设计;从教师组织活动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从依从教参的一次备课转变为研究课堂的二次开发。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抓住有效备课的十个关键点:
(1)教材分析抓住“课标”与“教材”的基准点。
抓住基准点,就是正确处理课标与教材预设与生成、使用与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抓住基准点,就是正确分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表现与活动之间的整合关系,这样教学就有了明确定位,学生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2)目标定位抓住“制定”与“达成”的契合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使目标处于“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处于最佳兴奋点。评价教学效果主要看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练习、反馈、矫正、激励是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的基本措施。思考、探究、感悟、互动是落实教学目标达成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与达成需两手抓,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有效备课的契合点。
(3)创设情境抓住“情境”与“情感”的交汇点。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情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是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补充背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应该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情境交融才会有感人至深的体会;情境交汇,才能有过目不忘的理解。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课堂上感染学生情绪的情,打动学生心弦的是情,调动学生思维的是情,震撼学生心灵的仍然是情。拥有积极向上的感情,学生才会有主动、愉快的学习。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取决于情感意志发展的优劣,情意主要包括求知动机、人生抱负、意志调控、自我意识、学习兴趣、社会责任等。历史与责任交汇;理想与抱负交汇;真理与探索交汇;挫折与激励交汇;生活与学习交汇。抓住交汇点,就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到了实处。
(4)活动设计抓住“问题”与“思考”的融合点。
有效备课的关键是以设计教学活动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教学问题形形色色,有效备课要求抛开无谓问题,排除干扰问题,讲授理解问题,引导感悟问题,完善组织问题,设计探究问题,抓住核心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把问题的解决融合于课堂活动与学习思考之中。
(5)学法指导抓住“事例”与“方法”的结合点。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主体意识的唤醒,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主”是学习的关键,方法是学习的的依托。掌握方法的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效率的学习,没有方法的学习则是盲目的、无意识低效或负效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一靠教师引领、示范;二靠自己体会、感悟;三靠同学启发、帮助。
(6)氛围营造抓住“活动”与“互动”的激活点。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因为好课一定是思维活跃,发言勇跃,氛围热烈,关系融洽的课。死气沉沉、闷声不语的课让人压抑;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课让人紧张。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互动的课才会让人兴奋,才会充满激情。
活动成败的关键,通常认为是在于学生的配合,其实关键在于用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用合适的事例引领师生互动。活动与互动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不要总是拘泥于课堂45分钟,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活动,会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持续探究,不懈追索,活动会延续到课下、课后、课余时间。
营造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情绪,要靠两手抓:一手抓活动,一手抓互动。有效的课堂活动都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问题之间的互动。因为,只有实现互动,才能唤醒意识,才能激活思维,营造出理想的课堂氛围。
(7)课堂讨论抓住“适宜”与“生成”的兴奋点。
讨论重在话题适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讨论贵在话题适度,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这正是“我”想弄清楚但又不十分明白的问题;讨论贵在话题适切,让学生感到兴奋,这正是“我”最有研究,最有心得的内容;讨论贵在话题适当,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通过讨论“我”深化了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掌握了某种学习技巧,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抓住课堂讨论的兴奋点,关键是让学生既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谦虚地复述别人的主张。选择“适宜”的条件:一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二是适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讨论,在质疑争辨中,明辨是非,纠正偏差,生成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教材或教师的看法,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
(8)课堂小结抓住“主题”与“规律”的提炼点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课堂小结。小结可以归纳知识,便于记忆;小结可以提炼方法,深化理解;小结可以总结规律,掌握要点;小结可以建构体系,感悟学习。
课堂小结要求以形象生动的语言,简明扼要的结论,深入透彻的分析,建构体系的框架来感悟学习。课堂小结使学习更加简单、规范、有效。
(9)教学效益抓住“思考”与“研究”的着力点。
学习需要勤奋,更需要思考,思考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只轮子,是有效教学的两个着力点。只有认真思考,认真研究,才能有效发展,快速提高。同样道理,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与“研究”,学生才能有效发展,快速提高。
教师要用自己的思考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研究来引领学生的研究。有效备课不能仅仅就课说课,要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活动与互动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在研究中营造“探索”、“钻研”、“思考”、“研究”的氛围;在研究中养成质疑的习惯、思考的气质、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一般教师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优秀教师总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思考是学习的深入,可以说没有思考的课是无效的课,没有研究的课是低效的课。思考,一靠教师启发,二靠主动探究,三靠情感互动,四靠习惯养成。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研究才有可能,研究才有意义,研究才会渐入佳境。
(10)课后反思抓住“磨合”与“融合”的升华点
有效备课是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磨合”与“融合”的升华点。所谓“磨合”是指课改理念与传统习惯的“磨合”;“融合”是指集体智慧与个人感悟的“融合”。磨合之中出悟性,融合之中长才干;磨合之中见灵气,融合之中显智慧。“磨炼”、“磨合”都是专业发展中的必经阶段,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状态,扬长避短,把别人的长处,同行的优点,融合为自己的优势,是一种有效成长的快捷方式。

Ⅲ 如何有效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颇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条版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权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Ⅳ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经验交流活动总结

进行有效备课经验交流活动总结的方法:
1、科学处理教材。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习。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保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博览群书。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
(2)常听课。通过听课,学习他人的长处,认真听取评议,主动征求领导意见和同行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呼声,听取学生对教学的评议,以便“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3)勤写。边实践边总结,把自己积累的信息、资料、体会、办法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4)走向社会。有选择地交流,了解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使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

Ⅳ 如何用有效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杭锦旗中学 高建忠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显的尤其重要,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有效备课”,而“有效备课”是相对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而言的。什么是无效或低效备课?是指老师在没有认真研究教材、研究课标、掌握学生学情的情况下,照抄照搬,缺乏思考,没有创新的备课,表现形式有:“现抄现卖式”备课,备课缺乏计划性,课前看看教科书,翻翻参考书,设计一下教学过程,编写一个简单的教案,敷衍了事,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考核,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重复昨天故事式”备课,就是一些相对年长的教师,认为对所教的内容已经教过或者还不止一遍,不去备课而是使用过去的旧教案,“穿新鞋走旧路”,有的甚至仅凭经验与感性认识上课,课堂上缺乏有效控制,教学随意性大。什么是有效备课?有效备课是相对以上无效或低效备课而言的,是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课标,备学生、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力争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如何实施有效备课?就我校的实际,我们提出教研组活动要围绕“三个一”展开,即备课小组每周备一节精品课、教研组每周上一堂优质课和研讨一节典型课。结合校本教研活动,我谈几点看法,供老师们参考:一、自主备课是前提自主备课就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备课,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自备课应该是备精品课,要达到“三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是基础层次,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拿到教材后,凭着自己的认知水平,凭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挖掘进行备课。其次是发展层次,即第二次备课,就是查阅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真正读懂编者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在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备课。再次为创新层次,即第三次备课,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学的实践认识和亲身体验,总结上课中的成败得失,再反思总结,实现跳出教材教教材,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备精品课、设计精品教案,是教师通过教材,对课标、对自己、对学生的分析,再经过深思、反思后的创造性劳动,对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成长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二、合作备课是关键合作备课即集体备课。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一是便于分组讨论互相学习,二是有利于相互检查自主备课情况。这环节要求首先是独立自主备课,然后交流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来明确备课内容在本册、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突破关键点的思路,统一设计合理的习题、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合作备课有很大好处,能集中多人的智慧和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也能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但集体备课组织起来有难度,费时费力,时间一长易流于形式,难长期坚持。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做法,要“授之以渔”。(1)选定课例,每一周每一个教研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典型课例。(2)确定主备人,要求主备人进行精心自主备课。(3)研讨,由主备人先说课(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全组教师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鼓励人人提出问题和见解,在思想上真正的交锋碰撞,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最后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最佳的教学方案。(4)执教,小组选定一位教师执教,可以不是主备人,推荐轮渡执教方法。(5)再研讨,在小组教师全体听课的基础上再研讨,总结得与失,成与败,进一步互相切磋、互相启迪、互相提升,让教师真正掌握教材处理方法,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创新等,以便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三、反思备课能提升反思备课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贯穿于备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前所述自主备课中就有两次反思,第一次备课的反思就是第二次备课的基础,课堂教学后的反思结果就是第三次备课。教师要经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对其成败进行归纳、整理、反思,撰写“备后感”和“教后感”,通过反思、体会、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一套适应学生实际,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本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再认识,教学经验的再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促进自己教学思想、教学特色的生成。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有效备课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备课不能流于形式,应“不拘一格”,要张扬个性、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有效”核心的统领下,发挥集体智慧,强化备课环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沟通思想,真正落实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不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阅读全文

与有效备课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